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民让世界“步步惊心”

2014年04月14日 美国新移民指南



欢迎关注美国新移民指南!咨询更多移民信息——

【新朋友】请点击标题下面“美国新移民指南”快速关注。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转发或者分享美国新移民指南。

加拿大突然宣布终结投资移民计划之举,如同大洋彼岸扇动翅膀的蝴蝶,迅疾在此岸的中国掀起了一场舆论风暴。

中国是否出现了富人移民潮?尽管各方看法不一,但显然,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富人)的移民计划正在深入影响着世界移民版图的重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各国移民政策的不断调整。

他们喜欢中国人的钱,却未必欢迎中国移民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后者被认为“搅乱了”本国原住民的生活时。这种矛盾的心态,在上述移民政策调整中一览无余。

各国新政应对中国移民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对于计划投资移民加拿大的部分中国富豪而言,这句古诗或许最接近他们近日心情的写照。

当地时间2月11日,加拿大政府公布2014年财政预算案(即“2014年经济发展计划”),无预警地表示计划终结联邦投资移民计划和联邦企业家移民计划。这意味着数万名正在排队等待移民的中国百万富翁的申请表变成了一张废纸。

4.6万中国富豪移民梦碎

深圳的李女士正是其中一员,她怎么也不会想到,在申请加拿大投资移民经历了近3年的排队后,最终等到的不是加政府批准的绿卡,而是将取消投资移民的消息。失望之余,她向媒体诉苦,称多年的等待和付出换来竹篮打水一场空,“现在中介只肯退我一小部分费用,我前前后后已经付了十几万元了。”

事实上,农历春节过后,加拿大移民政策连续两周进行了重大调整。首先是对37年未变的公民法进行第一次全方面改革,收紧入籍条件。紧接着联邦财政预算案中将5.9万个投资移民积案“一刀切”,并彻底废除联邦投资移民项目。截至今年1月底,尚未处理的申请文件有70%来自中国,也就是说有超过4.6万的中国大陆富豪移民加拿大的梦想戛然而止。

统计显示,目前中国是加拿大最大的国际移民来源国,其中相当部分是通过投资的渠道。据加拿大《环球邮报》报道,过去28年来,通过投资移民进入加拿大的中国人超过13万,主要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由于积压的申请过多,使得加拿大政府不得不在2012年宣布暂停该项目。截至2013年6月,投资移民项目已积压申请近8.2万份,其中70%来自加拿大驻香港领事馆。

加拿大投资移民项目始于1986年,目的是吸引外来投资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申请人须至少拥有160万加元(约合人民币882万元)资产,向加拿大政府提供80万加元(约合人民币441万元)的5年免息贷款,便可获得永久居留权。5年后,本钱会返还给投资移民。

这项零风险的移民项目因其简易性和相对低廉的成本,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财富移民计划。但加国舆论对此一直颇有诟病,有人将其称作允许富人“贱价”买路移民到加拿大的捷径,为那些能够提供80万加元的人提供永久居住权,而他们交的钱,5年内就能返回其手中。

此次加拿大政府停止投资移民项目被许多加拿大人视为政府顺应民意的做法。但该国反对党新民主党认为,在此时收紧移民政策与保守党希望在明年大选中争取连任有关。

三分之一亿万富豪已移民?

在越来越多中国人移民海外的大背景下,此次加拿大大幅度抬高门槛的做法或许只是一个小插曲。

今年1月,中国与全球化研究智库(CCG)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的《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4)》蓝皮书显示,截至2013年,中国海外移民存量已达到934.3万人,23年间增长了128.6%,中国已从1990年的第七大移民输出国,上升至第四大输出国。

该报告显示,近年来中国每年仅获得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永久居留签证的人数就有15万,如果加上去欧盟、俄罗斯、日本、东南亚、南美和非洲等国家和地区,中国国际移民的数量应该不低于30万人。

2013年底发布的胡润百富榜则显示,2013年已经移民、正在申请移民和正考虑移民的富豪比例加起来,比上一年上升了6.7%(达到64%),其中,已经移民的亿万富豪已经占到了三分之一。

