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而言,最幸福美妙的事情不再是功成名就,而只是看着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和他们一起体验真实而丰富的每一天。喜欢瑞典的那句老话:钱是可以储存的,而时间是不能储存的,你怎么花时间,决定了你一生的生活质量。父母与孩子真正的缘分,说到底其实也就年幼时那短短十多年,我想要好好珍惜这些快乐的时光,一天都不想浪费。
谁不想生活在自己的族群里,拥有足够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谁不想孩子跟自己说一样的语言,认同一样的文化?
谁又真会喜欢离开故土,像小孩一样从零开始学习完全陌生的处世之道?甚至到老的那一天,没准还不得不住进去一个全是白人的养老院,临死都要和医生讲英语?
谁又愿意看着自己的孩子越来越像个外国人,将来说不定娶个白人老婆,很可能成为和自己完全两个世界的人?
事实上,在没有全职在家自己带孩子之前,我觉得上海的生活确实没什么好挑剔的。
在这里,工作虽然辛苦,但是上升机会也多,圈子也会跟着工作不断扩张。
在这里,有默契无间的工作伙伴们,还有能一起吃喝玩乐的同学闺蜜。
在这里,好吃的好玩的好用的,哪样不方便,哪样不实惠,当然,前提是愿意网购的话。
那时身边也不乏海归的同事朋友,很多甚至是放弃了绿卡回国的,他们大都厌倦了国外“好山好水好寂寞”的生活,加之海外事业发展机会远不如国内,所以都一个个地回来了,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好脏好乱好快活”。而且据当时的观察,这些同僚回国后生活满意度都还比较高,一则事业晋升速度远非国外可比,二则呼朋引伴、吃喝玩乐,对比海外清苦的生活确实开心。
既然出去的人也选择回来了,更加觉得描述中那些海外生活的美好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不适合国内土生土长的我们。
可那时候的我没有想到,人生其实是有不同阶段的。比如说,作为女人,单身年轻的时候,我可能觉得体面的工作,漂亮的外表,朋友的认同,异性的仰慕,这些才是对我最最重要的。
然而,有了孩子到了30岁,价值观完全变了。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对我而言,最幸福美妙的事情不再是功成名就,而只是看着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和他们一起体验真实而丰富的每一天。喜欢瑞典的那句老话:钱是可以储存的,而时间是不能储存的,你怎么花时间,决定了你一生的生活质量。父母与孩子真正的缘分,说到底其实也就年幼时那短短十多年,我想要好好珍惜这些快乐的时光,一天都不想浪费。
在我还不算老,还有能力去争取的年龄,为什么不努力去实现那些梦想中的画面:
早晨闻着的草香和孩子们散步去学校,在放学的路上看他们在草坪上喂鸽子;在车库里搭个工具房,看老公教孩子们做木工;在后院的老树上搭个树屋,给孩子们一个做梦的地方;晚饭后陪孩子在露台上聊天看星星;周末跟着老公带孩子开车去旅行看世界。
忙于工作,依赖于电子产品的我们,已经失却这份纯真太久了,我不希望我的孩子们也只能从电影里了解到,这个世界上不只有上学、培训班、电视和电脑。
当然,除了梦想因素,国内残酷的现实问题更让我这个做娘的无法淡定。总结起来有三方面:自然环境,教育和人文环境。
自然环境
雾霾之毒,无处可躲,孩子们像困兽般被关在家里,可怜儿子说要出门玩个滑板车,做娘的我都要拒绝。对我们大人来说,雾霾可以毫无影响,照样从早到晚对着电脑手机,那孩子呢,是打算让他从早到晚对着电视IPAD,还是直接送去各类培训班省事?当然,室内儿童乐园也是有的,可那个人口密度可以赶上非高峰时段的地铁了,大人比孩子还多,每个大人都争先恐后地保护着自己的孩子,哪里还有孩子们自由社交的空间?
