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世界上有个地方,
所有人都没有金钱的烦恼,每个人都在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
大人不用挣钱,孩子上学不用考试……
这听上去就像是一个只存在梦里的乌托邦。
然而,在50年前,
有那么一批人,为了试验这样美好的“乌托邦式的国度”到底能不能行,
真的就在印度修建起了一个乌托邦村:
这里欢迎世界上任何国家、任何信仰的人,
这里没有斗争,没有金钱的烦恼,
人们不分高低贵贱地生活在一起,只为追求心灵的满足和自由。
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都四次为它宣传,号召人们前往!
这个地方,就是被称为“黎明之村”的Auroville:
一个“人类大同”生活方式试验田!
然而,一切真的就像表面上看上去的那么美好安宁吗?
【一个精神导师的“大同之梦”】
自从有了“天下大同”这个概念,
实现人类大同,一直都只是人们的一个难以企及的梦。
世界上总是有那么多纷纷扰扰,现实总是要依各种各样的利益关系推进。
一个所谓的人人平等、所有人都不分高低贵贱、没有金钱、没有政治的社会,
在现实生活中,其实是很难想象和维持的。
然而,世界上总是不乏做梦和追梦的人。
在上个世纪60年代,他们聚到了一起,为了这个“人类大同”的梦,做起了试验。
并修建了一个神奇的地方“黎明之村”。
但在介绍这个村落的神奇之处前,我们需要先聊聊这个村落的一开始形成原因,
和促使它成型的关键人物:Mirra Alfassa
1878年,Alfassa出生在巴黎。
她的父亲是土耳其裔犹太人,母亲是埃及裔犹太人,家境优渥。
从小Alfassa似乎就和其他小朋友不太一样:
她常常体会到,灵魂出窍的感觉。
并且在这种奇幻的“灵魂和肉体分离”的情况下,有过各种神秘的、预言式的美妙体验。
于是,Alfassa从12岁开始就研习神秘学,开始认真学习“灵魂出窍”。
关于早年的经历,Alfassa曾经在她的书中描述过,
而其中一些“体验”,最后似乎还真的变成现实了:
“我常会看到自己身穿华丽金袍…
我升得越高,金袍会延展…形成遮蔽城市的某种巨大屋顶。
然后我会看到男人、女人、小孩…从四面八方涌出来;
他们聚在展开的袍子下、祈求协助、诉说他们的悲惨…
而金袍回应他们的方式是延伸向他们每个人,
他们一被碰到,便松脱下来或受到医治,
更快乐、强壮地回到自己的身体…
对我来说没什么比这更美好的…
白天所有的活动都显得乏味、黯淡,除了晚上这场活动之外…”
慢慢长大后,也许是Alfassa从小自带的神秘气质,
越来越多的周围的人,开始相信她所说的那种奇妙的“精神体验”。
之后的几十年里,她不断结识在精神修行方面的人物,
为了达到所谓的“形神合一”的境界,她还接触了来自印度的很多神秘主义者,
开始从包括瑜伽的经典中,寻找精神上的启发。
1912年,Alfassa创立了一个20人左右的社团,名叫Cosmique(是法语里宇宙的意思)
社团里的成员目标,就是从精神上认识自己、淬炼自我。
从这时候起,Alfassa开始拥有了一批自己的信徒。
到了1922年时,她已经被信徒们称为“母亲”,
并且开始举行定期的晚间对话,和集体冥想。
但随着求道者的增多,Alfassa他们在巴黎的原有住处已经容纳不下那么多人了。
于是,信徒们主动为Alfassa和她的丈夫奥罗宾多,修建了一个专门用来集体冥想的修道院。
他们聚在一起,在Alfassa的引导下,用冥想的方式,寻找生命的启发。
虽然修道院里一派宁静,
可在Alfassa寻求精神平和的这些年里,世界并不太平。
进入20世纪后,世界变得格外动荡。
先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让欧洲深受重创,
曾经以为社会会一直美好地发展下去、生活会日新月异、明天总是会更好的欧洲人们,
被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和惨烈,摧毁了原有的信念。
战争给那个时代的所有人的精神,都留下了一种创伤。
到了1938年时,
本以为经历过一战后的欧洲,会更加珍惜和平,战争已经远去了。
但是,纳粹的兴起却粉碎了那一代人的和平理想。