胡润报告将此次浪潮称作中国现代史上第三次大规模海外移民,并指出“富人和受过良好教育的精英,是移民主力军”。

中国富人向国外移民是否已成为普遍性的浪潮?现在下结论或许还为时过早,但这一社会现象凸现出的背后诸多因素却愈发值得关注。

他们为什么要离开?胡润调查报告称,接受调查的980位富翁表示,移民的原因包括孩子在国外可以受到更好的教育,担心政治经济变化不定影响自己的资产安全,以及希望退休后过更好的生活等。近两年来,随着雾霾等问题越来越受关注,环境污染也成为许多移民者考虑的因素。

此外,出于对企业发展而寻求上市融资的考虑,不少国内知名企业家移民岛国。如近日走进中国公众视野的圣基茨和尼维斯联邦,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加勒比岛国成为“中国上市公司老总首选移民国家”,包括俏江南董事长张兰、和谐汽车董事长冯长革等私企老总都选择“落户”此地。用移民中介的话说,“很多上市公司的老总都说自己是被逼上岛的”。

各国移民新政“迎更富的人”

在更多中国富人走出国门的背景下,他们流向的目的地也显出此消彼长的变化:新兴移民目的地打开大门,传统的移民国家收紧移民政策。不仅是加拿大,一直被认为积极吸引海外移民的新西兰,也出人意料地在2013年底宣布开始收紧同属商业移民类别的创业移民政策。

事实上,多国移民政策在2012年就开始“变脸”,纷纷抬高门槛。

当年7月,新加坡修改了移民法,收紧移民政策。此前该国曾在2004年修改移民法,那次修改后的条款对中国移民颇为友好。2004年至2008年,平均每年有5.8万人获得新加坡永久居留权。2012年,新加坡进一步提高投资移民门槛,大幅提高申请者的条件,比如要求申请者在获得永久居留权五年后,全家人必须有一半的时间是居住在新加坡,并要求投资移民对该国经济作出更多贡献、创造就业机会等。

和加拿大的冷脸相比,英国则正在渐渐放开投资移民政策吸引中国富人。目前该国实施的投资移民政策大幅放宽了对持有巨额资产人士的签证限制,鼓励海外投资者赴英定居投资,并缩短了申请所需时间。英国《每日邮报》称,去年英国“百万英镑”投资移民签证约三成给了中国人。自卡梅伦去年12月携贸易团访华、鼓励中国企业家来英投资之后,中国富人申请投资移民签证的人数增加一倍。根据新规定,海外移民投资金额增加越多,获得永久居留资格所需时间越短。

澳大利亚也在2012年底推出类似的“500万重大投资者签证”,即商业移民申请人只要在澳洲投资500万澳元(约2700万元人民币)便可以申请快速投资签证。时任移民部长鲍文在宣布新政时甚至“直白”地表示:“500万元底额对于有意义的投资贡献而言绰绰有余,申请这一签证时,不用达到相关考试分数,没有年龄上限要求,并减少了居住年限等要求。”来自澳移民局的最新数据显示,澳自2012年推出重大投资者移民签证以来,共收到545个申请,其中超过九成来自中国。

无论是加拿大终结现有投资移民申请,还是新加坡、新西兰的移民门槛调高,抑或英国、澳大利亚敞开大门欢迎富豪,不难看出各国移民政策的根本用意并非“不欢迎富人”,而是“欢迎更富的人”。

移民焦

业内人士预测,受加拿大等国移民政策收紧影响,有意移民的中国人将会把目标转往条件相对宽松的国家。如“求财若渴”的欧洲小国,包括西班牙、葡萄牙、希腊、塞浦路斯等受到债务危机困扰的南欧国家,开出的买房移民条件相当诱人。

葡萄牙为了吸引海外投资及刺激经济,于2012年10月推出“黄金签证计划”,在当地投资物业超过50万欧元或投资业务超过100万欧元的家庭,将可获葡萄牙居留权及工作签证。该国截至去年10月批出的560张“黄金签证”中,九成都被中国内地和香港人士获得。去年9月,西班牙也推出类似“黄金签证”计划。希腊同样在去年启动25万欧元的购房移民政策,成为进入欧洲门槛最低的国家。

