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游历四大移民国后最真实的亲身体会!移民到底选哪个国家?(下)

2018年06月26日 加拿大房产投资


关于澳新美加这几个移民热门国家,很多人旅游都去过,但去一个地方是纯旅游还是定居考察,观察的视角会完全不同,对当地消费、物价以及人文环境的评判也都不一样,所以旅游体验和定居是两回事。


本文来自网络,作者游历四个移民国家,分享下走马观花后的感受,尤其是美景之外的思考人生。仅供大家参考!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是最早去的资本主义国家,十几年前,国内连自由行都很少,也没有什么蚂蜂窝可攻略,订酒店都靠打国际长途,我们一伙儿傻白甜用无知限制了想象力,简单策划了一下就出发了。 


那次去的是“悉尼+布里斯班+凯恩斯+黄金海岸”,就是经典的东海岸路线。现在走这条线的同学们都自驾了,方便了很多,很多年前的我们还是fly and fly。 


正因为城市间靠飞机切换,景点间靠公共交通,无形中把澳洲的水陆空都考察了一遍。这一次算是领教了国外的交通系统,原来公交车不是隔几分钟就有一趟,是跟火车一样定点的,通常一小时一班,周末班次会更少,要提前在公交车站牌上查清楚。 

在交通方面,走过这许多国家唯一让我震撼的,便捷程度超过我天朝的就是瑞士,它的火车班次密集,平均5分钟一趟,而且超准时,在瑞士火车游就是最好的体验。 


接着说澳洲的大交通,一小时一趟的公交车基本上把我们打败了,旅游时都是惜时如金的。以前从来没想过,人少的世界是酱紫的。轮船也是,一小时一班次,错过了上一趟,就只有漫长的等待。 


除了有点儿吐槽澳洲的交通,下了飞机的第一感觉还是非常美好的。阳光,沙滩,气候,环境一如预期,人也热情。走在大街上,和迎面过来的路人,只要目光稍有交织,对方就会冲你微笑,是那种很真诚的有内容的笑容。作为头一次走出亚洲的小白来说,有点儿受宠若惊,顿时提升了对资本主义的印象。

因为基本是第一次出国,走在大街上,除了被资本主义有点儿晃的眼花缭乱外,还有就是看到街边的餐厅里,经常一伙一伙的日本人端坐在那里慢生活,有点儿小艳羡。感叹这边的日本人真多,还都很有钱的样子。。。以至于我们在路上也被当成过日本人,上来就跟我们叽里呱啦一通问路。开始还以为是我们中的某个人长得像日本人,后来知道这边凡是亚洲面孔都默认为日本人。 


那会儿澳元还挺值钱的,汇率是1:6,而一瓶饮料就要3-4澳元,一换算有点儿接受不了。好在满大街都有那种能自己接水的可饮用水,所以去之前就被朋友嘱咐过,一定要带水瓶。然后导致现在对那时的印象,还是跟上大学似的,背着书包,拎着水壶,一路都叮叮当当的。

但那会儿才2005年,后来国内迎来了经济高速增长的十多年,加上这几年国内的物价也上涨了不少。另一方面,对澳元的汇率又下来了,现在再去澳洲的小伙伴们再也没有这种高物价的感觉了,旅游舒适度高了不少。 


后来发现,其实在那边玩的日本人也都是老年人,他们的习惯就是拿到丰厚的退休金后环游世界。听说现在日本人少了,反而是中国人很多,这也是国力增强的表现吧,给祖国麻麻呱唧呱唧。 


悉尼

悉尼就是典型的大都市,也一样会堵车,上下班的时间,路上的老外也都是西装革履,行色匆匆,生活节奏并不慢。但除了那几条主街,其它地方感觉还好,可能当时是奔着旅游的心态,对大都市都没什么感觉,快速掠过。现在再看那时的照片,即使是悉尼的CBD地区,也感觉村村的,城市硬件有点儿跟不上。 


当然,浏览著名的悉尼歌剧院,悉尼大桥,在环形码头做游轮远观歌剧院等,都是很好的体验。有水的地方就有风情,喜欢一切有水的城市。而达令港,海鲜市场也都是海边城市的必备项目,大家都爱吹着海风吃海鲜。在悉尼匆匆踩了一脚后,就速速奔向了另外几个自然风光浓厚,状态原始的旅游城市,这才是此行的重点。 


布里斯班 

布里斯班属于昆士兰州,是澳洲的第三大城市,去那儿都是奔着LONE PINE考拉保护区的,其实就是一个大动物园,因为只有在昆士兰州看考拉(树袋熊)才可以抱。好吧,虽然平时对小动物并不感,但这种特色不容错过,仍然闭着眼睛,用拼了的心态抱了重有小20斤的胖考拉。 


LONE PINE考拉保护区是世界排名前十的动物园,里面是森林公园,逛动物园就是在高大的树丛中穿来穿去,那是第一次有这种体验,以前的经验只限于北京动物园,呵呵,能这么亲自大自然的感觉,让大家都着实兴奋了半天。 


