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有过留学经历的中国学生在回忆起留学生活时,总是感慨万千。学习方式的迥异、生活习惯上的差别、沟通上的障碍、文化上的冲突——这一切都为留学生活平添了几分新奇,也增添了些许黯淡。在研二期间,我获得了赴美国马萨诸塞州立大学波士顿校区做交换生的机会,研修应用语言学专业。现在回想起来,那半年在波士顿的生活仿佛一个万花筒,光怪陆离、流光溢彩。那段生活很充实,听新闻、上课、读书、参加社团活动、辅导学生英语、和朋友一起去咖啡馆和酒吧——我每天都有很多事要做。同时,我还结识了很多新朋友。这些朋友有来自中东的、拉美的、日韩的、还有北欧的,其中跟我关系最好的是一位40多岁、来自海地的少数族裔女性。在交换期间,我拿到了全A的学科成绩,拥有了自己的社会安全号码,还通过校园工作赚到了一千多美金。我的这些经历听起来也许略显传奇,但这背后是无数的汗水和泪水,体会和感悟。
跟踪课堂——体验中美差异
波士顿是一座美丽又神奇的城市。作为马萨诸塞州的首府,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因而被誉为“美国最古老的城市”。这里融合了历史与现代,古典与繁荣,既是文化重镇,也是教育中心。
波士顿是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及波士顿大学的所在地,在这些星辉熠熠的名校的映衬下,马萨诸塞州立大学略显稚嫩和羞涩。马萨诸塞州立大学也被称为“麻州大学”,是该州最大的一所公立学校,拥有一万多名在校生。该校98%的专职教师拥有哈佛大学或其他常青藤名校的博士学位。此外,该校还是麻州唯一一所孔子学院的诞生地。
我在“麻州大学”做交换生期间共选修了三门课程:“跨文化视角”“语言教学理论与实践”以及“非母语英语教学”。和我一起上课的除了语言学专业的学生,还有许多在职进修的英语教师。上课的第一天,我刚一走进教室就愣住了:放眼望去,整个教室只有一半白人,另一半则包括非裔美国人、拉美族裔、亚裔以及来自中东的学生。这样的学生构成是我始料未及的。此外,学生的年龄跨度也很广,既有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也有五十多岁的中年人。美国大学教室的布局和课堂氛围与国内有着很大差别。教室的座椅被横七竖八地摆成了一个圆形,大家分散在教室的不同位置,听课时造型百态、姿势各异:有的在不停地吃零食,有的在侧身聊天,有的则黑着脸、一声不吭。看到此番景象,我倒是一下子释然了。原本我还担心自己的亚洲面孔会太过与众不同,现在却发现美国校园的这种多元化会让一切所谓的“标准”淡化,甚至消失。就这样,我在美国的学习生涯在这种“零压力”的氛围中轻松开启。
在美国,英语教师来自不同的族裔和社会阶层,很多人都能讲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我们的授课教师是一位胖胖的中年女性,曾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语言学博士学位。她总是彬彬有礼,十分谦和。有一次,她问在座的学生中有多少人是在职教师。出乎我意料的是,竟然有一半以上的学生都举起了手。原来,美国的研究生教育模式和中国不同,它不是本科教育的简单延续,而是经过认真规划、有的放矢的一个学习阶段。很多人往往在工作几年之后才会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或是发现自己在某些能力上有所欠缺,因此重新踏入校园,开始研究生的学习。这种目的明确、充满动力的学习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班上的很多同学都是有资历、有经验的老师,上课模式也由纯粹的讲授变成了启发式探讨。来自不同地域、有着不同文化背景和教学经验的人同坐在一个教室里探讨教学模式、分享教学经历,这在中国的课堂上并不多见。
中美课堂的另一个差异在于“面子问题”。爱面子、怕羞几乎是亚洲学生的通病。相比之下,美国学生的胆子要大得多,他们有什么想法或问题都会直接提出来。尽管有的问题也会引来一片嘘声,但从未见过有谁会因为嘘声而不敢提问。而中国学生因受儒家文化影响较深,喜欢保持“满招损,谦受益”的谦逊以及“化作春泥更护花”的默默无闻,因而在课堂上常常保持沉默。但事实上,很多时候,过度谦虚不仅会导致沟通成本增加,也不益于激发人的创造力。
半年的时间转瞬即逝,各科的期末考核悄然而至。我选修的三门课程的考核形式都以论文为主,每门课单是关于考核的要求几乎都占满了一整张A4纸,所以想要随便读读文献、写篇“文献综述式”的文章敷衍了事,那是门儿都没有。于是,调查、采访、跟踪课堂、统计数据就成了我备考期间的“家常便饭”。
我所选修的一门课程的期末作业要求学生跟踪课堂,结合一个学期学过的教学理论与方法论总结和分析授课教师的教学方法,评估教学效果,指出不足,并提出修改意见,最后写出一篇30页的评估报告。此外,学生还要结合马萨诸塞州当地的教学政策拟出一个一周的教学大纲。为了选择一个合适的课堂,我几乎跑遍了文学院的办公室,希望能得到某位老师的许可去跟踪课堂。这期间,我吃过闭门羹,也碰过一鼻子灰,被放过鸽子,也被泼过冷水,但我始终没有放弃。最后,终于有一位教授答应了我的请求,并主动跟我分享他的经验,给我讲马萨诸塞州的教学政策,甚至给我提出了关于如何完成报告和教学大纲的建议。就这样,我走进了他的课堂,研究他的讲课方式,观察学生的课堂反应,在课下采访学生的学习体会。之后,为了写出一篇优质的报告,我天天泡在图书馆里,不停地查阅各种资料。说实话,看纯英文的参考资料着实不易,但我心里始终坚信“勤能补拙”,相信刻苦、勤奋定能克服语言差异所造成的障碍。