多国或抬高门槛、或拿出诱人的砝码吸引中国“先富起来的一批人”的做法,在中国国内同样也不断搅动舆论的波澜,引发公众焦虑。长久以来就有声音质疑富人大量移民是否会导致财富流失海外。每当明星、企业家移民他国的消息传出,都会引发一轮轮的争议。

在业内人士看来,不论是出于朴素的“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的观念,还是对于国家财富流失的担忧,公众的抱怨和责难都可以理解。然而,富豪外流现象更加普遍出现,更多或许只是中国当前社会经济现状和发展问题集中体现的一个侧面,也是全球人才和资源流通更为自由的表现。是“结果”而非“原因”。

《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4)》蓝皮书主编、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指出,中国人海外移民是改革开放的成果在个人身上开始显现;另一方面,人才输出使人们逐步关注中国与其他发达国家间的差距,客观上也会成为中国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他同时强调,移民带来的不是零和博弈,可以使移民出入国都受益。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国际移民汇款回母国超过4000亿美元。中国应抓住人才流动的红利,尽快建立移民局,缩小全球化时代给中国带来的巨大移民逆差。

加拿大:移民之后,未必天堂

“不融入当地社会”成为投资移民主要的困惑。一华人朋友虽然全家移居加拿大,但他坦承,闲暇时“胡思乱想”最多的问题,就是“死后埋在哪里”

2月17日,就在加拿大宣布将终结联邦投资移民计划近一周后,正在多伦多当地大学攻读会计学专业的王女士看到了一则让她颇为“愤慨”的新闻。在这则报道中,加拿大前移民部长表示,后悔没有在自己的任期内废止有关投资移民的计划。

“你知道吗?这几天一些加拿大豪宅所有者因为担心中国投资者过不去,已经开始低价抛售房屋了。”王女士说,“政府想刺激经济,但政策和意愿不是相矛盾吗?”

在王女士看来,加拿大虽然是一个移民国家,但“这里却并不欢迎移民”。

怨言背后,包含着诸多中国移民对加拿大“爱恨交织”的情感,以及事实上,与想象中完全不一样的移民生活。

不同移民生活“天壤之

如果按类型划分,王女士属于技术移民。根据加拿大联邦相关法令,技术移民是引进的“加拿大本土稀缺的技术类专才”。中国大陆技术移民潮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2007年以后因政策屡屡收紧,引进类别减少、语言要求提高,大部分中国申请者难以符合这些越来越苛刻的要求。

和许多中国移民一样,抵达多伦多前,王女士也把移民后的生活想象得“很美好”:其中包括以后孩子上学,公立学校免费;每月还有对孩子的300加元的补助……

不过,这些美好憧憬很快被加拿大不承认其在国外的学历和工作经验而击碎。这一点,也是大多数在加中国技术移民面临的困境之一。移民后,他们往往因专业不对口、“缺乏本地学历和经验”等,长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其中一些人通过在当地重新就学、考证书,在几年过渡期后最终成为令人羡慕的“专业工”。还有一些人在经济条件改善后选择了自主创业,成为中小企业的雇主,但也有一些人始终无法获得满意的工作,长期在低薪、非固定工作中沉沦。

“我盼望今后能找到一份留下来的工作。”王女士是在当地重新就学的华人代表。在她的身边,不少技术移民因为个人能力或者际遇不同,生活水平和生活状态显现出“天壤之别”。

除了像王女士这样的联邦技术移民外,另一个类别就是投资移民。近两年新获得加拿大移民资格的中国人,以投资移民为主体。随着加拿大投资移民门槛的不断升高,移民几乎成为“富裕移民”的代名词。

