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木头做房子的建筑师们都分享了什么?

2019年01月17日 加拿大木业协会


编辑:Peri


活动现场


2018年12月15日,由余浩、王韬、韩涛策展的“‘有木有房’——木构小建筑材料与空间”展览于北京建筑大学正式开展。同期,沙龙活动于下午1:20在北京建筑大学教学五号楼的阶梯空间举行。孙莉丽、程艳春罗宇杰戴海飞张东光、余浩“有木有房——关于木材与空间的对话”为主题从建筑空间、建筑形式、可持续性等各方面探讨木构建筑在当代建筑大语境下新的可能性。在此,我们精选出嘉宾演讲中最具主题思想的内容和最具代表性的项目呈现给大家。



孙莉丽


九华山德懋堂


德懋堂(图片来源于网络)


九华山德懋堂在建筑形式处理上传承与创新兼具,首创徽派建筑风格与现代轻木结构相结合。在用材选取上,德懋堂将源自北美的现代轻木结构与本土建筑风格完美融合,以尊重环境为前提,于朴素与奢华中寻找平衡。通过巧妙设计和合理搭配原生木材、竹子、石材来诠释地域文化,让看似平庸的材料具有丰富性和趣味性,使人们能够感受到传统文脉的延续和健康舒适的居住品质。


德懋堂(图片来源于网络)


九华山懋·精舍精品酒店总建筑面积4401.3㎡,包含懋·精舍主楼、万福会馆、传统民居茶舍。主楼共三层,基础部分为混凝土结构,屋面部分全部采用木结构,自然呈现清晰、真实的木构坡屋面与挑檐,形成混凝土主体结构与屋顶轻木结构的结合体系,功能涵盖观山客房、五观堂餐厅、健身房、德书屋、香厨、礼品店、游客服务中心、多功能会议厅。万福会馆“”字符设计,每四户为一组团,享有共同的公共交流空间。基础部分为混凝土结构,地面及以上部分全部采用木结构,并用装配化施工的理念,快速建成,建筑风格仍为徽派建筑。


Brock Commons


Brock Commons © FII


Brock Commons是温哥华校区规划的五栋住宅楼之一,不仅作为学生宿舍,还是校区的教学和休闲中心。中心全部采用相似的规划和城市设计,Brock Commons共18层,高度为53米。其独特之处在于采用重型混合木结构:底层是混凝土,其上是17层重型木结构,并且有两个混凝土核心筒。Brock Commons是由2013年加拿大国家资源竞赛(2013 National Resources Canada)支持的两个高层木结构示范项目之一,目的是促进加拿大的木材产品设计和生产。这栋开创性的建筑展示了工程木产品和建筑技术的创新。



Brock Commons © FII


66天、9名工人、一台塔吊的极速建造项目,所有的构件均在工厂预制完成。建筑高度刷新了木结构建筑的历史新高度,成为全世界目前为止最高的木结构建筑。这个楼和大学的区域能源系统联网,并且达到LEED金奖等级,比相同体量的建筑高出25%的节能。大量采用的重型木结构构件替代了约2650吨立方米的混凝土材料,相当于减少了约500吨的二氧化碳排放。我们在建筑内放了传感器,检测使用过程中的各项性能指标以及层间位移。整个建筑的面积约15000㎡,用了约2233m³的木材。但用了这么多木材不环保吗?其实不是,木材在成长过程中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那么这碳去哪了?木材本身的元素中就是包含碳的。



程艳春


可更新的建筑


伊势神宫(图片来源于网络)


伊势神宫每二十年会有迁宫仪式——在原来宫殿的附近按照原有形式重建新的神宫。这种仪式有着将近两千年的历史,它是我想到“From 0 Back to 0”的原因。建筑是从哪儿的?我觉得它是从自然里来的,最终又回到自然里,它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也是承载着具有东方价值观以及历史思维的过程。在现代,许多经典的建筑都被我们称作为“遗迹”,它们如同展品一般陈设于城市,比如巴特农神庙、罗马斗兽场和巴黎圣母院等等。在这些建筑的结构(石材或木材)腐坏或被破坏后,我们很难去替换。伊势神宫的迁宫仪式展现了一种代谢更新的过程,我们不断模仿先人的做法,保证让建筑在某种意义上留存更长时间。在书籍《法隆寺之美》中介绍了目前现存最古老的唐式寺庙建筑——法隆寺,建筑中保留了不同年代的不同构建手法。用这样的方式去保存木头的记忆、造法的记忆,同样体现出建筑不断循环、更新和生长的代谢过程。我觉得这种思维甚至直接影响到“新陈代谢”建筑运动,比如以丹下健三、菊竹清训为代表的改革派提出的设计可以替换的房屋、所有的空间在结构体内都是可更新的”等观点


