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无关黑中国学生,而是值得每个中国人思考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世界顶尖名校变得不愿意招中国学生了。因为我知道一个不知道自省的民族与优秀无关
从今天开始,这就是加拿大与加拿大留学移民网一起联合举办了“出国心路故事分享大赛”有奖征文活动。
详情点击
现在,留学海外的中国学生越来越多了,其中有不少,是冲着顶级名校去的,一些中国学霸,在参加完高考后,虽然获得了国内顶尖名校的录取通知书,但还是把心一横,踏出国门,前往那些许多当地人挤破头都进不去超级名校。许多中国家长,也寄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朝一日能入读世界精英名校,拥有最璀璨的人生...
聪颖勤奋,踏实努力,是中国人,中国学生的典型特征。加上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中国人谦卑稳重,不爱寻衅滋事,这么优质的生源,在中国被各大名校争抢,
然而,在国外,却呈现出耐人寻味的一幕:
越来越多的世界顶尖名校
变得不愿意招中国学生了
即使是学术专业领域的尖子生,也变得越来越不受这些世界名校的青睐了。
对此,世界名校耶鲁大学的华裔教授,陈志武,给出了答案。
这几天,有两件事情,引发了耶鲁名校教授陈志武,对于中国整体教育体系的忧思。
第一件事,是陈教授不久之前,和一位美国名校金融系教授在探讨博士研究生招生政策时,问到了有关招生的一些情况,得知了一件令他心里一沉的消息:
对方教授明确告诉陈志武,他们从今以后可能
不会再招收该领域的中国学生了。
第二件事,是最近又被很多人拿来翻炒的一个长久不变的现象,那就是
在国外的金融,高科技尖端领域
做上高管级别的管理层中
中国人明显没有印度人多
中国的学生受到设计精良的九年义务教育,在这样的教育培养下,不少精英踏入大学校园,进行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深造,并完成了一个个惊艳的学术成果,包括金融,科技这样的重点学科,中国学生的研究能力和成果也是有目共睹的。
可为什么结果世界名校不愿招中国学生,入高端职场后的中国人,还拼不过印度人呢?
这就是陈志武教授的忧思,而这份忧思,现在已经不提不行了。
首先,关于第一个问题,世界名校内部公开承认,可能不会再招中国学生,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怎么名校也搞种族歧视?!
然而事实上,这根本就不是种族歧视,承认这件事的老教授本人,也是个中国人。
他向陈教授讲述了真正的原因:
不想再把时间,浪费在培养中国学生身上了。
在这位华裔名校教授的教书过程中,他接触了大量的中国学生,最初,这些经过千挑万选出来的学生,成绩也是没话说的,在进行博士论文研究过程中,虽然整体表现不算脱颖而出,但整体水平也不错。
可当学成毕业后,到了找工作时,问题就出来了。
拿职教岗位来说,这位华裔教授希望自己培养出的人才,能够通过所学所闻,把教育的精华传递给更多的人,然而自己的中国门生,拥有了这样过硬的学位证书,却没法找到一所一流的大学进行职教工作。
听完对方教授遇到的问题后,陈教授也坦言,
实际上,对方名校并不是唯一一个有此想法的院校,陈教授知道,在其它的一系列名牌大学,
甚至包括他自己就职的耶鲁大学,也面临着不愿招收中国学生的考虑。
虽然,耶鲁大学没有明文公告:完全停招中国学生,但教授坦言,
这所世界名校
的确是在有意识地减少
或者偶尔地不招收中国学生
中国尖子生学习好,是无须赘述的,真实的数据都在这些世界名校的档案袋里存档着。
拿2015来说,当年,在这所名校排名前30名的金融系毕业博士生中,有许多学生来自中国。
然而最终,在职教岗位应聘中,这些明显具备档案优势的中国博士高材生中,被全美排名前15的金融系应聘的总人数,竟然为0。
