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国政府资助的环保组织“废物和资源行动计划”发布报告说,鉴于肉类生产过程会带来不小的环境成本,有必要为人类膳食和动物饲养寻找肉类以外的蛋白质来源,包括昆虫和海藻等。
报告评估了未来10年整个食品生产和供应体系可能面临的挑战,认为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肉类需求也在不断看涨,全球肉类消费预计到2050年会上升76%,但牲畜的饲养过程会产生温室气体、占用大量土地以及消耗大量水资源。
为此报告建议,寻找一些更具可持续性的蛋白质来源,并引入人类的膳食结构以及动物饲养过程中,逐步降低对肉类的依赖。报告认为,比较有前景的替代品包括昆虫、海藻、微藻类、人造肉等。报告说,这些听起来比较“倒胃口”的食材都可提供丰富的蛋白质,而且其养殖或种植过程仅占用很少的土地,不会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其中,昆虫的蛋白质消化率高达86%至89%。
蛋白质消化率指在消化道内被吸收的蛋白质占摄入蛋白质的百分比,是评定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指标之一,数值越高,摄入的蛋白质被机体吸收的量就越多,食物的营养价值也就越高。然而报告也指出,如何让消费者接受这类替代品是一大难题。比如,许多消费者还无法接受食用昆虫的行为,因为它们被认为很肮脏而且会传播病菌。
“废物和资源行动计划”可持续食物体系负责人理查德·斯旺内尔说,农业用地的产出很快就会达到上限,因此,如果能找到蛋白质来源替代品,从而减少土地使用或土地用途变更的需求,那将带来一个不错的前景。但斯旺内尔也说,鉴于普通消费者还不太容易接受这些替代品,将它们用作动物养殖饲料可能会来得“更直接”。
减少肉类的摄入就是减少碳排放
近年来,以素食为核心的低碳饮食已经变成了环保新主张。有专家指出,低碳饮食就是减少肉类摄入,从而减少人体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其环保的意义不可小视。
资料表明,人体吃1千克牛肉后,所排放的二氧化碳为36.5千克;而吃同等分量的果蔬后,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仅为该数值的1/9。所以,在保证营养的基础上,多吃素少吃肉,不仅有益身体健康,还能减少碳排放量。
有业内人士认为,制造肉类产生的碳远远超过蔬菜水果,所以减少肉类的摄入就是减少碳排放。如果每个人都减少肉类的摄入,那么将会对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有研究表明,一个人如果每天吃肉,每年产生的排碳量是吃素者的两倍。科技部下发的《全民节能减排手册》中指出,每人每年少浪费0.5千克猪肉,可节能约0.28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0.7千克。如果全国平均每人每年减少猪肉浪费0.5千克,每年可节能约35.3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91.1万吨。
素食主义者认为,在保证营养的基础上,尽量选择植物性食物,对身体健康和减少碳排放都是有益的。专家建议,多选择大豆类及坚果类食物,不但可以增加蛋白质摄入量,同时还可更多地摄入有利于健康的ω-3系脂肪酸。那些无肉不欢的人也可以选择鱼、禽等粮食转换率较高的肉类——要知道,生产1公斤鸡肉需2~3公斤粮食,4~6公斤粮食才能转化为1公斤猪肉,所以吃鸡肉对环境造成的压力远小于吃猪肉。
什么是“人造肉”?
人造肉分为两种,其中一种人造肉又称大豆蛋白肉,它实际是一种对肉类形色和味道进行模仿的豆制品。人造肉主要靠大豆蛋白制成,因为其富含大量的蛋白质和少量的脂肪,所以人造肉是一种健康的食品。另一种是利用动物干细胞制造出的人造肉。研究人员用糖、氨基酸、油脂、矿物质和多种营养物质“喂养”干细胞,让它不断“长大”。
2015年4月2日,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的生理学教授Mark Post认为10年之内,人造牛肉除了和自然牛肉一样美味之外,在其它方面也将优于自然牛肉,从而解决当今牛肉生产面临的环境和动物保护问题。18个月前,他亲眼见证了首块牛肌肉干细胞制造的“人造牛肉”。
未来“人造肉”有望缓解食品危机
全球总人口将在本世纪中叶达到90亿,需要大量的食品,或引发食品危机。一些研究结果表明,生产粮食的农户将在2050年面临一些环境限制,因为工业企业和消费者将会争夺水资源。由美国科学家组成的一个团体称,人口增加30亿会导致水需求量增加一倍。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教授Kenneth Strzepek表示,这意味着,2050年全球用于粮食灌溉的水量将减少18%。他说:“水需求量增长将给非洲北部、印度、中国和欧洲部分地区和美国西部造成严重的影响。”
但来自全球许多国家不同专业的科学家通过英国皇家学院发表报告称,虽然未来可供粮食生产的新耕地面积非常少,但将全球粮食供应量在未来40年内提高70%并不是一件无法完成的任务。
一些传统的方法被认为是可以有效提高食品产量的方法,例如同时将富国和穷国的农作物用水量减少30-40%。如果发展中国家拥有更好的仓储设施和超市,同时富国消费者只购买所需的食品,那么食品供应量将会显著增加。
除了传统方法,提高食品产量也需要使用新方法。亚洲和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的日常乳制品和肉制品需求量未来可能增长一倍,使用常规的家畜繁育方法应该可以满足大部分需求,但不能全部满足。国际家畜研究所科学家菲利普·桑顿博士称,可以使用两种方法增加全球奶制品和肉制品产量。他说:“一种是人造肉,一种是纳米技术。”
但由英国政府首席科学家约翰·贝丁顿牵头进行的一项针对未来全球食品供应的学术评估报告称,即使采用基因改造和纳米等新技术,仍然会有数亿人因为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和食品消费增长带来的综合作用而挨饿。
然而,一些研究报告称,增加食品产量会碰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障碍。来自英国和南非的经济学家做出了最悲观的预测,为了创造新的绿色革命,人们必须在农业领域付出巨大的努力,但目前全球技术领域被掌握在七家国际公司手中。伦敦国王大学詹妮弗·皮耶斯教授说:“这些企业拥有大量知识产权,使大众和国际机构处于不利地位。这将对农业技术的全球推广造成威胁。许多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国家可能无法生产足够的食品满足本国需求。发达国家未来可以增加食品产量,但缺乏技术能力的国家将处于不利地位。”
转自科技世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