政坛风云诡谲,战争一触即发。
欧洲已经容不下一块平静冥想的乐土了。
所以,Alfassa搬到了日本居住,并且在亚洲继续发展自己的修道院。
1951年,她和丈夫一起创立了奥罗宾多国际教育中心,
以此来落实他们自己构想的教育方法。
(奥罗宾多)
也许有人会说,Alfassa所倡导的学说,不过是一种精神玄学。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种神秘主义学说,
的确给那个饱受战争蹂躏的时代的人,尤其是反叛的年轻人,
提供了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又或者说是不同于主流的生活方式。
于是,在时代大背景的推动下,Alfassa的修道院影响变得越来越广。
甚至在成立之后,印度的首相Jawaharlal都多次表示感激Alfassa所作出的努力。
Alfassa甚至也见到了泰戈尔等大人物,和他们有所交流。
到了晚年时,已经信徒无数的Alfassa仍然有个未完成的梦想:
她希望能够建造一个让人性能寻找到神灵,而无需疲惫分心与追求温饱的地方。
在那里,世界各地的人们,能够基于善意,和谐地住在一起。
彼此不分国别、性别、身份、地位、信仰,
所有人没有高低贵贱,没有冲突斗争地幸福生活在一起,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和宁静。
这就像是中国人所说大同社会,或者是寓言里的“乌托邦”。
古往今来向往的人多不胜数,但却最终被证明不切实际、难以企及。
也许政治家如果提出这样的建议,会被看做是幼稚可笑。
但由于Alfassa所在的精神修行领域,影响力非凡,
所以她的这个“乌托邦”提议,
随后得到了千千万万的信徒们的响应。
于是,“黎明之村”Auroville就这样建立起来了。
【“星球大战”片场一般的梦幻村落】
Alfassa在内的创始人们希望这个黎明之村,
最后能发展为容纳5万人的一个“大同社会”:
在这个小村落里的人,需要超越所有的社会、政治、宗教信仰的分别,
基于善良的本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起努力建设这个“乌托邦”。
由于印度Alfassa的弟子众多,并且当时的印度政府认为Alfassa思想和印度的传统经典文化相契合,
于是这个黎明之村的选址,就在印度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最后放在了印度南部的本地治里市附近的维鲁普兰县。
1966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也表示支持这个计划,
邀请会员国加入黎明之村的发展。
并在他们在之后邀请到了建筑设计师Roger Anger,来对这个村落进行大胆的规划。
1968年2月28日,来自全球124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黎明之村的动土典礼。
他们每个人都从自己的国家带来一抔土,汇集在一起,象征着所有国度的人的融合。
在典礼上,Alfassa发布了她对Auroville的四点希望,
最后这四点希望也被当初了黎明之村的最重要的基本规则:
黎明之村不属于任何人,而是属于全人类,住在这里的人必须自愿服从于神圣的意志;
黎明之村将是一个供人们进行终身教育、持续净化且永葆青春的地方;
黎明之村想要衔接过去和未来,人们能够运用所有的方式探索精神内外,大胆地向人类的彻悟探索。
黎明之村将成为物质和精神研究的场所,在生活中体现真正的人类大同。
在之后的两年里,黎明之村一点点修建起来了。
村落中心,有一个非常显眼的金色球体建筑:
这就是这个村落的冥想中心。
中心的正中央,有一个非常大的水晶,非常梦幻。
而围绕着这个中心建立的,是供信徒们居住、劳作的房屋。
在之后几十年的发展里,黎明之村一点点扩大,变得越来越充满“未来感”:
这里渐渐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来自世界各地的理想青年,
但有的人来了、体验过了、又走了。
而有的人偶然发现了这里,却在之后的人生里再也没有离开过。
到了2018年,Auroville已经成立了50年了。
