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美国Ph.D全奖申请之路

2018年06月19日 金东方美国留学



本文原创作者:孙革洪,金东方留学总监、国家发改委培训中心特聘首席顾问 -如有引用,请注明作者姓名及“金东方留学”字样,违者必究。

上次写关于Ph.D全奖申请的文章大约是5,6年前了,那时候很多留学中介都不愿意碰Ph.D的申请,因为申请Ph.D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做N个硕士申请没有问题,更重要的是Ph.D申请的难度要远远超过硕士。我对Ph.D的申请是有特殊的情怀:做了18年的留学,虽然涉及各种各样的专业和学校,但所涉及的问题也都大同小异,时间久了,这种感觉一点儿也不challenging。因此,就我个人而言,我喜欢在这一成不变的工作中,寻找能够让我产生跟更强烈motivation的元素,很显然,Ph.D的申请让我得到满足。

谈Ph.D的申请,我有太多东西想讲了,涉及到任何一个微小的环节,我都有非常多的不一样的体会,为什么会这样?因为Ph.D全奖的申请确实太难了,每个Ph.D的申请,我必须作为team leader参与到其中的每个环节。这里主要谈下面几个方面:


一、Ph.D申请的实质是申请教授


这是个非常重要的认识,这决定了你如何来操作一个PHD的申请。很多人都知道,Ph.D的评审有2种机制,即“录取委员会制”和“导师制”。我们不在这里讨论这两种机制的差别,因为这是个很基础的概念,大家可自行查阅相关资料。但不论是这两种机制的哪一种,每个Ph.D的学生最终都会有一个导师,并且要在长达5年的Ph.D学习阶段,从事相关的科研任务。因此,我们就围绕上图的几个重要环节,来分析Ph.D申请中的关键。


1
在申请Ph.D之前,你感兴趣、并且匹配的研究领域是什么?

客观上来说,确实存在某些研究领域属于热门的,有更多资助机会的;也有很多相对traditional(传统的)的研究领域。对于一个已经卷入科研相对深入的申请人来说,不太有可能从一个传统的研究领域、转到另一个相对热门的研究领域,因为你已经有的项目经历是你申请Ph.D的基础。而对于一个长期规划的申请人来说,正在Ph.D申请的准备阶段,就有机会通过分析不同研究领域的特点,来锁定一个更容易拿资助的研究领域。

每年我们都有从大二开始规划Ph.D申请的客户,我们有足够多的时间从几个方面去做literature research的工作,比如查阅相关文献,向本校科研经历丰富的教授咨询,以及结合过往的申请经验选择相关研究方向。与此同时,获取锁定研究领域的相关科研经历,对于Ph.D的申请人来说,就显得更重要一些。我们花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做这样的“科研规划”,目的就是两个:(1)什么样的研究领域是promising的;(2)如何在这个研究领域积累科研经历。这些客户由于启动的很早,并且针对性很强,因此在申请中就会“占便宜”。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已经做了1-2年research的申请人,直到要申请Ph.D的时候才发现,这个研究领域是多么的traditional以致于很多教授的funding都不能持续,这无疑客观上增加了Ph.D申请的难度。但即便如此,如果你把下面的环节做好,也依然会增加你的录取机会。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2
你的目标院校有多少你感兴趣的研究领域的教授?

我申请过的Ph.D的研究领域五花八门儿,这其中有当今大热的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纳米材料等纯工科类的Ph.D, 也有非常偏的像医学领域的、天体物理这样的理科类方向。我个人的体会是:如果你锁定的研究领域教授数量只有不到100位教授,那么你可选择的学校数量是非常有限的。我曾经做过一个“Underwater Acoustics"(水声工程)的研究方向,查到的美国、英国、加拿大、香港、新加坡等几乎所有的学校,最终只有120多位匹配度高的教授。这是个非常难的申请,为什么呢?因为要试图和这些教授建立联系,并获得机会,这是非常难的。申请过Ph.D的学生可能都有这个感受,就是辛辛苦苦查了很多教授,试图和教授建立联系,但发现绝大多数教授no reply;在回复的教授中,又有很多教授的组里的Ph.D学生满的情况、或者教授没有funding可以资助Ph.D的情况。因此,一定数量的教授,是你申请Ph.D成功的基础。

