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未来,从4个自我改变开始

2019年01月26日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全文共 3577 字 1 图,阅读需要 8 分钟


———— / BEGIN / ————


如果你读过笔者之前的文章,会发现在每一篇文章中,都有对应问题的解决方案。


但是有人跟我抱怨:


你说的解决方案都挺有道理,但是光是维持现状就够难了。我实在没有动力,也没有精力去改变啊!


为什么,我们明明知道有更好的选择,却总是执着于当前的环境,不愿改变呢?


很多鸡汤文里面都是这么说的:


这是因为已经习惯于舒适区,想要走出舒适区很难。


说实话,看看现状,你觉得自己真的很舒适么?


  • 明知道在白天会浑身难受,却依然在凌晨三点强撑着玩手机。

  • 明知道老板很抠门,却担心遇到更抠门的老板而不敢跳槽。

  • 明知道现有的管理方法不对,却害怕产生新的阻力而不愿改变。


笔者在这里,提供四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一、忘记“沉没成本”


我们肯定看见过或者听说过类似的故事:有些情侣每隔个三五天就闹一次分手,但是过了几天,他们又和好了。明眼人一看就觉得他们不合适,但是他们就好像为了故意折磨对方似的,强行的谈恋爱。


如果我们去问他们原因,他们会这样说:


我确实一点都不喜欢他。但是,我的青春全献给了他,如果我和他分手,那我的整个青春不就都浪费了么?


从经济学的角度上来说,沉没成本是指依照过去决策所消耗的,并且无法挽回成本。比如上面的例子,“因为分手而造成青春时光的损失”,就是情侣的沉没成本。


很多人在遇到可能产生沉没成本的选择时,就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因为对之前浪费成本的“不甘心”,我们徒劳的希望找到合适的补偿,却浪费了更多的时间。


类似的例子还有:


  • 很无聊的电影,却因为心疼电影票,忍受了2个多小时看完了。

  • 去吃自助餐吃到撑不下,却忘记最重要的其实是吃的开心。

  • 明知道自己不喜欢这个职位,却担心换职位而浪费现有的经验。


我们本来有机会尝试更好的办法来改变自我,却由于我们本身的不理智,因为“不甘心”而放弃了自我改变。


那么,我们有什么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忘记这些沉没成本呢?


有很多人是这样安慰别人的:


尽管结局不够美好,但是你在过程中也有不少心得体会,学到了不少新的知识。所以其实时间并不是完全的浪费掉了。


虽说这种安慰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并不会完全消除我们的“不甘心”。而消除我们“不甘心”的想法,让我们能够心安理得的选择新的方式,可以依照另外一种方式。


我们先看两个例子:


  • 情景一:你去剧院看演出,到了剧院门口,你突然发现花500块买的票不见了。那么你还会补票看演出么?

  • 情景二:你去剧院看演出,到了剧院门口,你突然发现钱包里的500块钱不见了。那么你还会继续看演出么?


我相信,大多数人在情景一的情况下,会选择打道回府。而在情景二的情况下,选择继续看演出。


我们在这两个情景中都损失了无法挽回的500块,为何最后做出的决定不一样呢?


这是因为,在一开始时,我们就对500块钱的票有期待值,而对于钱包中的500块钱没有任何期待值。


在情景一的情况下,我们对演出有价值500块的期待,而票的丢失,意味着如果我们想看演出的话,就需要花费1000块。而由于演出只值500块,那么我们看演出的时候,只会更加的“不甘心”。


在情景二的情况下,当500块钱丢失的时候,它就已经成为沉没成本了。它的丢失不会给我们带来任何的“不甘心”。因此我们会选择继续去看演出。


假设这个演出是非看不可的(例如周杰伦的演唱会),即使是票丢了,我们也会再买一张新的票。这是因为,我们对它的期待值是非常大的,也就超过了我们的“不甘心”。


所以,当我们想要改变现状,但是又“不甘心”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


如果我一开始对老事物没有这么大期待,那么我会和过去有同样的选择么?


二、越过“自我设障”


大家应该经历过类似的情况:


本来开开心心的躺在床上玩手机,突然想到下周的项目总结马上就要交了。


于是开始紧张的玩手机:



有些人说这是因为拖延症,我们很容易偷懒,所以想将问题交给“之后的自己”。


但是,为什么明明都已经快到死线了,我们却选择了放弃?


有人说这是因为习得性无助,让我们产生了放弃的心理。如果真的是习得性无助,我们就应该完全不去思考问题。那为什么我们还会产生紧张感?


心理学上将这种情况定义为自我设障。简单点说,就是“害怕失败而提前故意放弃努力”——特别是在遇到很多重大事件前,我们会给自己人为设定一些障碍,来阻碍自己可能的成功。


这种障碍设置来自很多方面:


  • 外部障碍:要不是因为美剧有更新,我早就把这个任务完成了!

