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六一儿童节”,不同年代的人经历的儿童节不同,感受各个年代的童真童趣。
变化的是年龄,不变的是童真:
回忆50-70年代不同的童年
60多年中,共和国的儿童已经迎接过61个儿童节,穿过不同的年代,经历短缺、质朴的岁月,直到今日的繁荣与活跃。
五十年代出生的孩子,“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随着新中国一同成长。
1955年的一部著名儿童题材的影片《祖国的花朵》,赋予了红色年代的儿童们“花朵”的专称。而电影中的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更是传唱至今。
老虎不吃人,专吃杜鲁门
在这个新旧交替的年代,涌现了一批传唱至今的儿童歌曲。比如,“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1957年)。
又如,“月亮在白莲花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我们坐在高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1958年)。
除四害,讲卫生
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要开展“除四害、讲卫生”的爱国卫生运动。“四害”,指的是麻雀、苍蝇、蚊子、老鼠。其中又以打麻雀、老鼠声势最为浩大。
全国炼钢铁,儿童拣煤渣
1958年,农村的孩子高兴地跟着父母走到公社食堂,吃起大锅饭。猪一头一头地杀掉,孩子们可以吃个饱。但是很快,他们将发现,可以吃的东西太少、太少。
在这个年代的末期,到处矗立起炼铁炉,孩子们去捡煤渣,顺便看叔伯们从炉子里运出一坨又一坨的铜铁疙瘩。而这些疙瘩,原料可能是孩子们家里的大铁锅、铜门环,或者爷爷洗脚用的铜盆。
在身体饥饿与精神富足中成长
社会主义儿童教育在道德情操培养上相当过硬,这是那个时代的宝贵财富。有关“花朵”的歌曲继续传唱,比如《花儿朵朵向太阳》。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就诞生在60年代,成为这个时代的儿童精神的鲜明写照。
“雷锋做啥我做啥”
1963年,孩子们开始崇拜新的偶像——雷锋。他们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立志“雷锋做啥我做啥”。
当受助者问孩子们名字时,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不要问我的名字,我叫红领巾”。
样板戏是他们的流行音乐
在70年代度过童年生活的孩子们,样板戏《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是他们的流行音乐。
“小人书”,再次掀起了出版高潮,成了孩子们的精神食粮。80年代以前,小人书的内容基本上离不开革命的主题,如《鸡毛信》、《小骑手》、《赤胆忠心》、《霓虹灯下的哨兵》等。
物质依旧贫乏,但心情是快乐的
女孩跳橡皮筋、跳格格、踢毽子,男孩打弹子、拍画片、扔子弹壳……与人交往的游戏,与大自然玩耍的游戏,是孩子们的娱乐主流。
在街道上,随处可以看到孩子们三五成群地嬉戏的场景,他们背着军绿书包——这在当时可是最时髦的饰品;骑着28加重的自行车,或者徒步滚着铁环,呼啸而去。
若在乡镇间,还可以看到儿童笑嘻嘻地追赶拖拉机,跳上车斗,或者就吊在车尾,蹭搭便车。
馋嘴的孩子有了零食
几分钱的冰棍儿、硬糖,几乎是最奢侈的享受。看见别的孩子用夸张的动作咀嚼着糖,一些没有糖吃的孩子只有咽口水的份。
儿童节到了,唯一对孩子们的犒劳是从家里舀一勺米,去爆了米花。
做爆米花的人特别受孩子的欢迎,他在黑乎乎的铁炉里放上两片小药片,后来孩子们才知道那是糖精,神奇的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