我们的孩子从小被畸形地陷入高压的学习氛围,说到底大约也有社会环境太不kids friendly的原因吧,因为孩子们玩耍的空间已经被无限地压缩了,既然没处能玩,那干些什么来消耗孩子们那无限旺盛的精力呢,就只能多读书了,不管有用没用、或者学个钢琴也好,又占时间又陶冶情操,不管孩子喜不喜欢。
只因做父母的也为难阿,要知道,如果你的孩子什么培训班都不上,什么都不强求学,那做家长才真叫一个累:
难得天气好的时候,家长要想着这个城市里哪里还有人不那么多的公共绿地或儿童乐园;
天气糟糕的时候,要关孩子在家里,不给电子产品的话,恐怕就要家长自己一会唱一会跳一会学装死,陪孩子玩游戏了。好在我家有两个孩子,一起玩精力能互相消耗,真难以想象一个孩子的家庭,父母要怎么来应付精力无限充沛的孩子。
教育环境
在想到移民之前,我曾经花过很长时间研究孩子将来在上海应该读哪所小学,为了帮他们找一所愉快教育的学校,我花尽了心思。
自己的孩子自己知道,他们从小就习惯了尊重和自由,事情无论大小,我都会和他们有商有量,从不强迫,我担心国内高压的小学教育会打破我们顺畅的亲子关系。而更重要的是,填鸭式教育会破坏孩子天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动力,成为学校和老师追求排名和声望的牺牲品。
在我看来,教育必须遵循孩子内在的成长速度,点燃他们的学习愿望比传授知识更重要百倍。
我当时理想中的小学是这样子的:
1) 孩子在学校里无论成绩好坏,都会得到老师相同的关注和尊重
2) 学校给孩子充分的体育活动
3) 学习任务轻松,让孩子放学后,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发展个性
4) 更好的情况是,老师愿意放下身段,平等地对待孩子,引导孩子自己寻找答案,即便这种方法比直接传授慢好多也不介意。
说到底,我理想中的小学是过程导向的,而不是结果(即成绩)导向的。
而如果以这个标准去看国内的小学,就会发现挑小学有多难了。国内不乏所谓的名校,精英学校。他们成为名校的原因说到底就是成绩和升学率,孩子在校的压力不言而喻。而这些却是我想避得越远越好的学校。抛弃功利,我想慢慢地养我的孩子,不愿拔苗助长。
要说国内有这样的学校的话,也就只有国际学校了。否则只要有高考在,就不可能存在如此洒脱的学校。中国毕竟人多,教育资源非常有限,要有一种公平的手段来分配教育资源,高考是唯一的途径。所以在国内,孩子不得不学得很深很难,倒不是因为很深很难的东西很有用,而是因为很深很难的东西,才能证明你比其他人强,才能证明你值得拥有更好的教育资源而已。
当时研究一番后发现,倒也确实有些国际学校收本地学生的,只是价格动辄10-20万人民币一年,家有2个儿子的,烧不起啊!而且除了钱的因素,读国际学校的风险在于,孩子将来必须去国外读大学,再也回不了体制内。如果没有一张绿卡做保证,万一将来家庭经济状况负担不了了,不是将孩子陷入进退维谷的局面么。
所以从教育投资的角度来看,我决定要投资一张绿卡,这当然不仅仅是省国际学校学费的问题。在国内,如果100个孩子里面,将来只有5个可以获得好的教育资源,那在海外,100个孩子里面,50个都可获得。所以那里的孩子不需要牺牲童年、牺牲创造力等等来提前竞争。也就是说,一张绿卡对下一代的意义在于他们能够在遵循自然规律成长的同时,长大成人后仍然拥有,国内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才能争取到的教育资源。
人文环境
文明程度、社会对孩子的重视和亲和力之类的就不比不说了。说说我最看重的社会价值取向。
在国内,人的三六九等分得很厉害,金字塔顶端对金字塔低端的人歧视其实无处不在,这也是人人都要着急往上走的原因之一。而在另外那个国度,孩子将来即便不去名校,喜欢做一名理发师、厨师或水电工,也可以在社会上占有相对公平的一席之地,得到应有的尊重。
这是我选择移民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我希望孩子将来有权利去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而不会被国内传统的名利导向的社会价值观歧视。
在另外那个国度,如果孩子真的只是喜欢去做一名理发师、酒吧歌手或者厨师,那你就去吧,没有人会指手画脚,没有人会质疑你的生活方式不够上进。
最后,和大家分享,我喜欢的一位女作家给他儿子的一段话:
对我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而在现代的生活架构里,什么样的工作比较可能给你快乐?
第一,它给你意义;第二,它给你时间。
你的工作是你觉得有意义的,你的工作不绑架你使你成为工作的俘虏,容许你去充分体验生活,你就比较可能是快乐的。
至于金钱和名声,哪里是快乐的核心元素呢?
假定说,横在你眼前的选择是到华尔街做银行经理或者到动物园做照顾狮子河马的管理员,而你是一个喜欢动物研究的人,我就完全不认为银行经理比较有成就,或者狮子河马的管理员“平庸”。每天为钱的数字起伏而紧张而斗争,很可能不如每天给大象洗澡,给河马刷牙。
当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我怕你变成一辈子没有工作的提摩,不是因为他没钱没名,而是因为他找不到意义。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如果我们不是在跟别人比名比利,而只是在为自己找心灵安适之所在,那么连“平庸”这个词都不太有意义了。“平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跟自己比。
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安德烈,千山万水走到最后,还是“自己”二字。
因此,你当然更没有理由,去为了符合上一代对你的想象而活。(完)
特别声明
本公众帐号信息为80后移民跟我走内部资料,仅供内部学习交流使用。部分作品使用图片含互联网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或网站所有。
全球投资移民律师协会是一个非营利性组织,覆盖全球20多个国家,7000名专业律师,从法律角度严格对项目把关,从客户的需求出发,把最好的移民路径呈献给客户。
详情请致电:18301228699我们为您提供最具性价比的移民解决方案,安全、高效、省心!
我们是您的贴心移民管家,想要了解更多移民资讯,扫描微信二维码享受全程星级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