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推荐】 清明 必须为孩子准备的知识

2015年04月03日 英国智库玩具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清明节在所有传纺节日中具有特殊的意义,也是非常受重视的一个节日。国务院把清明节定为法定假日,是非常人性化的一个决定。

现在中国人过传统节日的劲头是越来越小了,反而对一些洋节日的兴趣日益高涨。让孩子对中国的传统有些了解是很有必要的,所以趁着三天的假期,让孩子用心感受一下“清明节”的传统吧。

让孩子知道“清明节”

孩子可能会发问:什么是清明节?为什么放假3天?很多年龄小的孩子都不知道清明节,有些即使知道,也对清明节的由来和日期不甚了解。所以,在清明节来到之前,妈妈不妨先和孩子聊聊,那些和清明有关、有趣的故事和习俗。

什么是清明节?

由于宝宝的年龄尚小,理解能力也不强,所以妈妈们一定不要用晦涩难懂的词语跟宝宝介绍,要解释得通俗易懂才能让宝宝接受。

你可以告诉孩子,在很久很久以前,农民伯伯为了方便安排自己的农事活动,将一年分为24个节气,而清明是24个节气之一。在这24个节气中,每个节气的气温、降雨等各方面都不一样的。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其实,清明在很早前就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食寒,有这样一个传说:

春秋战国时代,重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

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想要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介子推却不愿意,背着母亲躲在绵山。最后只好火烧绵山,希望介子推自己走出来,但火烧三天三夜至熄也不见其出来。重耳上山发现,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

重耳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第二年,重耳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重耳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

带孩子祭祖去烈士陵园扫墓


祭祖、插柳枝、吃鸡蛋等这些是我们这儿的风俗。让孩子陪同大人去祖宗的墓地,给逝去的先人磕个头、敬杯酒,让他们不忘血脉的传承。带孩子去烈士陵园扫墓,告诉孩子他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是多么的幸福,这一切都是前辈们用热血换来的,让他们懂得感恩更加珍惜当下幸福的生活。

带孩子踏青感受大自然的生机


清明节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小草开始发芽了,花儿开始绽放了,到处充满了勃勃生机。上面两个项目多多少少有些沉重,通过观察大自然中的花花草草,让孩子了解万物的生长规律,让孩子对“生死”这一敏感的话题有个主观的认知过程。

让孩子了解并认识死亡


清明节我们可以借祭祀扫墓之事,让孩子了解死亡,认识死亡,让孩子知道:“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遗憾,让孩子懂得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

对孩子来说,清明节过的不仅是个节,更是一次爱的教育!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