动物园里除了各种憨态可掬的考拉,还有一群群的袋鼠肆意的趴在草地上,完全不躲人。在这个园子里游览,算是真正感受到了澳洲的独特魅力,以及澳洲人民对动物的呵护和喜爱。而布里斯班的城市风光,更像是国内的二线城市,和悉尼一样的阳光充足,但绿化更好,空气更湿润,生活节奏也慢一些。 


凯恩斯 

我们是飞到凯恩斯的,一下飞机,就被浓浓的热气包围,这是一个类似三亚的海边城市。 


事先联系好的酒店来接机,一看居然是两个穿着三点式泳装的女孩,两人开了一辆小面包车就来了。在机场这么严谨的地方,遇到这种场景,把我们一行人的下巴就惊掉了,这画面太美丽。后来发现是自己太大惊小怪了,在后面的几天里,这里的姑娘们许多都是这种打扮,去逛街,去酒吧,这里也确实是热,看多了就习惯了。 


凯恩斯不仅阳光充足,有大片的沙滩,还有迷人的大堡礁,是浮潜圣地。这里更适合娱乐和休闲,很商业化,消费相对也较低。


印象深刻的是当时住的那家旅馆,有几个小游泳池,当地人白天就一直泡在里面,跳水、扑腾,玩的特别high。泳池边上是公共厨房,有一个高架子供住客们存放炊具和锅碗瓢盆。我们经常在里面煮简单的吃食,和白人大美妞们一起忙乎,其实老外过的也挺节省的,而且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也很有乐趣。 


黄金海岸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可以在这里尽情冲浪,另外还有主题公园华纳电影世界等等,电影迷们不能错过。后来其实去过更多更有趣的主题公园,但因为这个是第一个玩的,我们一行人都跟刘姥姥逛大观园似的被迷瞎了双眼。 


走过这一圈,充分领略了澳洲的自然风光,原始、广袤、气候宜人。如果移民到这里,各方面都比较均衡。对于特别喜爱大自然和小动物的同学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如果喜欢热闹些的城市,需要更多的工作机会,可以去悉尼。而中国移民,也有许多是去墨尔本的,同样适合居住和上学。


在墨尔本有两个朋友。一个是已定居多年的同学,一直在那边安心做家庭主妇,有两个孩子,都在上小学,一个课余学钢琴,一个学小提琴,说是为上私校做准备。佩服她天天要盯着两个小伙子练琴,她说这是那边上私校的必备技能。可能是源于小朋友们在音乐方面的素养,这两个小伙儿看起来都是一股小绅士的模样,文质彬彬的。 


另一个是刚去了几年的朋友,本人才华横溢,闷头创业,事业已走上轨道,喜欢分享生活中的日常以及当地的教育情况,她女儿在那边读二年级。二年级的小学生是每天在校6个半小时,其中5小时课程,1.5小时的户外自由活动(让帝都孩子们好羡慕)。平常除了英语,数学这些基础课外,还有历史、地理、科学、计算机、艺术、体育、第二语言等,课程的设置还是挺丰富的。


一直奇怪为什么国外很多国家都有面向小学生开设科学、历史、地理,其中科学就是综合生物、物理、化学、天文的一门启蒙课,而国内在我们小时候还有生物课,现在倒没了,在自然科学方面有些空白。 


那边由于孩子的课余时间普遍较多,各家也都安排了不同的小兴趣班。家长们普遍不焦虑,向前行。这可能和澳洲的教育大环境有关,整体节奏比北美慢,北美的华人圈妈妈更奋进,许多都早早目标常青藤学校,自然压力陡增,一样的拼补习班拼成绩。 

点击图片,查看暑期看房团详情!

两个女朋友的状态都不错,就和当年在澳洲玩的感受一样,生活在一个民风淳朴,自然风光迤逦的环境中。孩子有无限的可能性,主要看家长的培养目标和提供的平台。 


个人觉得澳洲最大的优势是气候好,环境好,居住舒适度高,孩子和老人都会很喜欢。未来从孩子的发展看,想走哪条路都有适合的土壤。从工作机会来说,至少比地广人稀的新西兰会好很多。 


去澳洲都是十几年前的事了,至今仍怀有许多美好的感受和印象,很大程度是因为那是第一次出国和冲出亚洲,对什么都新奇。而当时国内的环境,和国外也还是有差距的。后来又陆续走过了欧洲和美洲,看过那么多国家后,论城市环境,历史文化,基础设施以及科技现代等等,澳大利亚并不算突出。所以,对一个国家的感受,和去的时间、年龄,以及已经走过的国家都有关联。 


在最青春的时候,走过的足迹,永远都是最美好的,这份怀念已经和具体地点在某种时候都没有那么强相关了,何况本就自然风光无限的澳洲。那种混合着青春的美感,在记忆中永远不会褪色。 


现在看那时的照片,仍能感受到当时从心底冒出的,开心的往外溢的感觉,还有满满的胶原蛋白,连带着青春仿佛也一起回来了。所以,想去哪玩就尽快去吧,每一天都是未来最年轻的一天。不要总想着等有假了,有钱了。。。这么等下去,会再也找不到年轻时的自己。而且年龄越长,会越难有那种心无旁骛的轻松的心情。这是比移民地选择这个话题,更想和大家分享的。 


