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一下,每天长知识!
访美余音未歇,应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又在10月19日开启访英之旅。
有意思的是,保利地产还在10月21日的《金融时报》上整版刊登恭贺广告,欢迎习近平访英。
同样在英国报纸上花费整版刊登广告的国内地产公司还有绿地集团。
作为一次“超级国事访问”,与此前访美随行的企业家阵容不同,习近平此次访英企业家代表团则以金融、基建、能源、汽车、航空、保险、文化和投资等行业为主,此外随行企业中也不乏保利集团、海航这样的内地房地产企业。
国内企业在英国的投资到底如何?援引BBC2005年至今的数据,十年来中资机构、企业在英国房地产行业总投资额达到91.4亿美元,占总投资额的31%。
习近平访英5天时间内,有超过150个项目将签署合作协议,这总共超4000亿元人民币的贸易投资协议,将使哪些房企受益?
绿地交好英王室
据统计,从2013年5月到2014年3月,在短短不到一年时间里,包括中投公司、万达集团、绿地集团等在内的种子公司大举投资英国伦敦房地产市场,所购项目包括伦敦多个地标建筑。
而此次跟随习近平访英企业中,自然也少不了这些房地产企业身影。
从公开随行企业家名录中,保利集团无疑是其中最大的国内房地产集团。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保利集团也入选习近平访美代表团,而保利的国资背景无疑是它最大背书。
保利集团这次随访的规模较大,包括了文化、房地产、科技、剧院等各个子公司或部门均派出代表,包括董事长徐念沙在内一共占据6个席位。据中国房地产报记者了解,保利集团将与伦敦西区考文特区展开长期合作项目,包括但不局限于地产、剧院等领域。
虽然绿地此次并没有出现在公开的随访企业名单中,不过实际上绿地与英国皇室一直保持着良好关系。
今年3月1日至4日,英国剑桥公爵、威廉王子访问北京、上海和云南,这是英国王室近30年来首次访华。绿地作为国内唯一一家受邀企业出席,董事长张玉良在会上做了专题发言。
良好关系离不开绿地在英国的大笔投资。从2014年开始,绿地集团启动在伦敦的兰姆公馆和绿地中心两个项目的投资开发,两个项目的累计投资将超过13亿英镑。
此外,海航集团也出现在这次的随行名单之列。资料显示,以机场管理、地产开发、工程建设为主营业务的基础设施综合发展商,拥有海航机场、海航地产、海岛建设等企业品牌,下辖海建股份、海航基础2家上市公司。
之前,可靠消息透露,海航集团正在与曼彻斯特机场方面进行洽谈,希望收购曼彻斯特机场大部分股权,海航董事局主席陈峰此次也在习主席访英的商务代表团中。这单买卖结果究竟会怎样将拭目以待。
首富纷纷布局英伦
不仅是跟随出访的国内房地产企业,更多的地产企业或因此次习近平出访与英国达成的一系列协议而获益。
作为中国在英国最大的买家,媒体报道及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李嘉诚的商业帝国在英国的总资产高达3900亿港元。其在英国的投资,包括3个港口、3家连锁店、1家移动运营商、1家铁路集团、1家区域电网公司、2家区域煤气公司、1家水务公司。
地产方面李氏帝国则以长实为“先锋”,长实旗下和黄2014年获批在伦敦发展涉及达10亿英镑的综合房地产项目,发展包括3500个住宅单位的多层大厦,以及写字楼、商店、餐厅及酒店。
曾经的首富早已布局英国,而新晋首富王健林的万达集团不甘其后。
2013年6月份,万达宣布投入3.2亿英镑并购英国圣汐游艇公司,首涉英国市场。
半年后,万达正式涉足英国房地产市场。彼时王健林与英国首相卡梅伦会晤后敲定万达将投资20亿英镑~30亿英镑开展英国城市改造项目。同年10月万达集团在海外布局的首个房地产项目——万达·伦敦ONE在伦敦正式上线,开盘销售。
万科的动作也值得注意。就在习近平出访英国的2天前,万科宣布拟通过注资方式收购英国伦敦科技城中心地带一个大型楼盘20%股份,实现进入英国房地产市场的目的。
此外,另一家行业内并不为多数人所知的企业因为独特的身份或将成为中英合作中最大“黑马”。这家公司就是总部基地(ABP),其创始人许为平,被誉为中国“总部基地教父”。
这家公司曾在2013年宣布将投资10亿英镑,在伦敦皇家阿尔伯特码头开发“亚洲金融港”,项目占地约14.16万平方米,《金融时报》曾评价该项目是当时中国开发商在英投资最大项目。
不过将总部基地归为中国开发商并不恰当,其董事局主席许为平真实身份是英籍华人,在这次习近平出访与英国项目合作签署会上,许为平出现在英国首相卡梅伦一侧,代表英国企业家。
而对于拥有英国国籍,在中国设企的总部基地,许为平的身份将为他的企业提供独特优势。
防范水土不服
中国企业在英国房地产市场之路也并非一片坦途,中融集团曾在2013年宣布斥资5亿英镑,重建伦敦著名的水晶宫,今年3月,《金融时报》报道,这一计划因中融和当地议会未达成协议而终止;2000年李嘉诚的和记黄埔投资的“切尔西河畔豪庭”计划,也在购买土地后迟迟未规划,之后受到环保人士诉讼,项目直到 2013年才开始动工。
不过海外投资的“水土不服”问题没有能够抵挡这片市场对中国企业的吸引力。
统计数据显示,从1996年至2014年近20年间,英国房屋租金回报远超1400%;英国权威地产数据库Rigtmove数据显示,截至8月15日,伦敦房价年涨幅为9.7%,房价中值约为61万英镑。
一路看涨的英地产市场吸引的不只是国内的房地产企业,国内众多险资和银行机构都加入了这场中英4000亿元的盛宴中。
从此次习近平出访英国行程来看,其中重要一项活动就是22日在金融城发表演讲。坐落在伦敦泰晤士河北岸的金融城是英国的“经济心脏”,与纽约华尔街齐名。
2013 年7月,中国平安以2.6亿英镑购入伦敦金融城标志性建筑劳埃德大厦。2014年6月,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比利时联合银行伦敦金融城写字楼。2015年1月,中国泰康人寿竞购伦敦金融城MiltonGate办公楼完成合同交换,该物业是泰康人寿在海外投资收购的首个房地产项目。
众多内资企业的进入加剧了英国房地产市场的竞争,不过英国政府并没有一味放任其“野蛮生长”。
英国央行行长卡尼尔2014年6月26日表示,房地产目前已经成为英国经济最大的风险因素。银行业应限制风险较高的房贷数量,防范消费类贷款升至难以控制,进而威胁经济复苏的程度。
随后英国央行一度收紧其房产政策,规定新项目楼价对收入比率高于4.5倍的新造按揭,不得超逾整体楼按组合15%。除此之外,银行还要为借款人负担能力进行新的测试,按照利率从现水平上升3个百分点的假设,判断贷款申请者是否仍有能力供楼。
与此同时大量毫无国际市场经验的内地企业仍在涌入英国房市,英国淘金之旅才刚刚开局。
温馨提示: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不妨转载或者分享给更多的朋友吧!
【订阅我们】点击右上角 或→关注官方账号,或在添加朋友处输入帐号:sinauk-house
【分享或收藏】点击右上角或
【咨询合作】请直接留言或 来信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