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喜欢这部片子,有种淡淡的宁静的美,又不失感动。离开家的人总有很多理由不回家,但家里的人一直盼着他回来。
作者:槽值
来源:槽值(ID:caozhi163)
“为什么我们拍不出这样的片子?“
欧美大片称霸影坛时我们这样问,韩国电影反思制度批判人性时我们这样问,日本电影治愈了无数人时我们这样问,近年来,曾经被忽视的印度电影也屡次给出佳作。
国产电影真的一直都输给它们了吗?
其实,我们的电影中也不乏精品。
刘烨在综艺《朗读者2》中,自爆在演员生涯起点——《那山那人那狗》拍摄时,为了与另一主角“老二”(狗)培养感情,直接和它住在一起,睡在像仓库一样的平板房里,给狗打饭,带它溜圈。
1999年,片子问世,国内并没有激起什么水花,仅仅在视频网站上卖出了一个拷贝。
让人没想到的是,2001年该片被日本引进后,观影人次达到二十几万。
是什么故事感动了几十万日本人?
父亲、儿子和狗
翻山越岭的故事
影片的内容很简单。做了一辈子乡邮员的父亲因为腿脚不便被劝退,儿子选择接班。
打包好行李的儿子正准备出发去送信,带路的老狗“老二”却只认父亲,怎么也不肯带他上路。
于是父亲决定,陪儿子走一次邮路。
刚刚上路时父子之间的气氛有点尴尬。
两人只顾着赶路,基本没有交流。
对于儿子来说,父亲常年奔波在邮路上,对他陌生又严厉,叫人害怕。
所以父亲每次回家,儿子总跑得远远的,很晚才回家。
父子俩在观念上也有很大分歧。
做邮差很苦,儿子不理解父亲的“无私奉献”,觉得父亲应该把自己的累说出来,才会得到公正的待遇,也不至于最后落得被劝退的结果。
父亲却认为,“不能自己喊苦”。
儿子嫌路途闷,用半导体听歌打发时间,父亲却只在乎脚下的路。
儿子想搭便车省时间,父亲却说自己走路心里踏实。
常年的分离,甚少交流,让父子俩如同一对陌生人。
但在三天两夜的旅途中,儿子渐渐明白了为何父亲对邮差这份工作执着。
对于乡亲们来说,乡邮员承载了亲人的思念,是他们与外界沟通的唯一方式。
在村民们围上来送别父亲时,儿子第一次意识到父亲工作的意义。
对于父亲来说,儿子也是唯一一个能肩负这项使命的人。“交给别人我还不放心哩。”
在挚爱的工作面前,父亲不再是那个严肃、不苟言笑的男人,他变得细致、温柔、慈爱。
比如送信时,父亲会叮嘱儿子,信上贴了五角钱的,要记得帮忙买邮票贴上。
对待不同的人家要有不同的送信方式。
比如哪家和村秘书家打过架,村秘书不帮捎信,就要单拿出来绕几里弯路送过去。
哪家的主人是个瘫子,小儿子不省心,所以大儿子的汇票要亲自送到主人手里。
瞎了眼的五婆,唯一的记挂是在城里工作的孙子,但孙子每年只寄一次钱,从不写信,去她家要对着“无字信”念得有模有样。
儿子渐渐发现,父亲看似冷冰冰的外表下,藏着对他人很多的善意和关心。
他从不表达,但比起那些远离家人、疏于联络的人,父亲更像这些乡亲们的家人。
父子俩第一次肢体接触发生在过河时。
曾经趟冷水落下一身病的父亲,这一次伏在了儿子的背上。村里人说,“能背动父亲,儿子就长大了。”
那一刻,父亲眼里有泪。
夜晚,儿子睡熟了依偎在父亲身上,父亲轻轻地抚摸儿子,父子之间缺失的时光仿佛被重新填补上。
旅途后半段,儿子第一次脱口而出喊了一声“爸”,父子二人最终在这次旅行中理解了彼此,也重塑了父子亲情。
中国式父子关系
有爱也会藏在嘴里
《那人那山那狗》之所以令人动容,不是因为它讲了一个多伟大的故事,恰恰相反,它刻画的父子相处的小细节,折射出的父子关系,打动了观众。
这就是我们和我们的父亲啊。
我们不常沟通,相比于父亲的严厉,我们更愿意向母亲倾诉生活的苦闷。
我们不常表达爱,无论是言语上还是肢体上。既不像西方一样把“我爱你”挂在嘴边,又很少用拥抱、亲吻来表示亲昵。
中国文化里,爱是含蓄的,它更多是用行动去证明,一切直白的表达似乎都显得轻浮。
就像范伟在电影里说的,“中国式的父子关系就是太收着了。我父亲从小跟我没那么亲近,但他是真爱我的。
他老了的时候,我给他剪手指甲,他就不敢睁眼看我,我要扶着他上厕所,我爸还不好意思,说你在前面走,我扶着你的肩走。爱是真的爱,但也太收着了。”
父子之间的沉默,即便爱在心里,也只会藏在嘴里。
朱自清把这份沉默用《背影》描述得淋漓尽致,寡言的、笨拙的父亲不提及对孩子离去的不舍和记挂,只是在匆匆穿过人群,去买橘子时,留下了眷恋的背影: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无声的沉默,也许胜过万语千言,但也可能没人能懂。
因为缺少沟通,许多家庭父子之间的代际鸿沟,往往随着孩子的成长越来越宽。似乎每一个中国家庭,都面临着一个沉重而复杂的问题——父亲与子女如何和解?