事实证明,我的努力是有回报的。最终,我拿到了三科全A的成绩。对我来说,成绩仅仅是个数字和结果,最重要的还是我在整个过程中的成长和收获。
申请工作——实现自我突破
很多人觉得,留学交换就是好好上几门课,体验一把外国文化就OK了,可我总是期望能有所突破,尽己所能地去体验不同的生活。因此,我经常留意学校网站,或向别人打听各种信息,期望能抓住一些实践机会。
果然,机遇就在“转角处”。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学校网站上看到了招聘英文辅导教师的信息。浏览过职位要求后,我发现自己基本符合条件。不过,我才刚到美国两个月,自己英语还没说地道呢,能去辅导别人英语吗?可转念一想,这是一个多么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我正好可以趁机锻炼一下自己。
犹豫和纠结了一上午后,我决定放手一搏。我心想,豁出去了,不试怎么知道行不行。于是,我独自前往学生辅导中心的教务长办公室,向教务长介绍了自己的个人情况和意向。教务长人很和善,她说她很佩服我的勇气,也觉得我的英语讲得很流利,所以她觉得由我来辅导中国学生可能会非常合适。就这样,我得到了这个工作机会。当我拿着邀请通知书去人力资源办公室时,那里的老师用惊讶的眼神看着我说:“你可能是本校第一个得到工作机会的外国交换生。”听到这句话,我心中一阵窃喜。后来想想,我当时的成功一半是源于那股勇气。
我的工作任务是对母语非英语的本科生进行一对一的英文写作辅导。“麻州大学”的学生辅导中心规模很大,且分区众多。但英语辅导区里的老师几乎全是美国白人。以致于当我走进去时,别人都以为我是来接受辅导的学生。那天,我约定的辅导时间是下午两点,但我一点半就到了。在等待期间,我发现旁边一个金发美女正在辅导一个韩国男生。那位老师语速极快、吐字清晰、声音优美、优雅大方。我坐在旁边是越听越怯,直冒冷汗,就差夺门而逃了。两点多,一个中国男生抓着书包匆匆赶来,一看到我便诧异地问道:“Are you the English tutor?”说话时带着满脸的不信任。我底气不足地点了点头。他有些迟疑地坐下,翻开作业。我开始从用词到语法逐步给他讲解作文。第一节课我有些紧张,总觉得大脑供血不足,还时不时地卡壳。他也越听越不屑,还总是掏出电子词典跟我理论。一个小时的辅导仿佛一年那样漫长。辅导结束后,他抓起书包便扬长而去,连声“谢谢”都没说。我一个人呆坐在那里,感到很挫败,也很委屈。我想哭,可周围全是人;我想给朋友打电话诉苦,但国内还是半夜。有那么一瞬间我脑海中忽然冒出个念头:何必这么折磨自己?干脆辞了吧,反正也是额外的工作。
正准备离开时,我忽然听到不远处传来几句蹩脚的中式英语。扭头一看,原来是一个中国女生在向老师解释自己为什么要在作文中写“the biography of earth”,边比划边解释,急得一头汗。可是那位老师还是一再摇头:“Sorry, I don’t get it.”我在旁边猛地一下子就明白了:她是要表达“地球自转”的意思,可能是查错了单词,将“自转”查成了“自传”。于是我走上前去,跟那位老师解释了几句,对方顿时豁然开朗,连声道谢。
我轻轻说了句“不客气”便转身离开,突然觉得脚步轻盈了许多。我意识到自己可以化“劣势”为“优势”。虽然我不是金发碧眼的美国人,但我有双语基础,了解中国学生常犯的错误。我不仅知道学生犯了“什么样”的错误,更知道学生“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因此,我可以从源头上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还能引导他们做到触类旁通。回家后,我开始苦心钻研,认真总结中国学生在写作中常犯的错误和常见的问题,然后归类、分析,整理成册。经过精心备课,我的辅导逐渐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虽然每天工作特别辛苦,但我感到特别充实、满足:在大洋彼岸为艰苦求学的同胞们提供一些帮助,就算再累也值得。在波士顿的最后一天,我跟学生们说我要回国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能再回来。其中一个女生哭着说:“我觉得你比所有的美国老师教得都好。”听到这话的一瞬间,我的眼泪就下来了。如果说这里面有什么秘诀的话,一是汗水换泪水的努力,二是将心比心的真诚。
不作游客——融入当地文化
很多学生在留学期间都只喜欢和自己的同胞待在一起,或是“宅”在家里。和他们不同,我在波士顿期间总是积极参加各种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想方设法地融入当地人的社交圈。我承认,起初,由于文化差异,我也像个木头人一样不知所措,有些茫然。但我还是努力克服了畏难情绪,本着“厚脸皮精神”和大家打成一片。后来我慢慢发现,所谓“丢脸”其实只是自己单方面的想法。别人的眼睛就像一面镜子,你心里想的是什么,反射出的就是什么。因此,给自己的大脑正面的刺激,即“良性的自我暗示”,大脑就会活跃起来,产生连自己也意想不到的正能量。一个人成功与否,“心之所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就像美国人常说的:“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 make it until you become it.”