通常来说,一个Ph.D的申请人教授数量如果不足100,要么证明你的研究方向很窄,要么就是你没有查全。去年,我们Ph.D申请人平均教授的数量要在4-500人,要从这几百个教授中挑选出来你感兴趣的教授,并且获得反馈,才能增加你获得资助的机会。因此,检索教授就变成了一个具有巨大工作量的技术活儿。为了能够找到具有mutual research interests(共同的研究兴趣)的教授,查看科技文献、检索大学教授的主页、关注最新发表的paper等等成了主要的工作。为了能够检索教授的信息更精准、更全面,锁定相关的key words(关键词)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这里不再举例了,凡是做过research的学生,应该都能理解这是什么含义。


3
如何和这些教授建立联系?

这是个非常complicated(复杂的)的问题,我们在后面的段落中会展开来分析(套磁)。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和教授建立联系并不简简单单的等同于发email然后得到教授的reply,更重要的是让教授了解你的目的、了解你的背景、建立共同的联系。网上流传着各种套磁信的版本,这其中大部分都是瞎扯,教授没有那闲功夫儿读你那一大段儿“读后感”似的东西。当然,发套磁信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格式,我们也经常会修改套磁信的内容,针对近一段时间的反馈来总结到底什么样的套磁信、什么样的内容、怎么能够简明扼要、怎么能吸引教授的注意力。


4
如何向教授展示你的科研能力?

有的人说,Paper是最有力的证据!这个我不否认,但要清楚,不是每个有实力的Ph.D申请人都能发出来高质量的paper的,这和很多因素相关,比如实验数据和理论不符的情况下,你可能做了大量的工作,具备很多research skills, 但就是发不出来paper。还有,一个本科生发paper的难度是相当高的,即便发出来paper,到了做了一辈子学术的教授那里,这些paper的深度就没有你想象的那么有价值。

因此,我们认为核心还是要通过你做的项目、你承担的主要任务、还有你实实在在做的科研来展示你的科研能力。我做过统计,我们拿到Ph.D全奖的客户中,发过paper的学生数量不足10%,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向教授去展示学生的research potential。


5
获取面试机会是Ph.D录取的重要条件

每年到2-3月份,都有一些申请人还一份全奖录取没有。这要分两种情况:一、如果你过去曾经拿到过教授的面试邀请,并且参加了面试,那么恭喜你,你还有机会。因为几乎所有的Ph.D申请人在被录取之前,都要获得面试机会;二、如果你依然一个面试机会没有获得,那么你需要做的就是竭尽全力争取到一个面试机会。我们上面讲述的那么多流程,其实就是为了获得面试。可以非常肯定的说:获得面试的机会,你未必一定获得Ph.D全奖;但反过来,如果你一个面试都没有拿到,你几乎可以确定是要“全军覆没”的。


二、套磁的重要性


套磁的重要性本不需要多谈,但有很多申请人说,对于录取委员会制的学校,其实套磁是没有用的,因为录取结果不是由一个教授来做决定。但从我们操作的实际情况看,不论是“录取委员会制”、还是“导师制”,套磁对于修正自己的背景、获取面试机会、乃至更多重要的信息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以下面几个实际的CASE为例来说明:

CASE 

一、修正背景

I am in a very different area of flow control. I would not be able to use your background. Thanks for your interest.

从教授的回复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都使用相同的技术(flow control),但是因为应用的领域不同,所以教授认为研究背景的匹配度差。这为我们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信息,以致于后续再检索教授的时候,提高了精准度和反馈率。


CASE 

二、获取机会

At this point I do not expect to start any new graduate students in 2018. I suggest you contact other people who do research on simulations of turbulent flows, Prof.AAA in AAE (some of his students use LBM), Prof. BBB in AAE and Prof. CCC in ME.  I do not know what their funding situations are.   