在真人秀《旋风孝子》里,明星们带着父母回到自己的旧宅共度一周。
明星郑爽和父亲之间的争执,让人看到年少成名的郑爽,所背负的来自家庭的压力。
郑爽始终无法谅解父亲将年幼的她送去独自学艺,那段时间里,她只能在日记中倾诉烦恼。
她和父亲之间充满了矛盾和隔阂,也致使她虽关心父亲,却不知道如何表达。
明明是担心父亲搬重物累坏身体,最后却演变成一场争吵。
同样的,影视剧里也不乏对父子矛盾的描写。
《洗澡》里的儿子大明,父亲长期将注意力集中在有智力障碍的弟弟身上,使他与父亲的关系一直十分疏离。
他不知道,父亲总在他看不到的地方默默关心着他。
成年后的大明由于一场误会回到澡堂,重新理解了父亲,可已留下了最大的遗憾:在父亲去世前,没有给他好好搓一次背。
我们在无数电影、真人秀中看到父子和解的戏码,成长中欠下的理解和沟通在成人后,被一次旅行、一场意外重新修补,经历了漫长岁月的父子间的裂痕终于被弥补,两代人一边重新向对方表达爱意,一边进行自我救赎,与过去的岁月和解。
现实中,并不是所有的父子关系都能找到修复的契机,有的感情也许就这样深埋了一辈子。
所以比起和解,更希望父子间没有那么多年的隔阂,从一开始就充满温情和包容。
父亲的缺位
母亲的乡愁
在《那人那山那狗》里,除了父亲和儿子的形象,还有一个绕不开的母亲形象。
她从出现开始,不是在送行就是在等待:从送走丈夫,去村口日日盼丈夫回家,到目送儿子走上邮路。
她是温柔的,毫无怨言的,也是伤感的,忧愁的。
儿子对父亲的疏离和埋怨,很大部分来自对母亲的同情。
儿子问父亲,山里人为什么要住在山里,父亲的回答很浪漫,“因为山里人是神仙变的。”
远离家乡的母亲的答案却带着淡淡的乡愁,“山里人住在山里,舒服。”这句话和母亲永远向远处凝望的眼神,一起烙印在了儿子的心里。
为了嫁给父亲,母亲远离家乡,内心一面承受着对家乡思念,一面承受着对长期外出丈夫的牵挂。
这份苦楚,常年陪伴在身旁的儿子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所以当父亲问儿子喜不喜欢美丽的侗族姑娘时,儿子回答:“喜欢,但我不想让她和我妈一样,日日想家。”
组建家庭的意义,除了爱,还为了能够彼此扶持和陪伴。
可父亲缺席的现象,总屡见不鲜。
母亲独自挑起孩子教育、料理家务的责任,或许无怨无悔,但她们总是孤独、憔悴、焦虑的。
父亲没有时间也不愿主动表达,往往更不被妻子和儿子理解。
原本说好同舟共济的人,默默地各自承受风雨,甚至心生嫌隙。
并不是父母俱全,便能称作是完整的家庭,陪伴,才是家的意义。
正如电影里所说的,离开家的人总有很多理由不回家,但家里的人一直盼着他回来。
从故事的最开始,爱就是亲情的主色调,而遗憾,不应该贯穿这段旅程。
给文章点个赞吧,读懂父母、读懂人生或许漫长,可我们每个人都要努力做好。
作者:槽值,情感八卦吐槽。
觉得小编说得有道理请点ZAN
领导说了,
您点一个,
小编的工资就涨五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