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受欢迎的公众号
“辣条”最近被网民称为“史上最牛零食”。这种袋装小食品看似不起眼,却出现在几乎所有菜市场、小卖部的货架上,在网店里也卖得十分火爆,甚至已开始走向国际市场。其消费群体数以百万计,主体是各地中小学生、农村留守儿童。人们不禁担心,“辣条”卫生吗?
新华社记者赶赴辣条生产集聚地,对此展开调查。
“火得不得了”VS“脏得不得了”
——辣条的“双面人生”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北京、河南等地十余所中小学校的小卖店里都摆满了各种品牌的辣条。“好卖得很,至少每天能卖几十包!”一小卖店老板说。
“买了一百包辣条,有钱,就是任性”“好吃到停不下来”……在新浪微博里,包含“辣条”的微博数量高达300多万条。在某电商网站的销售指数中输入“辣条”,相关关键词的搜索量曾高达20.7万。
去年下半年,美国亚马逊网站上爆出了一张格外抢眼的图片。一包在国内仅售5毛钱的辣条,在美国却以超过10倍的价格售卖。
>>来自网友的神评论:
枷哚:昨天的你对我爱理不理,今天的我你高攀不起——卫龙辣条。
银教授:永远不要相信女人的眼泪,那可能是吃辣条辣出来的。看到辣条在国外卖这么贵我心里就平衡了。
剑神葡萄:我愿做一只小羊,跟她去放羊,我愿她拿着细细的辣条,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
不是每个宅男都叫范绍强:干的漂亮,外教动不动就带我们去吃肯德基,让他们吃吃辣条挺好的~(学生在课上请外教吃辣条)
西子和夏:辣条这种独具中国特色的食品就应该大胆走出去往国外猛销,我用亲身经历证实辣条在国外绝对有市场广告词我都想好了:你是我的小呀嘛小辣条,怎么爱你都不嫌多。
纳兰无羁:子夜时分的都市,喧闹中也有僻静之处。一条少有人行的小巷中,几名警察正在询问一位花季少女。从她凌乱的衣物,及哭肿了双眼的样子上来看,她显然遭遇了不幸。“警察叔叔,就是这个人。”少女指着抱头蹲在地上的男子说:“他抢了我整整一大包辣条。”
浪花一朵朵:喜欢上你,不因为你有车有房,只是那天阳光很好,你穿了白衬衫,兜里揣着一包辣条。喜欢一个人也可以很纯粹,喝酸奶不舔盖,吃的起茶叶蛋,刚刚好买得起辣条。
小花:喜欢一个人虽然脸上没有欢喜,嘴里说着嫌弃,可当转过身,看到你兜里的辣条,口水还是从嘴里咽到了心里。
>>在知名度飙升的同时,有关辣条食品安全问题的争议却从未停止。“脏得不得了!”这是不少受访者对于辣条的第一印象。网友“潮汐君”宣称,自己亲身实验试吃十包辣条并记录下整个过程,“全部吃完大约用了一个半小时,之后从晚上7点一直腹泻至深夜12点,次日去医院被诊断为急性肠胃炎。”而在亚马逊网站上,一些外国消费者留言表示,吃辣条后出现腹泻等症状。
事实上,辣条无外乎由“面粉+辣油+食品添加剂”制成。原料如此简单的小食品,为何会招致“不健康”“不卫生”的质疑?新华社记者发现,网上热销的辣条中有十余款厂址都在河南省境内,决定赴河南一探究竟。网购了13个品牌的辣条后,记者依据外包装上标注的生产地址,按图索骥开始走访。
“找厂得靠闻味”
——服装厂里辣条“藏猫猫”
抵达河南的第一天,记者首先对郑州市及新郑市周边的辣条生产厂进行了地毯式搜索。出人意料的是,多处厂址已是“人去厂空”,而包装上所留的联系电话,多半是空号或暂停服务。
“要找辣条厂,你闻味道就能找到,老远就是一股香精加辣油的味。”按照当地人告诉记者找辣条厂的诀窍,在河南省通许县工业园里,记者果然闻到了浓重的辣条味。然而,走近了记者才发现,厂门口挂的牌子却是一个服装厂。
进入厂区,记者发现在制衣车间的侧面隐藏着一座占地近千平方米的辣条生产车间。厂房门口散乱地堆放着废弃的锅炉和水管,一口硕大的铁桶里,散发着奇怪气味的红黄色粘稠液体已经凝结成块,墙边的小桶里还残留着黑色泥状物。紧挨辣条厂库房的拐角,居然还有一家小型玩具加工厂,一名工人正在给玩具滑梯喷漆,迎风飞散的油漆微粒不时飘进辣条厂库房。
紧邻厂房的蹲式厕所里,遍地污水横流。从厂房的员工通道到生产车间,原本应该相互隔离的更衣室、清洗间、消毒间等区域,大门全部敞开,员工也未作任何消毒,可以直接跑进生产车间。