  • 内部障碍:我时间不够,所以写的差也情有可原。

  • 他人比较:别人本来就很厉害,当然会做的更好啦!


类似的行为都会对我们想要改变的心态产生阻碍,就如同“还没开始,就已经承认自己会失败了。”


我们给自己设置障碍,往往基于三种原因:


1. 维护自我形象


如果我们失败了,那么其他人就会知道这个事情。如果我们不做出改变,岂不是就不会失败了?


维护自我形象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本能。而自我设障可以给别人留下更好的印象:


他只是因为那些外界原因才失败的,他其实已经很厉害了。


2. 维护自尊心


如果我们努力改变却失败了,这只能证明一个我们最不想承认的事实:自身实力不足。为了维护我们的自尊心,我们需要“看起来不那么努力”。


正如同很多老师常说的:“这个小孩挺聪明的,就是不太努力”。这听起来就比:“这个小孩智商不行,所以努力了也没用”更能维护小孩的自尊心。


3. 突出自身实力


如果我们没有怎么努力,最后居然成功了。那只能说明我们实力突出,不用努力也能够成功。


正如你听过有些学霸的谦辞:“我这次考试没怎么认真考”。


但是假设你真的附和他:“是啊,所以你没拿到年级第一啊”,他一定会生气。


然而我们也知道,自我设障并不是一个积极的心理状态。如果我们总是给自己使绊子,我们迟早也会被它绊倒。


所以,当我们想要改变现状,却又担心失败时,不妨问问自己:


如果我用现在一样的努力来做出改变,会比现在做的更好么?


三、避免“目标导向”


那么,我们下定决心,明确的列出目标,就能做出改变了么?


那么结果就会变成这样:


  • 为了节食,每天告诉自己少吃一点,结果一周后就忘记了。

  • 为了早起,晚上睡前默念要早起,结果根本就没有醒。

  • 为了让员工适应新的管理模式,让他们天天背诵新的方法,结果效率变得更低了。


为什么会这样?


这是因为:我们将目标设定为了解决方案。


写过论文的人应该都知道:论文最重要的两个点就在于目标(aim)和步骤(objective)。


而步骤,就是一步一步完成目标有效方式。


所以,真正的解决方案,是完成这个目标的步骤。


正如上面的例子所说的,我们将节食这个目标设定成了解决方案,认为多告诉自己少吃一点,就能够达成这个目标。


而实际上,真正的解决方案有很多:删掉外卖app,给冰箱上个锁,买一个小一点的碗,等等。


如果将每一个步骤都完成,目标也就自然而然的达到了。


所以,当我们想要改变现状,却只有一个远大目标时,不妨问问自己:


如果想要达到这个目标,我们需要多少个步骤?


四、改变“固有认知”


试着猜想一下,小王最有可能是以下哪个专业的学生: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学、国学、希伯来文学。


不用我说你也知道,希伯来文学是可以最先排除的,因为这门学科的招生规模往往特别的小;小王最有可能的是在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学三个专业之一的。


所以,你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点在于:每个专业的招生规模的大小。


再看下面这个描述,推测一下小王是哪个专业的学生:


小王23岁,缺乏创造力和想象力。他喜欢按部就班的生活,不太爱与人交流,喜欢独来独往。虽然他待人冷淡,但是在写作上有出乎意料的热情。他对外界的变化不甚关心,也不太愿意因为别人的看法而改变自己的态度。


这一次,你认为小王最可能是哪个专业的学生?


你是不是觉得,现在小王的专业是计算机学,国学,希伯来文学的几率变大了?而管理学,经济学的几率变小了?


然而实际上,小王的性格,并不能决定他学什么专业。决定他是什么专业的学生,依然是专业的招生规模的大小。


心理学中有一个名词叫做元认知,即对自我认知的认知。而元认知较低的人,更加容易产生自负的心理。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们向参与者展示了有两个闪点的正方形,并且问他们,哪个正方形出现的闪点更多。


心理学家发现,那些平时就很自负的人(元认知较低),往往意识不到自己选错了——哪怕在心理学家暗示他们选错了之后,他们依然选择相信自己,拒绝正确的答案。


因此,当我们观察一个新事物时,我们的固有认知会限制我们的思考模式。对自己的盲目自信,反而会阻碍我们对新事物的正确判断。


所以,当我们想要改变现状,却不知道未来是否靠谱,不妨问问自己:


如果我站在相反的角度上观察,改变是否对我有益?


总结


最后总结一下,有效的做出改变分为四点:


  1. 忘记“沉没成本”——减少对过去的盲目期待。

  2. 越过“自我设障”——增加对于改变结果的自信。

  3. 避免“目标导向”——选择正确的改变步骤。

  4. 改变“固有认知”——选择不同的角度观察改变的结果。


———— / END / ————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APP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