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友手札 普通心理咨询师
如果说要总结一下2019年的话,我觉得在去年接触到的有焦虑的朋友越来越多,可能就像去年看到的《中国城镇居民心理健康白皮书》里所描述的一样,在73.6%的心理亚健康人群中,焦虑、焦虑相关的表现占了前三位。而你是否和我一样好奇,为什么焦虑有这么大的"魅力"?
说起来,2019年真的是非常"火"的一年。先是亚马逊雨林烧了3个星期才引起重视,接着澳大利亚的山火从2019年的9月烧到现在,过火面积超过630万公顷。
无论是看到第一个新闻,还是看到后面的消息,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未来的气候可能要越来越差了。
虽然气候问题在之前也一直被广泛讨论,可现在之所以这么感同身受,是因为往年这个时候家里已经被雪覆盖,而今年只是在前两天下了零星的小雪。没了雪点缀的新年,与记忆中的"年"大不相同,由此有些担心,担心未来的每一年是否会持续如此。
看样子经历还是重要的,不然我们总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总会难以感同身受。
而我想你也同意,虽然现在的年和记忆中的年有些不同,但年没有变、年还是年。别样的感觉,只是因为我们通过对比收获了一些不同、收获了一些不熟悉才产生的。
可能你也会觉得我的想法太过跳跃,一场火能联想到这些。这我也承认,而且也承认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思维特点、每个人也都只能看到自己能看到的东西。
这两天突然如两场火一般热起来的一篇以现在的火与30多年前那场火对比的文章。
我想你也看了吧,只是不知道看完之后你有什么感觉,是否和不少看了这篇文章的朋友一样,从文章里感觉到了满满的温暖、安全感与止不住的自豪?
我承认,在看的时候我也是有一些情绪触动的。但这份触动大概也就持续了不到一分钟便消退了。这倒不是因为我是一个冷血无情的人,而是我知道,刻意雕琢的气氛、有意引导的情绪,其实与贩卖焦虑无异。
在心理行业磕磕绊绊的久了,明白情绪的出现是正常的。但我们不应过分关注情绪本身,而是应该觉察情绪背后的东西。因为情绪本身往往并没有很大的价值。
就像,当我们与他人因为一些原因开始吵架,没有谁会真正在意自己或者对方说了些什么,只是互相在单纯的进行着情绪宣泄,而宣泄结束我们记得的也只是情绪。
探索背后因素的习惯,让我在看了那篇文章之后有了新的想法,同时,对于一开始提到的"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焦虑"有了新的理解。
而如果看了那篇文章之后,你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那可能需要认真看看下面这些东西了。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无论是在日常的俗语里,还是在心理学里,都包括了一些类似"通过眼睛能看到一个人的心"、"眼睛会流露出最真实东西"这样的想法。
而我想在生活中你对此应该深有体会。比如当别人对你有关注,那么视线必定在你身上、如果对方看到你是开心的,那目光必定也是柔和的。
但这样的角度只是从外界观测眼睛的角度,而如果是从我们的内心出发,又会带来什么样的理解呢?
试想一下,现在的你去逛超市,里面有非常丰富的商品,但逛了半天你还是兴致缺缺,没有看到你想要的,突然一个转角,你看到了某样东西正是家里缺的,然后你就买了。
那么你看,在进入超市之后,我们自动忽略了其他商品,只寻找内心期待、觉得需要的东西。
而如果文章也是一家超市呢?