在调味车间内,记者看到刚刚压制好的辣条被投入调味炉里着色上味,最后落到地上的蓝色塑料箱内,并由工人推送到包装车间。这些蓝色塑料箱上满是又黑又亮的油渍,显然很久没有清洗。
包装车间内充斥着呛人的辣条气味,记者被熏得直流眼泪。近百名女工正在这里进行封装,令人吃惊的是,那些刚刚上完厕所的女工连手都没洗就径直回到工位上。几乎没有人佩戴口罩和手套,都是直接用手将辣条一块块装入塑料包装袋。由于长时间接触辣条,双手被浸得泛着红色的油光,一些人的手指出现红肿甚至溃烂,缠着颜色各异的布条继续工作。对于记者“为什么不戴手套”的疑问,这些女工表示,戴了手套笨拙,封装慢,想多完成计件量就得徒手操作。
在厂区办公室的门口,记者才看到了这家食品厂的全名“开封劲松食品有限公司”。记者对照《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通则》发现,该厂明显存在着违反“厂区周边无污染源”“坑式厕所距生产区25米以外”“厂区垃圾应密闭式存放”等多项规定之处。
“狡兔三窟”隐蔽生产
——谁娇惯出辣条的“任性”?
记者调查发现,早在2011年5月,河南省内53家辣条生产企业的不合格产品全部被北京市食安委下架。河南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立即由省食安办牵头,省卫生厅、工商局、质监局等单位组成督导组,对郑州、漯河等4个省辖市调味面制食品核查工作进行了督导。
2013年,位于河南省汝州市偏远乡村的“河南晋林食品有限公司”,曾因非法生产辣条被曝光。然而记者注意到,北京市食药监局今年1月下架的名为“五块牛肉”的不合格辣条,虽生产厂为“尉氏县晋林食品有限公司”,但经工商局查询发现,这两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同一人。
根据外包装标注地址,记者辗转来到了开封市尉氏县岗李乡冉家村。一进村口,满村都飘着辣条的味道,走近源头记者发现近千平方米的厂房,全部用高墙围上,仅留一个由专人把守的铁门供人出入。墙头上甚至还装有摄像头,任何靠近铁门的人都会被拍下。大门口不挂厂名,从外部看起来就是一个普通的农家院。
“你给老板打电话吧,他跟我说了我才能让你进去。”记者提出进厂洽谈,遭到拒绝。看门人称,老板多次嘱咐过,生面孔想进入厂房内必须经过老板本人同意。
一家制造辣条的企业为何如此守备森严?记者来到尉氏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想了解这家企业的状况,并希望执法人员能与记者一同前往实地查看,但却遭到了主管副局长张鹏的拒绝:“全县仅有6名执法人员,都在下乡,况且你们反映的情况也不算紧急事件,要不你们明天上午再来,我有时间就带着人过去检查。”
就在记者刚离开质量技术监督局不到五分钟的时间里,一直蹲守在这处“神秘”工厂附近的另一组记者就看到一辆郑州牌照的越野车开进了这家数小时都无人进出的食品厂院内。而仅仅过了十分钟,一直徘徊在空气里浓郁的辣条味就已悄悄散去,屋后嘈杂的机器声也瞬间安静了下来。
13日下午4时许,记者致电尉氏县质监局负责人询问检查情况。该负责人说:“你们第二天上午没来呀,我们就没去查。”面对记者的追问,该负责人立即改口称,第二天就去检查了。当记者表示希望了解检查结果时,该负责人称马上要开会,迅速挂断电话。随后,记者又陆续拨打了该局另两位食品安全监管负责人的电话,均被告知“你打错电话了”。
藏身于偏远乡村的“黑工厂”“小作坊”成了挖不净的“毒瘤”,一些辣条就可以这般“任性”。在北京市食药监管部门下架的不合格食品名单中,“辣条君”频频亮相,仅2014年的下架数,就占到不合格食品总数的12%。2015年至今,北京已下架了河南多家食品厂的7款不合格辣条。
国家食药监管总局最新发布的抽检情况显示,15款辣条上榜不合格产品名单,不合格项目包含酸价、菌落总数、柠檬黄、胭脂红等。
传递正能量!喜欢的给个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