不过在加拿大,不同省的移民要求也不尽相同,其中尤以说法语的魁北克省要求特别。因为魁北克省具有一定独立性,其移民名额不受联邦移民政策调整影响,但对法语能力要求极高。一些中国人在联邦移民门槛渐高、入门无望后,转而苦读法语,走魁北克省移民的“旁门”。近年来,这些移民也多以投资移民为主。

由于许多申请魁北克省移民的投资移民,其法语都是“突击”性质,一旦完成移民,往往仍会转往英语区,因此魁省近年来增加了“移民本省后需至少居住3年”的限制措施。

此外,留学生转移民也是近年来常见的华人移民选项。前者的特点是先留学、后移民,由于加拿大一度放松留学移民政策,许多无望够得着技术移民、投资移民门槛的人会采取这一途径“曲线移民”。这类移民的普遍特点是,入学后拼命找工作,一旦找不着工作、学习许可证又到期,移民梦就要破碎。

中国投移民很少住在当地

即使是投资移民,即所谓的“富人移民”,他们在加拿大当地的生活方式,同样千差万别。

他们中有的可称为“两栖人”。这类“富人移民”大多在国内或其它地方有实业,移民加拿大的目的是“拿身份”或为儿女家人考虑等,他们的生活、工作重心仍然在加拿大以外,留在加拿大的仅仅是家人。

有的人是“时差派”。这类移民本人在加拿大长期居住,但挣钱仍然靠内地,他们或通过发达的网络或电话通讯设备,对远隔重洋的生意“遥控”,或以投资国内金融证券时差牟利,其共同特点是“晨昏颠倒”,总在夜里工作,凌晨开始睡觉,下午则悠闲享受生活。这类人通常会住在华人较集中、条件较好的社区。

有的是“实业派”。这类人是真正在当地投资、经营的,近年来数量有增多迹象。传统上富裕华人喜欢投资餐饮、服务和商业,但近年来投资矿业、农业等“重实业”的比例在上升。不过这类富裕移民中也有一部分特殊人士,他们投资实业并非看中商机或意在赚钱,而仅是为了满足EN条款中对投资规模、雇用人数和经营时限的约束,因此投资时往往不计盈亏,一旦期限熬满就任由自生自灭,只为获得企业家移民的资格。

还有的是“神秘派”。这类富裕移民的共同特点是深居简出,富不外露,其中有些是担心“钱财露白”有风险的民营企业家。这些人大多谨言慎行,不熟悉的人甚至根本不知道他们是富翁。

富人移民困扰归问题

由于加拿大中国投资移民的类型和目的不同,当地政府对中国富裕移民的态度也很复杂。

一方面,他们希望这些人带来财富、就业机会和下一代劳动力,因此不断修改移民政策,让投资移民比例持续升高,并最终压倒其它类别;但另一方面,投资移民的“融入度”却最低。他们中许多人不愿在加拿大常住,不接受当地生活方式,在加拿大形成许多“和中国没啥区别”的华人区,引发加拿大媒体的抨击。

2007年6月23日,《列治文时事报》就曾有署名“鲍勃.弗里兰”的人撰文称,25年来这座城市变成华人的国中之国,如果任由发展,这里将成为“中国的半自治省”。列治文是华裔最集中、比例最高的北美城市,出现这样的论调并不足奇。

不仅如此,投资移民因为富裕,不愿积极找工作,他们中许多人虽然有钱,但经常不申报海外收入,在加拿大又报低收入,其兴办的“实业”有些不过是如前所述的移民跳板。此外东方经营管理理念也往往不合当地劳动力胃口,因此,政府近来又不时收紧各种投资移民政策,希望中国富人少来些。

加拿大社会对“中国富人”也心态矛盾。《温哥华太阳报》一份报道列出“23个大温房地产走旺理由”中,第一条就是“亚洲投资”:许多华裔集中的都市也不断推出各种招商理念,试图吸引华裔富人“把钱留住”,但“中国热钱”的涌入令房地产价格飙升,肥了房地产业,却让土生土长的当地居民负担水涨船高,苦不堪言。“重灾区”卑诗省和大温哥华地区曾多次有人投书当地电视台,希望对中国“热钱”购买当地房产实行“限购”。

