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教育-101】校门一小步,成长一大步

2016年06月10日 新西兰教育


我站在B小学校门口,望着女儿的身影渐渐远去。女儿的身边是她的同伴,还有前来迎接她俩的B小学的老师。女儿走到教学楼前,轻轻的一步之后便消失在教学楼里。我深深为女儿喝彩!别看这轻轻的一步,已经成为她成长过程中历史性的跨越。

女儿和她的同伴是去B小学做志愿者,协助老师照管那些放学后“无家可归”的孩子。这些孩子的爸爸妈妈们都上班,无法下午三点一放学就去接孩子。学校就办了这种托管班来照管这些孩子,直到他们一一被家长接走。

有人可能会想,“这有什么稀奇,不就是带小孩子吗?!”是的,如果这活动是女儿学校组织安排的,那确实没那么值得称道。但是,这件事厉害就厉害在于它全部是15岁的女儿和另一同组同学独立策划完成的。整个规划阶段从头至尾,无论是女儿学校的老师还是我们作为家长,都没有出面帮助孩子做过任何外界联络工作,所以,这件事情对女儿来说就意义大为不同了!

社会实践课程

这是IB课程体系中十年级的MYP课程中的一门特殊的实践课程,课程要求学生独自或两三人一组,为社区提供服务,服务的项目要自己确定。

项目分为四个阶段:调研和规划,实施(提供服务),记录项目日志,项目汇报。整个过程历时半年。在课程开始时,学校提供给学生一份详尽的项目操作指南。包括课程的目的,交付作业的时间要求和规范,极具指导意义。


旁观女儿的煎熬

课程开始了,女儿脑袋里就一个字,懵!
作为家长,看到了女儿这个课程从开始到现在,是怎样一个煎熬接着一个煎熬地熬过来的。

1.  选题目。


项目要自选某种对社区有贡献的社区服务,所有必须先选题,也就是“干什么”。很快,女儿就发现了:“我们不到16岁,很多地方都不让我们参与!”选题像是大海捞针,小组的成员凑在一起,开始就像没头苍蝇乱撞。经过一些头脑风暴,她们比较明确了方向,想做一些与儿童教育相关的义工。于是向一些儿童公益组织发出了第一批邮件。几经辗转波折,最终锁定了为贫穷地区的小学校做课后班的义工。据女儿讲述,这个选题的过程十分复杂,而且历经种种磨难,光是这个过程的酸甜苦辣就够说上半天。


2.  没人理会。


开始的“海选”沟通是个痛苦的过程。女儿一共向7个组织,11所学校发出了近30封热情洋溢的邮件,起初的结果就像石沉大海。可以理解,单位里大家都忙,邮箱里的邮件一封接一封,如果不是和自己工作相关,很容易女儿她们的邮件就会被淹没在邮件的汪洋大海中。


3.  悬浮不定。


在黑暗中等待久了,看到一点希望就极为兴奋。但是,好几次那些微弱的希望又瞬间破灭,回到了无限等待的煎熬中。

 
有一次,女儿高兴地跳起来说 “我收到一家组织的回信了!他们是专门做儿童帮助工作的!” 对方的邮件是这么回的:“你好,谢谢你们的热心。欢迎你们做志愿者。这是志愿者的报名表,请填写。” 结果,报名表都填好了,却是空欢喜一场。之后再也没有收到他们的信息,最后只得改弦更张。
 
还有一次,好不容易和一个单位的人在中午打通了电话。对方电话里说得挺好,当天下午给发邮件给女儿确认。但是到了下午,女儿没有邮件。等到晚上,还是没有邮件。这时候咋办?已经是周五晚上,下周要向辅导老师汇报项目进度。打电话去吗,周五晚上影响人家休息。第二天周六,那发个短信吧。发过去,又没有回音。女儿那几天简直是魂不守舍,如坐针毡。

4.  给陌生人打电话。


且把英语是第二语言的困难放在一边,单就女儿的15岁的年纪,给陌生的组织和学校在没有事先联系的情况下打电话就是个挑战。我清楚地记得有几次,女儿跟我诉说邮件没人回复的苦衷。我鼓励她去打电话,但是提前要理清思路,做好多种应对的准备。女儿自己在纸上把要说的内容都列好,然后躲到自己屋里门窗紧闭去地打电话。在整个规划阶段,女儿一共打过六通电话,有几次还是要先打到前台,说明来意,再转接到其他分机。




