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来看一下现状。中国教育在线2014年留学趋势报告显示,美国是中国留学生的第一留学目的国。2014年11月18日,根据最新的由美国务院教育和文化事务局与美国国际教育研究所合作发布的《2014美国门户开放报告》,2013到2014学年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大陆学生人数较上一学年增长了16.5%,达到了274,439人,占美国所有国际学生数量的31%,继续保持着赴美留学第一生源国的地位。
那么,为什么有如此多的学生选择去美国呢?去美国留学到底有什么优势呢?下面我们就从五个方面来简单分析一下。
优势一:教育质量首屈一指,学历含金量高
留学是一种教育投资。选择投资的目的地首先要看教育水平。教育水平又具体体现在学校和师资上。我们先来看学校:2015USNEWS全球大学排名(见附录)显示,前20所高校中美国高校占16所;前50所高校中,美国高校占32所。再来看师资:全球70%的诺贝尔奖得主在美国大学工作。美国高校又提倡小班授课,提供精英式教育,名校的师生比例大多在1:7左右, 保证了每个学生都能与教师保持紧密联系。由此可见,美国总体教育水平遥遥领先于其它英语国家。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美国留学的学历含金量普遍要高。
优势二:教育资源丰富,适合不同类型的学生
留学申请最关键的一项工作就是选校。大部分学生和家长认为,排名越往前的学校就越好。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每个学生情况不一,一定要选择最适合的学校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掘自身的潜能,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做好铺垫。而美国是世界上教育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拥有各类高校4000余所,包括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以本科为主的文理学院,两年制社区大学,以及专业性学院等各种类型的大学。可以说在美国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校。并且,美国的教育政策很灵活,转学是一件极其普遍的现象,而且大部分大学都是接受大一大二的国际转学生的。如果学生不喜欢自己就读的学校或者专业,完全可以考虑申请转到美国的大学去就读。另外,除了大学外,美国还有2000多所私立中学,为学生提供了精英式的教育机会。现在留学趋势越来越低龄化了,2012-2013年,中国在美就读私立高中的人数已经达到了23795人,其增长速度极为迅速。由此可见,美国的教育资源可以满足不同类型、不同阶段学生的需求。
优势三:签证政策逐年放宽
留学申请成功并收到录取通知书后,需要完成的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办理签证。签证能不能顺利通过就成了学生到底能不能真正赴美入读高校的关键。美国的学生签证政策正在逐年放开。2014年11月,北京APEC会议上,奥巴马总统宣布美国政府将中国公民的学生签证延长至5年,商务旅游签证延长至10年。签证政策的放宽更加有利于中国学生申请美国的学校,鼓励中国学生到美国去投资留学,接受高水平的国际化教育。
优势四:奖学金资源丰富
作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美国是教育经费最多,提供奖学金最优厚的国家。美国大学的奖学金近5年来发展迅速,提供奖学金的单位,除了学校外,还有政府部门和私人机构,包括众多的基金会和专业机构,甚至某些个人。大部分奖学金都对海外学生开放,同时还专为海外学生设立的奖学金。
优势五:职业发展机会众多
时下最热的产品iPhone、iPad及网站Google、Facebook、微博均发源于美国。作为世界上经济最活跃的国家,美国成为高科技及服务业的创新源头。而学生在高中、大学以及研究生在读、博士生在读期间,都有很多机会进入美国的名企实习,有相当一部分专业要求学生必须参加一年的企业实习才能够毕业。这无疑对学生学以致用,增加有含金量的工作经验,乃至毕业之后的深造抑或就业产生积极的作用。同时,美国是移民国家,学生毕业后,可以申请12-29个月的实习(OPT: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签证,既可以获得海外工作机会和经验,又为获得正式的工作签证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留学美国还有其他很多方面的优势,以后的博文中再给大家详细列举。单从以上五大优势我们就可以看出,留学美国,机会无穷,物超所值,留学就要去美国!
