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乖的人生会有点无聊

2017年06月28日 澳际澳洲




“Goody Two Shoes”「乖小妞」是一篇写于1765年的故事,作者不详,而且有多种版本,真的读过原故事的人大概不多。

「乖小妞」的故事内容是与中国「三十六孝」类似的说教故事(moral tale),小朋友只要表现乖巧就能获得回报。一开始极受欢迎,可是渐渐不太有人看,人们也开始把表现过「乖」或「自命清高」的人叫做“GoodyTwo Shoes”,概念和用法上,跟中文的「乖宝宝」相当类似,不过中文的「乖宝宝」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英文的“GoodyTwo Shoes”却只有贬义。


西方文化认为太乖的人天真不懂事


我们固然希望人人都是好人,这样社会不就很祥和吗?可是实际上没有人随时随地都能做个完完全全的「好人」,更何况做好人有时候也不一定「好玩」。欧美文化中,人过于「好」,更容易被人认为天真、不太懂事、没见过世面,也不好玩,因此可能会被敬而远之,甚至被排斥。


要忍耐还是大声说出不满?



一般华人家庭在教养小孩时通常会强调「尊重」的概念,以不打扰他人为主,就算是想法跟别人不一样,也会依「小事化无」的原则尽量忍过去。实际上,这是一种比较成熟、需要高度自我约束能力的处理方式,西方人有时候也会这样,但西方人也常会把「白色小谎言」掀出来,说出自己的想法,争到底,不一定每一次都会顺对方让事情尽快过去或避免尴尬。两方的作法都有其道理。



一般华人会希望能维持好气氛、让彼此相处融洽,而西方人比较敢提出挑战别人的话,坏处是可能会冒犯到人,可是好处是该处理的问题能更实时解决。

没有学到质疑、独立思考和领导的「乖」孩子,可能要年纪相当大才觉悟到,社会的改变与创新,得靠自己而不能等其他人或「政府」来做。」

要找到东西方互动之间的平衡点,相当不容易。我们都需要别人,也渴望温暖,所以传统的儒家价值还是要好好发扬光大与传承下去,不过,要在现今全球化的环境中确保我们的竞争能力,有时候其实该坚持自己的想法,不要被别人支配,有时候为了自己,为了正义,就不能太怕得罪人,要懂得适时say “No”。 


内容源于网络,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澳际澳洲诚意推荐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