这样的结果,让这些一流名校,感到意外,失望。
这些中国博士生,都是从顶尖学校中,世界首屈一指的金融院毕业的,他们获得了最优质的学习资源,教授们也投入的巨大的心血进行培养,然而招聘结果显示,他们的职场竞争力,却不如一些配置稍次的院校毕业生。
巨大的付出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
这让这些世界名校也很受伤
除了职教领域上竞争力的弱势,在其它尖端行业领域,华裔人才的表现,也显示出了弱势。
拿金融,高科技领域来说,美国硅谷,算是世界上最尖端的金融,高科技人才聚集地了。
然而,在这个真正的大佬云集的产业圈里,那些耳熟能详的世界品牌,Google,微软,花旗,Adobe,软银等等,
似乎根本想不起来,有哪个公司的高管CEO,是中国来的。
相反地,印度人却几乎在高管层遍地开花,吃香喝辣。比如以上提到的这几个大品牌,CEO都是印度人。
如果再往下,看看副总裁级别的管理者,印度裔的高管人数就更多了。
现在很多名校教授都不约而同默认了一种现象,
那就是总体来看,
印度人不仅在高端职场上,比中国人吃得开。在学校里,印度学生的表现也明显与中国学生拉开了差距。
陈教授举出了一个例子,几年前,12所美国最知名的商学院在选招商学院院长任选,
然而这12所商学院最终下出的聘书中,
10所院校给印度人下了聘书
没有一所院校给华裔下聘书
而获得聘书邀请的一部分印度人,还把这样的机会给谢绝了。
这样的结局,不止一次出现,不是在一个领域出现,它和种族歧视无关,而是反映出了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国家,在教育,以及文化,人才培养上,真实存在的差距。
答案究竟在哪呢?陈教授总结,主要是在以下的两个方面。
第一,就是中国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上,有值得深思,改善之处,其中也包括中国家长对于孩子的教养方式。
第二点,在于儒家文化给中国人祖祖辈辈刻下的文化烙印上,并不全是优点,它的弊端,也产生了深远,影响重大的副作用。
比如“顺从听话”,孝道文化这样的观念教育,一直备受中国人推崇,礼义仁孝的巨大价值自不必说,
殊不知,这些文化烙印的弊端,实则也给中国人,带来了一辈子的包袱。无论行走到哪个国家,在人生的哪个阶段,这样的文化包袱永远无法摆脱,
走到哪都要吃亏。
陈教授坦言,他这么多年教书育人,接触过的中国学生中,真正是出于自己的喜好,而选择攻读研究经济学,金融学的人,其实非常地少。
其中绝大多数的中国学生,不是在家长施压安排下选择,就是在受到所谓的竞争压力思想影响下,最终选择就读。这些中国学生的就读选择,根本就不是从自己真实的兴趣喜好角度出发的。
不因喜好而出发的研究,只要肯学,肯下功夫,毕业还是没问题的,然而专业所学,却是日后求职的关键,赶鸭子或许能够上架,然而也上不了高架,在陈教授接触的中国学生中,经济学博士学历的中国学生,其日后职场表现通常更差,这一点足以说明很多原因。见多也就不再新奇了。
很显然,中国的家长对于子女的教育问题,都是投入了关注的,有的家长,甚至投入了大量的心血。虽然家长们并不是人人都抱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巨大愿望,
但最起码的,大多数家长都希望自家的孩子,能够尽可能的进入好一些的学校,这样毕业之后对今后有好处。毕了业之后,家长希望孩子找个好工作,有份稳定收入,一辈子能够衣食无忧。
这样的想法听起来不是在强求,然而许多中国家长为此,却用力过猛。
这就是为什么,经常可以看到大量的中国家长起早摸黑的,一周七天,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把生活的重心全放在子女上学的问题上,排队等候精英学校的名额,送孩子参加各种补习班,艺术班,争着买名校学区房,凡是孩子重大考试之日,连班都不上了,送外孩子后,在考点外苦苦等候着开始考试结束...
