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出国留学,基本上可以称作是“精英”。
20年前回国,是中国需要留学生,20年后回国,是因为留学生需要祖国。
然鹅,精英的概念,早已完成了从文凭到实力,从成绩的优秀到心里素质的优越,从外部世界的体验到人接关系和自我内心的认知迭代,愈来愈多的从外部比拼过渡到内在的挑战。
很多人都会说:“我就是出国念个书,怎么回来就成精英了?”
还有很多人说:“我就是没出国念书,怎么就样样比不上海归了?”
这年头,“伪精英”很苦逼,苦逼的不是装精英太难,而是作为一个普通人偏偏被人误认为精英。
这年头,“真精英”也很郁闷,明明很优秀,因为没出国喝几天洋墨水儿就被莫名看轻。
出国理由多不胜数,没钱不优秀or有钱又优秀
如果说过去“有钱又优秀”的中国学生会选择去“留学”,现在选择留学的人千千万(美国梦、为移民做准备、镀金还是start over)。
“中国留学生都很有钱”已经是out了的刻板印象,每一个来自富裕家庭的中国学生背后同样有一个经济陷入困境的中国学生。
朋友Whipser曾告诉我说:“去美国的那些年,你吃过的盐还没我吃过的土多。”
根据《洛杉矶时报》报道:美国社区学院的中国学生人数已经从2007年的2500人增加到了16200人,增长了550%。
这种社区学院,也是作为一部分留学人群四年制大学的垫脚石:
Blake Zhang,来自福建的一个普通白领家庭,面对国内高考压力,他最终选择了帕萨迪纳市立学院,后来进入了UCLA学习财务精算专业。
“我想在国外有这个经历,虽然过程充满曲折,但我知道自己心里想要什么。” Blake说。
虽然不是以一个“有钱又优秀”的身份远出国门,但至少他努力过了,有时候成长就在一瞬间,自身的价值在此时此刻就能体现。
不是留学生不值钱了,而是留学更普遍了
近几年,留学负面新闻被刷屏。似乎都在营造一个“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严峻“的留学环境。
一些想要出国留学的人,及时不会因为这些新闻动摇,却也表现得踌躇不前,真假莫辨。
所以,真的就是留学不靠谱?亦或是留学生没过去有价值了?
其实,这也恰巧从另一方面说明留学这件事的普遍性:再也不只有“深造”这么单一沉重的附加值,而变成一种体验、经历和改变。一般的家庭背景都不会有所限制。
留学吃过苦,才知道精英难当
但是就是这样,却让留学的苦说不清也道不明。就像书中《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写道:
“她跟我刚来美国的时候一样,英文不够好,朋友少,一个人等着天亮,一个人等着天黑。“每天学校、家、图书馆、gym、几点一线”。 我说我没什么好办法,因为我从来就没有克服过这个问题。这些年来我学会的,就是适应它。适应孤独,就像适应一种残疾。”
却偏偏是这样的苦,那些年留学的人却一直在坚持着。
@匿名用户
留学苦不苦,这么一个激情的话题,不找个极限的答案,简直就是对不起自己。
@路易斯
说句不中听的,你以为在国内读大学,守在父母身边,靠关系找个工作这样的生活就不苦了吗?
@夏洛特是小屁孩
大学选专业的时候,我爸问我要选一个学校和专业能把我弄进央企,我说我不喜欢这些学校和专业也不喜欢这些企业。最后我选择出国留学,真的苦,但是一点都不后悔。我在美国找了份工作,不靠任何关系,也喜欢这个用努力换来回报的地方。
@kiko
我相信每个人选择出国的时候都有自己独特的原因和追求,如果有人问我对于出国的态度,我想我会告诉他们,出去看看世界,你就会知道自己有多渺小,多经历不一样的,你就会知道什么是海纳百川的包容。
曾经看到知乎网友@左一天讲了作为海归的他,在美国呆了五年后,他说他感觉脱掉了那层虚荣的皮。
“在美国有一点真的需要肯定,就是他们不为别人活,而是为自己活。”
他讲道:“毕业后,我在华尔街投行工作两年,周围的同时都是纽约小中产,大Boss有几百万美刀期权和工资,但他们除了合体的西装之外,基本没什么奢侈品。”
“我觉得生活在这种环境里很放松,在这种气氛下没有人为虚荣而活,觉得人生突然变得很简单。”,他后来又说。
有时候面对一些留学负面的消息,你可能会觉得海归不等于精英,出国留学不等于深造。但这都不是理由。
你不难否认,我们在通往精英的这条路上一直努力着,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每个出国留学的骚年都曾经有个“精英梦”,这个梦想源于家庭,也源于自身。
当你看着母亲在机场目送你远去的那一幕,强忍着泪水以微笑挥手道别。内心多了一丝愧疚和不舍。
中秋节快到了,身处海外的你打个电话给母亲的一声问候,或许也能唤起内心最深处你出国留学的初衷。
声明:本文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小编删除,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谢谢。
如果您对于留学有任何疑惑,欢迎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立即与我们的咨询顾问直接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