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曾玩过体育或被提名升职或看过国会的质询时间,那你就会见识过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有多激烈。
但是心理学家Niki Harre认为我们的合作天性比竞争天性更强——只要我们能重新建立合作关系。
“我想我们都知道优胜劣汰的原则,这存在于我们用来竞争并尝试出人头地的自私基因里。”她说。
然而她说事情并非那么简单,有一个简单的例子。
这位奥克兰大学的博士说:“如果你在巴士上看见有人明显比你更需要一个座位,你会倾向于把座位让给他们,这是一种本能冲动。”
“所以我认为我们陷入一种矛盾——就是说我们本应该自私并且想要竞争,但同时具有慷慨的天性或冲动。”
“认识到我们并非紧张而自我是很重要的,事实上我们都具有一个好人的道德品质——帮助人的冲动、分享的冲动。”
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合作与道德的博士生Kristopher Smith认为人类之所以和其他物种不同,是因为“我们相互合作和互相帮助的程度”。
他说:“通常当你看见动物王国间的互助,那是它们在帮助与基因相关的个体。比如蜜蜂会为了蜂巢做出牺牲。”
“但是当我们看见人类间的合作,人类做出牺牲不是那么容易来解释的。”
“所有这些提供给陌生人以及未曾谋面的不相关路人的帮助都承担着个体成本。”Smith说。
是什么让我们愿意分享?
Smith最近在对世界上最后的狩猎采集部族之一的坦桑尼亚哈扎部落进行研究。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我们是如何学习分享合作和相互帮助的,那么你或许应该跳脱出心理学家所研究的普通人群。”Smith解释。
为了研究哈扎部落的分享文化,Smith设计了一个公共物品游戏——一个实验经济学的标准。
哈扎人不使用钱,因此Smith做的是在吸管里填充蜂蜜并观察这些食物有多少被分享。
“我们发现人们分享多少存在很多变量。”他说。
“有一些营地中的人会分享很多蜂蜜,而另一些较自私的则没有分享多少。”
分享会传染
尽管试验结果还没有得出结论,但是Smith观察到了依据一个特定营地的慷慨程度所被分享的数量。
“他们在调整自己的行为以符合营地中其他伙伴所给与的。”Smith说。
“因此他们通过调整自己的行为来配合当地的准则,并且以这种方式让分享的行为在人口中传播。”
Harrie博士也在她的工作坊中发现相似规律,她设计了一个帮助人们以天性重建联系并合作的方法。
他们效仿“比赛第二,友谊第一”,因为Harre博士认为这种行为的形成需要人们在一个互惠互利的环境中。
“为了出现那种慷慨冲动的行为,我认为我们必须在一个让我们知道这是在做对的事情的社会中。”她说。
“为了释放(分享)天性,我们要相信自己在一个受到支持的环境中......如果其他人自私和贪婪,那么我们也会更自私更贪婪。”
Smith乐观地认为即便是“掩藏分享天性”的最不合作的人也可以学着改变。
是什么让他乐观?他最后说,“我们发现帮助他人本质上是收获”。
新闻来源:https://www.abc.net.au/news/2019-01-09/competition-versus-cooperation--human-instinct/10590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