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新的QS世界排名公布,引起不少关注。仔细看排名就会发现一些问题: 为什么有些常青藤大学排在100名之外;而有某些大学在全球的排名比在美国的排名还要高? 这到底怎么解释?
秘密一:研究 vs 教学
大部分国际大学排名依赖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科研成果和期刊发表的数量,这实际上比较的是学校的研究并非教学能力。这也就是很多重视本科教育的常青藤和不少美国名校无法在国际排名上出彩的原因之一,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重视研究的美国公校会在国际排名上反超很多私校。
具体来看QS World Ranking当中这个比例占到20%,Times Higher Education排名占到了30%,而上海交大排名中占到了60% (剩下的40%也和各类得奖的情况相关),而反观重视本科教育水平的US News排名,科研成果和期刊发表数量的比例是0%。
对于要就读本科的同学来说,实际上研究指标实际上意义非常小。对于要就读研究生的同学来说,如果你的未来并非研究方向(比如更重视就业的商科),那么实际上研究水平也基本和你没有关系。甚至有些学校为了冲击排名会让教授更多心思放在科研和期刊发表上,反而会影响真正的教学质量。
秘密二: 调查 vs 数据
众所周知,调查的结果往往是非常主观的,但是由于各个国家公布的数据不同,国际排名大多数只能通过调查来进行。
QS World Ranking中调查的比例占到50%,Time Education排名这个数字是60%,而US News当中这个比例只有22.5%。所以在选择美国大学,特别是本科时,US News的排名会更客观一些。
秘密三:国际 vs 地区
这才是隐藏最深但是影响最大的秘密哦
QS Ranking把全球的所有大学分成了三个大区 - 分别是美洲区,亚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区,以及欧洲+中东和非洲区,然后在调查当中使用分区的方法进行比较,就使得全球各地的大学在这个排名上的竞争力更加接近。如果我们考虑这三个区域并且把另一个全球认可度较高的排名ARWU – 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也放进来比较,我们会得到下面的全球前50大学分区表
很明显,在三大全球大学排名当中,QS的全球分布是更均匀的,原因就是分区让各地的大学都更有机会被选择出来。
那么这个分区到底是如何进行的呢?QS Ranking的指标有50%是通过投票来进行的:其中40%的比重是学术声望,也就是来自各地的学者投票;另外10%的比重是雇主声望,也就是来自各地的雇主投票。而分区的概念就出现这两个投票的过程中。
在投票前,所有的被调查人都需要需要声明自己的专业领域,而更重要的是就是从上述的三个大区(美洲区,亚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区,以及欧洲,中东和非洲区)中选择自己熟悉和了解的区域(可以多选),然后你才会有资格为这些区域内的学校投票。
实际投票中,每个被调查人可以选择最多10所自己所在国的院校,然后再选择最多30所其他国家的院校,但是这些学校必须在自己熟悉的区域内,而不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选择。
这样的机制就导致这个排名的竞争并非全球竞争,而是地区竞争:如果一个地区的优质大学较少,那么这些大学被选中的概率就高。相反,如果一个地区的优质大学较多,那么这些大学被选中的机会就低。
举个例子:
一个声称熟悉亚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区大学的大学教授可以选择40所(包括自己所在国的10所)这个区域的大学,那么澳洲的大学就很容易被选中,因为这个区域内的全球优质大学较少。相反一个一个声称熟悉美洲区的教授在选择美国大学时就会面临更困难的选择,因为这个区域内的优质大学更多。
总而言之,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并不是对澳洲大学有偏爱,只是它所用的分区的概念让全球各个地区的大学有更加接近的竞争力,也就难免出现我们上面所看到的"百家争鸣"的情况了。
51UStudy提示:
不要以排名作为选校唯一的参考指标
使用某个排名前一定要参考它的排名方法
51UStudy - 墨尔本无忧美国留学澳洲首家专业SAT, GMAT, GRE考试培训机构及全球顶级名校申请服务提供者。
我们的微信号是mel51ustudy欢迎和我们交流互动。想要关注我们直接拉到最上方点击无忧美国留学这六个蓝字就可以啦。
阅读并浏览官网更多文章请点击左下角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