稳定的居住在当地的人,是来自50个国家的2300多位居民,
其中,有四分之一的是未成年人,甚至是一些从小就出生和成长在黎明之村的孩子。
村子里没有任何货币,不使用任何一国的金钱交易。
所有的人只需要每天做几个小时的义工,之后就可以进入自由支配的时间。
人们每天在一起种树、做园林规划,
把曾经是荒地的土地,变成了森林。
孩子们在村落中的学习中心进行基本的教育和学习,但是不用考试:
学校鼓励孩子们收获知识的时候,自由地探索自己喜欢的领域。
同时,他们也有自己的农业和畜牧业。
为了实现自给自足,村民们会在村落周围发展高科技农业,
他们设计出了各高效节水的种植方式,不仅在原有的荒地上种出了粮食,
甚至还可以和社区外的农业组织交流技术。
除了农业外,村子周围也有自己的奶牛场。
他们向往和鼓励环保的、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因此也极力宣传这个概念。
所以,慢慢地还发展出了除了冥想以外的,
对外开放的环保农业、建筑等方面的体验课堂:
由于居民中也有大量的科学家,
黎明之村还发展出了自己的能源科技:
他们研究出来的风力发电设备、太阳能发电设备,
不仅使村落实现了自己的能源供给,
还把这种技术输出到了电力资源紧张的印度各地。
另外,因为村民中的建筑师很多,
所以在几十年的发展中,黎明之村的建筑也非常富有设计感。
俯瞰村落一点点正在建设和变成现实的发展规划图,
会让人觉得黎明之村就像是星球大战电影里,外星的某个部落。
【梦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需要外界支援乌托邦】
看到这里,很多人会觉得这个所谓的自由的乌托邦“黎明之村”,觉和历史上很多青年们曾经提出的“人人平等的世外桃源部落”非常相似,
但是这些“世外桃源”,有一些维持不了太久就解散了,
有的变成了嬉皮士的聚集地,有的甚至发展成了邪教。
但是为什么“黎明之村”,可以存在维持50年,
还保持着其一开始所期望的那种“和平宁静”?
其实,这种“人人平等,和平自由,无忧无虑”的现象,
也许只是停留在表面,也是做出了无数妥协的。
虽然村子里废除了“货币”,但维持村子的运行,
其实也是需要非常现实的经济上、管理上甚至政治上的计算的。
黎明之村建成后不久,为了管理这个村落,
村子就成立了自己的“居委会”,一起管理村子的集体事务。
“居委会”给村落设定了一种类似银行卡的东西:
每个村民都有一个自己的账号,和村落的中央账户连接到一起。
村民们每个月也需要缴纳一笔“奉献”(比如工作小时数)给集体。
靠着这个居委会统筹资源,
黎明之村也建立了自己的“赡养系统”,照顾老人和小孩。
但是,显而易见的事情是,一个2000多人的部落,
要自给自足地维持自己的包括教育、医疗、农业、养老方面的运行,其实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黎明之村目前变成其实是由一个隶属于印度人力资源发展部门的基金会管理的:
这个基金会,主要是由村民大会、理事会和国际顾问委员会组成。
他们们每年都会接受到一笔来自印度政府的捐助;
同时,他们也管理着大量的对黎明之村心怀希望的世界各地信徒们的捐赠。
而村民中,也有很多人会在村落里住一段时间,
之后出来到外界工作、赚钱一段时间,
又带着外界积累的资源,回到村落里。
另外,村民们也在接待游客的同时,发展出了旅游业。
除了一些体验课程、酒店民宿外,
他们也会自己制作一些手工艺品当做旅游纪念,卖给游客们。
这些收入,都会通过基金会的集体管理,
使得黎明之村可以从外界获取更多的资源,以此来维持其自身的存在。
但是,随着慕名而来的人越来越多,
现在想要加入这个曾经“欢迎所有人”的黎明之村,已经越来越难了。
外界的人需要经过层层考验来证明自己,真的是向往着黎明之村的生活,
才能最终被村民大会、理事会接纳,正式成为这个集体的一员。
这个申请的困难程度,不亚于一次移民:
“如果你觉得外面的世界还有意义,那么这里就不属于你”
因此,随着黎明之村的发展,关于它的质疑越来越多。
比如,基金会的财务状况,就让人非常好奇和充满怀疑。
有曾经加入过黎明之村,最后又脱离了村落的女生说,
她刚到黎明之村时,用48万美元“买”了在当地的一所住房。
但是等她离开后,发现那所住房曾经其实只报价20万美元。
那多出来的一倍多的钱,到底被谁拿去了呢?
