懵逼了!中国教育缺乏“力量”的铁证!

2016年05月31日 TTL星腾科高端留美



今天官微要谈的,并不是很宏观的东西,其实只是从小对这件事颇有怨念,今天终于要以一个“半专家”的身份来声讨,我们从前受过的那么多委屈,都是不应该承受的!今天官微要好好用科学的例子来讨伐这件事!憋了好多年!(篇尾有彩蛋哦!)

在我们国内,如果问家长们或者高校的老师们,最重视孩子哪些方面的成绩?首先想到的就是数学、语文、英语等等......如果出国念书想的就是AP课程和历史学科之类的,什么时候我们会想起来:还有“体育”这回事儿? 

体育在我国教育系统的地位是:在课外,孩子的时间基本花在文化课辅导、艺术特长的学习;在学校,体育课经常被文化课或者自习课侵占。官微觉得这简直是一种暴政!有谁在中学时体育课没有被所谓的“主课”强占过的,你出来,你哪个高中毕业的!
 
官微觉得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的培养,会让他们在体验和心智的成长上变的单一狭窄。单一的心智体验加上一颗被塞满了用不上的知识的大脑,我们的头脑不会发达,只会变得复杂。

国内不造是哪个人创造了一种言论:常认为运动员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这简直就是谬论!官微特别喜欢一档综艺节目叫《极速前进》或者是今年的《非凡搭档》,这不是广告,单纯是官微喜欢,李小鹏真是我最喜欢的运动员啊!有脑子有体魄!超级棒!只要有过运动经验的人都知道,优秀的运动员绝对是一群“头脑发达,胜于四肢发达”的人。

如果你们将来会在美国读书或者已经在美国读书了,你就更加要懂的体育在美国的教育系统里有多么重要。

(文章数据查找自Google)


美国大学的招生官到底有多爱录取运动员

全美的大学包括社区院校有3500所左右,不算社区院校有近2700多所大学,在这2700所大学里有差不多620所体育强校,这些学校每年需要10万多的运动员,再加上其他学校,也就是要有大约30多万左右的需求量。
 
在下面这些美国名校里,运动员所占比至少是在10%-20%之间的:
 
Stanford,它的运动员比例在12%左右。但是Stanford强就强在它拥有的这些校队平均水准很高,在过去的二十年间每年的团体总得分排名始终位居全国第一。每年30多所学校竞争,它至少能拿1~2项的全国冠军。
 
Harvard,它的运动员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几乎每六位学生中就有一位运动员也就是16%左右的比例。你如果想只凭功课进Harvard,首先你就被这些运动员名额排除在外了;

Princeton,它的运动员比例比Harvard更高一点;
 
Yale,亦毫不逊色,也几乎保持着16%的比例;
 
Columbia,相对少一点;
 
Cornell,因为学生总基数几乎是别的学校的一倍,所以运动员数量在保持和别的学校差不多相同的同时,这个比例就会小一点。
 
要养1000名以上的运动员,大学需要建设很多场地、设施去支持。Stanford的体育部门共有70个队伍,可以想象学校要投入多少预算、多少精力。世界领先的教育领导者们认为体育有多么重要。

先有体育联盟,才有常春藤

大多美国领导人都有体育上的一技之长,有的曾经入选大学的体育代表队,有的是职业运动员出身:美国前任财长亨利·鲍尔森就曾是大学校橄榄球队的明星球员,IMF主席拉加德曾是一位花样游泳运动员,世界著名的金融机构黑石集团的创始人苏世民,曾经是校长跑队的队员……

常青藤联盟最早就是哈佛、耶鲁、哥伦比亚等若干所大学的美式足球运动体育联盟,而非学术评比。为什么有运动员背景的人容易出成就?为什么美国的精英大学如此注重培养有运动员背景的学生?

抛开职业运动员不说(因为他们先天需要具备优于常人的身体条件),仅仅是在美国初中、高中、大学有过运动员经历的人,往往具备有更加优异的素质,他们绝不仅仅是四肢发达,头脑和心智更佳成熟稳健。

运动员具备哪些优异的素质?

获得健康的能力

健康听起来不是一个青少年时期开始就需要考虑的问题,到了中年步入退休之后,只要身体还是健康的就好了。
 
的确,年轻人本来就经历充沛,基本不需要额外的锻炼来保持健康。但是,年轻的时候没有基本的运动素质和运动能力,到了退休了之后怎么能够一下子就学会运动,变得健康呢?
 