这么贴心的教授实在是很少见的。从教授的反馈中,我们得知这个教授2018年不会招人,但同时教授推荐了3个相关的教授,甚至指出了这3个教授都是在什么学院下。正是通过这个教授的反馈,我们获得了更多教授的情况。


CASE 

三、增强信心

We are indeed seeking new students for my research group. Your background is quite impressive so I encourage you to apply to our graduate program here at UIUC.

很多情况下我们修改过无数遍套磁信,丰富了自己的科研经历,但套磁反馈还是非常低,这让我们开始怀疑是不是套磁信写的太“烂”了?还是学生的背景不够strong?还是什么别的原因?但这样一个quite impressive的回复,让我们对目前的工作充满了信心。虽然我们还没有拿到面试机会,甚至反馈率很低,但至少证明我们的方向是准确的,学生的背景是没有问题的。像UIUC这样以Research而著名的大学教授给予的肯定,更加坚定了我们的信念。

当然,除了上述列举的几个CASE,套磁最直接的受益,是拿到美国教授的面试邀请。拿到面试邀请后,接下来就是如何把握住面试的机会,锁定全奖。


三、展示科研经历的技巧


前面我们讲到,展示科研经历是要通过你做的实际科研项目来体现。绝大多数申请人都是通过个人简历,来详细的描述自己在项目中承担的主要工作。这么做有可能是有效的,但有几个前提:第一、教授确实有时间把你的CV下载并且打开;第二、教授有耐心从你的CV中寻找感兴趣的科研经历;第三、你在CV中清楚准确的表明你的科研任务及成果。这么多条件同时满足的情况下,你才有可能向教授展示你的科研经历。而你的个人简历中可能还包括很多研究生院要求的信息、但其实美国教授对这些并不是那么感兴趣、或者愿意花时间读的东西。那么,怎么才能让你的教授在最短的时间获取他感兴趣的内容呢?如何才能清晰准确的展示你的科研经历、而又不花教授更多的时间呢?

我们过去几年都尝试的“个人主页”,可以满足教授的全部需求。因为这不仅仅让教授非常直截了当的访问他感兴趣的内容,节省教授的时间、提高效率,还可以让我们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向教授更加具体、更加形象、更加全面的展示你的科研内容。并且,这样高效的做法,是符合做学术的教授的思维的,因为这些教授们也是通过实验室和大学的网站,去展示他们的最新科研成果的。


我截取其中2张图,大家随便一看,就非常清楚。

在这样一段儿项目经历中,我们不仅可以详细的描述学生的工作内容,还能够通过实验的分布图来展示学生的科研项目,真正做research的人不需要读那些密密麻麻的小字儿,一张图就可以判断,你做的项目是不是匹配,是不是具备我需要的科研能力。

同样的道理,对于某些研究领域,与其描述那些复杂无比的实验过程,可能都不如这样清晰的个人主页能够说明问题。


上面两张图来自我们今年申请的客户,他们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在背景不占优的情况下获得教授的面试机会,接下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面试中展现出来我的科研能力,最后锁定全奖。 


四、面试


面试沟通是大学教授了解Ph.D申请人背景最直接、最有效的沟通方式。你的分数考的再高、申请文书写的再好、项目做的再多,都不如教授通过短短的几十分钟的面对面的交流。因为对于那些教授来说,随便问几个问题,就非常容易做判断:你是不是满足我的要求。面试有的是一个教授,也有所谓的“群面”(就是几个教授同时出现在你的摄像头面前),听起来是不是很吓人?我们曾经有学生因为没有做好心理准备,打开摄像头看到黑压压一群教授出现的时候,吓的直接把电脑关机的。