美帝!傲娇的让人如此心仪,但是面对相关的留学费用,想实现美国留学梦想的孩纸们,不要灰心,教你几招节省费用的小窍门,助你实现留美梦想!~
第一招:地域不同 学费不同
可以选择两个完全不同的学校,度过自己四年的大学生活。例如,先就读两年社区大学,再进入私立大学读到毕业。这样做,对那些“没准备回国进入高校做教授”的学生而言,不会有任何损失。毕业文凭的含金量,以及毕业后申请美国高校研究生时的个人陈述,都与四年在同一所大学学习是一样的。因为在美国,大学间的转学现象十分普遍,最初在哪所大学读书,无关学业与前途。
建议由于美国大学间的费用差别非常大,赴美留学可以根据学校名气和地域的不同来选择学校。美国东北部新英格兰地区的学费最高,像纽约大学、哈佛大学、康奈尔大学等都在“高价大学”之列,西海岸加州的学校也非常昂贵;而美国中西部地区的学费就相对较低。
第二招:申请奖学金有讲究
美国奖学金大体分为3类:和需求无关的奖学金(Need Blind),仅有7所顶级大学有资格提供这类奖学金,它只适用于极其出色的学霸;基于需求的奖学金(Need Based),它更多适用于美国学生);择优奖学金(Merit Based),这才是与大多数留学生息息相关的部分。
建议
在申请学校时,学生大多需回答两个与奖学金相关的问题。第一,你是否需要奖学金?在答此问题时,可以填需要。第二,如果学校不能给你奖学金,你是否还愿意来?这时,一定要回答:愿意。
因为在美国,奖学金是按比例分配的,有时不是申请者不够资格,而是你选择的学校或专业太过热门,申请者过多。但如果你足够优秀,就算不申请,有的学校还是会给你送来意外之喜。
这样的事情大多发生在不那么出名的学校。例如,你的成绩可以申请到A水平的学校,但C水平的学校希望你的到来能够丰富校园文化,创建多样化课堂,大方地为你开出了全额奖学金。那么,这时你就要好好思考自己的学业计划。
如果你是一名本科生,计划在美国读完硕士再回国。那么C类学校就是你的理想选择。除了医学和法学专业,学校的名气对学生申请研究生的影响几乎为零。美国研究生申请最看重的是大学四年的平均成绩。所以,选一个名气不大但出手大方的学校踏实学习,在研究生时再申请名校,也是不错的省钱之道。
除了入学时学校提供的奖学金,一些学校和相关组织也会在学生入学后提供择优奖学金,需要同学们额外申请,甚至通过多轮面试。除了学校内部的奖学金,当地的华人社团、使领馆和相关行业协会、同乡会也会有奖学金机会,同学们可以多加留意。
第三招:教材可先找二手书
在美国,图书非常昂贵,一些专业书籍动辄上百美元。因此,买书是“没有其他办法时的最后选择”。
建议
在拿到教授开出的书单后,第一时间冲进图书馆;如果还是没能快过一些先下手的同学,就登陆学校论坛,寻找二手书;若是连二手书都没买到,可以考虑租教材或者购买电子版教材打印。
其实,新书也不是不可以买,前提是你要小心使用,还要祈祷教授不要与时俱进地在第二年更换教材。那么,当你结课后,就能很容易地将书卖给学弟学妹了。
同时,在购书前也要多了解信息,寻找其他免费资源。一些美国大学实际上会提供免费的图书下载地址,只是知道的人有限,大家可以多留意这些信息。
第四招:校内和校外打工
本科第一个学期以后,或者研究生一入学,国际学生就可以在校内寻找工作。校内的工作通常只有本州最低时薪,但是工作比较轻松,而且会随着你工作的年限(例如第二个学期就会加薪)而涨工资。高年级时,可以申请一些助教或者行政助理职位,会有更高的时薪。
进入高年级后,也可以通过CPT申请校外带薪实习,一般是学期中每周最多20小时,假期每周最多40小时。
建议
在美国的大城市和大都市圈,虽然生活成本和学费相对较高,但是就业机会也较多。特别是对于有一技之长的同学,例如编程语言、会计、税务等,找到校外带薪工作的机会相对容易。对于文商科同学来说,也可以从无薪工作做起,并期待找到有薪的第二份或者第三份工作。
对于校外有薪工作,国际学生需要申请CPT。由于CPT也是一门课,需要缴纳学费,对于一些一个学分动辄就要至少1600美元的私立学校来说,你可以和学校的就业中心咨询是否可以申请其他学校的此类课程(例如同城的社区学院的这门课只需要500美元),并且和国际学生中心确认他们认可该校外课程。
编者君让你看看傲娇美国,森森的强大实力!用一张小图说话!
2015USNEWS全球大学排名!
排名 | 学校 | 国家 |
1 | Harvard University | 美国 |
2 |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美国 |
3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 美国 |
4 | Stanford University | 美国 |
5 | University of Oxford | 英国 |
6 |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 英国 |
7 |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美国 |
8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 | 美国 |
9 | University of Chicago | 美国 |
10 | Columbia University | 美国 |
11 |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 美国 |
12 |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 英国 |
13 | Princeton University | 美国 |
14 | University of Michigan | 美国 |
14 | University of Toronto | 加拿大 |
14 |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 美国 |
17 | Yale University | 美国 |
18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 Diego | 美国 |
19 |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 美国 |
20 | Duke University | 美国 |
21 |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 英国 |
22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 Francisco | 美国 |
23 | Cornell University | 美国 |
24 | University of Tokyo | 日本 |
25 |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 美国 |
26 | 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urich | 瑞士 |
27 |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 美国 |
28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ta Barbara | 美国 |
29 | University of Minnesota--Twin Cities | 美国 |
30 |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 加拿大 |
30 | University of Texas--Austin | 美国 |
32 |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 澳大利亚 |
32 |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Chapel Hill | 美国 |
34 | Ohio State University | 美国 |
35 | University of Illinois--Urbana-Champaign | 美国 |
36 | New York University | 美国 |
37 | Boston University | 美国 |
37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Davis | 美国 |
39 | Peking University | 中国 |
40 |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 英国 |
41 |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 美国 |
42 |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香港 |
42 |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 美国 |
44 | McGill University | 加拿大 |
45 | University of Sydney | 澳大利亚 |
46 | Pierre and Marie Curie University - Paris 6 | 法国 |
47 |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 澳大利亚 |
48 | University of Munich | 德国 |
49 |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 英国 |
50 |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 美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