联欢晚会今犹在,不见当年小品王 唯一亮点在后台

2019年02月09日 轻松加拿大


  2019年春晚过去了,它的唯一亮点留在了后台的「葛优瘫」。  

年前一曲「改革春风吹满地」,又让人们陷入对上个时代的央视春晚的无限怀念之中。曾经的央视春晚虽然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在让人笑着过年的标准上还是守住了底线。

  是谁在春晚的舞台上贡献了最多的欢笑?经历过2000年代的人会不假思索地说出一个名字——赵本山。


  当然,更加年长的人深情回忆1980年代、1990年代的春晚时,则更加怀念那个小品节目百花齐放的的时代。那时的春晚小品舞台不止有一个王者,严顺开、陈佩斯、朱时茂、黄宏、宋丹丹、赵丽蓉、郭达、蔡明……

  人们经常津津乐道:如果不是陈佩斯退隐,赵丽蓉去世,黄宏当厂长,蔡明演马大姐,春晚小品类节目一等奖也不会连续十三年被同一个人蝉联,如果这些人的巅峰状态都能保持下来,春晚小品王的称号还不一定花落谁家。

  那么,谁才是真正的春晚小品王?

  严肃的年代

  小品,本是文艺界的一个严肃概念,原指短小、完整的文艺作品。在戏剧界,小品是考试学员艺术素质和基本功的面试项目,老师现场出题,考生现场当场表演。

  然而,「小品」做为一种特定的喜剧表演形式,却完全是央视春晚的产物。

  1983年第一届央视春晚,实际上更像一场全国文艺曲艺界联欢会。没有宣教任务,没有形式限制,一切都在探索中进行,大家只是纯粹的想快乐地过个年。

  


  · 1983年春晚甚至没有专业主持人,而是由王景愚、刘晓庆、姜昆、马季四位演艺界人士客串

  由于春晚节目比较多,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欢乐效果成为第一届春晚面对的重要问题。语言类节目中,相声的「笑果」自然不太意外,那么还有没有其他表演形式能逗人发笑?

  导演组请来了当时南北戏剧界最著名的喜剧演员前来助阵。北派喜剧代表是1958年毕业于央戏的王景愚,他带来的作品是1963年创作的独幕喜剧小品《吃鸡》,当年元旦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元帅看过后笑得直流眼泪,三年后这个小品就因为「笑里藏刀」而遭到批判。此次时隔二十年重新来到观众面前,依然反响热烈。

  


  · 王景愚表演哑剧《吃鸡》

  南派喜剧代表是同样毕业于央戏的严顺开。但和王景愚不同,身为上海人的严顺开毕业后就回到了上海滑稽戏剧团工作,从事海派喜剧——滑稽戏的表演。1981年,严顺开出演《阿Q正传》,凭借深厚的滑稽戏功底演活了这个人物。于是在第一届春晚他表演了《阿Q的独白》。

  


  · 《阿Q正传》严顺开剧照

  可以说,是严肃戏剧孕育了春晚小品。王景愚的《吃鸡》实际上就是戏剧考试的无实物表演,而严顺开则是上海滑稽戏本色出演。

  既然有章可循,后继者就登上了舞台。

  1984年、1985年,陈佩斯和朱时茂连续搭档出演小品《吃面条》、《拍电影》。这两部经典之作宣告「小品」作为一种喜剧演出形式在春晚的舞台上诞生。

  陈佩斯小品的表演风格和喜剧效果与王景愚的《吃鸡》一脉相承,无论是对着空碗吃面条,还是在接近零度的工体表演夏天的火热,以及阿里巴巴大叔对着空签子撸羊肉串,核心滑稽情节都是无实物表演。陈佩斯凭借其出色的表演天赋,让小品自诞生之日起就达到了它的艺术巅峰。

  


