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澳大利亚一位25岁的华人女孩Karen,在Facebook上发出了一封“求救信”,在信中她控诉了父母的控制欲以及对自己的影响:
我人生的大部分时间,父母都过于霸道及过度保护。当我还是孩子时,从不被允许去朋友家玩……
我是澳大利亚华人,我觉得因为父母是移民,这样的家庭的背景让他们在养育孩子上非常严格,尤其是对女孩子。
我很爱他们,但是这样的成长过程影响了我成为怎样一个人。我非常害羞、性格内向,并且无法保持长久的友谊。
我的整个青春期都是在孤独中度过……我真的很想有朋友!”
这封信一经发出,引发本地网友们的热烈讨论,关于移民家庭教育方式以及孩子成长融入当地文化等问题成为了最为关注的重点。
01“你什么时候才会不像警察一样管着我?”
Karen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因为找不到朋友,去社交媒体发帖吐槽,而短短时间里,她就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回复。为了避开父母对自己的影响,去年Karen从父母家搬了出来。但从小习惯了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的她,却发现自己仿若失去了独立的能力:“25岁,我才感觉自己好像破壳来到这个世界,我希望有所改变,但我却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开始……”
让Karen无奈的是,就在自己努力想要尝试独立时,父母却要求她继续遵守“9点必须回家”的宵禁。“晚上9点之前必须回家,不然我就叫警察了!”这是每次母亲在家门口会对Karen说的话。快到9点时,Karen总会收到妈妈发来的一条又一条催促短信。最严重的一次,因为和工作的同事一起举行派对,母亲真的给警察打了电话。警察的回答是:“你的女儿已经21岁了,我们不能把她怎么样。”
Karen经常会想起13岁时,父母依然会检查自己的电子邮箱,删了几百封邮件,并且留意每一个和自己在网上交谈的人……15岁时过马路,妈妈必须要她牵着自己的手……终于在某一天,Karen忍受不了地问母亲:“你什么时候才会不像警察一样管着我?”当时母亲的回答是:“等你过了40岁,我还是会管!”对于从小在澳洲学校中接受教育的Karen来说,父母对于自己的管教几乎是不可理喻的,但她不得不接受和面对。就在她在网络上发帖讲述自己的故事后,有着相同经历的华人也会给她回信:我的父母也很严格,所以我会特别反叛。我曾离开家去体验了一切觉得错过的东西:喝酒、一夜情……
Karen与父母的隔阂依然还在,这份信似乎也没有帮助她更多,她对无法与父母沟通感到绝望,无法找到朋友述说感到孤独,Karen自己也并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
02“在国外长大,你会很怕成为少数派”
事实上,像Karen的经历不只是个例,父母与孩子越来越无法沟通,冲突不断是许多海外华人家庭都会遇到的问题,此外找不到归属感也是不少华人二代们面临的问题。Karen发帖的Facebook小组名叫Subtle Asian Traits,这里有150多万成员,主要都是美国、澳大利亚、欧洲及亚洲各国的华人移民后代,而创立者是9位澳大利亚的华人高中生。
Subtle Asian Traits脸书小组
在这个小组里,大家讨论最多的话题是:在海外的移民后代对自我身份的困扰,以及如何在西方、中国两种文化背景中寻求平衡。譬如感觉自己不太像纯正的中国人,也不太像西方国家的人。
身份认同是小组里讨论最多的问题之一此外,“中国父母”也是小组里华人孩子们讨论最多的一个话题。许多华人小孩觉得,因为父母的谨慎、严格以及霸道,生长在西方国家却流着中国人血液的他们,难免也会觉得要说双语是一件不幸的事情;同时很讨厌中国父母布置的家庭作业;以及多多少少总会试图反抗父母给自己制订的规则和传统……
网友发帖:皮克斯动画《包宝宝》是许多华人家庭的真实写照对于这些问题,Subtle Asian Traits小组的创始人之一,出生并在澳大利亚墨尔本长大的Anne Gu都深有同感。最初,小组只是她和华人朋友们分享各种亚洲文化和有趣帖子的地方,但如今却变成了让上百万华人孩子们寻找到归属感的地方。
网友发帖:当你去亚裔家庭参加派对,他们总会拿出酒店的一次性拖鞋给客人穿“我觉得自己更像澳大利亚人,但我每天的生活里却又有中国人的影子”,Anne说。就是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影子”,成为Subtle Asian Traits小组里,让大家津津乐道的东西。
网友发帖:你永远不知道准确的时间,因为大部分华人家庭家里的钟表都调快了5-10分钟“我爱吃肉包子,但我不敢把包子带到教室,因为同学们会觉得‘臭’,但在这里大家可以放开了讨论中国肉包子……”一位华人孩子这样在Subtle Asian Traits小组里写到。 对于这些华人移民二代,类似的中国元素和文化印记,或许在现实生活中,并不被主流社会所认可,但在网络这片小小天地里,让大家“惺惺相惜”。
网友发帖:当亚裔家庭父母知道孩子今晚要出去,总会问许多问题……
“在国外长大,你很担心大家不理解你,你很怕自己变成少数派。”一位名叫Sara Lin的华人孩子说。那么,对于自己的身份认同、内心需求又该如何找到那份平衡呢?03“女儿和我说因为她长着一张中国脸所以不受欢迎”如今,越来越多的家庭,远离故土移居他乡,在成人都面临巨大考验时,移民二代们如何适应转变?
