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知多少?

2015年04月02日 易丰澳洲房产



清明时节雨纷纷,伴随着这微风瑟瑟的天气,清明时节又要来临,但是对于清明你知道多少呢?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凄美的传说

关于清明扫墓来历,民间有个流传很广的传说。

相传晋献公的儿子重耳为躲避后母骊姬的迫害,逃亡国外,途中饿不能行。跟随他的介子推偷偷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谎说是野兔肉,烤熟了给他充饥。19年后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论功封赏时,忘了介子推。待人提醒后,他亲自去请介子推。介子推却带了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有人出主意说,介子推孝顺母亲,只要放火烧山,介子推必然带老母出来。结果介子推母子抱着一棵柳树被烧死。晋文公重耳安葬介子推遗体时,在尸体后的柳树洞里发现介子推留下的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这一天定为寒食节,以后每年此日禁止生火,只吃冷食。第二年寒食节过后,晋文公带领群臣来祭奠,发现那棵烧死的老柳树复活了。望着那枝繁叶茂的老柳树,晋文公像见到介子推,便把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把这天定为清明节,要人们以后每年这天为介子推扫墓。

这个传说极其凄美、感人,所提到的人物,在历史上都确有其人。按此传说,清明节扫墓当在清明当天,而且有2600年历史。但有专家对此提出异议,认为正像中国许多风俗一样,人们喜欢编造一个动人的故事,把这个风俗和某个为人崇拜的人或神联系起来,以增加该风俗的传播力,表达人们美好的希望。清明节扫墓从渊源上讲有上万年,正式形成则只有1000多年。

古称上坟为“上冢”

《后汉书·祭祀志》记载:“古不墓祭,汉诸陵皆有园寝,承秦所为也。” 。

什么时候开始有墓祭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庆柱认为,墓地祭祀死者的习俗源远流长。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安阳殷墟王陵区勘探和发掘了191座祭祀坑,表明商代已出现了对陵墓的祭祀。到了周代,祭墓之俗仍不乏记载,如《史记·周本纪》:“武王上祭于毕”。《集解》马融认为:“毕,文王墓地名。”武王祭于“毕”时,文王已安葬在那里,“毕”地已被确定为西周的王陵区。

《史记·留侯世家》记载,张良去世后,人们“每上冢伏腊”。


复旦大学原教授杨宽在其《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一书中称,定期墓祭的礼俗,后世称为“上冢”或“上墓”。至少秦汉之际已有“上冢”的称呼。“伏腊”,是指夏天伏日的祭祀和冬天腊日的祭祀。该记载说明这时上冢的礼俗,已有夏、冬两季的伏祭和腊祭。

唐开元首次列入国家法定假日

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这应该是对‘清明’一词最早的应用。早在春秋时代,我国就发明了用土圭观测日影来定“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冬至、夏至)的方法,到了战国末期,公元前239年,又增加了“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进入西汉,我国特有的24节气基本齐备,每隔15天设一个节气。因此清明作为节气是在汉代。

西北大学文博学院教授韩养民说,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清明本是24节气之一,但因注入了寒食禁火、扫墓习俗后,二者合二为一,才形成了清明节。

《唐会要·休假》记载:唐开元24年,即公元736年,皇帝下诏:“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唐大历13年皇帝下诏:“自今以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这是清明节首次列入国家法定假日。到唐代,寒食节和清明节开始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交融,后来寒食节被清明节替代。

《后汉书·祭祀下》载:“自洛阳诸陵至灵帝,皆以晦、望、二十四气、伏、腊及四时祠。”

《唐会要·缘陵礼物》载:唐永徽二年,有官员称,过去对待唐高祖李渊的献陵,“每朔望上食,冬、夏至、伏、清明、社节等日,亦准朔望上食。”


祭祖有利于形成和谐的社会环境

祭祖起源,与所谓的“灵魂”有关。有人因此认为清明上坟是迷信,是陋俗。可是如今科学如此发达,人们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迷信”的清明扫墓活动为什么还在延续?

有专家指出,有人认为祭祖能避免祖先鬼魂惩罚,保佑自己,这是因为,过去重视祭祖的人,往往是重视感情、知恩图报、有责任心的人。这样的人自然不会惹是生非。同时,人们祭奠亡者,会回忆他生前的优良品德,无意中会影响家风和后代。因此,经常祭祖的家庭相对和睦安康,人们因此认为是先祖荫庇了这样的家庭。实际上真正保佑这些家庭和睦安康的“灵魂”或“神灵”,是优良品德和精神。

经过上万年的发展,祭祖目的越来越丰富,如今人们除了为了行孝、宣传孝道、求先祖灵魂保佑、表达思念之情外,还有其他多种动机。

有学者认为,清明上坟有的人是为了寻根;有的是为了增强亲戚间的感情;有人是当作一种文化或户外健身活动,如磕头、行巡墓礼等就是一种运动;有人是为了释放现实生活中的压力;有人用来表示对亡者品德的肯定和宣扬。

还有专家说,清明节节日文化,对于推动形成团结互助、融洽相处的人际关系和平等友爱、温馨和谐的社会环境,对于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推进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因为如此,从2008年开始,国家把清明节列为法定节假日。



>>>如果您喜欢本文

请点击右上角发送朋友或分享朋友圈


>>>如果您想关注我

请单击右上角查看官方账号进行关注

或搜索微信号 efhaiwai

或查找订阅号 易丰海外房产


>>>更多易丰集团微信号

海外房产网:efeng-group

易丰澳洲房产:efazfc

墨尔本房产:efgroup8

悉尼房产:efxini

美国房产:efmgfc


详询:400-822-3633

网址:www.efhaiwai.com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