我的几点感想

1.  正确的指挥棒。学校总归还是握着指挥棒。学校的课程怎样设置,学生就怎样学习。社会实践当作一门课程而不是“提倡进行”的课外活动,是一件大好事,也是我认为IB课程设置中的一个亮点。

2.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全年级约200学生,每2-3人一组,每一组都有一位指导老师,所以有大量的老师担任了学生小组的辅导工作,不论是否是10年级的任课老师。但是,老师们做的,不定期和学生见面,多是在上午课间,或者午餐时间。用个十来分钟了解一下进展情况,做些指导。但是老师不包办,让学生自己去摔打,这对学生来说是很好的锻炼。有些学生没有紧迫感,晃来晃去没有进展。可那些老师也不急,反正没有进展最后难受的是学生自己。

3. 写反思日志帮助成长。读书之后不思考,学到的东西就少。社会实践同样适用这个道理。在这个课程设置中,老师要求每个同学记录自己所做的项目的发展过程,另外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是要进行反思的记录。女儿的反思日记随感随写,内容相当丰富。从我在新西兰的高校学习的经历中,我知道在写反思日志时,对每次遇到困惑时的自省和领悟是最能使自己长进的地方。很高兴地看到学校要求这是学生必须要做的内容。

4. 给家长提供了传授经验的机会。和那些陌生人联系,是写邮件还是短信,还是打电话?打电话如果是留言你留言还是挂机?如果留言你说什么?如果电话通了,第一句说什么,三句话能不能把事情讲清楚?如果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课题摆在孩子面前,我们做家长就是再有经验,孩子也不会有兴趣听你传授。但这次的活动前期策划中有大量的外界沟通工作要做。女儿遇到一些困惑时会和我们说,这给了我和太太一些很好的机会,把我们在职场中二十多年积累的一些关于与人沟通的经验说给女儿听,这实在难得。女儿付诸实施后发现管用,对我们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也有提升:“原来爸爸妈妈那些道理和做法是有效果的!”。

5. 学会发现自我价值。女儿在到校之前还一直在我车里嘀咕,“那些小孩不喜欢我咋办?他们跟老师投诉我咋办?” 结果第一次活动结束,女儿就已经喜出望外地不停地在讲述如何欢乐地带着那六十多个小学生玩耍,他们是如何喜欢和她们两位大姐姐玩。有个一年级的小萌孩跑到女儿身边,坚持说要和女儿“抱抱”才算正式认识。那些孩子超级喜欢两位大姐姐一人一头摇大绳让他们跳,和大姐姐玩游戏特带劲。女儿很快地发现了自己的价值:那就是以大姐姐而不是老师的身份跟他们一起玩耍!



6. 帮助培养自信。从项目开始时的懵懂状态,到煎熬之后磕磕绊绊地促成了项目的实施,这极度增强了女儿的自信心。这种自信来自于自己一次又一次不断克服了遇到的困难,一次又一次地做到了自己以前没有想到能做的事情。每一次重新找到方向,每发出一封邮件,每接到一个反馈,每打完一个电话,每收到一份确认,孩子们的笑脸,这些,一样一样地都在帮助着女儿建立自信。

现在,随着这第一次活动的到来,女儿两人小组的项目的调研和规划阶段已经结束,进入了实施服务的阶段。

在第一天活动结束后,女儿居然主动给那所小学校的老师发了短信,告诉她们自己第一天活动的感受,也再次感谢她们提供这样的锻炼机会。与先前漫长的等待不同,这次马上就收到了老师热情洋溢的反馈短信,表扬她们第一次活动的良好表现!



 
接下来的两个月,女儿每周有一到两天下午课后会去B小学,和其他老师一起在课后照管那六十多个孩子。在整个活动结束之后,女儿和同伴每人要写出活动总结并向老师和同学作汇报。

对女儿来说,第一次迈入B校教学楼的那一小步,标志着她成长过程中的一大步。经历了这样的社会实践课之后,女儿变得更加自信,更加成熟,也更加了解社会。这是我所期望的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真正意义所在!




作者简介


Sherman Wang - 在外企工作了二十年,曾任全球五百强美资企业中国区服务总监。因希望为孩子寻找更好的教育环境,全家移居新西兰。


Sherman创办了提供教育服务的公司,并在奥克兰理工大学(AUT) 教育系就读深造。


如有关于新西兰留学方面的需求,请发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