有的中国家长,很早就立下了送孩子出国读书的计划,好不容易把孩子送出了国,自己更是不放心,常年离开先生或妻子,离开自己在中国的亲朋,给孩子当起了陪读。
在中国国内,跨城,跨省陪读的家长更是大有人在。
还有一个很多人更熟悉的现象,就是中国家长为了想办法让自家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有个好前途,常常想尽办法“走后门”,拉关系,把孩子塞到最好的学校,最好的班级,
特别是在初中级义务教育阶段,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尖子班”“精英学校”里,突然来了一个成绩平平的学生,
学生自己心里的压力也大,而家长的想法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结束了义务教育,到了大学选专业时,许多家长更是不惜“明逼暗指”,让孩子选择类似金融,会计,工程,科技这样“有前途”,又“实用”的专业。
然而,在许多家长按照规划和自认为的正确方向,教育,培养,指导孩子的未来时,
有几个最关键的问题,可能根本就没考虑过。
什么叫做“最好的学校”,什么是“最好的教育”。
从优化理论学的角度来说,“好”与“坏”,“较好”以及“最好”,哲学价值判断标准,都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在考虑这些问题是,首先要弄清楚的,不是“谁好”,“谁不好”,而是“相对于什么而言”,“相对于谁而言”,没有度量值指标,没有参照系,是无法分出“好”与“最好”的。
因为这个问题不想明白,不搞清楚,家长常常是
按照自认为的“好”的标准
并在此基础上
给子女选择“最好”的学校
“最好”的专业
事实上,父母认为好的,在子女眼中并不一定就好,这样的选择,也未必是孩子想追求的职业,想拥有的生活。
实际上,这是家长把自己未能实现的专业梦,提出来迫使下一代来实现。
还有一种情况,
就是“随大流”,大家公认说好的学校,说好的专业,就是好的!
北大,清华,哈佛,耶鲁,剑桥,牛津,悉大,墨大...
在所有人的印象中,包括家长眼中,这些学校都好!大家都说好!可是当你问家长“这些学校为什么好”的时候,
他们可能根本说不上来,或者说不到点子上去。
真正的“好”与“不好”要怎么看?
它要基于自己子女个人的兴趣爱好,孩子本身的个性,和特长天赋来进行判断,这样作出的选择,才会有益,有价值。
如果忽略了孩子本身的特质和兴趣爱好,按照家长固有观念中的“好”,给孩子进行规划,这样作出的选择,轻则丧失教育意义,重则导致个人天赋,以及原本好好的一个人才的浪费!
而由于选择了自己不感兴趣的发展方向,子女自身可能并不擅长,从学习到步入职场,每个环节都感到了压力与疲惫,从而对生活产生了抱怨等消极情绪,也无法对学业和工作产生兴趣。
无论在东方社会还是西方社会体制下,人才资源永远是各项资源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这项资源的最大划优化,实际上就是实现个人天赋,兴趣,与其选择专业尽可能配置一致之时。
如果家长能够明白这些,有的放矢地对孩子进行培养教育,孩子的未来,才更有希望接近家长所希望的,拥有一份心怡的工作,拥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
而这样的个体培养,也是整个国家经济命脉的关键,它是国家整体资源配置效率,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的一环。
陈教授提到了自己曾经碰到的,和一些中国家长朋友交流时出现的情况。
因为是名校导师,上门向他咨询子女教育问题的家长朋友也很多,通常情况下,他接触的这些友人的说法,差不多都是这样的:
“我希望我家孩子把大学读完,接着把研究生给读完,拿个硕士学位,或者再读书拿个博士学位,把学业完成后,再开始找工作,结婚成家。”
陈教授会问这些家长:
“为什么非要读完了大学,立即要把硕士,甚至博士给读完呢?不能先大学毕业后工作几年,让孩子自己比较衡量一下,就业和读书之间存在的差别,让孩子自己来选择,到底是更想读书,还是继续工作呢?
为什么不能让孩子现在职场磨砺一段时间后,再决定是否重归校园,
如果重归校园,孩子究竟想选择哪个专业呢?如果继续工作,什么工作才是孩子喜欢的呢?”
