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BMJ:三叉神经痛【临床实践】【2016年第11期】

2017年06月30日 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



点击标题下「蓝色微信名」可快速关注


  • 魏延萍   译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


三叉神经痛是指第五颅神经一支或者多支分布区的典型性疼痛。其诊断可以仅依赖病史:发作性疼痛,每次发作持续数秒或数分钟,发作间期无疼痛。发作频率每日4~ 5次至每日数百次不等,可持续数周至数月,缓解期可维持数月或数年。疼痛很剧烈,常被描述成强烈的、尖锐的刺痛或者闪电样痛——就像电击一样。三叉神经支配区任何部位的轻触都可以诱发发作。其他诱发因素还包括进食、说话、洗脸、风吹、刷牙。因而三叉神经痛常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导致抑郁。某些患者有一半的时间可出现低强度的背景疼痛;这种情况被称为不典型三叉神经痛、2型三叉神经痛,或伴随不典型疼痛的三叉神经痛。神经系统检查通常是正常的,但是患者可以出现感觉和植物神经损伤的症状1,病史很长的患者可以出现轻度的感觉减退。


主要结果:治疗的有效性

表1列举了目前的治疗方法对三叉神经痛患者有效性的证据



治疗的临床指南



卡马西平:英国国家健康与临床优选研究所(NICE)的指南建议卡马西平作为三叉神经痛的首选药物治疗2,3。开始治疗或结束治疗均需数天时间逐渐递增或者递减药物剂量,以避免常见的不良反应。皮肤的不良反应包括Stevens-Johnson综合征,可能有潜在的生命危险4


奥卡西平:一篇非系统性综述发现奥卡西平和卡马西平对于减少三叉神经痛的发作有相似的疗效5。尽管在专利保护期的国家,奥卡西平比卡马西平更加昂贵,由于其毒性相对较低,而受到临床医生的偏爱。


拉莫三嗪:尚缺乏充分的随机对照试验证据来判断拉莫三嗪对于三叉神经痛患者治疗的有效性。临床医生常将该药用于不能耐受卡马西平的治疗(例如,由于过敏反应),或者当卡马西平疗效欠佳时,作为补充治疗。为了防止出现皮疹,剂量必须逐渐递增,因此不适合用于急性期疼痛的治疗,而对于中等度疼痛的长期治疗最有效5


加巴喷丁:尽管对于多种神经病性疼痛,尤其是疱疹后神经痛有效,但尚缺乏其对于三叉神经痛治疗的应用证据。一个随机对照试验显示,加巴喷丁同时合用罗帕卡因(扳机点局部注射),与单用加巴喷丁相比,对于三叉神经痛患者可以减轻疼痛和改善功能状态,而无或很少不良反应5


巴氯芬:共识建议对于多发性硬化患者出现三叉神经痛的症状时,可能有效。这部分患者可能已经使用了巴氯芬,可能不需要添加卡马西平,即可控制症状。巴氯芬可能导致一过性镇静作用,并且可能降低肌张力。突然停药可能导致癫痫和幻觉。


虽然可以考虑合并用药,但目前没有很好的证据发现患者在一种一线治疗药物(卡马西平或奥卡西平)最大耐受剂量治疗失败后,合并用药会带来持久的疼痛控制5,6。这时需要考虑外科治疗。


微血管减压术:没有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但观察发现术后患者通常疼痛立刻减轻。对于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疼痛,生活质量明显减退的患者可选择微血管减压术。手术需要全身麻醉,主要的不良反应是同侧听力丧失(不到5%),通常持续存在。70%~80%的患者得到即刻完全的缓解,而60%~70%的患者术后20年维持无疼痛状态,这样的治疗效果意味着比较该手术与其他治疗方案的随机双盲试验,会有伦理学方面的顾虑。从而提示微血管减压术应该作为某些情况下(例如,年轻的患者、那些服用抗癫痫药物不良反应很大的患者,和那些不愿意或者不能耐受抗癫痫药物潜在不良反应的患者)。微血管减压术对于多发性硬化相关三叉神经痛的患者治疗成功率很低。这部分患者的疼痛可能是由于一种不同的机制导致,一般不建议把减压术作为一线治疗。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应用如咖玛刀或射波刀技术和线性加速器多叶准直器功能(LINAC-MLC)来实施。不需要全身麻醉(或镇静),但减轻疼痛的效果并非即刻显现。因此,不作为急性期治疗的选择。不良反应包括面部麻木,尽管比其他姑息性损毁性治疗措施更少见。立体定向手术后传入神经阻滞性疼痛罕见,但反复治疗可能也是一个问题。


经皮损毁性神经外科技术(射频热凝固术,甘油注射神经阻滞术,球囊压迫术):与微血管减压术相似,但与立体定向放疗术不同,这些治疗方法可以立刻减轻疼痛,因此被认为可以用于急性期治疗。但与微血管减压术相比,治疗反应持续时间短,而且需要短暂脉冲式强效镇静或者全身麻醉。不良反应包括低风险的面部麻木、角膜感觉迟钝、传入神经阻滞性疼痛,特别是反复治疗后。另外3种治疗方法在损伤神经时少部分病例会出现三叉-迷走神经反射,影响到心脏,非常少的情况下会伤及颈动脉或者出现颅内感染。球囊压迫有导致三叉神经运动支功能异常的风险。


对复发的三叉神经痛患者,在重复外科治疗之前,再次详细回顾分析疼痛病史非常重要,以判定是否药物治疗可以达到足效。反复立体定向放疗术需要更低的放射剂量,以减少麻木作为一种并发症出现。经皮损毁性神经外科技术也可以反复治疗,但是每一次用这种技术的再治疗或用立体定向放疗术,都与三叉神经传入阻滞的蓄积风险有关。


三叉神经痛患者应该在具有多学科团队的专科治疗中心治疗。通过这些有资质的团队与其他具有相同疾病的患者接触,也是有益的。


BMJ 2015;350:h1238 doi: 10.1136/bmj.h1238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