我常说,Ph.D面试的核心不是考英文。我的顾问因此还一直困惑,面试不考你英文,那考你什么?因为你英文的水平从你一张嘴的时候,教授就会有个判断。因此,在做Ph.D面试辅导的时候,我从来不强调如何把英文说的更流利、发音更地道、时态更准确。因为在中国学出来的英文什么样儿,大家都清楚。申Ph.D的学生也都是专注于科研、而不是专注于英语的学生。从小到大学了10几年英文养成的英语口语的习惯,想在这短短几十分钟的面试中去更正,是不现实的。相反,如果你太介意你的语法、用词、流利度,你可能会忽视了面试中最最重要的部分:把你的科研背景有逻辑的、清晰的、准确的表达出来。相反,即便你有些结巴,语法有些错误,用词不是那么地道,甚至带有浓重的东北口音、北京口音、江浙一带的口音,但你对科研项目的描述条理清晰、概念准确,that's fine,你一定会通过面试的。

某些研究领域的Ph.D申请人拿到面试机会后一定非常苦恼,比如医学的、化学的、生物的等等。因为那些各种羟、各种基、各种用中文都不一定能准确发音的专有名词,要在面试中用英文来表达,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这里只是简单的提出其中一个技巧,就是专门为面试准备一个PPT,这样做的好处有几个:(1)你再也不用发愁记那些又长又拗口的英语专业名词了,在PPT中这些词都会展示出来;(2)我们一直认为面试就是你在给教授做presentation,做presentation哪儿能没有PPT? (3)PPT里可以提供给教授更多的选择,有倾向的引导教授关注你做的科研本身。



说到这里,其实关于很多其他中介一再强调的申请文书多么重要,我这里一个字儿没有提。我并不是认为Ph.D的申请文书不重要,文书一定是申请中最重要的材料之一。但是,我经常说的一句话,如果你指望一份高质量的申请文书就从众多的Ph.D的申请人中脱颖而出,那是非常困难的。真正有实力的Ph.D申请人(当然文书写得非常的好),是靠“硬实力”来获得美国教授的青睐的。而我上面所讲的所有内容,都是在现有的科研实力基础上,如何让你能够获得教授的认可。


往期精彩回顾

分享(一)工科  |  天大学姐横扫斯坦福等10所美国顶级大学工科录取

分享(二)工科  |  伯克利学长分享美国工科申请体会

分享(三)建筑学  |  托福88帅哥谈宾大建筑学硕士录取感受

分享(四) 商科  |  美本商科背景如何被杜克大学量化管理硕士录取

分享(五) 金融  |  GMAT650谈我是如何被WUSTL Olin商学院录取的

分享(六) 金融工程  |  大神学姐谈如何斩获哥大、伯克利、康奈尔、纽大四所顶级金工项目

分享(七)会计  |  WUSTL学姐谈美国六所牛校会计硕士申请过程

分享(八)EE  |  从普通硬指标到美国五所名校的逆袭

分享(九)ME Ph.D全奖 | Ph.D学习于我就是一种生活方式 —— 美国ME Ph.D全奖申请纪实

分享(十)金融 | 丰富经历+高质量文书是商科申请的保障

理想与改变—金东方客户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商学院上的毕业演讲

【2018OFFER季】耶鲁大学Yale医学院访问学者邀请函

【震撼来袭】耶鲁大学建筑学硕士!!创湖大历史震撼录取!!!

【OFFER】美国TOP3大学耶鲁大学统计学硕士录取

【OFFER捷报】统计系世界第二!斯坦福大学统计硕士录取

【OFFER】美国常春藤盟校康奈尔大学电子工程硕士录取

2017年美国名校商科类研究生申请总结

2017年美国名校工程类别研究生申请总结

2018招募:建筑学“菜鸟”变“大神”,你造了吗?



金东方留学(jdfusa

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厦A座511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9号SOHO 3Q F1-S22-R52室

咨询电话4006 989 511

www.68liuxue.com


点击“阅读原文”与金东方老师直接沟通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