然而,很多家长并没有深思过,孩子为什么要读研究生,读博士,他们只是觉得,让孩子把硕士,把博士读完,是大家都在做的,或者是“社会的需求”,所以自己的孩子当然也得去读。
然而家长忽略了问题是,也许自己的孩子,根本不适合这么快继续深造,孩子可能暂时对读书,学术研究毫无兴趣。此时,一味地灌输孩子继续读书的思想,对孩子来说是劳命,对家长来说是伤财,对社会来说,是资源的浪费。
一些家长抱有这样的顾虑:
万一孩子参加工作了,心思就不在学习上了,再想让他读书也不可能了,那不更不好吗?
在陈教授看来,如果家长的这种担心真的成为了现实,那更说明了让孩子在大学毕业后选择先参加工作的决定是对的。因为不然,孩子会把自己的青春,白白地浪费在自己不想做的事上!
如今,对于中国绝大多数家长来说,实现家庭温饱早已不是问题,家长能够给予子女最珍贵的支持,是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经济条件,让孩子能够可以有足够的物质基础,量力追逐自己的兴趣,选择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事业。
从专业,职业选择,到婚恋,甚至做人,不把自己的喜好强加给孩子,教育之光才真正的开始显现。
有这样的一个故事,在国外被津津乐道。
在硅谷的一家知名公司,来了三名实习生,他们分别是美国人,印度人,以及中国人。
三名实习生的表现,当然是截然不同的。
其中美国的实习生,只求把自己分内的工作做好,一到下班点立即走人。
在一些问题上,他虽然了解的并不深入,但还是能侃侃而谈,说上很多,常常一分钟能讲完的事,他能说上5分钟。
另一个是中国实习生,也是三人中最吃苦耐劳的一个,活干的最多,做的也最好,但是不怎么喜欢说话。
第三个就是印度的实习生了,他的工作虽然没有中国实习生做的好,但也不赖。虽然说的话冒着浓重的咖喱口音,但他也是三人中最喜欢发问,最爱表达自己想法的一个。
实习结束了,学到扎实知识最多的是中国人,而所有人最后记住的,是印度人。
这个故事说给中国人听,很多中国人一定喜欢,因为在中国人眼中,“硬本事”比“软本事”强,
而这个故事也符合中国人固有的三观,有点抬高中国人,贬低美国人,印度人的意思。
然而,真正出问题的点,也就是在这里。
在许多中国人眼里,正是因为看中“硬本事”,这种文化导向导致了勤劳吃苦,埋头苦干的中国人,这样的人,注定不可能成为像硅谷里,像一流名校里,那些侃侃而谈的领袖,资深学术泰斗。
有人说,那投机取巧,懒惰的庸才反而获得器重喽?
其实不然,投机取巧,“硬本事”“软本事”都没有的人,无论是哪国人,注定都不会有多高的发展,
而印度人在文化观念上最大的不同,不是在于他们不重视“硬本事”,而是在于他们既重视“硬本事”而且重视“软本事”。
因此,在甄选人才时,过硬的技能只是其一,谈吐,思想境界,沟通能力也同样重要。这是许多中国人欠缺的技能。
说到这里,必须要提到的,还有十分关键的一点,那就是
“教育”究竟该怎么去理解和认识。
总的来说,教育的功能主要为两项,一是为了职业发展,一是为了育人做人。
除了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外,做一个有价值,有趣,有意义的更好的人,也是教育失败与否的衡量标准。否则,教育出来的人只掌握了过硬的专业知识,那只是为职业服务的工具,而不是教育育人的目的。
不少中国家长一听说自家孩子想去学心理学,学艺术,学文学,欧洲史,历史,考古等等,听到就气不打一处来,或者叹息连连,甚至坚决反对,这是因为,在这些家长的意识里,这些知识学了,不能帮助孩子找工作,学了也没什么用。
然而家长却忽略了,正是这些在他们眼里“没用”的知识,构成了孩子的兴趣,实现了子女增长“软本事”的基础。学自己所长,培养了兴趣,增加了可以侃侃而谈的心得与机会,“软本事”得到培养的同时,“硬本事”也自然得到了巩固,这就是成功的教育。
