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不该迷茫——致高考,及那些年的我们

2016年06月08日 领跑职业规划平台


又是一年高考时。



读大学,是中国教育亘古不变的话题从小到大,老师和家长一直都在告诉我们:知识改变命运、考不上大学就完了、高考是唯一的出路等等等等。可是很多学生,直到一步步走完初中、高中、大学,进入社会后才真正理解我们为什么要上大学。


中国的职业教育普遍进行得晚。高中时候根本不会想自己以后要干什么或者想干什么。追星、暗恋、去网吧、玩游戏、看动漫,好像不做这些青春就白费了似的。上课学习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学了有什么用,除了应付高考,很多人都是这种状态。

高考后填写志愿时,也根本不了解专业列表上那一个个名称到底代表了什么内容,不知道从哪里查信息,不知道学了这个以后能做什么,家长不清楚,甚至老师也不明白。许多人盲目填了,直到上了大学后才发现自己并不喜欢。




到了大学,

欣喜若狂,

终于可以卸下沉重的学习负担了

再好的大学,对于学生基本是散养的状态,因为在这个阶段学习本来就是要培养学生自主性,如何好好利用自己的大学时间基本靠自觉。确实获得了自由,但也因此如断线的风筝,没有方向地乱飞。



大一是放纵的一年,是对应试教育的宣泄。参加了各种社团交了各种朋友,虚幻地以为自己无所不能,以为自己人脉很广,其实毕业后都没什么卵用。


大二,开始想好好学习了,但这才发现,想做的跟现在学的并没什么关系,又是为了考试在学。


大三,开始折腾当初欠下的各种学分,为了毕业,也终于在学业上面拼了一把,这一年,才第一次感觉到了自己慢慢进入状态。


大四,心里很复杂。迷茫,即将毕业了还是不知道自己要干嘛。有些同学去了北上广,有些同学回了老家。处在打拼事业的年纪,却不知道要从事什么,盲目发简历盲目找各种职位。突然有一天想明白要从事的行业,却发现自己没有一个相关的本领。




大学不仅培养的是性格,磨炼韧性,开拓眼界。四年的宝贵时间,毫无压力的环境,如果能定好目标之后朝着目标去努力,多看相关的书籍也好,考相关的资格证书也好,去做相关的实习也好,多接触相关行业的人也好,都是能让自己毕业的时候,可以凭借着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踏入自己想从事的行业。这才是上大学的意义所在。




只可惜很多人领悟到这个道理的时候,大学已离我们远去了。



在中国,毕业证、学位证甚至相关专业的资格证,基本每个毕业生都有。然而企业更看重的,却是你能运用于职场的知识和技能。大学应该被视为进入职场前的准备,它提供了一个没有压力的学习环境和氛围,然而对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一切源于学生的自发。就算毕业后进入职场或更高层的学习,你也终究会发现,


想要不断进步,

学习是一件永不停止的事情,

无论有没有考试或人在约束你。



李开复在为创新工场做校园招聘的时候,第一个问题总问这件事情是否是你真正想做的事。结果超过80%的顶尖毕业生给的答案都是“不知道”、“没想过”。



这就是一种迷茫。大学四年你必须要认清自己,弄清楚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做什么工作,自己的兴趣在哪里,天赋在哪里。


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件事跟别人认为你是谁,或别人想要你成为谁,丝毫没有关系。无论是同学、老师、家长,他们都不能决定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或者,他们想要你成为的人,很可能根本不是你自己真正想要成为的人。


不要再相信谁的青春不迷茫,不要再让迷茫为你无法重来的青春买单。提前为即将到来的宝贵的四年青春做好职业规划,无论你以后想进入职场还是想继续做学问,在这四年中提前掌握未来职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会让你的整个青春都因为提前做了规划而更从容不迫。省却了迷茫彷徨选择的时间,你会比别人更容易在自己选择的职业上成功。




乔布斯说:
“你在憧憬未来时不可能将以前积累的点点滴滴串连起来,你只能在回顾过去时将它们串连起来。所以你必须相信,当前积累的点点滴滴,会在你未来的某一天串连起来。你必须相信某些东西——你的勇气、目的、生命、因缘等等——相信它们会串联起你的生命,这会让你更加自信地追随你的心,甚至,这会指引你不走寻常路,使你的生命与众不同。”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