时间的洞穴(装置)


时间的洞穴(装置) © C+ Architects 


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主要是为了让乡村恢复活力,我们有幸参与艺术祭方丈记私记的装置设计,名称叫时间的洞穴。《方丈记》的创作背景是镰仓幕府时期,当时战乱频发,作者鸭长明就在自己的老家建造小屋,每天他就在小屋子里观察自然、反思自己,写下此书。方丈记私记》就是根据这个故事确定了主题——用小空间创造更多内容。在我们设计的装置中采用了标准的隼卯结构,并邀请到当地的日本工人进行组装。从空间形态上,可以简单地理解成是一个被削去四个角的方体,这样一天中的光可以从不同的方向进入,参观者休憩时也可以从洞口欣赏到阿根廷艺术家设计的水池。因为我们没有设计维护装置,主办方问我们下雨了怎么办?我说下雨了就淋着,坏了就扔了。其实是因为我们在设计房子的时候,也想到了它怎么去消失。如果它真的被废弃变成柴火或者腐烂变成养料,我觉得都是可以接受的。这个装置的整个生命过程对地球不会产生任何负担,它可以从零开始又回到零。



罗宇杰


骆驼湾村廊架


廊道内跳大绳的儿童 © 金伟琦


夜景、仰视 © 金伟琦


项目位于河北阜平靠近五台山的乡村里,属于美丽乡村的一部分,政府出资为大家进行修缮,当地的老百姓大都选择了混凝土材料,闲置下许多老木材。所以我们把长短不一的木材进行编排,通过建构方法把这些木材重新利用起来。在这个项目中我们设计了八种构件并用参数化的方法分析组合,在材料的使用方面达到了最节省的状态,空间长短不一的形态刚好跟山体进行呼应。在施工中,为了让工人操作起来比较方便,每个构件也都进行了编号。


珑府生活体验中心


侧视 © 金伟琦


二层儿童区空间 © 金伟琦


我们在做设计的时候其实也在反思一些结构的方式,纠正自己对结构和建构的错误认识。做售楼处建筑设计的时候,我就在考虑采取可移动的方式、用空间本身营造感染力而不是用装饰的方法进行建造。最后我们设计了三个标准件,构件以45°镜像且可以交替使用。当时的设计和施工时间被压缩到两个月,期间需要把建筑基础和结构、景观、室内软装等全做完。基础是素土夯实,地面采用地砖,木材部分全部采用螺栓固定,没有任何采用混凝土的地方,真的可以满足移动式的需求。但施工队伍是农民工,在做建筑的时候我们需要自己将所有的构件画出来跟厂家对接,建筑师的智慧在这时体现地非常明显。我们把这个建筑当做一个生命体一样,栏杆、扶手、甚至桌面,都成为这个结构所衍生出来的一部分,它们“生长”在结构骨架上。



戴海飞


树屋


树屋 © 孙海霆


我们这几年做了四个小房子:树屋、树屋2.0、蛋屋以及贝壳屋。树屋的选址是在北京密云区的峡谷里,我们在那边幽静的环境中创造了一个民宿,在民宿中划分出一个关于茶的空间。我们希望这个茶室是内向的,能有一面通透的玻璃窗对着峡谷的石壁,让人能够安静下来。在这里,我们做了一块比较古朴的石头,从切面看是有光透出来的,像一块新玉。虽然民宿外立面给人的感觉很粗糙,但进入后的空间又是一个比较明亮温暖的空间。


树屋 © 孙海霆


民宿项目被分成了两个体量——茶室和卫生间,我们将它们错位分开。空间很小,只有8平方米左右。当时室外的草坪上有五棵树,我们在制作1:5模型时便将树木、地形以及各个体量一起研究。在设计中为了达到内向空间的效果,我们刻意将入口设计得更隐蔽,在两个空间体量间留有夹缝。茶室的部分包含了一些基础设施:地暖、写字台、鞋架……房顶的天窗让光可以柔和地倾泻下来。卫生间使用的是比较硬实的定制木头;茶室可以进行功能的转变,当做卧室使用。


房屋整体采用了钢结构,在厂里预先搭建再转移到现场拼装。在钢结构的基础上采用了板覆盖,覆盖层有防水功能。我们选择了旧木板作为表面材料,试图把房子打造成粗糙的、有时间感的空间。在做这个民宿方案的时候,作为年轻建筑师、建筑学院的学生我们是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撑它实现的。于是,我们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想到了众筹的方法,让网民或者粉丝投票实现你的想法。众筹成功的界面显示成果是把百分之三百五十几,也就是说假如我们的目标是五万,我们众筹得到的钱就是十六万多。在众筹中,我们也认识了一些很有想法的建筑师、可能会合作的投资方……树屋,现在看起来更像一件商品,能够可持续地进行下去。



