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自黑大耍《纽约时报》,其求证伦敦治安问题吃瘪

2019年01月27日 英国大家谈



“要让英国人大笑,没什么比得上损人和自嘲更有效了。”《每日电讯报》的资深记者Andy Bloxham如此描述著名的“英式幽默”。

 

不久之前,他的同行就“吃了一次瘪”。《纽约时报》的记者Ceylan Yeginsu在推特上发文:“你在伦敦遭遇过什么轻微的治安问题吗?”

 

 

没想到,这条推下面,满满都是英国人的“自黑”和“反讽”!

 

从地铁里被他人搭话而受到“冒犯”、英国人把道歉挂嘴边的毛病,到外国人对于英国文化的刻板印象,无所不包!

 

没多久,不少媒体都注意到这则趣闻,纷纷报道较真的美国人如何“败于”英式幽默手下。

 


《i-News》:“在求证伦敦的轻微治安问题之后,纽约时报被伦敦人耍了!”

 


BuzzFeed News:“纽约时报询问伦敦有什么轻微的治安问题,回应令人笑死了!”

 


《每日电讯报》:“纽约时报关于伦敦治安问题的提问引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地铁报》直接回击:“你在纽约有遇到什么轻微的治安问题吗?告诉我们你的故事!”

 

然而,媒体没有注意到的是,一周之后,《纽时》的记者真的拿出了一篇对伦敦治安形势的报道,其中反映出的问题,值得热爱伦敦的人深思……

 

01
one

 

“我是一个《纽约时报》驻伦敦的记者。过去两年,我报道了不少英国的治安问题。两个月前,我的公寓被爆窃了……如果你住在伦敦,遇到过类似的事情,我非常乐意听听你的经历。”

 

 

当Ceylan Yeginsu在《纽约时报》上求助读者、并将问题放上推特的时候,她不会想到,这引起一宗小小的“文化交流”事件。

 

英国人“如获至宝”,用著名的英式自黑或者嘲讽洗版了!

 

最多人提到的,当然是让不少人又爱又恨的公共场合礼仪了!比如,交通——


“在地铁上,一个陌生人似乎想和我搭话,所以我告诉了警察叔叔,因为在地铁上和陌生人说话可是犯法的!”

 


说到聊天——


“我问一个陌生人‘你好吗’?然后他真的告诉我哎。”

 


英国人对于公共礼仪的“执念”一个比一个厉害——

 

“蓄意的流氓罪:有人在皮卡迪利线上没有‘注意车门关闭’!最后,早上8点53分,地铁广播传来严厉的警告!”



“有人帮我开门然后一直扶着,可是我还在10英尺那么远!然后我还得跑过来,假装我很感激……”

 


说到礼仪,也有恨多人提到伦敦人“连珠炮发”的道歉习惯……

 

“在超市里,有人推着手推车碰到我了,居然只道歉了一次!”

 

 

“一次,我在超市里不小心打尖儿了。我对那个被我打尖儿的人衷心道歉,因为我没意识到前面在排队。然后我为自己的小题大做而道歉。然后我为我的道歉而道歉。然后后面的人让我们赶紧往前走,然后又为自己的无礼道歉。”

 


当然,有的人是真的来反映“问题”的——

 

“在伦敦,啤酒一品脱六镑!光天化日下抢劫啊!”

 


还有,英国人民对茶的信仰——


“点了一份红茶,他们居然自己帮我加奶了!”

 


最后,有人“怀念”起过去的老好日子……


“2012年伦敦奥运的时候,人们在地铁里会对陌生人微笑,还会和他们攀谈——对此我心有余悸。”

 


服了,我的伦敦人民啊!

 

《纽约时报》的英国同行们注意到这一现象,除了“忠实呈现”之外,他们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i-News》表示:“《纽约时报》对英国一贯着迷,经常用显微镜放大一切,还以为伦敦都是狄更斯笔下的小说,充满醉汉、无赖,脚下都是鹅卵石路……”

 


《每日电讯报》报道这则趣闻之后,严肃又暗损地写道:“无论是《纽约时报》还是发文的该名记者,都没有获得的反应做出任何回应。”

 

这一局,英国人“完胜”……真的吗?


02
two

 

《纽约时报》的记者在过了一个礼拜之后,写了一篇后续报道。

 

 

在这篇报道中,记者Ceylan Yeginsu先写了自己两个月前的这次被爆窃的两次经历——第一次被爆窃,警方说证据太少,就中止了调查;后来她装了一个摄像头,拍到有人爆窃她家,但警方过了一个月才过来录口供。

 

因此Ceylan决定做一次新闻调查。

 

 

“我在伦敦长大,对这座城市很有感情。”原来她不是美国人。“上个礼拜,我们在推特上向在伦敦生活的人发问。这条推特火了。人们分享了很多很有趣的生活经历。我们大家都笑了。”

 

“然而,还是有100个伦敦人,分享了他们的经历。他们对伦敦警方对于小型治安案件的缓慢处理有很大意见。”

 

Ceylan选择了几个人的经历,都是关于伦敦警察如何声称将调查偷窃、袭击等案件,但很快就告诉受害人:证据不足,此案已结——哪怕受害人已经提供了非常详尽的证据。

 

报道还写道:过去一年,在伦敦,只有4%的盗窃案得到解决;所有罪案中,犯罪嫌疑人被抓的比率只有9%。

 

 

在英国,所谓轻微的治安事件或者“轻微犯罪”,指的是刑罚在一年以下的犯罪。

 

根据《卫报》的报道,全英国95%轻微的犯罪都没有解决。《每日快报》则报道,2/3的入屋爆窃未被调查。这得到警方的承认。

 

除了盗窃之外,新年伊始,在伦敦,几宗持刀伤害的案件占据了报纸版面。根据《太阳报》引述警方的资料,在2017到2018之间,每十万人就有137宗持刀犯罪。

 

 

去年12月初,伦敦警察局局长Cressida Dick表示:其实,2018年比2017年,持刀犯罪率已经在下降了,他们将从交通部调派更多人手应对持刀犯罪。

 

然而,2019刚开始6个小时,就传来两宗持刀致死的案件,可谓打脸。

 

 

因此,玩笑归玩笑,伦敦的治安问题确实存在。那么,这背后是什么原因呢?

 

《纽约时报》的Cyelan告诉我们:这是因为政府削减警方的财政拨款,使得他们不得不将更多资源投放到重大犯罪的应对上。

 

 

不过,随着各方质疑增多,警方高层也公开表示,他们的确吸取了教训,会重新调配资源,应对市民每天都会遇到的治安问题。

 

好吧,任何生活在伦敦、热爱这座城市的人,都希望能生活得更安全!

 


欢迎关注更懂英国的微信号

“英国大家谈”(ukdajiatan)

— The End —

文/科斯莫, 编辑/J,

文章参考 New York Times, Guardian, 

Daily Telegraph, The Sun, BBC, 

Daily Express, i-News, Metro, 

Buzzfeed News, Huffington Post

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添加星标,不错过任何好文

点我看详细教程

1
2

推荐一个放心的海淘商城: 

英伦大叔好物

👇点击“阅读原文”,任意输入关键词

搜索你想要看的各种英国好文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