可能它售卖的商品十分有限,但我们还是会自动忽略一些"我们觉得不重要"、"没有任何感触"的部分,然后去关注内心期待、内心需要的部分。
于是我们虽然看了文章、看了他人、看了世界,但其实最终看到的是自己的内心。
对比
我想看了文章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澳大利亚的这次大火持续这么久的原因,是他们从上到下都真的太轻视问题、太轻视环境了,这种态度连我们三十多年前的态度都追不上。如果发生在我家附近,别说4个月了,2天都不一定能让它持续"、以及"国外的月亮哪有家里圆啊"。
这种直观感受的产生自然离不开文章本身所使用的对比手法。但其实这种手法,并不是只有这篇文章里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就经常会遇到,"你看人家老公一个月赚多少钱,你才赚多少"、"你看人间老婆烧的一手好菜,你这黑暗料理我能吃下去都很给你面子了"、"看看你同学,哪个不是放假了去上补习班的,你给我听话"。以及还有一些略微积极的,"当初选择和你在一起,是因为你对我最好"。
看起来对比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东西,有感受、有判断依据,甚至直接产生了选项。
我想没有人会觉得这有什么奇怪的。但是回过头再品品,对比的存在就好像直接代替了我们的思考;由对比直接产生的选项,好像也透露着"我喜欢的其实不是他本人"、"我选择他其实也是很无奈的"、"如果不是他对我好,我怎么会选择他"这样的意思。
这份无奈,其实也代表着,让我们做出选择的是对方对我的好,而不是对方本人。
而由对比产生的"国外的月亮哪有家里圆"这样的感受,其实也代表着"如果没有这件事,我并不知道有这么大的差距"。是啊,就像那篇文章的题目一样。
看到了什么
01
刚刚提到的两部分,你有没有发现其实是挺有联系的呢?
你看,通过对比获得"原来我们这么厉害",背后也就是"曾经的我是不认可现在的生活、现在生活的社会、活在现在生活中的自己"。这份不认可便是内心的欠缺,而基于欠缺,我们又从文章内容、文章结构、文章对比中收获了自己欠缺部分的满足。
说起来,两者的结合还是蛮巧妙的。
但两者结合起来,再加上我们从文章中感受到了安全感、自豪感、确定感、温暖,其实也就代表着两个问题:
1、 在没读文章之前,我是没有这些的;
2、 我没有能力给自己这些,我需要通过文章收获了这些。
记得曾经遇到过这样的一位朋友,他跟我说自己因为焦虑已经做了很久的辅导,虽然每次交流之后都感觉放松了,但始终感觉自己是卡在原地的。
后来交流过后才发现,他所谓的"做辅导",其实就是在一些不知名的app上找了一些没有资质但自成"大师"的人向他们倾诉。每次倾诉结束,内心的压力宣泄出去了便收获了放松,可又因为"大师"始终没有协助他去培养自己解决自己问题的能力,于是陷入了"交流能放松,但总卡在原地"的窘境。
最终,我们还是需要具备自己解决自己问题的能力的。
02
其实对于焦虑来说,它真的并不是什么特别复杂的东西。
焦虑本身是我们内心中的一种情绪,而因为一些因素的存在,使得作为情绪本应自然缓解的焦虑,变成"持续存在"、"持续增加"的状态。这时候我们便称其为焦虑症。
正常的情绪如何变成这种状态的呢?它往往基于三个主要的方面:
1、 敏感,易焦虑的状态,这种状态与我们本身的一些特点有非常高的关联;
2、 错误的应对策略和目标,使得焦虑得以存续,甚至加重;
3、 不利于调整的行为,再次加重内在的焦虑。
举个例子来说:
因为成长过程中的一些原因,导致现在的我内心比较缺乏安全感、价值感。这就使我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很容易焦虑。焦虑出现带来了不好的感受,不好的感受让我不舒服,我不想不舒服,所以我拼命的想要说服自己、拼命的避开焦虑的方面、拼命的努力,想要把焦虑"解决"掉。但是焦虑情绪作为我们的正常情绪之一,它是我们的一部分,是不可能"解决"掉的。于是,我们陷入了"无论怎么努力,但是就是没有结果"的状况中,焦虑反而加重了。
这时候缺乏安全感、价值感使我处于易焦虑的状态;与焦虑斗、让焦虑不出现的策略与目标,相当于在做一件不可能实现的事情;为了"解决焦虑"所作出的说服、逃避、压制等努力,是在达成不可能实现的目标,这让我们产生更多的失控,增加了焦虑。
03
而基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
1、 弥补自身安全感、价值感的缺失,能让自己走出易焦虑的状态;
2、 学会与焦虑相处,而不是与焦虑斗,能够减少"人为压力";
3、 让焦虑"不再出现"的努力,本质是在让焦虑持续存在。
那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承认和接受焦虑作为我们一部分的事实、我们要解决的不是焦虑本身,而是导致易焦虑的因素,以及产生"人为压力"的因素。最终达成的目的也并不是不出现焦虑,而是不那么频繁、不那么容易的出现,以及出现之后,尽量少的因为自己的原因,让焦虑持续。
再直白一点,也就是与焦虑和谐相处。
04
但和谐相处是说说就能做到的么?