Wen女士的孩子如今10岁,两年前她为了移民带着孩子来新西兰读书。
因为在国内就一直保持着说英语的习惯,到新西兰后Wen女士说自己的女儿暂时还没身份认同上的困惑,但女儿确实更喜欢和亚裔的孩子一起玩。“kiwi孩子们更喜欢比较剧烈的运动,但亚裔的孩子更喜欢安静的活动”,Wen女士说这是女儿大部分朋友都是华人的原因。
Wen女士的朋友,4年前移民新西兰的华人妈妈Sally Wang却表现出了对女儿的担忧。“大女儿和我说,因为她长着一张中国脸,所以她才不受欢迎”,Sally Wang说虽然大女儿本身性格比较内向,但女儿无意中提到对于自己身份的不接受,还是让她有些难堪。在新西兰长大的华人女孩儿Esther Zhuang,不久前也在网上分享了一篇帖子,专门讲述她作为移民二代的身份焦虑。
“让我有安全感的时候,是当我和其他中国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他们不会因我躲开足球以及没有芭比娃娃而对我评头论足。我想让每个人都知道我的名字,并且不会把我和班上其他亚洲女孩子混淆。
我不想当华人,也不要亚裔朋友……
我感到愤怒,我知道无论我如何地Kiwi,我都会被归类为亚裔。我开始不再视白人文化为正常的生活,并努力地去和亚裔更多地交流。”
Esther Zhuang和爷爷在一起从Esther的帖子里,我们可以深深地感受到一个在新西兰本地出生、长大的华人孩子,对于自己身份认同一路走来的跌跌撞撞:有过迷惑,有过抗拒和不接受,再到最后的与自己和解,接受自己的身份……
04为了孩子华人移民父母需要努力做得更多Esther的经历和体验是万千海外移民二代的缩影,如果说身份的焦虑不可避免,那可以用哪些方法寻求突破呢?
2000年,Tim的父母移民到了新西兰,为了给孩子提供好的生活,Tim的父母把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工作中。
Tim和妈妈Sharon然而Tim的妈妈Sharon却一直坚信:移民海外的华人家庭,父母需要比在国内付出更多。
如何克服身份焦虑?
在新西兰出生和长大,如今已经14岁的Tim对于自己的身份,却有着十分理性的认识:“如果说国籍,那我是新西兰人。但如果是种族,那我肯定是中国人!”曾经Tim也遇到过kiwi同学对于自己语言上的暴力和歧视。对此,父母总会在旁边及时提醒:不要去过度在意就好,更不要在意少数人对于自己的偏见。
作为移民国家,新西兰从幼儿园开始,就在倡导多元文化,倡导种族的包容性。在新西兰出生,接受西方教育长大的Tim对此也深有体会。
无论是和华人的同龄人交流,还是kiwi本地的孩子交流,Tim的第一语言都是英语。因为从小就接受西式教育,Tim也并不会感到文化上的隔阂和障碍。
不过,Tim的好朋友还是以亚裔更多,谈到是什么原因,Tim笑着说:“这大概是所有物种的天性吧,和自己相似的人,你会更亲近。而差不多的文化背景,交流也会更流畅……” 家庭教育文化如何平衡?
Tim中文说得很好,他甚至可以用毛笔写中国书法,学好中文一直以来是母亲Sharon对于他的“硬性要求”。中西文化及教育如何平衡?这是许多华人移民家庭都会遇到的问题。
而Tim一家的解决之道是:用开放的态度来学习中西文化。从Tim还是很小的时候开始,Tim的妈妈Sharon就会坚持给他读中文书,而在选择上,则是儿子会感兴趣的中国神话等等。
另一方面,对于儿子的西式教育,Sharon也一直持开放的态度。
譬如当儿子已经开始用英文读莎士比亚等文学、历史著作时,Sharon的态度就是谦逊地向儿子请教:“我英文没你好,你要带着父母一起了解、进步。”
Sharon表示,华人父母们更应该保持继续学习的态度,不要封闭自己,更不需要觉得自己是这个国家的外来者,只有这样,父母们才能跟上孩子们的步伐,才有可以聊得来的话题,亲子关系也会更融洽。 如何缓解亲子冲突?
“你为什么总要我练钢琴?你为什么总要我学中文?”面对父母对于自己的期望,Tim表示自己也会质疑父母。作为母亲,在Sharon看来,海外移民家庭父母和孩子之间存在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望子成龙是大部分华人家庭对于孩子的期许,可面对从小接受西方教育理念长大的孩子,Sharon维系良好亲子关系的秘诀是:保持良好的沟通,不逼孩子,而是在孩子背后做很好的支持者,与孩子一起来做重要的选择和决定!
在沟通上,Sharon会坚持每天在饭桌上和儿子交流一天的经历和心得。此外,Sharon表示,相比起采用传统中式教育父母高高在上的模式,她更愿意放低自己姿态,她很少会强迫儿子,也几乎不会对他说:“我这样做都是为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