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全国高考刚刚落下帷幕,此时此刻,参加完高考的毕业生们大概正在享受读书十二年来难得的放松与惬意。
毕竟,在几周之后高考成绩公布之时,又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高考之所以成为了横在每一个中国学生生命里的一道坎,正是由于它是当前中国最为公平的社会上升通道。
那些来自最普通家庭的孩子,背负着改变自己命运,改变家庭命运的沉甸甸的希望走上考场。
十二年磨一剑,谁都希望能在这场纸笔的战役中,赢得考试,获得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拿到走上更大的人生舞台的入场券。
而每一个考生心中最理想的大学,大概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清华、北大、人大、复旦……
然而这些学校除了在本地区招生名额相对充足外,对于更广阔的中国来说,他们到每个省份录取的名额真是少之又少。
于是,多少孩子为了这个清华梦挤破了头都未能如愿。
而又有这么一批孩子,一样是中国人的面庞,却能更为轻松的走入北大清华和其他名校的大门。
▼
下图是一张上海中学国际部,2018届毕业典礼的照片。234位学子们正相聚一堂,共庆高中毕业,迎来人生的新篇。
有意思的是,国际部里的学生,都是一水的中国面孔。
事实上,他们都是拥有澳洲、新西兰、美国等外国绿卡或者拥有外籍身份的“外国人”。
尽管他们都说着中国话,长者中国人的面孔,但在高考面前,他们不是“中国考生”,不受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限制。
同样是在中国的高中毕业生,他们有华丽的青春舞会,可以大谈关于人类命运的宏伟梦想,可以畅想诗意的远方。
中产阶级错了吗?
人生从来不是一场公平的竞争。
日前,综艺节目《极限挑战》曾经在上海崇明某中学举行过一场引人深思的公益活动。
活动中,嘉宾提出6个问题,满足问题条件的学生可以从相同起跑线上往前进一段距离。
这些问题有:
你的父母是否为你请过高价的一对一辅导?
你在高中毕业后是否有出国的计划?
你目前出国旅行过?
……
一番问题结束后,许多孩子依旧停留在原点,而也有一批孩子,由于有了这些“优势”更靠近了终点。
最后嘉宾一声令下,孩子们齐齐奔跑,奔向终点。
虽然最先到达终点的孩子中,有那些毫无优势始终站在原地的孩子,但我们也不难发现,那些拥有过优势的孩子,也在先抵达终点的队伍中。
由于他们的起跑线更近一些,他们可以在比赛的过程中,跑得更轻松。
尽管节目的背后给孩子们道出了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也许起跑慢一些也会有机会冲刺终点的正能量。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我们也不难发现,那些拥有某些优势的孩子,在这场竞争中,能够付出更少的努力达成更好的结果。
这些孩子,正是我们如今常常讨论的中产阶级的孩子们。
▼
上海中学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上海四大名校之一,每年高考进入重点大学的比列更是超过了99%,在这里,每一个孩子大概都是我们眼中的什么都会,干什么都很优秀的“别人家的孩子”。
而上海中学的国际部,是针对居住在上海的外籍人士子女开设的,更可谓是精英中的精英。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上海这样发达的一线城市,如今拥有外国绿卡甚至外籍身份的“中国人”不在少数,而他们的孩子也并非那些金发碧眼高鼻梁的真正“老外”。
而正是这些孩子,成了上海中学国际部这样的国际学校里的主要生源。
▼
这些华侨子女,许多曾随父母迁居国外,获得外籍身份后再回到中国。不同的护照让他们在“上大学”这件事上,拥有了先人一步的优势。
他们不需要学区房,不需要同等的竞争,就可以轻松进入上海中学这样千家万户削尖脑袋都想进的考大学的保险柜。或者高中毕业后再次出国深造,等待他们的是常春藤名校,是世界一流顶尖大学。
日益庞大的中产阶级正改变着中国高考的生态,他们或者说他们的孩子弯道超车真的有错吗?
外国身份=免考金牌
除了拥抱国外一流名校,还有许多人另辟蹊径靠着国外身份,进入了中国一流的大学,成了中国“留学生”。
以清华大学为例,2017年开始对本科阶段的国际留学生推行与国际接轨的“申请-审核”制度。
该录取制度规定,凡非中国籍的高中毕业生,均可以免除传统笔试内容,向清华大学递交入学申请,通过材料评审和面试后录取进入清华学习。
根据招生简章,外籍学生需要提供符合资格的材料,如
提供最高学历学校提供的官方成绩单(原件及中文或英文公证件);
国家/地区统一高中毕业考试成绩单;
国际通行标准化测试成绩等。
通过材料评审的申请人才可进入面试环节,对于特别优秀的申请者,经过专家评审,有免面试拟录取的机会。
这意味着所有持有外国护照的、符合资格的国际学生都能申请上清华。今年清华仍然延续这种招生方式,招收新的国际学生。
申请条件很简单:高中毕业、提供成绩单。汉语水平HSK五级即可,最低四级。掌握1200个常用词就可以了……
如果是母语,还不用交汉语成绩证明。
根据规定,来华留学申请人必须持有有效的外国护照或国籍证明文件4年以上,且最近4年之内有在国外实际居住2年以上的记录。
有业内人士表示,实行这样的考试制度,占优势的正是占有汉语优势的外籍华人和亚洲学生。
▼
如今,中国大学正努力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之中,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有一项重要的指标便是留学生的人数。所以像清华大学这样对国际生政策网开一面的知名学府不再少数。
至于招来的究竟是金发碧眼的真“老外”,还是中文流利和我们有同样笑容的“龙的传人”显得并不是那么重要了。
也正因如此,许多人发现了这条路子。有条件的家庭早早的入外籍,或是澳大利亚、或者新西兰,甚至为了曲线救国上清华大学,许多人移民斐济,菲律宾甚至一些非洲小国。
为的就是换个“洋身份”上名校!
▼
除了清华大学这样的招生政策之外,还有许多移民家庭的孩子参加华侨学生联考。
一年一度的华侨学生联考只需要高中学历就可以参加考试,不限制年龄。就算你在国外已经上了大学,挂科跟不上,也可以回头来申请国内的高校。华侨学生联考难度相当于中国孩子的中考,而且只要400分就能上国内一流高校(包括北大、清华)。
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比,难度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除此之外,针对“外籍学生”,除了入学的巨大优势,还可以申请许多针对国际留学生,华侨学生的外国留学生奖学金。可以说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寒门是否再难出贵子?
如今,无论是高考还是人生其他的竞赛,已经不单单是个人能力的比拼,更重要的是它成为了一场家庭综合实力的较量。
尽管许多人不愿相信,也不愿接受,但是“寒门再难出贵子”已几乎成为了事实。
教育资源的两极分化,让孩子们在知识与见识上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在高考工厂毛坦厂中学的高考毕业班学生们像打了鸡血一样埋头做题的时候,知名高中、国际学校的孩子们正在参加各类国际竞赛、出国交流……
孩子并非有错,父母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条件又有何不妥?
你怎么看待这件事情呢?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