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内向、敏感、胆小、害羞? 谁说他们不是宝!

2016年10月31日 澳亿



一、为什么关注性格

小时候的我,活泼外向。在成长过程中,女性特有的细腻敏感日渐显现,越大越喜欢自我空间。这让我的性格显得左右适中,既享受独处,又不惧怕人多的场面。尽管自知缺点甚多,对自己还是由衷接纳的。这种自我认可,是我一生自信乐观的根基。

而肯定自己、自信乐观,绝对能大幅提升幸福感。因此,我一向重视对孩子这一方面的教育。

我过往的文章,写育儿的不少,但几乎没有关于学习的。我对孩子倾注的心血,都在身心健康方面,特别是心理层面。

不是学习不重要,而是,我看得清楚:

健康的心态,是人生幸福的必要条件,而学习成绩,它不是。


就是说:只要心态好,哪怕成绩平平,将来只能做个小文员,也一样能活得幸福满满。心理不够健康的人,哪怕毕业于顶尖大学,也可能过的是:衣食丰足,却内心憔悴的生活。

幸福感,是很自我的东西,无法从外界获取评判标准。


外向的我,偏偏找了个内向的老公。刚认识的时候,他紧张害羞,常常突然就涨红了脸,还要用手遮着。我觉得有趣,取笑他。在社会摸爬滚打多了,这便成了老黄历。

女儿随爹,松子就是佐证。她不仅遗传了老公的外貌,还有性格--内向、敏感、胆小、害羞。于是,外向妈妈面对内向孩子的各种纠结开始了。

我承认,起初我是“世俗”的。我常想:为什么她没遗传我的性格啊,外向活泼的孩子不是更招人喜欢吗?怎么办?我要怎么帮助我的宝贝呢?

正好,我喜欢研究人,研究人性。而且,我这人一旦投入做什么,就有那么股钻研劲儿。带着对女儿性格上的困惑,我上网查资料,看别人的经验,了解心理学相关理论,去宝宝活动组都会向学过幼儿教育的老师请教……了解得越多,便越颠覆我以前的观念。

现在,我可以骄傲的说:我感恩女儿有这样的性格!内向,这不是缺点。相反,它是珍贵的!



二、内向型人的特征:

到底怎样算是内向呢?综合各方资料及我自己的观察,主要表现如下:

1、敏感。不喜欢吵闹的地方,音响稍大都会紧张。

2、保守。比如,没吃过的东西,首先抗拒,而不是好奇。

3、反应慢。跟她说话或问她什么,绝不秒回,甚至看不出她到底听到没有,让急性子的我抓狂。

4、胆小,对自己的人身安全特别小心。松子到三岁半才敢玩气垫蹦床,那种颤巍巍的不稳定感,对别的孩子来说是乐趣,她认为是危险。摔一跤,哪怕就破了点儿皮,都吓得浑身发抖不敢看。因此我常怀疑她前世经历过重大外伤。

5、害怕冲突和竞争的气氛。不喜欢有冲突感的游戏和比赛,特别是需要快速反应的。松子小时候连抢椅子的游戏都不敢玩。

6、害羞。不喜欢上台表演,或当众回答问题。见人打招呼是个难事。为这,常让我在外人面前脸上挂不住。怎么教育、威逼利诱,都不大见效。

7、谨慎。问她什么,哪怕完全没有利弊可言的问题,她也要思考半天,斟酌良久,最后很可能答“I'm not sure”。为此我还教育过她:要做一个有想法、有主见、有态度的人。我的性格和她正相反,哪怕两个答案我都没所谓,也一定要选一个出来,而绝不会说“我不确定”这种没有个性的话。



三、内向者为什么会有这些表现?

这里涉及到三位专家的研究,我综合起来整理如下:

1、外向和内向的真正定义:

大众以为,内向就是不爱表达,外向就是活泼好动。但瑞士心理学家Carl Gustav Jung的心理类型理论认为:

所谓“外”和“内”,是指一个人的心理能量的获得,是通过从外部世界的刺激获取,还是从内心的精神世界获取。

外向人喜欢与外界接触,看重事物的体验和经历,通过直接的从事活动和语言交流,获得信息和能量。

内向人则喜欢在头脑内安静地思考以加工信息,看重事物的概念和意义,倾向于从内部世界获得支持。

其中,必须要指出的是:内向≠害羞。但内向的人害羞的机率明显要高。

内向的人选择逃避社交场合,往往是由于他们觉得在这种场合太消耗精力,内在能量得不到满足,而不愿意参与。

而害羞的人则是想参与,却由于不自信等原因而害怕参与。


2、内向者的心理学分析:

