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加拿大国庆150周年。身为移民,在这新家园普天同庆的日子里,我有感而发。
1、加拿大,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
20多年前,我随父母移民加拿大,我后来返回中国创业,我父亲移民后曾在唐人的超级市场帮忙做过工,我母亲则在家帮我妹妹带孩子。我父亲已过身,母亲在温哥华妹妹家,安享晚年。
移民加拿大,我父母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感受。
从登陆那一天开始我母亲就喜欢上这里,回广州探亲,住不到十天就想回去,而我父亲却是不太喜欢加拿大,总有一种“坐牢”的感受,但因为加拿大老人福利好,他只能委曲求全,呆在那边。
曾经有准备移民的朋友问我,你认为,加拿大对于我们是天堂还是地狱?我笑着回答,对于移民来说,加拿大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而是一个全新的环境,跟你移民之前相比较的一个完全不同的地方。
的确有人会视加拿大为移民天堂,不信你去咨询一下移民顾问公司,他们起码会告诉你移民加拿大“十大好处”。客观地讲,相比起中国,加拿大环境好、资源丰富、福利国家,老有所养少有所教,养孩子不会成为你的负担,养老人用不着你操心。
但同样也有人视加拿大为地狱,尤其是那些在中国事业有成者、享受惯了的人,如果不是来加拿大退休的话,可能一切都要重新开始,即使你身怀绝技,也会怀才不遇,原先优势或许多成劣势。
20多年前,我在国内带来的一张博士文凭,还不如朋友在饮食公司学了3个月得到饮食证书吃香。新移民在加拿大想找专业工作,这里样样要专业证书、处处要求具备当地工作经验,一切被清零之后的你想在这里立足会有一种从天堂堕入地狱的感觉。
我在《加拿大打工宝典》一书里充分披露自己这种错位失落的凄惨心景。
某种意义上,乡下人进城与国人移民加拿大有共通之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为了更好的生活,为了实现梦想,农民离乡背井进城谋生,同样,我们通过留学、家庭团聚、技术移民、劳务输出等途径来到加拿大,看中的就是加拿大那好山好水好地方。 所不同的是,加拿大不是乡下,我们并非是“洋播队”。在异域外邦里要经历先求生存,再求生话,最后求发展,这三个“五年计划”。语言、文化、种族、风俗、习惯、社会制度、历史背景等等人的因素,决定了移民加拿大比起民工进城困惑更大,付出代价更高。
对于这些同胞来到,我还是那句忠告: 加拿大,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但却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艰辛地方。
2、去麦当劳饮早茶,适应
一早起来,妈妈对我讲,走,我们去饮早茶。
好呀,什么时候温哥华也有喝早茶的地方?我去取车。
妈妈讲,不用开车去就在附近的。
我印象中只有唐人街有几家茶楼8~9点开始有早茶喝,我父母他们住在Kimgsway,离唐人街还有一段车程。
从他们住的公寓往前走几分钟,,妈妈带我进入麦当劳。
这家位于十字路口的麦记,门口的椅子早已坐满了一大堆的华人,推门进去,大半个餐厅都是华人,五邑话、粤语、普通话和国语从不同角落响起,一早起来晨运完毕的老人家们,不约而同从四面八方赶来这里聚集。
妈妈向我介绍道,这里环境一流,地方宽阔,洗手间比中餐还干净,还有免费中英文报纸,你只需花上几毛买杯咖啡或西式茶,和大伙儿海阔天空地聊上半天。
原来,这就是她讲的饮早茶。
在广州我喜欢饮早茶,一壶普洱、一笼叉烧包、一张早报、一桌认识与不认识的茶友。吃饱、喝足、读了、聊完,起来开始一天的干活。
在加拿大麦当劳饮早茶是一种新体验。我买了一份特价早餐:咖啡、汉堡包、薯饼,加入他们的行列。
这些来自中国各地的移民,在这里都呆了好几十年,称得上是老移民老华侨了,每一个人都有一段与众不同的故事。
中国人适应性很强,没有中式心饮早茶,他们用麦当劳咖啡代替之。我那位老妈妈出国前在茶叶公司做会计,饮了几十年的中国茶,但移民来到加拿大后,她学习喝咖啡,后来爱上咖啡。
新移民要生存下来学会适应是第一步,去麦当劳饮“早茶”就是一个例子。
3、剪发不洗发 ,加拿大,艰难大!
朋友约我在华人聚居的列治文吃晚饭,我趁着还有一个小时的空隙,在该酒楼对面的一个发廊剪头发。发廊虽有4~5张椅,但只有老板兼发型师一个人。他同一个男的剪完一个平头,边干边用粤语聊天,感觉上,你仿佛就是生活在香港或广州一样。不一会就轮到我,我坐上去,师傅他用喷筒喷湿了我的头发,开动电推子吱吱地剪起来,不到10分钟剃完了。平常我在广州,发型师师傅除了用推子剃剪发脚,大部分都是用剪刀一块一块地修剪,如同一个园艺术师在精心打理剪辑他的作品一样。没有半个小时,你是根本没有办法从理发椅上下来,虽然我每次都是剪小平头。
发型店与理发店真的不同,虽然这家理发店装饰不亚于广州发型店,外面的英文招牌是Hair salon,我心里在嘀咕着。望了一下眼前镜子,马上我又发愁,我总不能满面碎发,这样同人吃晚饭吧?