另外,文化差异和冲突也是个大问题。比如,几年前,中国移民曾以在住宅区附近修建“临终关怀中心”不符合“华人传统”为由,抗议“临终关怀中心”的落成,由于加拿大是福利社会、老龄社会,临终关怀在当地人心目中十分看重,属于“天然合理”的“绝对价值观”。因此,当年中国移民的反对令当地人无法理解,并加重了对中国移民的成见。

由于投资移民总体上在加拿大的奋斗时间短于技术移民,“不融入当地社会”成为投资移民主要的困惑。笔者的一位朋友虽然全家移居加拿大,但他坦承,闲暇时“胡思乱想”最多的问题,就是“死后埋在哪里”。

外国何“嫌弃”中国富人

涌向世界各地的中国富人移民不断登上各国媒体的头版,与此同时,他们也受到越来越多来自当地居民的“抵制”

自加拿大宣布终止投资移民政策后,数万名正在申请移民加拿大的中国人止步于枫叶之国的大门外,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将目光转向毗邻加拿大的美国西雅图。当地的华裔地产经纪表示,最近几天手上的订单接个不停,很多都是数百万美元计的豪宅。曾有中国“土豪”一掷700万美元疯狂扫楼,还试图在三个月内推倒豪宅另建新居。

中国富人移民在世界各地一掷千金,购房置地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自2012年以来,涌向世界各地的中国富人移民不断登上各国媒体的头版,与此同时,他们的出现也给当地平静的生活搅动起“水花”,因此受到越来越多来自本地居民的“抵制”。

中国人”=“高房价”?

在中国最热移民目的地之一的温哥华,当地人常把“中国人”和“高房价”结合在一起。中国人发家致富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购地买房,这几乎是华人的传统,但高房价影响到了本地民众的生活,因为西方很多国家都是按照房价来征收房产税。这会让当地居民认为,外国人来买了房子,所以他们本地人得交更多的房产税。

虽然此前也有抵制中国富人的声音,但多是政客拉选票时讨好选民的说辞,而近两年来,媒体上不满的声音开始来自于普通民众。在媒体和政客的引导下,大方购房的中国移民常被视为影响当地安逸生活的因素。

美国各大城市如纽约、旧金山、西雅图等地的地产经纪,是最欢迎中国富人移民的美国人。有数据称,2013年美国33%的房地产交易有中国买家参与。地产经纪强调,美国崇尚自由经济,没有任何理由阻止中国富人来买房,而且房地产买卖给美国人创造了工作机会。可是也有不少美国人抱怨中国人抬高房价,抢走了美国商人的发财机会。一些美国人对中国富人的财富来源也深有怀疑,认为其中有贪污、诈骗等不法所得的成分。

而远在南太平洋的“霍比特人的故乡”新西兰,对于大批中国移民的涌入,当地人最痛心疾首的问题也是房价上涨。华人对固定资产的热衷让新西兰的房地产业不断升温,近十年来已经翻番的房价便是最好的佐证。在卖家主导的房地产市场上,现场拍卖是新西兰最主要的售房方式。拍卖现场蜂拥而至的中国买家纷纷掷下重金购买房产,让当地居民瞠目结舌,一再被哄抬起来的市场价格令本来需要购买住房的本地新西兰人望而却步。新西兰的房屋销售广告上,华人面孔越来越多,这也间接显示了华人在地产业消费中所占的份额之大。

不守规则的中国移民

另一个让新西兰本地居民不堪忍受的是亚洲人的驾驶文明程度,违规操作、酒后驾驶、肇事后逃逸等现象在华人中相当严重。当然,初来乍到的中国人对相反的驾驶位置并不习惯,不过,缺乏社会责任感、置规则于不顾才是这些司机开起车来肆无忌惮的主要问题。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频频在西方国家发生的中国富人“飙车”新闻中,闯祸的多是中国移民的“富二代”,而非老移民的重要原因。