所以,从小培养运动能力不仅仅是为了健康,而是让他们在运动中拥有获得健康的能力。小时候打过篮球校队,成年后依然也能上场投篮;小时候会骑脚踏车,退休后也还能在脚踏车上保持平衡;小时候会游泳,成年后也能在泳池里来去自如。

懂得合作和竞争

读书考试是一个单项事件,自己读好了,自己考高分,别人考多少分和你无关。  但是运动,即使是单项运动,在学校里你属于校队,出去比赛还有其他运动队员, 所以你必须想到一个球队所有人的赢输,不是单独一个人的问题。

同时,体育游戏天生就带有竞争性,运动员身处其中,要善于竞争、懂得竞争,而且运动培养的是是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比读书更难学,能学到的技能和个性培养非常多。大学毕业后,就与其他人开始竞争了,孩子必须要懂得如何在人和人之间维护和竞争。

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合作和竞争就是永恒的主题,这就是体育精神。运动员要同时具备这两种素质。

难以击垮的信心

运动给孩子一次次去接受失败,失败以后能够站的起来,继续往前冲的机会。
 
比如说一个孩子在美国上初中7年级,刚进校队一定是刚开始输多赢少;过了一年到了八年级应该赢就的多一点,输的少一点。这时候孩子的信心就来了,因为能够继续运动的孩子说明他已经在学校磨练的不错了。 
 
但是到了九年级升入高中,孩子又变成高中里面的小弟了,因为九年级上面还有十,十一,十二年级,所以又开始跟着大哥哥打, 又变成了输多赢少。 然后到了十二年级,他就要开始带领其他学生做运动。
 
这六七年时间的磨练,意志力就练出来了,接受失败的考验时也成熟多了, 碰到失败也应该不会怕了。 大学毕业后到了社会,能够接受失败,能够跌倒再站立起来,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性格。一个不能接受失败的人,在社会上一定是一个过得很辛苦的人。

有强大的领导力

在一场激烈专注的比赛中,有时候教练在场外无论怎么叫怎么喊,运动员在场也是听不到,也没有时间听的,因为他们已经完全专注在比赛上。所以在场上就需要高年级的学生,或最好的运动员来领导整个团队的士气。他们是否能够带领整队的人向前冲,通常是比赛胜败非常重要的关键原因之一。 

孩子到了美国初中八年级就会成为球队领导;但是到了九年级上了高中,孩子就又重新开始,跟随十二年级学生的代领;到了十二年级,教练就会需要叫你做队长或副队长, 需要你来带队训练。
 
这些过程都是训练领导能力的机会。而且这种领导的能力是以精神与体力来领导,必须挺胸立地的带头,队长需要学习怎样去启发和激励队友,为了赢得这场比赛去拼命。即使你个人能力很强,在比赛中往往是全场得分最多的人,但是你的队输了,你依然是输。
 
哈佛大学2014年有一个调查报告,全国过一半的女子CEO,52%是大学运动员;它们所调查的CEO所具备的一般特质包括喜欢竞争、不怕失败、爱领导、责任心重、痛恨失败。
 
另外一个报道是几乎90%的500强企业的上层都曾经是运动员,这个概率和中国的教育:培养会读书会理解知识的学生的侧重点,完全不同。
 
所以,如果你已经有了一个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那么他的智力优势将成为在他的体育运动中的有力支持。孩子将充分调动起自己的大脑,在充满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合作、冲击和挑战的体育项目中,进行更加真实、全面和深度的思考。

如果你的孩子在学习方面的优势尚不明显,那么在体育运动上的尝试可能是他的一个获得自信的来源,尤其是在美国。可以把体育玩儿好的孩子,智力一定足够好,当他对自己有了充分的自信心,学业上的前进也会随之变得简单明朗起来。


官微总结:

为什么突然想抱怨一下这件事,是因为大家都熟悉的欧冠。
 
5月28日,皇马和马竞争夺冠军,前120分钟双方踢成1:1,最后皇马通过点球击败了同城死敌马竞。
 
最感动官微的是什么呢?射失点球的胡安弗兰来到球场的一侧,弯腰致歉,上万名原本陷于一片死寂的马竞球迷纷纷起身,忍痛报以掌声对他表示安慰。
 
官微觉得这种全民的体育精神,我好像从来没有感受过,我看到别的国家因为体育而凝结的某一种团结甚至让我感动又妒忌。不要说什么我们亚洲人和欧洲人有先天的差异,拜托你都没有重视过“体育”这件事情,要谈什么“差异”呢?

最后给大家放一段小小的视频:

电影《挑战星期天》,演员阿尔帕西诺在赛前激励人心的训话: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