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四五月份,都是国际学校、国际班的招生季。很多中国孩子在结束初中教育后,面临着人生第一次重要选择—继续留在国内主流教育体系内,上高中、参加高考,抑或是准备高中留学,或进入各种国际班,3年后直接申请国外大学。
就后者而言,目前还是一条“非主流”的教育之路,学生们将学习不同的国外课程,参与国外大学申请体系,同时告别高考,也告别了国内的应试教育。
中国与全球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2》中谈到,近年来国内高考弃考人数的不断升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出国留学。2009年我国高考弃考人数达到84万,2010年接近100万,其中因出国留学而选择弃考者达21.1%。
还有越来越多的孩子直接去国外读中学。2005至2006年度,中国赴美读高中的学生人数只有65人。而2010至2011年度,这个数字已经达到6725人,5年激增了100倍。2011年,有3800多名中国内地学生在英国读中学,其中当年新入学的学生就超过了1800人。
而据我了解,在美国顶级私立高中每个年级都至少有10个中国学生,多的要有20人。” 过去,中国的年轻人习惯大学毕业后出国深造。而现在,家长们愿意把还读高中甚至初中的孩子就送到国外。留学低龄化也成为这波留学热潮的新特点。
家长们发现,选择这条“非主流”道路能够回避诸多中国教育的困境。不仅学生们可以从枯燥的应试体系中解放出来,遵循天性发展特长,家长也不再被学区、学籍、送礼、异地高考等现实问题所困扰。而付出的代价,也许只是一线城市半套学区房的成本。对于只有一个孩子的中国中产阶层,这条路看起来更加简单、明确,甚至一劳永逸。
收入的增长与国家的开放,为新一代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每个家庭都可以结合自身状况,为孩子选择成长方式,在国际平台上吸收多元文化。选择的机会,对于这一代父母而言,是空前的。这当然值得赞美。但选择本身也意味着更多的不确定性。一方面,随着国际班、国际学校的发展,就读学生越来越多,国外学校的申请也日趋激烈。
尤其进入世界名校的竞争尤为残酷,美国排名前十的大学,在中国招收不超过200人。中国学生不仅要修完中西方课程,拿到较高的成绩,还要参加托福、SAT、雅思等语言考试。同时学生还必须自主完成一系列个性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学习大学的先修课程。如果说高考只是一个战场、一座独木桥,那么国际班的学生则要多线作战,样样精通。
另一方面,国外的学习生活对于十几岁的中国学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他们要用新的语言学习知识,跨越文化障碍,自己解决生活问题,开拓人际交往。孩子的年龄越低,自控能力越差,成材率也越低。
归根结底,教育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个体的成长也没有一定之规。这意味着家长的较高投入,并不能保证实现预期的效果。国外教育体系不是保险箱,也不能解决所有成长的烦恼。
更让人纠结的是,“选择”同样意味着“放弃”。告别高考,也告别了重新回到国家主流教育体系的可能性。主流应试教育尽管存在众多缺陷,但目前仍保证了大多数人公平的教育权利,并培养了众多人才。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中,“海归”的竞争力也在下降。
和很多人生的重要问题一样,对于教育道路的选择—“主流”抑或“非主流”—并没有完美答案,只有合适与不合适。
本文转载自世青国际教育研究中心,美国留学早知道诚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