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小小贝壳折射文化差异

2015年06月03日 新西兰先驱报




本报记者 刘浚


  一年前,我们和朋友一起去奥克兰东区的Cockle Bay捡贝壳。大家一路说笑,谈起在新西兰能享受到的自然风光,能在公园里免费烧烤……这时朋友说,下回再来,得带个喷枪——边捡贝壳边烤了吃。结果,到了海边却发现,墨蓝的海水直漫到岸边,正赶上大潮。大家都说,一定是贝壳听见你说喷枪,全躲起来了。


  捡贝壳是件惬意的事,跟家人和朋友一起,开半小时的车,煞有介事地套上长筒水鞋,一人拎一个塑料袋,“咵嚓咵嚓”踩着发白的贝壳,走过被海水雕刻出美丽花纹的泥滩,然后在刚没过脚面的水里仔细搜寻。


  说是“捡”贝壳,其实更像是寻宝。在泥沙里摸来摸去,每发现一个大的,总有人兴奋地举起来,向大家展示。实在很小的,赶紧埋回原处,希望它还能继续生长。


  身后几百米,岸上各种风格的住宅掩映在圣诞树和其它当地植物之中。前方,波光麟麟的大海让人遐想无边。有一次正赶上细雨绵绵,云层中几缕阳光乍现,天际出现了两道彩虹。




  在我们去过的几次中,确实没看到白人捡贝壳。除了普通话、粤语、闽南话等,还可以听到日语、越南语……为什么亚洲人,或者说东亚人更喜欢做这件事呢?


  记得孩子初到奥克兰时曾有个男班主任,每天上班时,车顶上都带着两个皮划艇。那位老师皮肤黝黑,显然是海风吹的。也许下了班他就跟朋友直奔海滩,不划几趟不回家。在本地人当中,游艇、山地车、攀岩、潜水,各种运动都大受欢迎。


  而对我们来说,总觉得初来不久,生活各方面都没安顿好,还没心思享受这些对体能、技巧和设备要求高的运动。


  捡贝壳则不同,这是适合全家老少的并不复杂而又富有乐趣的活动,令人想起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其乐融融的情景。


  然而,我们最近被渔政管理员拦住这件事,让我再次瞥见中西方文化的极大差异。


  一家人出行,我们认为这是个整体,孩子捡些贝壳,我们帮他把不够的捡齐,50个放进一袋。回岸时因为沉,就帮着拎拎袋子。


  然而,这在渔政管理员Barry和他的同事们看来,就是犯规。他们强调,关于贝壳的数量限制指的是每一个人必须有能力自己去捡并且拿回岸边,别人帮忙是不算数的。


  回来后仔细看了初级产业部的规定,确实有这么一条,但奇怪的是,我们的很多华人朋友和同事都没注意到。


  在我看来,这种不同的理解(或者说无意中的疏忽)其实源于东方更崇尚集体与西方更强调个性的不同。


  我无意探讨各种文化的高下,只想说,入乡随俗非常重要。新西兰是一个以环境保护而出名的国家,我们选择这里部分原因也是因为“绵羊国”纯净的环境。从一个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来到一个羊比人多的国度,我们真心希望帮助保持这里的生态平衡,让我们的后代也能享受捡贝壳的乐趣。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