新西兰

新西兰的景色是无敌的,我们在南岛自驾了一圈,基本天天有惊喜,行走在路上的景色就很震撼,移步换景。走过这么多国家,这里是毫无争议的景观国。不管是不是要移民过去,都非常建议大家去玩一玩,领略一下大自然的神奇。 


那边景色主打的就是湖泊、高山和野生动物。最有特点的是一个湖接着一个湖,而且每个湖的颜色还都不一样,有的发蓝,有的发绿,都美的让人心疼。比如Tekapo湖,雪山湖水相互掩映,很像西藏的然乌湖,但比然乌的水更蓝,湖面更宽广。高山和湖泊相依,充分体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一路也会经过很多雄伟的山,最打动人的是那种苍茫的,绵延的黄色山脉,用今年的流行色应该叫“焦糖色”,完全是指环王里中土世界的样子,这种走进了电影中场景的感觉还是挺奇妙的。 


南岛的风光,还有不能不提的海岸线边上的海豚、企鹅、海狮、草泥马。。。全部都慢悠悠的矗立在海岸边慢,生,活。眼前的这一切,让人无法不放松下来,静静的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孩子如果在这种环境中长大,心应该也能像大海一样宽广,像高山一样敞亮。而城市给人的感觉,远不如自然景观惊艳。据说移民大部分都在北岛的奥克兰,我们当时只是在奥克兰转机,停留过半天,所以抓紧时间转了下类似北京王府井的一条商业街,和其他大城市的街景都差不多。

基督城

基督城是另外一个较大的城市,它位于南岛,是新西兰的第三大城市,仅次于奥克兰和首都惠灵顿。整个城市都是矮矮的建筑,有点儿像中国的三线城市,没有一二线城市的繁荣和喧闹。 


基督城到处是地震后留下的痕迹,好多地方都在修路。当时觉得这边人好懒,据说修路工人每天只工作很短的时间,所以地震都过去了两年多,许多道路还没有修复。而华人相比而言,就勤奋多了,所以积累也会多。 


闲逛时走到了一个类似集贸市场的地方,当地人在摆摊售卖小商品,比如首饰,小摆设之类。在那里正好碰到一个北京的女孩儿在摆摊,聊了几句后知道她是陪男朋友过来这边生活的,自感生活不易,远不如在北京时热闹和潇洒。也说在新西兰的华人,定居在基督城的比较少。 


其实一路还碰到不少华人,都是女孩儿。


一次是在Milford sound(米尔福德),它是峡湾国家公园中规模最大的峡湾。船上有一个来自南京的女生,在游船上工作,working holiday,当时羡慕不已。不过在这么偏僻的地方工作两年 ,也真的有点儿难以想象。Milford和其它地区离的还都比较远,要开车走很久。 


另一次是在Fox Glacier(福克斯),我们在这里坐的直升飞机上冰川。之前等待登机时,在一个小旅游店办手续,遇到了一个香港过来这边工作的女孩儿,她说很喜欢这边,香港太小,生活节奏太快,想等工签到期后争取转永居。她能适应并enjoy这边的环境,就是最好的。


除了浮光掠影过的奥克兰和基督城,其他的住宿地点都是小镇,名副其实的小镇,人少、恬静,基本一个镇就是一条街,但不是欧洲那种有历史感的景致小镇,完全是乡村风光。 

稍微炫一些的是但尼丁和皇后镇,如果去旅游,不要错过这两个地方。皇后镇的极限运动会让你重新看待人生,在美景中让心灵彻底放飞。比如极限运动蹦极,是在绿野仙踪般的环境中,面向蓝绿色的偌大湖面纵深一跳。这种体验相比于在北京郊区的秃山中,好太多了,置身于此,小心脏都会被燃起。 


关于特色吃食,青口和三文鱼是最常吃的海鲜,迷倒我们一队人。各类肉食随便煎煎就已很美味,因为食材都非常新鲜,不用过度烹饪。而这里正餐的汉堡都是超大号的,一不小心就会点多,三层小楼一样。 


前两年有大学同学移民到了这里,夫妻俩在北京时都是干建筑的,来了这边也发挥特长,买地、盖房,再出售,赚取中间的利润,也是一片天地。听着挺折腾的,但他们能待住,说明还是事业有干头儿,生活有奔头儿。还有一个朋友来之前在国内做硬件,到了这边后因为工作机会比较少,给小商铺干起了电器维修,听着有点儿不可思议,但在新的环境中,人的想法会变,也会重新定位,发现新的自己,这都挺好的。 


感觉新西兰可以给人以无限想象,来了以后操持各类小生意,还挺让人憧憬,体验完全不同的人生。从移民的角度来看,新西兰最有吸引力的仍然是它的无以匹敌的自然风光。如果喜欢田园生活,喜欢漫步在大自然中,避开喧闹的都市,考虑下这里吧。 此外,新西兰是一个非常值得一去的旅游地点,一定要自驾,最美的风景都在路上。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