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精英说》(ID:elitestalk),转载已获得授权。
现如今,越来越多家庭选择将孩子送到海外求学,然而却少有家庭反思出国留学的意义,更别提国际化教育下我们的不足。
中国孩子欠缺些什么?怎样的孩子更能适应国际教育?如何最大发挥孩子的潜能?
带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精英说特约国际教育专家王磊与诺德安达小学部校长顾文秀,进行了一场深度对谈。
这两位深谙国际教育之道的专家,将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精英说出品 时长09'39''
帮助孩子发现自我
作为一名校长,在顾文秀看来,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
教育如同农业,不是工业化的批量生产,气候、土壤、水质…每一个因素都环环相扣、相互作用。
而激发这些“小树苗”最大潜能的方式,就是顺着孩子的天性,以多样化的机会启发孩子对事物学习的兴趣。让学校、让教室成为孩子迷恋的地方,“让他感觉学习是很有意思的,是很有意义的”。
对学习感到兴趣的观念,对中国学生尤为重要。以中国学生擅长的数学学科为例,许多中国孩子留学美国后,都会在数学课上超前,甚至频繁跳级。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曾经“大跃进”式学数学、在美国孩子面前大出风头的中国孩子,最终却对数学有敬而远之、甚至产生望“数”生畏的感觉。
起跑领先却在终点落后,一时的领先,无法让孩子持续发展,因此在顾校长眼中,“数学不应该是冰冷的,它是有温度的”,比起赢在起跑线上的数学水平,她更看重通过数学培养孩子们思维方面的能力,以及联系生活实际的引用。
在课堂上,启发孩子“用各种方式去把他自己的创意,把他跟别人的合作,以及他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去表达出来”,这就体现着学习过程的温度。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历来都有重行轻言的思维,甚至以不善表达为荣,以能言善辩为耻。然而,这种轻言的观念,并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
有效的自我表达,是一个人社会竞争力的体现。因此,如果学校和家庭能够争取更多机会,为孩子提供自我表现的条件和可能性,就更能使他们超越传统观念的局限。
组织协作竞赛,主题性研究,鼓励孩子们三五成群地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研究,去博物馆、打电话问专家、向父母长辈求教…
在学校多彩斑斓的学习过程中,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论证、分享结论,他们才会在演示“研究成果”的过程中,产生新的兴趣,甚至获得意外收获。
当孩子们不断经历一个个真实的学习过程,而不是机械接收老师的灌输,他们对自己的认识也将越来越清晰。
培养心中有爱的孩子
最好的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给社会培养“高质量的零件”,而在于培养一种精神品质,教育大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
“不是你所有的学生都会成为工程师、医生、科学家和艺术家,可是所有的人都要成为父亲和母亲、丈夫和妻子。”
然而,对于许多在独生家庭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来说,在这种爱人的能力却渐渐丧失了。
在许多家庭,父母、长辈把孩子捧上了天,从小到大承载了太多关怀的孩子,接受了最大程度的爱,却没有学会如何去爱别人。也正是因为这样,在顾校长看来“培养心中有爱的孩子”,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尤为重要。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的人。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孩子,在行为和礼节上,应当对他人表现出接纳和尊重。
无独有偶,在英国乔治小王子即将入读的Thomas’s Battersea小学,“善良”也是这所学校的核心育人理念。
善良,意味着对他人的尊重。
在英国的精英教育中,重视培养人情商的程度,甚至胜过学业。孩子要从小学习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包括了解不同的社会阶层、种族、价值观,以及由此产生的情绪。
对他人接纳,学会在礼节上尊重别人,自己的世界才会变得宽广。
与此同时,“培养心中有爱的孩子”,不仅仅要靠学校、靠老师,还需要家庭的作用。在家庭氛围中,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对孩子进行的影响,是每个孩子人生中最先接触到的教育,对孩子的三观起着深远而持久的作用。
比起成功,我们更应该聊成长
而说到家庭教育,顾文秀校长作为一名母亲也有自己的心得。
顾校长的儿子从上海一所中学的国际部,到美国就读高中一路走来,现如今,正在美国一所大学就读音乐技术专业。
在许多人眼中,选择音乐、美术等艺术类专业,会被认为有些“不务正业”,但当被问到孩子的专业选择时,她坚定地站在了儿子的一边。
顾文秀与儿子作品的合影
首先,顾校长从未对孩子报着“一定要成为伟大艺术家”的期盼,仅仅看到孩子能够找到自己所爱,并且为此不断付出,循着这条道路一往无前,就已经对他充满了自豪。
其次,顾文秀从小就在儿子身上发现了一种“非常强烈的主见”,而在顾文秀的育儿观念里,她坚信每个孩子都有天性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要我们成人不过多的去干涉,是一定会让你发现他喜欢什么”。
从小,顾文秀乐于倾听、尊重并鼓励孩子,建立孩子与家庭间的信任。
因为孩子喜欢音乐,就送他去玩各种乐器,打架子鼓、弹吉他…玩的不亦乐乎。顾文秀试图带孩子参加考级,当看到现场许多鸡血父母以及苦着脸争分夺秒练习的孩子时,儿子突然发问:
“你觉得这是在享受音乐吗?”