从社会、经济到文化,多个方面的新矛盾,使得移民目的国渐渐开始出现极端的不和谐声音。奥克兰市议会的一位华人议员称,极右翼种族分子曾在奥克兰散发传单攻击中国移民,并现场招募非亚裔人士加入组织。还有种族歧视分子在该议员的脸谱网主页留言称,亚裔移民将自己家乡的山水都污染尽了之后才来到了新西兰。

尽管这只是极少数激进分子所为——对于大多数新西兰民众而言,他们对华人的印象是勤劳、温顺、不争强好胜,本地人对外来移民的态度仍都很宽容友好——但在各种负面报道不时见诸媒体的情况下,中国移民的形象还是难以避免地受到了影响。

文化偏形歧

相对于经济上的顾虑,一些美国人对中国富人更多的是政治上和文化上的“敌视”。这种敌视和中国移民的财富并无关系,而是基于长期以来美国媒体对中国的妖魔化。部分美国人认为中国移民比来自欧洲的移民更难融入美国主流社会,而由于很多中国新移民喜欢只在华人圈里活动,所以很容易被贴上“即使入了美国籍也只会效忠中国”的标签。

当然,即使美国人对中国新移民暗藏忧虑,但他们害怕被戴上“种族歧视”的帽子,一般不会公开表露出这些不满情绪。不过去年发生的华人华侨在美国抗议ABC电视台“杀光中国人”言论,除了事件本身激化的矛盾,也折射出长期以来华人移民在美国社会受到的隐形歧视。

在参政方面,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华人移民虽然近年来已有很大进展,但和拉丁裔移民相比,差距还是非常大。因此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移民不会对美国政局有什么大的影响,更谈不上改变政局。

即便在文化接近的亚洲地区,当地人看待中国移民的心态同样复杂。新加坡自上世纪90年代起一直积极引进外来移民,其中中国移民占绝大多数。后来,由于本地人认为自己的生存空间被明显缩减,而媒体上关于中国移民的负面新闻层出不穷,前者对中国移民的不满因此愈发强烈。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新加坡乒乓球选手冯天薇拿下女子单打铜牌。这是新加坡52年来首次在单打项目中摘下奖牌,不少新加坡人对她表示支持。但很多新加坡人对此却并不领情,认为来自中国的冯天薇只是政府引进的外来人才,无法代表新加坡。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新加坡人对中国移民的纠结。


打破解与偏

不同于近年来以房方式吸引中国移民的国家,意大利早在多年前就经历了一波中国商人在当地开厂的移民潮,其中曲折或也是国人走出海外的一个影。

2080年代中期,初来乍到的旅意人在当地从事成衣、针织品、箱包、皮革等行。如在温州商人聚集的普拉托云,中国移民数量之大占到了当地人口的六分之一。引起了很多意大利人的不,他们认为中国用新方法快速制造廉价品,取代精工琢的传统贵织物,直接冲意大利的整体经济文化,有辱意大利的品牌。他们还中国移民税漏税、抢夺本地人的就机会。则认为是遵照了当地的法律正当赚钱,而且还为当地的意大利人提供了工作的机会。

西两种文化巨大的差异也加了隔:意大利人几乎不了解中国人的生活,中国移民也基本不参与意大利本土的政治、文化、体育,很少主融入所在城市和社区的行打破解与偏造成的僵局,促不同族裔相互了解,2011年,两位意大利者合著了《不死的中国人》一。他从北到南穿整个平宁半,追踪中国移民的足迹,做了大量地考察。由坊关于中国人的不实传言入手,以调查访谈为,澄清了中国移民的解,将事真相客地展示了本地者。

,改中国移民尤其是富人移民形象,打破解与偏是要靠移民自己。如何能更快速地融入当地生活,如何尽量减少自身移民目的国来的面影响,以及如何争取自身的合法益,然都是中国移民不得不面课题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目的在于传递信息。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喜欢我们的资讯就分享给朋友们吧

1.点击屏幕右上角按钮,【查看公众账号】可关注我们
2.在【添加好友】-->【搜索公众账号】中查找:meiguoxinyimin
3.通过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添加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