  · 陈佩斯、朱时茂:《吃面条》

  然而严肃喜剧的寿命比相声还要短,1989年陈佩斯吃胡椒面、1990年王景愚举重之后,单纯靠表演的艺术生产幽默表演型小品就在春晚绝迹了。毕竟空盘子空碗吃东西无法持续产出,小品必须拓展喜剧形态。于是小品开始更具故事性,剧本中加入喜剧冲突,依靠情节和讽刺幽默引人发笑。内容的极大丰富让春晚小品进入了百花齐放的年代。

  百花齐放的年代

  鲁迅说喜剧就是将无价值的撕裂给人看。春晚小品的百花齐放正是严格遵循了这条基本法。

  撕裂无价值的东西,就是以讽刺社会负面、展现可笑逻辑,来达到弘扬正面价值、教育观众的目的。然而,小品一开始的讽刺并不敢迈开大步,只能先在家庭关系上找突破口。

  1987年,来自大西北的郭达和高兰村贡献了第一个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小品——《产房门外》。一句「女儿亲,女儿好,女儿是爸妈贴心的小棉袄,又体贴,又孝顺,那男孩怎么也比不了」道出了计划生育红火时期别致的中国式性别平等观念。如今,1987年前后出生的一代人也正面临着家里四个老人怎么养的严肃问题。

  


  · 《产房门外》两位西北汉子在焦急等待

  1988年,来自天津宝坻的赵丽蓉第一次登上春晚舞台,和说着一口广普的泰州人游本昌一起交流小孙子的溺爱经验。「小孩儿的脑浆子是有数的,用一点就少一点……那学校老师留作业叫难,三加六就三加六吧,还得减去个五,这不是长虫和王八打架净绕窝子。」「治疗肥胖每天两个窝头,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第一批独生子女成长遭遇的溺爱问题至今无解。

  


  · 爷爷姥姥焦虑小孙子营养不良

  1989年,来自北京的宋丹丹以一口流利的山东话征服了观众。「俺叫魏淑芬,女,二十八岁,至今未婚」。今日中文互联网上给大龄贫困户婚姻扶贫已经成为了一个挑动大众神经的段子,而宋丹丹的春晚首秀早就把这个段子真实的展现在观众的眼前。懒汉会不会因此就痛改前非勤俭持家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一个钻纸盒播新闻为人民服务的乡村干部形象在人们的笑声中润物细无声。

  


  · 1989年的宋丹丹还相当青涩

  此后的宋丹丹一发不可收拾,她和黄宏两人搭档,出演1990年央视元旦晚会的《超生游击队》,因对重男轻女的尖锐讽刺、弘扬计划生育国策深入人心,一举奠定了这对搭档在小品界的地位。此后二人出演《手拉手》(1991)、《秧歌情》(1992)、《回家》(1998),造就了「北京欢迎尔」、「鞋上得去脚上不去」、「各种车蜡,具体品牌,糊上啦」等一系列金句。

  另一对善于表演家庭关系的小品搭档是郭达和蔡明。1993年春晚的《黄土坡》开创了中国人扮演外国人的先河,长着娃娃脸的蔡明出演一个洋人儿媳妇给老爷子郭达拜年;1995年的《父亲》提前二十年预演了了进城的孩子不认农村老父;1996年的《机器人趣话》更是少有的用硬核科幻题材讲述「一只绣花鞋啦,蓝色骷髅啦,绿色尸体啦」,「郭达讨厌蔡明的心理分析」。只是步入新世纪后蔡明在闲人马大姐的道路上一路一路狂奔下去,再也没回头。

  


  · 硬核机器人也会心理分析

  当然,事情也正在起变化。1980年代的思想风气开始影响春晚小品,社会讽刺成为新的笑料来源。

  1989年,赵丽蓉、侯耀文的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开启了社会讽刺的先河。一兜子鸡鸭鱼肉茅台酒模型代替楼下随时卖完的豆腐,司马光砸缸代替阎王小鬼儿来抓人,老年迪斯科代替甩手疗法,《昨夜星辰》代替《花为媒》……电视台导演要塑造的社会主义英雄母亲美丽新一天与母亲真正的日常生活的对比构成了一个又一个包袱。最后,老太太不得不装心脏病才能暂时摆脱宣传权力对日常的侵扰,去楼下买豆腐。

  


  · 「我还要去楼下捡豆腐!」

  接下来几年里,赵丽蓉老师又控诉流行文化对传统评剧的扭曲包装,主动向物价局举报萝卜开会和二锅头兑水,在给人们带来欢声笑语的同时维护了传统文化和核心价值!