我们需要在完成:弥补了内心的缺失、承受焦虑带来的不适、培养自己的理性、弱化情绪对自己的束缚、带着不适过好自己的生活、提高认知与觉察能力等努力后,才能够逐渐做到。
这看起来是挺让人头大的吧?
但说实话,这些努力并不需要我们花费非常大的精力。就像在刚刚提到的"因为成长过程中的一些原因,导致现在的我内心比较缺乏安全感、价值感"。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总会落下一些病根,而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自己的成长,这些病根也会慢慢的消失。
而等到自己真正遇到问题了,才想着进行梳理、进行调整,那确实会花费很大的心力。可如果我们有意识的去做一些觉察,比如在出现"看到某篇文章之后内心感觉很有力量"这种现象后,我们有意识的探索自己是从文章中获得了什么才如此有力量、这是否代表了我的内心有欠缺,然后有意识的去进行自我调整、主动提高。这样不仅内心的缺失得到了满足,自己也拥有了一定程度的解决自己问题的力量。
这时候上面提到的:容易焦虑、没能力满足自己的诉求,这两个点就不复存在;同时,因为自己有意识的觉察,一些不利于当下的意识和行为也得到了改善。那焦虑,自然也就没那么容易出现、没那么容易持久了。
05
那反观文章前半部分我们看到一些东西。
我们缺什么,便看到什么,以及我们从文章中看到了什么,说明了很多朋友的内心是缺乏安全感、价值感、自豪感的;
对比则是三层意思,一是因为内心的缺乏,精神、思想并不独立,所以需要通过对比看到孰优孰劣,才能得出结论,二是我习惯性的沿用这种获得结论的方式,便失去了锻炼自身独立思考能力的机会,三是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便难以看到问题的背后究竟是什么,使得我们意识不到自己内心的诉求需要被满足、需要被自己满足,以及我们需要有能力去满足它们。
这样,内心缺乏这些、没能力满足这些诉求,又意识不到问题存在的我们,与焦虑产生的标准真的有些契合;而这种通过"悲伤事件"的对比来收获内心安稳的应对策略,除了不合适、让人心酸外,也恰巧说明了在没意识到"自己内心有哪些匮乏"的时候,我们正病急乱投医般的用错误的形式解决自己内心的缺失,这除了加重核心问题,并不能带来太大的益处。
这时候焦虑产生的基础、让焦虑扩大的基础基本都齐活了。想不焦虑都有些难。而更难的是,我们还不自知。
小时候的我们,有父母为自己遮风挡雨;长大后的我们,已需要直面生死。很多的问题、很多的责任、很多的复杂都已经慢慢放在了我们的肩膀上。如果我们的内心依旧不能比较圆融、行为依旧偏向粗放、目光还是停留在表面,那在此基础上便诞生不了一个独立、能经得住现实打磨的自我。这样的自我,会带给自己什么样的生活呢?
更何况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自己就已经先开始厌弃自己了。
所以,一些伟大只能是悲歌,不能是赞歌、我们内心缺乏的东西,只能自己给自己,不能过分依赖外界,而我们自己身上的习惯与认知问题,需要通过主动成长来逐渐解决。
于此,就可能需要稍微做一些努力,稍微在生活中引入自我觉察的习惯。毕竟想要解决问题,我们需要先看到,这一点在很多朋友身上都比较欠缺。
而具体的话,可以在"内心关注什么,便看到什么"、"内心缺失什么,便收获什么"这两条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感受去看到我们收获了什么,根据收获反推内心当下的缺失,根据缺失与自己的实际能力对比判断自己是否能给与自己满足。
如果答案是确定的,那暂时的缺失只代表当下我没有主动的进行状态调节、我的成长还不充分,这不足为虑;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也至少拥有了努力的方向。
另外需要特别提醒的是,"看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调整与改变,它偏重于在现实世界的努力、偏重于实践,而不是让我们就坐在那里一直反思、一直觉察。
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