转身,我问师傅讲,你这里有洗头的吗?在广州,师傅不会同顾客洗头的,那是小工做的事。要发型师帮你洗头发,好大的面子,而且多少有点那个。但我见整个店都没有一个小工帮忙,只好小心亦亦地试探道。如果你忙,我可以自己洗的。
不不不,你是客人,怎么会让你动手。我们这里当然有洗头这一项,价目表上都注明。不过,每一个进来的男人都不要洗头,我还要多谢你,让我多赚一份洗头的钱。
这里的人不洗头?我不明白反问道。
男人大都剪完就走,12元左右剪个发,该舍得再花10元洗头呀。不仅男人,有些女人也是剪完回家自己洗的。加拿大,能节省下来一元就算是额外多收入一元的了。
我坐上洗头椅,所谓洗头也是随便洗洗,不似在广州,洗头你是躺在洗头椅上,洗发护发再加头部按摩,半天时间,确定是一种高级的享受。一会儿功夫,前后洗了两趟,师傅说好了。
晚饭时同朋友讲起这段经历,想不到对方瞪大眼望我,哗,你那么奢侈,要人帮你洗头。原来,他也是剪完发回家自个洗头的。
一般人理一次发才10元左右,我却连剪带洗一共花了28元,太奢侈了,同桌吃饭的几个朋友一齐声讨我。
加拿大,我又学了新的一课。
4,我的移民第一课:学会垃圾分类
我初抵温哥华是住在妹妹家的。为了争取表现,我抢着做家务,吸尘、洗碗,完了,我把所有垃圾放在一起,准备拿出去,我妹妹立刻制止我。她对我说,垃圾先要进行分类,市政府会在不同日子分类收集垃圾的,如果被发现没有垃圾分类,他们有权拒绝收集的。我从小受的教育:没有用的东西就是垃圾,没有用的东西放在垃圾箱。我第一次接受垃圾分类的概念:可回收的垃圾:如纸板、塑料、瓶子、报纸;不可回收的垃圾,包括:厨房食物的残渣,如果皮、剩饭、烂菜叶子;生活垃圾,如吸尘机倒出来的、洗手间卫生纸、房间里垃圾桶。妹妹这样仔细地告诉我垃圾的分类,因为她不想我“乱倒垃圾”:不同垃圾放在不同装置器具里,放错地方就是乱倒垃圾。
知道我们国内无垃圾分类的习惯,妹夫带我车库里,指着墙角几个箱子告诉我:蓝色的箱子用来装纸类可回收物品,这是政府统一发的;易拉罐、装塑料瓶等可以换钱,用纸箱盛放。然后,他又带我到厨房,逐一指给我看,洗碗盘下面有个盛装食物残渣的垃圾桶;厨房角落里的垃圾桶是放其他生活垃圾。不可回收的垃圾要用黑色垃圾袋扎紧挷好,再放入车库旁的政府派发的有盖大垃圾桶里。
刚开始一段时间,我不习惯,老是忘记准确的垃圾分类,好几次被妹妹发现,她要纠正我,她和我一齐打开垃圾袋,重新垃圾再分类放好。
后来,我随妹丈将可回收的垃圾开车到购物中心,那里有个回收站,桶纸盒、铝易拉罐、铁易拉罐、有机玻璃、塑料、塑胶,一长排可回收垃圾分门别类,我们分别投放好,然后可以领取几个小钱回来。
有一次,一个和我一起读书的留学生把一团草稿纸扔进垃圾箱,但他放错了地方,老师毫不留情叫住他,让他捡出那纸团,重新扔进正确的垃圾桶。每一个教室都配有三个垃圾桶:有机不可回收垃圾桶,无机不可回收垃圾桶,和可回收垃圾桶。
20多年过去了,加拿大垃圾处理分类又有什么变化呢?不久前,一位住在温哥华的朋友告诉我,她们那里光是厨余垃圾都要再细分类摆放:有机的和无机的,果皮、果核一类要同骨头、剩饭分开……。据《温哥华太阳报》报道,“到了明年年底,居住大温地区的居民,将不能再把厨余当作垃圾般置于垃圾桶弃掉。换言之,由苹果核以至鸡骨、面包、蛋壳、咖啡渣、茶包及用来盛载薄饼的纸盒,居民都须要放进大型环保箱,而非垃圾桶。而且,收集垃圾次数将可能会由目前每周一次,改至每两星期一次。” 垃圾分类越细,不可回收的垃圾更少,收集垃圾的次数也减少了。
不过你放心,经过多年的教育,大部分的加拿大人已经养成这么精细、严格的垃圾分类投放的好习惯。
5、加拿大寻根,读点早期华工奋斗史
几年前,加拿大一个名为《同根相连》的网站(The Tie That Bind),正式开通,向公众细说华工及华裔家族奋斗史。网站特别选择了1个家庭,述说他们早期在协助拓建加拿大的故事。
约在150多年前的19世纪,加拿大最古老的华埠“唐人街”,出现在维多利亚。当时约有2万多华人淘金者来到维多利亚。其后,1881年,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开建,先后有15000个华工参与工程,4年多建铁路过程中超过4000多华工献出生命。
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在加拿大建国史上是重要一章,有人认为,早期华工历史也是“加拿大建国史的另一半”。
重现这段历史意义深远。因为在全加拿大167个“国家历史遗址”(National Historic Sites),没有一个与早期华工有关。维多利亚华埠、温岛哈宁角华人坟场、巴克园致公堂,这三地列为“加拿大国家具历史价值景点”(Designation of National Historic Significance in Canada) 。前者份量大于后者。
对于大多数的移民尤其是新移民,要明白当年华工华人的辛酸奋斗史是不容易的,但作为150年后第二、三或四代的中国加拿大人,应该要学一点加拿大华人历史。
寻找的前辈他乡的故事,发掘在先人加拿大本土源头,我觉得,有助于增进加拿大华人对于文化上的认同感,并会帯来一种血缘上有根的感受。
重视早期华工历史,及研究当今华人现状,密切相关。
加拿大朱凡
微信:Frankzhufan
专注低龄留学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