就这样,母子二人毅然决然地离开了考场。回去的路上,两人就这次的见闻进行了一场讨论,并最后达成共识:享受音乐,拒绝考级!
到了中学阶段,顾文秀将孩子送到了一所中学的国际部。在那里,相对多元的文化氛围让陈子为有了更多的时间去研究自己想要的东西,也就是在那段时期,渐渐确立了自己以后可能要走的道路。
而当儿子提出想去美国读书的想法时,顾文秀首先严肃地提醒道,“美国并非遍地黄金,这个决定非但不会让你逃避现实,反而会更加辛苦”。最终,出于对孩子的了解,顾文秀对这个决定表示了最大的支持。
和孩子讨论成功太重,孩子心中自由自己的成功标准,顾文秀相信,“只要找到自己的所爱,寻着这个梦想不断去努力,有一天他会到达彼岸。”
在教育的过程中也反思自己
对于许多留学家庭来说,低龄留学一个很大的风险,就是孩子因为年龄关系,应对人情世故的能力还并不成熟。
彼时,顾文秀的顾虑同样存在。
面对儿子因为文化差异和交流误解产生的障碍,远在大洋彼岸的顾秀文也只能偷偷抹眼泪,心里干着急。
初到美国的几年里,陈子为花费了不少的时间去适应与磨合。
由于年纪太小,陈子为寄宿在一处当地家庭中,学会自我管理、学会美国家庭相处,成为了孩子需要面对的第一课。
当时,美国妈妈非常严格“早上几点钟出门,时间你到了6点半七点钟到,你不下来,就开走了”,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虽然,那段岁月极其难熬,在无法应对时儿子也曾在电话那头大发脾气,但顾文秀相信所有的人生都要自己去经历父母能做的只有关爱、陪伴和引导。
“一个人在陌生的世界所经历和感受的这些困难,这将会是TA最宝贵的成长经历。”顾文秀常说,很羡慕儿子的成长经历,因为这些或温暖、或励志、或挫折、或孤独的感受,都是人生宝贵的财富,并将化为未来前进的源源动力。
“我们今天看不到孩子的未来,并不代表我们对他的支持就没有意义”
放下焦虑,对自己的教育有信心,对孩子有信心,“相信他们可以走出自己这一条道路”。
毕竟,无论在什么时候,家庭教育和自我教育是家长和孩子应当共同努力的方向。
版权归精英说所有,精英说是全球精英、留学生的聚集地。每日发布海内外前沿资讯,这里有留学新知、精英故事及美国街头访问,全方位为你展现真实的海外生活。欢迎大家关注精英说(ID: elitestalk)。
美国移民干货精选
美参议院通过临时决议,EB-5或将延期至2月8日
赴美签证审查越来越严,这些“潜规则”你都知道吗?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诚意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
如果您对移民、留学、资产配置感兴趣,可在公众号后台或文末留言,直接回复“意向国+称呼+电话”,将由专业人员为您服务!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更多热门国家移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