著有《高度敏感成人》《高度敏感者工作手册》《高度敏感者的爱情关系》的心理学博士Elaine N. Aron,有个桔子输送带理论:

桔子根据大小被依次送进大中小三个槽。而敏感孩子的脑子不只有大中小三个槽,分得更细。如果一下子涌进太多桔子,输送带被塞住,会因此停摆。



将Carl和Elaine的研究相结合,我们就不难理解内向型人:

❶ 内向者反应慢、爱犹豫,因为他们想得更多。

内向者处理外界信息时的大脑神经回路更长,思考过程更复杂,需要的思考时间也更多,所以会导致内向者可能看起来反应慢、爱犹豫,喜静不喜动。

❷ 内向者不需要太多刺激,就能保持对外界信息的敏感。

内向的人如果遇到外界环境的刺激过多,比如与人谈话太多、环境太吵、太兴奋等,会有精疲力尽的感觉;参加派对时,会寻安静角落独自呆着、或提前离场。他们会避免接受过度刺激,因而显得害羞或不合群。

❸ 内向者不需要太多的外界刺激,就能感到快乐。

内向的人喜欢独处,觉得放松。喜欢一个人的活动,比如读书、画画、写作、独奏等。而外向的人独处一会儿会觉得无聊,处在人群中才自在。他们喜欢团体活动,比如玩乐队、集体舞等。

❺ 内向者常常与自己对话,有很多想法,却较少表达。


3、内向者的优势:

犹太作家Susan Cain在《安静:内向性格的竞争力》中指出:

❶ 最有创造力的人,往往是极为内向的人。因为独处是创造力的关键因素。

❷ 领导力方面,内向者也可能更具优势。沃顿商学院教授Adam M. Grant做过一项研究发现,相对于外向领导者,内向领导者总是能够创造更大的效益。因为当他们管理雇员的时候,更倾向于让有主见的雇员去自由发挥。反之,外向的领导者更有可能不经意地对自己的主意非常兴奋,这使得其他人的想法采纳几率更低。


四、如何呵护内向的孩子

现在,我明白了,内向不仅不是缺点,反而是很有积极意义的。可是,他们毕竟是少数族群。在大众的眼里,内向的性格不那么讨喜。那么,做为家长,怎样呵护这样的孩子呢?

以下是我的一点儿心得:

1、孩子不肯打招呼时,不要当众逼迫。

不打招呼,并不是他们蓄意无礼,更非故意挑衅。他只是害羞。害羞,是自信不足。此时,他们才是弱势。

那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不对孩子做任何负面评论,不给他贴标签。然后,很自然的,假装孩子的口气,替孩子回应客人:“啊,阿姨来啦,阿姨你好啊!”慢慢的,孩子见得多了,觉得人和人之间互相问候是件轻松愉快的事,自然而然会开始模仿。没有人愿意被别人指挥,相反,孩子都愿意去模仿。



回到我女儿身上。刚开始,我不懂这些。来客人时,松子总免不了被“折磨”一番,我曾当着外人的面,抱怨她内向害羞,这些负面信息都被松子听进心里了。其实,我当时主要是想说给朋友听的,怕人家觉得我们没礼貌。

没想到,在孩子心里,种下了自己性格不好的印象,原本就不太自信,雪上加霜。当过妈妈的朋友还好,能理解,不会叫劲儿。遇到没有育儿经验的朋友,有时会跟着我一起逼孩子:“快叫阿姨,不然阿姨不喜欢你了。”

这些不当行为,让松子很抗拒打招呼的场面。后来我改变了方法,收效仍然不大。可时间长了,还是看到了效果。

有一天散步,邮递员骑着车迎面而来,松子主动开口说了声Hello,我异常惊讶。我抓住机会鼓励啊:“刚才真棒啊,主动和叔叔打招呼,叔叔也跟你说Hello了呢。”夸奖果然起作用。接下来又遇到位老婆婆,夸她的头花漂亮,我小声问松子:“奶奶说你的头花漂亮噢,要不要说声谢谢啊?”松子又高兴的说了Thank you。


