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平:深圳这头熊正在被击落

2016年02月25日 投资美国


房子和其他任何投资品均不同,它不是债券,不是股票,不是金融衍生产品,而是一个人实实在在的安身所在。作为一个生活必需品,房屋价格的持续暴涨,并非仅仅是持有者的大喜事,而是隐藏着巨大危险的社会动荡之源。

深圳已出现大量合伙炒房者,朋友们集中资金首付,联合出资一年或两年的按揭,然后准备一年后卖掉,分钱。从个体角度出发,这做法没什么可指责的,但从群体利益出发,大规模炒作如此体量金额的生活必需品(对其他一部分资产较少者而言),是一种自我绞杀行为。

一 部分深圳人高兴不已,一部分惊慌不已。这如同坐在一个几十米高的跷跷板上,一端的猎人对另一端的熊射击,真把熊击落了,有什么好处?没有,结局是一起摔 死。这里先不说金融危机的教训,就简单想象下:贫富差距极大而落后者无力追随,会有什么后果?也许犯罪率会小小提高。白领犯罪,蓝领犯罪,无领犯罪。因 为,熊被击落了。

国家可以考虑为每一位公民提供20平方米公寓的基本居住权。不管这些公民的社会贡献如何,不管他工作职位如何,不管他的教育程度如何,不管他的名誉质量如何。每个公民应该享有基本的

居住权,而不是被这个基本问题挤压到崩溃的边缘,或者干脆垮掉。

都说人天生有一定权利,但是如果经济压迫让他几乎无法正常行使权利,这种天赋权利,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居住权是重要的天赋权利。

最 近,瑞士正在投票,考虑每个月给所有公民提供基本工资,不管公民是否有工作。提出动议者是著名议员,他期望让公民不因基本生存而焦虑。我认为这个主意有一 定道理,您千万别立刻给人家扣上不切实际、乌托邦、脱离实际等理论帽子。社会有阶级,我们承认;社会有不平等,我们承认,可是,人类的进步,不就是在逐步 认识这些不平等的好处与坏处吗?当前人类社会,不管是美国、瑞士,还是中国、印度,社会生产力已足够让全体成员过上合理的生活(当然,各国定义不一),摄 取足够的热量,为什么还要让大批人远远落后于一小批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而阶级,也不应该是社会主义。

有人会说,有些人聪明,有些人机 会抓得好,他们应该富有。没错,这是对的。但是,当很多人为了最基本的居住而发愁时,当他们的工资增长远远跟不上房屋价格涨幅时,这是一种事实上的彻底抛 弃。一批人把另一批人扔下了山崖,只是为了占有更多一点安全感,这和原始社会有什么区别?

20米公寓哪里来?在各大城市郊区,大批扩建高密度住宅,这些住宅只用于租赁或者免费供给,不允许出售。其中一定会有腐败,但不能因为有腐败,就不做这些公平公义的事。

有 些城市的奢侈型配置,如非历史遗迹的大型公园、超大绿地,应取消或适当缩小,改为住宅。以北京为例,可以考虑把朝阳公园取消,如此巨大的绿地,常年维持费 用巨大(北京的天然资源并不适合绿地,也不适合数千万人口居住),使用浪费也甚大,根本不应该存在。这块土地,足够让五十万人居住和抚养家庭。

建 设公寓的钱哪里来?想想,政府卖了那么多地,当然应该留下一部分来建设公有公寓。有人会说,不是有廉租房吗?是的,是的,廉租房是一种政府行为,但我觉 得,规模太小了。什么是合适的规模?当廉租房可以和天价房屋在一起区域内,当富人和穷人可以共存,届时的房价飙升,也许会好一些。

再说了,中国,资金从来就不是问题,只是分配机制如何。如果资金总是流向一些低效甚至浪费严重的企业,或者流向一些特殊人群,那还不如拿来建房给穷人,给他们更好的生活,让他们更好的为社会、为自己、为家庭贡献。

咱 们中国社会,有人挥金如土穷奢极欲,有人换女友如换裤子,社会就当没看见,还哈哈鼓掌。有人举目无援半夜冻死,有人潦倒而亡抛妻弃子,这样的新闻点击量却 很小。这种社会不公正不公义,难道只能在媒体上说说吗?当然要行动起来。一个人有其基本名誉,一个正常的社会也应该有名誉感。社会主义社会,应该帮助所有 人获得基本的生存质量,而不是默许和鼓励炒作天价房屋。

记住,天价,可不是高价,高价还有机会;但天价,意味着很多人,无论如何也无法触及,那干脆破罐子破摔吧。

最 后说下,极高的房价,是繁华,但一定会催生不应有的犯罪。走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附近,是不是觉得有点不安?走在广州城乡结合部,是不是会提高警惕?这很自 然,你担心被袭击。你也许会说,总不能把犯罪全部归罪于房价吧?是的,但房价造成的巨大沟壑,不同阶层的仇视,难道不是很大的一个犯罪动机吗?

可以直截了当地说,很多犯罪,其实就来自贫穷,来自绝望,来自铤而走险,如果管理层可以适当缓解这些紧张,那么一定可以适当降低犯罪率。这个逻辑看起来粗糙一些,没错儿,这不需要精细,因为一个高中没有毕业的孩子,有时看道理要比知识分子来得更朴素,更直接。

社会给你足够机会,你也就会给社会足够机会,反之,想想。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