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报告(微信ID:canadanews)编辑
多年以后,崔永元回忆起2018年6月份前后发生的事情,不知内心可否会百感交集。
事到如今,大家都知道崔永元到底在向谁喊话,“还不去自首,再给你三天时间”、“干了那么多坏事还不自知,谁也帮不了你”......
但整个事件犹如一部未完成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有精彩的开头,吊诡的情节,但结尾远远没有到来。
目前,吃瓜群众已辨别不清故事的具体脉络,倒是小崔的最新纪录片,将大众从猜谜游戏中拉进了有声有色的光影世界里。
北京时间6月21日,崔永元暂停炮火,发微博宣传自己最新编导的纪录片——《您一定不要错过》。彷佛在向冯导暧昧地传递一个信息,“就你会拍电影?”
然而,仔细琢磨崔永元字里行间的讯息,则会发现他近期的人身安全堪忧,因而未能参加电影的最新发布会。
有网友分析,或许是因为崔永元家的两只喵长得过于可爱,且会自己手动发微博,因此引发“猎奇者”的贪念,想将它们一网打尽,偷偷抢回自己家养......
嗯,北美报告(Canadanews)认为该分析有理有据。
不过又跑偏了,咱们继续再说回电影。
近期,漫飞驼推出的三部电影《您一定不要错过》、《黑蝴蝶》、《藏羚王》系列新作集中在上影节亮相,其中纪录片《您一定不要错过》由崔永元担任编导和出镜解说、麦丽丝执导。
图自东方IC
但由于近日多起发酵事件,崔永元最终未亮相现场,仅以视频方式介绍了新片。
资料显示,崔永元新片将于7月6日全国上映,片中展示了大量珍贵电影资料镜头,影迷可以从中看到王心刚、王晓棠、恩和森、斯琴高娃、腾格尔等人当年风华绝代的银幕形象。
王心刚
王晓棠
恩和森
斯琴高娃
腾格尔
崔永元表示,这是一部讲述内蒙古民族电影70年的纪录片,“内蒙古民族电影坚持了70年,有着一部部打动人心、有民族特色的影片,他们都在全国电影人的努力下拍摄出来。我们是纪录片,但希望大家看到我们是怎样竭尽全力表现那一代电影人艰苦奋斗、拍摄优秀民族电影的。”
内蒙古电影制片厂介绍:
内蒙古电影制片厂是中国生产故事片、新闻纪录片和蒙古语译制片的综合性制片厂。1958年8月10日正式建厂,1962年改名为内蒙古电影译制片厂,专门译制蒙古语影片。1979年恢复原名,重新拍摄故事片,兼制新闻纪录片和蒙古语译制片 。
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往期老电影:
《草原晨曲 》
《黄河飞渡》
《母亲湖》
《绿野晨星》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
《鄂尔多斯风暴》
《阿丽玛》
《燕归来》
属于崔永元的精神年代
曾经读过一本写连环画的书,书名忘了,但封面上的宣传语却记忆犹新:“匮乏年代里的丰硕花朵,革命画卷中的中国牧歌”,大抵老电影和连环画一样,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群里总是能泛起的一股或大或小潮水,盖因他们成长的岁月里,贫乏至可怜的文化生活中,这些影图充当了最为丰富的精神食粮。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崔永元要在个人生活问题基本解决的前提下,毅然投身于老电影的历史抢救中——他们这一代人的灵魂深处,就是这类东西滋养着。你说怀旧也好,情怀也罢,那是他们精神家园的皈依之所。
所以,这部以内蒙古电影70年为视角的纪录片,注定吸引的,不是年轻一代。但她也一定很想向年轻一代展示:这些东西伴随我们长大,与你们的完全不同。
那是他们这一代的“人民信史”,是崔永元们所熟悉的中国百姓的社会风尚、饮食习俗以及民谣牧歌,我们看到的可能会是一幕幕荧屏剪影,但体会到的,必然是一种虽不久远但很鲜活的时代缩影,这些影像包含了风雷巨变中的中国百年世相,是中国人当代精神变迁史的蒙太奇。当然,毫无例外地,她展现了那些年代里的中国人的主流观念和时尚趣味。这正是这部电影的独特之处。
说到这里,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崔永元这部电影的宣传语叫“英雄归来”——他呼唤的是一种精神回归。相对于今日的“小鲜肉当道”、“整容脸霸屏”、抠图演电影“等现象,崔永元呼唤的是什么精神,我们观众似乎也一目了然。
北美报告原创作品 | 尽情分享朋友圈 | 转载请联系授权 | 注明公众号名称ID
作者:王刚
责任编辑:马家辉
出品:北美报告(原加拿大头条)
微信ID: Canadanews
往期报道也精彩
▼▼▼▼
沉默 | 人到中年:清华毕业、多大进修的华裔工程师在美国自杀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頻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