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选题目。
项目要自选某种对社区有贡献的社区服务,所有必须先选题,也就是“干什么”。很快,女儿就发现了:“我们不到16岁,很多地方都不让我们参与!”选题像是大海捞针,小组的成员凑在一起,开始就像没头苍蝇乱撞。经过一些头脑风暴,她们比较明确了方向,想做一些与儿童教育相关的义工。于是向一些儿童公益组织发出了第一批邮件。几经辗转波折,最终锁定了为贫穷地区的小学校做课后班的义工。据女儿讲述,这个选题的过程十分复杂,而且历经种种磨难,光是这个过程的酸甜苦辣就够说上半天。
2. 没人理会。
开始的“海选”沟通是个痛苦的过程。女儿一共向7个组织,11所学校发出了近30封热情洋溢的邮件,起初的结果就像石沉大海。可以理解,单位里大家都忙,邮箱里的邮件一封接一封,如果不是和自己工作相关,很容易女儿她们的邮件就会被淹没在邮件的汪洋大海中。
3. 悬浮不定。
在黑暗中等待久了,看到一点希望就极为兴奋。但是,好几次那些微弱的希望又瞬间破灭,回到了无限等待的煎熬中。
4. 给陌生人打电话。
且把英语是第二语言的困难放在一边,单就女儿的15岁的年纪,给陌生的组织和学校在没有事先联系的情况下打电话就是个挑战。我清楚地记得有几次,女儿跟我诉说邮件没人回复的苦衷。我鼓励她去打电话,但是提前要理清思路,做好多种应对的准备。女儿自己在纸上把要说的内容都列好,然后躲到自己屋里门窗紧闭去地打电话。在整个规划阶段,女儿一共打过六通电话,有几次还是要先打到前台,说明来意,再转接到其他分机。
5. 学会发现自我价值。女儿在到校之前还一直在我车里嘀咕,“那些小孩不喜欢我咋办?他们跟老师投诉我咋办?” 结果第一次活动结束,女儿就已经喜出望外地不停地在讲述如何欢乐地带着那六十多个小学生玩耍,他们是如何喜欢和她们两位大姐姐玩。有个一年级的小萌孩跑到女儿身边,坚持说要和女儿“抱抱”才算正式认识。那些孩子超级喜欢两位大姐姐一人一头摇大绳让他们跳,和大姐姐玩游戏特带劲。女儿很快地发现了自己的价值:那就是以大姐姐而不是老师的身份跟他们一起玩耍!
在第一天活动结束后,女儿居然主动给那所小学校的老师发了短信,告诉她们自己第一天活动的感受,也再次感谢她们提供这样的锻炼机会。与先前漫长的等待不同,这次马上就收到了老师热情洋溢的反馈短信,表扬她们第一次活动的良好表现!
对女儿来说,第一次迈入B校教学楼的那一小步,标志着她成长过程中的一大步。经历了这样的社会实践课之后,女儿变得更加自信,更加成熟,也更加了解社会。这是我所期望的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真正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