张东光


桥:临时性的编织


桥:临时性的编织 © 合木建筑工作室


作为建筑师,我觉得对于木材的产地和性能也是要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利用好它的特点做出好设计。设计建筑时只谈论建构或只谈论空间,都是片面的,我们希望做出的建筑是整合性的、整体的。木结构方面的实践,我们不仅要恰当、巧妙地利用木材的技术特点,同时也要塑造出好的空间环境和品质。


这个改造项目完成于2016年,基地位于太行山脚下的一个村落。原桥建于2013年,由当地农业部门出资建设,本意是想能够方便车辆通行,但因为桥东端的民房密集、道路狭窄致使无法通车。当地政府在发展区域旅游的背景下,计划把原桥进行美化改造。业主希望建一个传统的廊桥,我们认为此种方式不适合并给出三点原因:一,村庄是动态发展的,目前正在做规划调整,桥将来很可能会恢复成给车通行用。二,按照传统的方式建造,木柱的生根需要反向破坏施工。三,传统木廊桥的方式造价高,施工周期长。


桥:临时性的编织 © 合木建筑工作室


做改造时我们总结了原桥的几个问题:没有达到预想的使用作用、步行安全性不高、步行穿过体验不好。当地有编藤条的习俗,我们联想到用细的木杆件编织成一个独立的结构体,让它可以轻巧地站立在桥上,不需跟桥有过多连接,既能包裹原有的金属栏杆,又能达到美观的效果,同时为村民提供一个公共活动空间。我们在横向剖面上做了一些变化,把车行尺度转换成人行尺度,并设计了五种剖面,在桥上进行组合,把桥划分成不同的段落。因为在人行过程中,两边的视野有一些转换,可以看到间断切换的风景。



余浩


密云合社民宿亲子院


亲子院 © 王洪跃


最小的聚落”是众筹项目中的一小部分,项目位置在密云,总用地面积3000㎡、总面积1500。我们设计的是当中的合社民宿亲子院——与儿童相关的木屋空间。屋子的建筑面积大概只有72㎡,占地面积大概是180㎡。我们最早在网上看到葡萄牙、西班牙的建筑案例,他们用工厂预制的方法,可能在一天的时间里就能把房子搭建好,甚至可以被放置在任何地方。这种处理空间的方式比较契合我们对自由、浪漫生活的向往,所以我们也借用了一些他们的建造方式嵌入到自己的设计当中。


在做合社民宿亲子院时我们首先考虑到三个问题:一,中心院落的尺度太大;二,从公共区域到私密区域缺乏国度空间;三,空间的界面单调。所以我们先是对基础做了改造,再加入一组空间,以此压缩尺度。完成后的木屋很小,半作为建筑半作为景观使用。


亲子院 © 王洪跃


同时,我们对聚落形态也非常感兴趣,在云南和格陵兰岛的村庄中我们看到了建筑与建筑之间的约束关系,这种关系让每个单元体呈现出不同的几何特点。我们对整体预置房屋的构想也是如此:让建筑自发生长甚至成为“聚落”。四合院的空间构成关系是比较符合木屋地域性特征的一种约束关系,所以我们将四合院的围合方式等加入到设计中。再者,考虑到使用者是儿童,我们简单处理了单体形态,企图让设计符合他们简单纯净的心理。屋顶使用的硬山顶,把雨水收到内沟沿,从侧面排出。使用的构造方式是比较成熟的北美轻型木结构体系,建筑外侧是OSB板,再是防水、饰面板等等,这些全部是在工厂预先定制再到现场组装。中间的树形回廊没有做的太封闭,我们用当地的石头将院落进行围合。茶室的对面是一棵树,阁楼也刚好成为入口对景,承担照壁的作用。这,就是整体的空间层次。



 -活动嘉宾- 


孙莉丽

加拿大木业协会代表

程艳春

C+Architects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北京建筑大学教师

罗宇杰

LUO studio主持建筑师,中央美院建筑学院建造课题客座教师

戴海飞

微建筑工作室创始人

张东光

合木建筑工作室(Atelier Heimat)联合创始人及主持建筑师

余浩

大字本建筑设计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About UED

UED愿意以“愚者之心”

“不遗余力”地传递设计之美

版权声明 | 文章版权归UED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UED Contact

[email protected]

投稿请发送至媒体合作邮箱



Explore More

UED官网 | www.uedmagazine.net

新浪微博 | UED城市环境设计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