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央电视台《新闻1+1》一则报道引起轩然大波,关于留美学生凌虐同学案出了判决结果。2月17日,洛杉矶高等法院宣判三人被判6年到13年的监禁,刑满后将被遣返回中国。
若是此案件放在中国校园会怎样?告老师、请家长、去医院、道歉赔偿,然后呢?熊孩子可能改邪归正或者继续为非作歹。受害者治好了身体的伤,心灵受到的伤害却难以抚平。事实上很多孩子在学校中受到威胁和伤害是并不知道如何自我保护,或者是根本无法寻求帮助的!
以上都是校园欺凌、暴力的一个缩影,很多同学间的小事件、小冲突因为没有造成直接后果,大部分都不了了之。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近年来有很多极端的校园恶性事件,这些事件让人惊心、揪心和痛心。打人者猖狂,被打者无辜。受害孩子不仅身体受到极大伤害,心理上的伤害更加严重,有的甚至因此自卑自闭、自残自杀。
难怪有的家长一听到孩子在学校有点风吹草动就如惊弓之鸟,有的甚至反应过度。孩子在学校难免会有摩擦冲突,推搡打闹。如何界定校园暴力和孩子间的正常冲突,我们首先应该了解一下什么才是校园暴力?
校园暴力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从广义上来说:应是指发生于校园内的所有暴力行为,包括同学彼此间或老师与同学之间,以及学生对学校的破坏行为等。然而在我国发生最多的是学生间的暴力行为。所以狭义的校园暴力是专指学生对学生暴行。至于暴力的形态,则不一定非限定于要造成身体或物质的伤害,凡是口语恐吓、辱骂、被迫做不喜欢做的事、被故意侵犯身体、被故意陷害、强借物品乃至殴打、勒索等均应包括在内。有专家特别指出,孩子间偶发的错误行为不算是暴力,如果是长时间的、持续性的破坏行为就确定无疑是校园暴力。
很多校园恶性案件的发生或被发现,其实都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为什么持续这么长时间而周围人毫无觉察呢?
暴力形成的原因:
说到校园暴力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涉及到很多方面和问题,可作为家长该如何保护孩子呢?
第一、建立心理防线。让孩子清楚了解什么是人际关系的矛盾,什么是校园欺凌。对同学之间小的摩擦和冲突尽量包容和谅解,不矫情不蛮横。如果他人故意欺负一定不能退让。有个妈妈告诉自己的孩子,小朋友打你一次,你要问清楚原因,可以选择原谅他。如果小朋友打你两次,你要警告他,下次你也会打他。绝对不允许有第三次,如果第三次他还有类似行为,你直接狠狠回击他,不用和他解释什么。
第二、设定反击底线。在学校小的冲突尽量自己解决,如果实在无法处理,首先寻求老师帮助。可事实上很多孩子间矛盾非常琐碎,即使告了老师,可错误行为还是无法得到有效制止,因此家长可以教孩子反击的策略。有个妈妈的方法很有趣。她女儿因为学习优秀,班上一个男同学经常对她言语挑衅,女儿非常苦恼。这位妈妈就问女儿,这个挑衅同学最大的缺点是什么?女儿说他很矮,是个矮冬瓜!妈妈说下次他再挖苦你,你就用这句话回击他,看看他有什么反应。后来那位同学又说出一些无理的语言,她女儿就当着全班同学大声斥责道:你是个——矮冬瓜!那个男同学顿时满脸通红,什么也说不出来了。从此以后知道这个小姑娘的厉害,就再也不敢欺负她了。咄咄逼人固然不对,一味退让也不合适。给孩子设定一个底线,一旦有人越界,就让孩子适时适度的反击(一定要掌握好分寸)!
第三、与同学结成同盟。孩子欺负人和被欺负都是少数,可能只占到全体人数的5%。也就是说百分之95%都是乖孩子,既不欺负人也不被人欺负,可是这部分人的态度会影响最后的结果。如果看到有人受欺负,就能站出来及时制止,不仅仅是保护当事人,也能避免自己受到类似伤害。如果大部分人都听之任之,最终的后果将不堪设想。同时,让孩子多关心他人,友善待人,与同学搞好关系,一旦自己遇到困难就能得到大家的支持和帮助。
第四、家长协同解决。如果遇到孩子受欺负,家长一定要与孩子共同处理。与孩子共同分析一起面对,理智冷静的分析问题,教会孩子遇到类似问题的处理方法。家长过度参与一手包办,可能导致孩子回到校园被嘲弄冷落;或产生依赖心理,胆怯逃避,事事都让家长出面。
第五、锻炼身体。强壮的身体让孩子遇到冲突时不惧怕不胆怯。在无法获取别人帮助时,能有效保护自己。通过锻炼身体,强健体魄来来保护自己,比如学习跆拳道,练习拳击、武术都是不错的选择。
总之,校园暴力是社会暴力的一个缩影,更具体的说也是家庭教育缺失导致的极端行为。预防校园暴力是一个非常复杂庞大的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长各方面的关注和参与。作为家长能做到的是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保护好自己的孩子。也希望更多的家长尽到自己的责任,让孩子在健康安全的环境中学习生活。
图文来源:今日头条
寄宿补录+走读中学,让留学之“录”双保险!
微信发送:学生姓名+手机+在读学校及年级+319/320,抢占最后录取名额!
参与活动或了解详情,请点击查看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