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如何治理雾霾,近两年,我国PM2.5这个概念从不被大家熟知到天天被人议论,伴随着它的是我们一个个城市逐渐失去的碧水蓝天,今年以来我国多个地方也相继出台了一些治理雾霾的措施,有的被赞赏有的被争议,面对这些现实,我们不妨从历史经验出发,那么国外如何治理雾霾呢?
欧洲:采取多种措施控制交通污染
2008年4月,欧盟委员会颁布了《环境空气质量指令》,规定到2020年,欧盟各成员国必须在2010年的基础上平均降低20%的可吸入颗粒物。经过多年努力,欧盟成员国目前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已经比2000年减少了15%。为了重点治理城市空气,德国采取了车辆“环保贴”的限行措施,即根据汽车的可吸入颗粒物排放情况,限定其行驶区域,违反规定的将被罚款40欧元。意大利则对排放污染物严重的汽车征收重税,同时设置“绿色周日”活动,规定当天只有电动汽车等环保车才能上路行驶。
英国:“雾都”万人死于呼吸系统疾病
当年英国最早进行工业革命后,伦敦地区工厂烟囱密密麻麻,昼夜不停地燃烧煤炭,带来了海量的粉尘和有毒气体,使得一年中有1/4的日子大雾笼罩,从而被称为“雾都”。1952年持续5天的“烟雾”竟然造成1万多人死亡。
1956年,英国颁布了《清洁空气法案》,主要立足点在减少煤炭用量,英国政府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并在冬季采取集中供暖,将烧煤大户发电厂和重工业迁往郊区。到20世纪80年代,英国治理污染的重点为治理汽车尾气。政府要求所有新车都必须加装催化剂以减少氮氧化合物排放,又针对私家车征收天价的进城费和停车费,控制私车流。同时,政府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公共交通和绿色交通。加强绿化也是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手段。在人口稠密的伦敦,人均绿化面积高达24平方米,城市外围还建有大型环形绿化带,面积达数千平方公里,几乎是城市面积的3倍。今日的伦敦,大雾天气已经从100余年前的每年90天,减少为不到10天。英国的治理污染经验,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欧洲国家的态度。比如自行车取代汽车出行,这在荷兰、丹麦等国,也都得到了倡导与落实。
美国:数日内几百位老人死亡
作为最发达的国家,美国曾因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等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20世纪中期,洛杉矶一带大气臭氧浓度很高,光化学烟雾问题突出,在1952年和1955年两次酿成短短数日内几百位老人死亡的惨剧。
美国采取区域环境管理框架,打破州的界限,进行统一管理。环保机构有权进行立法、执法、处罚,并通过强制执行手段和监控、技术改进等相结合的方式协调开展工作。1990年,《清洁空气法案》修正案通过,美国环保署1997年设立专门针对大气PM2.5含量的标准,以便更好检测过去被忽略的这类细小颗粒物。当污染较为严重时,美国官方网站会要求民众控制户外活动的强度和时间,以此来减少身体损害。此外,媒体还劝告民众不要在繁忙的马路附近锻炼,不要在室内抽烟,减少使用蜡烛、烧木头炉子,以控制室内污染。美国大气污染控制方式中,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排污权交易,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确定的条件下,利用市场机制,建立合法的污染物排放权利即排污权,并允许这种权利像商品那样买卖,以此来进行污染物的排放控制,从而达到减少排放量、保护环境的目的。
日本: “世界八大环境公害”事件曾有四个发生在日本
日本在工业化前期,曾经也饱受污染之苦,“世界八大环境公害”事件中,就有四个发生在五六十年代的日本。
日本治污的手段之一就是城市绿化,东京有关当局规定,新建大楼必须有绿地,必须搞楼顶绿化。东京的绿化很少种草,而是种树,不但要绿化面积,还追求绿化体积。另一个手段是控制汽车。2003年东京推出一项新立法,要求汽车加装过滤器,并禁止柴油发动机汽车驶入东京。新法规实施的第一天,交警在东京内外的主要路口全面检查,让每个司机发动引擎,然后用白毛巾堵在尾气排放口,如果发现白毛巾变黑,则这辆车不许进入东京。如今,日本汽车出厂时都已安装了过滤器,排放标准达到了欧洲三级标准,东京市内的几万辆出租车都是使用天然气。这些努力使得整个东京天青云白,视野也很好。
综合国外大城市的治理经验,不外乎几种手段:一是政治手段,政府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公共交通和绿色交通;二是法律手段,通过严格监管强制督促实施环保方案;三是经济手段,如通过排污权交易节能减排;四是环境手段,如搞绿化,多种树。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发文称,现在的中国就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城市中汽车数量爆炸性增长,中国正在犯美国在走向超级大国过程当中犯过的错误。治理雾霾,需要汲取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
美国房产乔治美高级投资顾问Harry张,请加微信
:geomayzhang
美国房产投资乔治美Harry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geomayhar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