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姑娘说,父亲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有一次却为了给她送忘记带的馒头而一路追着自行车跑了两公里,旁边有人提醒,她才发现气喘吁吁的父亲,接过馒头的那一刻,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有个失恋的女孩说,在最痛苦的时刻,要不是母亲的支持和安慰,她不知道自己的生命是否会继续,当她醒悟过来的时候,她说,如果我的母亲不在了,我会活不下去的……
一个身在异乡的男孩,因为工作的种种不快,几乎抑郁,母亲从家乡寄来的特产让他突然想到,在遥远的那边还有时时牵挂自己的亲人,和那个叫做家的地方做自己最可靠的依靠……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忘不掉的人或时刻,他们给予我们的支持和帮助,是没有人可以替代的,让我们从绝望中重新振作起来。父亲、母亲、朋友、师长……我们被他们温暖着,也温暖着他们。
汪曾祺先生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的世界很平常。但他平常的世界里却是满满的温情和感恩。感谢上天赠予这样的缘分,让你们出现在我的生命里……
所有帮助过我的人,谢谢你!所有我帮助过的人,不客气!
我的父亲
父亲很喜欢我。我母亲死后,他带着我睡。他说我半夜醒来就笑。那时我三岁(实年)。我到江阴去投考南菁中学,是他带着我去的。住在一个市庄的栈房里,臭虫很多。他就点了一支蜡烛,见有臭虫,就用蜡烛油滴在它身上。第二天我醒来,看见席子上好多好多蜡烛油点子。我美美地睡了一夜,父亲一夜未睡。
我很想念我的父亲,现在还常常做梦梦见他。我的那些梦本和他不相干,我梦里的那些事,他不可能在场,不知道怎么会掺和进来了。
我的母亲
她(继母)每次回娘家,都是吃了晚饭才回来。张家总是叫了两辆黄包车,姐姐和妹妹坐一辆,娘搂着我坐一辆。张家有个规矩(这规矩是很多人家都有的),姑娘回自己婆家,要给孩子手里拿两根点着了的安息香。我于是拿着两根安息香,偎在娘怀里。黄包车慢慢地走着。两旁人家、店铺的影子向后移动着,我有点迷糊。闻着安息香的香味,我觉得很幸福。
我的祖父祖母
有一天,他(祖父)喝了酒,忽然说起年轻时的一段风流韵事,说得老泪纵横。我没怎么听明白,又不敢问个究竟。后来我问父亲:“是有那么一回事吗?”父亲说:“有!是一个什么大官的姨太太。”老人家不知为什么要跟他的孙子说起他的艳遇,大概他的尘封的感情也需要宣泄宣泄吧。因此我觉得我的祖父是个人。
一九九一年十月,我回了一趟家乡,我的妹妹、弟弟说我长得像祖母。他们拿出一张祖母的六寸相片,我一看,是像,尤其是鼻子以下,两腮,嘴,都像。我年轻时没有人说过我像祖母。大概年轻时不像,现在,我老了,像了。
那座花园
在任何情形之下,那座小花园是我们家最亮的地方。虽然它的动人处不是,至少不仅在于这点。
每当家像一个概念一样浮现于我的记忆之上,它的颜色是深沉的。
我的脸上若有从童年带来的红色,它的来源是那座花园。
我的小学
有一年寒假,大雪之后,我到学校去。大门没有锁,轻轻一推开了。没有一个人,连詹大胖子也不在。一片白雪,万籁俱静。我一个人踏雪走了一会儿,心里很感伤。
我十九岁离乡,六十六岁回故乡住了几天。我去看看我的母校:什么也没有了。承天寺、天地坛,都没有了。五小当然没有了。
这是我的小学,我亲爱的,亲爱的小学!
“愿少年,乘风破浪,他日毋忘化雨功!”
西南联大中文系
美国人问他(一位作家):西南联大八年,设备条件那样差,教授、学生生活那样苦,为什么能出那样多的人才?——有一个专门研究联大校史的美国教授以为联大八年,出的人才比北大、清华、南开三十年出的人才都多。为什么?这位作家回答了两个字:自由。
我要不是读了西南联大,也许不会成为一个作家。至少不会成为一个像现在这样的作家。
我的老师——沈从文
有一些景仰他的人是未接通知自己去(沈从文的葬礼)的。不收花圈,只有约二十多个布满鲜花的花篮,很大的白色的百合花、康乃馨、菊花、菖兰。参加仪式的人也不戴纸制的白花,但每人发给一枝半开的月季,行礼后放在遗体边。不放哀乐,放沈先生生前喜爱的音乐,如贝多芬的“悲怆”奏鸣曲等。沈先生面色如生,很安详地躺着。我走近他身边,看着他,久久不能离开。这样一个人,就这样地去了。我看他一眼,又看一眼,我哭了。
我的孩子
我的孩子有时叫我“爸”,有时叫我“老头子!”。连我的孙女也跟着叫。我的亲家母说这孩子“没大没小”。我觉得一个现代化的充满人情味的家庭,首先必须做到“没大没小”。父母叫人敬畏,儿女“笔管条直”最没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