在融入当地文化的过程中,我有以下三点感受。
首先,要勇于打破思维定式。美国以多元文化著称,在那里没有所谓的“应该怎么做”。因此,在与当地人接触时,你不必有任何“心理预设”,也不要动不动就嚷嚷:“你怎么能这样?!”有一次,我和一位意大利朋友约好一起吃晚饭。那天我六点左右就整装待发,可左等右等他就是不来。快到七点时,我着急了,便一个电话打过去,怒气冲冲地问:“你为什么不守信用?”电话那头的他吓坏了,连忙解释。我这才知道,意大利人的晚餐时间一般从八点才开始。由此可见,在与文化背景不同的人接触时,要时刻抱着包容的心态,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式,这样才能与人融洽相处。
其次,要敢于跳出“心理安全区”。既然到了美国,就要深入体验美国文化。这里所说的“体验”不是指报个旅游团,一天逛八个景点,摆个姿势拍张照,证明自己“到此一游”,而是要积极投身当地人的生活:品尝特色美食,游览当地名胜,学会使用俚语,去听音乐会,去看棒球比赛,和朋友一起去野营……美国文化的精髓其实就深藏在这点点滴滴之中。体验文化最好的方式就是和当地人一起参加各种活动,接触新鲜事物,体会别样生活。只有跳出了“心理安全区”,积极尝试不一样的东西,你才能彻底放松心态,接纳并融入当地的生活。
第三,要学会保留自己的想法。“融入”不等于“全盘吸收”,更不等于“全盘西化”,而是在接纳的同时保留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我在同当地人交流时,几乎成了“中国文化的发言人”,因为我意识到自己有责任用事实向他们澄清一些关于中国的偏见和误解。我惊喜地发现,大家非但不会反感,反而会很好奇。在他们眼中,中国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国家,而我的介绍和描述会让这个国家的形象变得更丰满、更立体。从美国回来后,我也给一些想要出国的学弟学妹们做过演讲。我建议说,去美国不仅仅是去了解美国文化,更可贵的是以此为镜来审视中国文化,而最重要的是借此机会来培养一种国际化的视角,反思自身的价值观。
回忆起来,在波士顿生活期间,我的足迹遍布了城市的各个角落:参观自由之路、波士顿公园和州议会大厦,品味波士顿的历史底蕴;游览查尔斯河畔和名校校园,欣赏波士顿的文化魅力;到芬威球场看红袜队比赛,感受波士顿的年轻活力;去漫画店买上几本漫画,与 “谢耳朵们”聊聊天,体会波士顿人的幽默睿智。
回国后,我曾想把留念的照片整理成集,曾想与每位朋友保持联络,曾想将所见所闻都记录下来,但总是忙忙碌碌,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实现。然而,我发现有些东西是无需刻意保存,却早已深入骨髓的:当遇到突发状况时,我多了份冷静与智慧;碰到困难时,我多了份自信与洒脱;遇见文化差异时,我多了份包容与理解。这时我才蓦然发觉,原来这段访学经历留给我的不只是光影和故事,还有让我受益一生的精神财富。
——————————
美国留学课堂:第一时间美国留学资讯,尽在掌握。
回复【2015】获取美国最新USNews2015最新排名
回复【报告】获取2015年美国留学趋势最新统计报告
回复【宝典】获取美国最新留学宝典
回复【正能量】获取青春正能量
回复【课堂】了解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