  年代之交,陈佩斯、朱时茂的小品也完成了向社会讽刺的转型。《主角与配角》(1989)一句「浓眉大眼的朱时茂也叛变了」戳破了四十年来电影、话剧的高大全形象。随后《警察与小偷》(1991)、《姐夫与小舅子》(1992)将讽刺转向了公权力本身,小偷穿上警服也有了警察的自觉去抓同伙,警察抓小舅子怎么也绕不过背后女朋友和丈母娘的羁绊,前三十年塑造的正邪截然二分势不两立被解构,各种社会关系也把警察还原为一个有血肉的普通人。这对搭档的最后一次春晚小品《王爷邮差》(1998)用一个民族主义外壳包裹了一个民粹的精神内核:一个底层邮差可以在国家荣誉的话语下公然反抗最高权力,直呼太后为「老娘们儿」。

  


  · 浓眉大眼的朱时茂穿上汉奸衣服也像一个地下党

  在整个1990年代的社会讽刺小品中,黄宏和侯耀文的《打扑克》达到了巅峰。「女秘书能当董事长的家!」「税务局局长!你挣得再多也得照章纳税!」「市银行行长!毙了!公安局局长!」这一系列台词宛如同年开播的《焦点访谈》,时至今日都不曾过时。

  


  · 小小一把牌,社会大舞台

  然而别看当时闹得欢,爬的多高就摔的多惨。讽刺小品天然的宣教属性让它很容易滑向反面。1999年春晚,黄宏大吼一句「咱工人要为国家想,我不下岗谁下岗!」宣告了讽刺小品彻底破产,歌颂小品登台。直到2015年,开心麻花尝试在讽刺和宣传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然而除了「拒绝黄,拒绝赌,拒绝乒乓球」留下的官司以外,一切并没有什么改变。

  王者的年代

  1990年的央视春晚,除了有重要讲话,还有一位来自铁岭开原的二人转演员首次登上舞台,谁也不会想到九年之后他将蝉联十三年我最喜爱的春晚节目小品类一等奖,成为春晚无可辩驳的小品王者。

  初登春晚舞台的赵本山除了东北口音,和其他小品演员并没有特别大的区别。《相亲》(1990)、《小九老乐》(1991)、《我想有个家》(1992)都是当时春晚主流的家庭关系为主的讽刺小品。从黄昏恋到妻管严到离婚再婚,他展现的东北家庭关系并不像东北经济那样保守。

  


  · 老婆跑了,去了「家里呆不下」

  1995年到1998年,赵本山的小品同样转向了社会讽刺。《牛大叔提干》(1995)的原剧本中,学校只能用塑料布堵窗户,而乡镇干部却整日花天酒地、官僚推诿;《三鞭子》(1996)中革命长者时刻用革命时期群众路线的回忆教育下乡县长为人民服务;《红高粱(电视剧)模特队》(1997)则充满了文艺座谈会讲话的精神,让城里的模特指导向农民学习什么才是真正的「美」;《拜年》(1998)中即使是升任县长的优秀干部也有一个为祸乡里、管不住的小舅子。

  


  · 「地球非得围你转,你是太阳啊?」

  这一时期赵本山的小品特色初露端倪。一方面他带着那顶蓝色解放帽走坚定的农民路线,「我是农民的儿子,所以我最了解农民的生活」成为他不离口的身份定位;另一方面他的社会讽刺小品包袱加入了别人模仿不来的东北社会底色,使得他开始从众多春晚小品明星中脱颖而出。