究竟是谁在控制着,每年无数游客、信徒、乃至政府的资金支援呢?
里面会不会也有贪腐问题呢?
另外,更让游客担心的事情是,
现在的黎明之村的周围,也会发生暴力事件,
比如抢劫、强奸案等,不应该在“乌托邦”发生的事情,
甚至,村落内部还出现过自杀的人....
这让人们开始反思,这个地方是不是真的如同它所呈现出来的那样和平宁静,
又或者,是所有的“不美好”都被排挤到了社区之外,
或者隐藏在了这一派宁静之下....
【一个不切实际却有象征意义的梦】
可是,尽管有这些质疑,但是也有媒体为黎明之村辩护:
也许黎明之村的基金会和运作方式,
让它算不上是一种纯粹的脱离现实世界利益和等级的大同社会,
但是,它依然算得上是一种人类生活方式的尝试。
虽然一开始形成时,人们对它的报以了美好希冀:
希望证明人类可以基于善意地组织生活在一起,创造一个美好的大同社会。
但是,最终它其实还是变得和世界上大多数城市、村落一样,
有美好生活的一面,也有不尽如人意的一面。
它已经实验了50年了,它最终能够走到哪里,能维持多久,没有人知道。
但它的存在本身,就具有一种象征意义:
人人都说乌托邦的理想幼稚且不切实际,
但在这块小小的人类生活方式试验田上,
依然有一群人,怀着对人人生而平等、自由博爱的美好期待,
在努力地生活着,创造着,尝试着..
只要它没有违反人类的共同的基本道德准则,触犯法律界限,
并且像现在这样,接受外界的探访和质疑,
那即使只是一个小村落,即使只是片刻,
也是这个现实的广阔世界的里,一个奇幻的梦境吧....
Ref: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uroville
http://www.slate.com/articles/news_and_politics/roads/2015/07/auroville_india_s_famed_utopian_community_struggles_with_crime_and_corruption.html
http://www.messynessychic.com/2018/06/19/indias-utopian-star-wars-city/
--------------------------------------
帅董涵涵:有人的地方,就有人性,乌托邦也只能是想象中的地方,太难实现了
无聊人士找乐子:宗教提供“梦想”,信徒提供金钱,宗教常用的忽悠模式,说的这么好听。
太真实了:其实我也会灵魂出窍,尤其是上课的时候,听着听着就什么都听不到了
纯情的怪蜀黍:有两种情况能实现“大同社会”1、人类可以完全脱离物质而生存。2、这个“大同社会”的成员全部开悟
cynosure0320:空想社会主义了解一下
克拉莫NO21:想起19世纪欧文的实验。
公子且留步啊:人性是复杂的,想要在物欲横流的现代世界里创造出一个完全与世隔绝、实现全世界人类大同的乌托邦,除非完全摒弃人性的所有复杂阴暗面,然而在人类社会洗礼过后,这是不可能的。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精神的乌托邦,现实中却只可能拥有一个物质的潘多拉魔盒。
Lillian_琴:建筑好棒啊!这种乌托邦精神是需要大量的金钱物质支撑的。其实真实没有那么“纯洁”有个象征意义就好啦。人们也需要精神寄托吧
…………………………
事儿君有品,
专为大家准备英国的各种值得推荐的好产品~
英国直邮,包邮包税~
618活动大促最后一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