比起没本事瞎指挥的人来说,这个世界上,更需要有真本事的人,但这个世界上最需要的,是既有真本事,而且能说会道的人。实际上,这个世界注定会被这样的人来领导。
看看硅谷,看看名校一流的管理层教育工作者,你就有了答案。
再说说文化。
美国人,印度人的文化根基,当然不是建立在中国的“中庸”“孝道”文化之上,这也形成了世世代代的巨大思想差距。
在中国人的成长过程中,来自父母及其他长辈的教育,多数是让你“听话”,敬老,无论到哪,看到比自己年龄大的人,要轻声细语,顺从听话,不要挑战年长者,或者是权威大拿的言论。
三纲五常,年龄长幼,实际上潜在地划分了中国的社会等级秩序,它带来了诸多好处,也带来了一个最大的弊端,那就是压抑了人个性的抒发,表达。
长大后,成年人在从小受到的教育下,本能自发地变得更加谨慎,小心翼翼。
这一点,和美国社会简直形成了鲜明的极端差异。
在美国,年龄,长幼等级并不鲜明,尊重长辈不代表屈从,人们以理服人,而不会因为任何年龄阶层,或其他阶层设置而出现压人,欺人现象。在这样的环境下,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美国人的表达能力,辩论能力通常很强。
而印度,则正介于中国和美国文化形态之间。他们一方面会敬重长辈,但不会像中国人这般绝对,其中也有印度被英国殖民统治一百多年的原因,这也让印度人对于长辈的顺从程度不会那么绝对。在印度文化中,以理服人的重要性远高于受制度压迫。
而以上的这些文化方面的区别特质,才是三名硅谷实习生故事背后的深层原因。
中国人讲求中庸,中庸就是讲求不声张,凡事适度,即使对一件事感到不满或者不解,也要适度表达,不必太认真,凡事“不用说的太透”,适可而止就行了。
在这样的文化中熏陶出来的人,表达能力通常较弱,即使是发言,说出来的内容也不会经过深思熟虑,不然,内心会产生不自在或者内疚感。
此外,不得不提的就是中国家长对子女的溺爱问题。
很多中国家长一直都没意识到,溺爱子女,其实会毁了孩子的一生,让孩子无论年龄增长,永远都是个长不大的人。
陈教授回忆起他之前职教的一所名校中,一位30岁出头的中国教授同事,一直没结婚成家,尽管他已经获得了终生教授的职位,但他在生活上,还是天天被老妈跟着,管着,盯着,惯成了一个十足的“妈宝”,这名教授尽管拥有了稳定的事业与荣誉,但终究,没有学会做人的真谛。
陈教授翻开了女儿六年前使用的美国中学教材,并以其中的一些研究知识进行了估算,发现中国大学生的成熟度,和美国同龄学生相比,要低上3年半左右,
主要原因,就在于儒家文化以及中国父母教育子女的方式上,该放手的时候,家长做不到放手,而孩子最终也学不会独立成长。
然而,一个人成熟程度,和其领导能力存在着高度的关联,没有成熟度,在大型职场上是根本无法胜任领导职位的,比如在Google,微软,花旗这样大型公司的CEO名单上,看不到中国人的名字。
在解释中国人在国外为什么不如印度人混的好的时候,不少人喜欢拿中国人英文没有印度人说得溜为主要的理由。
语言能力薄弱确实是不少中国人的竞争优势,但更重要的深层原因不在于此,而在于受根深蒂固的文化影响下,中国人限制着自己的个性表达,不仅如此,任何真知灼见的个性表达,在许多中国人眼里,会被当成不谙世事,没城府的表现。
于是,长大后的中国人,成了只会干事,不敢吱声的人,“硬本事”不断积累,“软本事”一无是处。
在如今高度一体化的世界经济中,想让中国的下一代,在未来的竞争中真正的脱颖而出,必须对教育理念,教育方式进行改变,从幼儿园到大学教育中,把教育重点更多的放在“做人”的通识,已经思辨能力的培养上,
此外,走出儒家文化名分等级秩序的桎梏,不要再将培养“听话”的机器人,作为培养优秀下一代的榜样。
来源:综编自陈志武教授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