2、以自己的优势为豪,增强整体自信。

内向的人容易自卑,因为他们会更多的检视自己,对外界反馈回来的负面信息也更敏感。而建立自信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肯定自己与众不同的价值所在。

松子的优势是:坐得住,能享受独处。这正得益于她的内向。如果不让看电视或玩电子游戏,许多孩子一个人根本待不住,会说无聊。松子从来不会,从两三岁起,就可以安静的坐着,画一两个小时,不声不响。现在,画画中间,还穿插着过家家,嘴里念念叨叨的沉浸其中。

我欣赏她这种状态。享受独处,是一种能力。懂得享受独处的人,快乐是向内求的,不需要外界的刺激,这非常难得。
不仅爱画,画得也好。每次学校评估报告里,美术那几项总是outstanding,也得过不少小奖。我便不断肯定她的优势。

有一次,她说自己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我告诉她:你可能不是最聪明的,但你一定不笨,以爸爸妈妈的智商生出来的孩子怎么会笨呢?哈哈。营造轻松的气氛,但非常肯定的告诉她:从科学的角度注定了你就不可能是笨孩子。如果你觉得自己笨,需要调整的是对自己的认知。

况且,就算你真的不聪明,也没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擅长,不需要拿自己的短板去比别人的强项啊。而你,擅长画画,而且喜爱,这就已经比很多人都幸运了啊。要知道,有不少人,活了一辈子,都在为找不到自己擅长和喜爱的事而烦恼呢。

3、少批评,多鼓励。

这一点,当今育儿界很流行,我觉得需要警惕过尤不及,特别是在做人和品性上的不良苗头,为了少批评就视而不见,是曲解了本意。

这里要说的是,内向人,天生谨慎,一言一行要经过比别人更多的考虑。因此,对于他们的犯错,在批评之前,一定要做全面了解,再做判断。批评对他们的刺激程度远大于外向型孩子。如果不想他们变得越来越畏手畏脚,就谨慎批评,多鼓励。

以松子为例。年中,学校发学生评估报告,松子放学见了我,却不肯给我看,问为什么?她说肯定评得很差。

问她为什么会很差?她说上课的时候旁边的斯盖总和她说话。我问:“她跟你说话,那你跟她回讲了吗?”她说没有。我说那就是啦,她讲话是她的问题,你没法封住她的嘴啊,老师是清楚的。

何况,就算你讲话了,只会在课堂纪律这一项差评,其它方面的评价是不会受牵连的呀。其实,我猜,老师故意安排爱说话的斯盖坐在松子旁边,正是因为松子偏内向,自控力强。

借此,我跟她讲了很多,关于自我评价的客观和自信。我明白她的性格使她天生就严于律己,我要让她活得更放松,更自信,更随心。对孩子的教育真的要因人而异,对于天生任性孩子,则应该多向自律和责任感上引导。

4、多跟外向的孩子一起玩。

孩子爱模仿,在模仿中学习。大人叫他怎么样,他不爱听。但别的孩子这样做了,就自然而然的有样学样了。

松子上学第二年开始,就明显的外向不少。表现在,和熟悉的小朋友们在一起的时候,会特别疯,和她独处时简直判若两人。连中文学校的校长都说:“你家松子和以前不一样了。”这都得益于身边的小朋友们。在学校,结交了相对固定的朋友,受她们大方外向性格的熏染,近赤者红了嘛。

5、走出去,增加见识。

见多识广,相对会自信一点。在外面,有机会接解到更多的人,学习和习惯与人交往。旅行对生活质量的提升是不可估量的。被生活琐碎包围的人,出去旅行一圈回来,看问题都会开朗许多。同样,成长中的孩子,更需要开阔的心胸和开拓的视野。



好,今天这碗鸡汤,专为内向的人们而煲,鸡肉多多,营养杠杠滴!爸爸妈妈们,千万不要“有眼不识宝”啊,好好珍惜和呵护你们的宝藏吧!愿天下所有的孩子都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内心强大!


免责声明:本账号内容著作权和署名权归原作者所有,其中可能会包含第三方观点,与本平台立场无关,本平台对此不负任何责任及法律责任。 如原作者或涉及人员对版权或内容有异议,请与本账号联系,我们将核实并妥善处理。本平台秉承严谨细致的态度,然疏漏之处在所难免,对于任何使用本文信息或由信息疏漏、错误带来的损失,本账号不承担任何责任。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