  这个东北底色就是:东北人为了追求社会阶层差异而不断「装X」和移民(专题)社会平等状态造就心底里认为我们都一样的「反装X」之间的矛盾。

  「我在这别的没学会,净学会扯蛋了!」一语点破了官场吃请的本质;「你是开车的,我是赶车的,咱俩同行,统称车老板子」则是农民对城里人的蔑视;「劳动者是最美的人」破解了城里人对「美」的专业霸权,让农民也能光明正大的走模特;「从乡长变成三胖子,就别当头再给一棒子」体现了农民在面对干部身份变化前后恭踞转换。

  


  · 「范老师,我觉得猫走不走直线,完全取决于耗子!」

  1999年,讽刺小品全面转变为歌颂小品,同样不再社会讽刺的赵本山却因为将东北特色发挥到极致而开启了春晚小品的王者之路。

  《昨天·今天·明天》(1999)是第一部没有讽刺幽默而全靠东北底色支撑的小品。当两个东北农民老夫妻用顺口溜的形式歌颂「改革春风吹满地,中国人民真争气」,痛斥「海湾那旮瘩挺闹心,美英合伙欺负人」,新闻联播式的严肃政治就被彻底解构为东北人的日常唠嗑,这种反差的效果远强于社会讽刺。

  


  · 「唠嗑得上炕,上炕要脱鞋。」

  接下来的《卖拐》、《卖车》是赵本山的封王之作。「轻者踮脚,重者股骨头坏死,晚期就是植物人了」、「双脚离地了,病毒就关闭了,聪明的智商又占领高地了」,赵本山错用各种自己都不懂高大概念忽悠人,就是东北人酒后吹牛的生动写照。

  


  · 「走两步,没病走两步!」

  此后《钟点工》(2000)的「赛考勒这斯特」,《心病》(2003)的「母猪的产后护理」,《送水工》(2004)的「外国啤酒劲儿真大」,在不同程度上消解了严肃知识、高档生活方式带来的社会地位差异。

  「白云黑土」的续作《说事儿》(2006)则将严肃和消解严肃带来的笑果发挥到极致。四万的貂绒大衣是四十一天租的,坐专机就是坐拉砖的拖拉机,签名售书结果是对裁厕所当手纸,写小说「七天憋出六个字」。白云的不断严肃和黑土的不断扒皮极其恰当的呈现了东北人的矛盾性格。

  


  ·「 红旗招展,人山人海」

  东北特色小品让赵本山从1999年开始蝉联十三年我最喜爱的春晚节目小品类一等奖,王者光芒让其他小品演员都黯然失色。到了2000年代,看春晚甚至就等于看他的压轴小品,这种待遇在春晚三十六年的历史上绝无仅有。

  为了保证春晚的收视率,央视甚至给了他额外的照顾:一方面在评奖上给予倾斜,2005年《功夫》里的大忽悠不及《装修》中惊艳出场的女装林永健,但是央视仍旧把一等奖给他,延续了王者传说;另一方面,央视也给他很大的表演自由,《不差钱》(2009)里小沈阳的中性尺度也是别的小品无法奢求的宽容。

  


  · 「欸妈呀,裤子穿跑偏了!」

  他也充分利用了这种演出自由回馈央视。2008年春晚的《火炬手》,备播版和直播版的显著不同是黑土临时加了一段现场对南方雪灾受灾群众的鼓励,一句「有政府给咱在背后撑腰咱怕啥啊!」开启了2008年多难兴邦的盛世。

  2011年最后一次登台后,王者放话要激流勇退;三年后风云变幻他主动请求回到春晚舞台都已不可能。自此春晚彻底沦为家庭搓麻的背景音。郭德纲没能拯救春晚相声,开心麻花也没办法拯救春晚小品。春晚最终没能守住让人笑起来的底线。

  

  · 再见,就是再也不见

广告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