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历过的中美中学教育:中国重成果,美国重过程!

2017年06月25日 美国高中留学



眼下中国高考考生还在紧张地等待着分数线的公布。网上流行的说法是:“高考是中国人一生中最后一次不看颜值的比拼。”的确,高考是一场公平的竞赛,它可以决定一个人此后接受怎样的教育,接触怎样的人群,就职于怎样的公司,也就间接决定了他(她)将来有多大机会走向怎样的人生方向。于是,中国的孩子们从上小学起就被灌输高考的重要性,人们深信,只要在高考这一场考试中表现优秀,将来的人生就有了保障。然而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国,学生们大概对考大学有着不一样的理解。


 

就说考试这件事吧。

 

在北京上初中的时候,我仗着自己知识基础还算扎实,平时对老师布置的作业那是毫不在乎。我一直坚信,不管我平时怎么撒开了疯玩,只要期中和期末考试之前好好复习,拿个班里前几名,那么我的父母和老师就不会来找我麻烦。我还记得那时的早自习,坐在我前面的小组长回过头来跟我要作业,我会理直气壮地说:“昨晚一口气看了两集《奋斗》,哪儿有时间做作业啊!”小组长拿我没辙,甚至连老师都会因为我优异的考试成绩放我一马(好几马)。

 

2010年八月,我刚刚过完15岁生日便急着收拾铺盖,从生我养我的北京城飞去美国南部的德克萨斯州,在一个名为泰勒的小镇上度过了四年的高中生活。我到那里的第一个学期就体会到了美国教育体制和中国的不同:每门科目的总成绩不是被一场考试决定,而是由每日作业,当堂抽测,课堂参与度,单元考试和期末考试这几项成绩按照一定比重来决定的。就好比说,如果你有一天偷懒没写作业,每日作业这一项就会有一个零分,如果它拉低了每日作业总成绩10分,而homework占总成绩的10%,那么你这门课的总成绩就会立刻下降1分(10x10%)。这意味着,我必须极度重视我在课堂的每一项表现,但凡有一次作业没交,或者因为偷懒没读书考砸了抽测,那么我给总成绩造成的损失就要在大考试里加倍努力补回来。而每门课的成绩又会汇总成一个绩点(GPA),也就是考大学时招生官重点考察的条件。

 

还记得我入学的第一个学期,英语文学课学到了《吉尔伽美什史诗》,目前世界最古老的英雄史诗,四千多年前就在苏美尔人中流传。当时,课上的当地同学们都会暗自抱怨道“虽然这本书不长,但是读一页仿佛有一个世纪那么久”。确实,要是让咱中国人读一本没有注释的文言文书籍,也会感到困难。而我作为一个英语为非母语的插班生,被这本书彻彻底底打败了,完全失去了信心。老师布置的读书作业也没有勇气去读,导致第二天抽测的时候考了我人生中第一个不及格的分数。这个分数拉低了我这门课的总成绩整整5分,以至于到最后,就算我的期末考试拿了很高的分数也没能挽救回来,这门课最终也成为了我四年高中生涯里唯一一门没拿A的课,在我的成绩单上画下了污点。

 

从那以后,我明白了,想要在美国高中成为一名学霸,一定要时刻紧绷神经,不能放过任何一份作业或一场考试。于是我改变了学习习惯,从一个靠突击的考试型选手变成了脚踏实地的奋斗型选手。我渐渐发现,用这种方式学习更能激发我的兴趣。

 

记得高中最后一个学期文学课读到了海明威的《太阳照常升起》,让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作者描写到几个美国年轻人到欧洲,心中充满着对生活的不满,他们晚上会穿梭于巴黎街头的酒吧,通宵和朋友一起散步,浪费着他们的青春——这些情景印在我的脑海里。恰巧那学期春假,我和朋友们一起去法国游玩,我亲身经历了海明威笔下那些年轻人的生活,也体会到了他们的心境:尽管生活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尽管我们看似一无所有又无能为力,但至少我们还年轻。正因为我当初一字一句仔细读了那本书,我看到了海明威眼里的巴黎,这对我也是非常宝贵的体验。

 

我并不否认那些应试技巧和考前突击对于学生的帮助,但我在经历了两种学习模式之后,我只能说日渐累积、循序渐进的学习更让我享受,放松。也正是在高中文学课中的渐渐积累,才使我发现了自己在英文写作方面的特长,甚至让我做出了大学学习文科专业这个看似疯狂的决定。

 

美国教育看重过程,而中国教育看重成果。美国课程对学生步步紧逼,但实则又是在给学生很多机会提高;而中国学生从小学到高中这12年都是在为高考努力——这是他们唯一能证明自己的机会。这个差异深刻体现出两个国家的人在思维方式上的不同。美国人学习时一步一个脚印,学校要求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慢慢钻研;而中国人则追求速度,学习最主要的目的是快速掌握考试提纲内的知识点,学生甚至不需要理解,只需背诵解题方法。最好的例子莫过于两个国家的学生学数学的方式,拿分解式子来说,中国学生熟练掌握交叉相乘方法来快速分解,可是并没有几个人能说出这个捷径是由何而来的。但是美国的学生并不会用交叉相乘的方法分解式子,而是会用传统的找公因数的方法来解题。中国解法要求学生在思维上大跨一步,相信一个他们并不真正理解的算法,而美国解法允许学生通过自己的尝试慢慢得出结果。

 

这个思维模式的差异其实不单单体现在对待学习的态度上,在大学毕业后,大部分中国年轻人又会奔向人生的下一个目标,那就是买房子,仿佛这是成功最基本的标志;而美国的年轻人绝不会以买房子为人生最主要的目标,他们追求自己感兴趣的行业,寻找机会开拓眼界,他们认为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一栋房子,而在于自我提升。这在本质上和学习模式的差异是一样的,中国人习惯定一个终极目标,他们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达到目的,而美国人走一步看一步,做到现有的最好才有机会在将来更多的提升。

 

我的留学经历教会了我,只有先把大目标放下,做好眼前的事,才能在途中学到东西,变为更优秀的人。中式思维以成功为结果,而按照美式思维踏踏实实努力,照样也会得到名牌大学学历、高薪工作、大房子这些被中国主流社会认可的成功的标志,而除去这些外在的东西,还能在精神层面上开阔视线,充实自我。


作者简介: 沙童,系FT中文实习生及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本科三年级学生。


声明:本文整理自FT中文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小编删除,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谢谢。

留学疑问,方舟必答

如果您对于留学有任何疑惑,欢迎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立即与我们的咨询顾问直接取得联系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