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澜谈美国留学经历:给青春一次“犯错”的机会

2015年08月18日 美国投资观察


↑ 点击上方“美国投资观察”关注我们



20年前,杨澜凭借《正大综艺》在国内家喻户晓。好不容易在央视站稳脚跟,她却突然告之自己将要出国了,让众人惊异。回国后,她的事业步步高升,如今在金牌节目《天下女人》中如鱼得水。出国给她带来了什么启示?当年出去又是为了什么呢?听听杨澜自己怎么说。


突发奇想冒一次险

初到纽约,杨澜报了纽约大学三个月的电影培训班。饭间,两个同学问:“澜,你在中国是做什么的?”她说:“我是电视主持人。”同学很好奇:“一个月收入是多少?”“3、4万。”


1993年,国内参加一场商演主持的收入可以达到3、4万元,这在当时的美国也算得上中等。听了这个数字,他们惊讶得同时放下手中的匹萨:“那你还来读什么书啊?”


听到这话,杨澜想起了一段往事。


那时,她正在主持最后一期《正大综艺》,她和王志文唱了一首《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天》。曲终人散时,她萌生了一个念头:去美国读书。当时她26岁,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就读国际传媒专业。


离开的理由很直接:“年轻时最重要的资本不是青春、美貌和充沛的精力。是你拥有犯错的机会,不要为青春留白。如果年轻时不能追随梦想,去为自己认为值得做的一件事冒一次险,哪怕犯一次错,那青春将是多么苍白啊!”


面对困难也曾后悔

到美国之后,杨澜也为自己的冲动后悔过好几次。


一天深夜,时针指向两点,她还在电脑前写论文。可还没等她把写完的论文存入硬盘,电脑却意外死机。第二天早晨9点就要交论文,杨澜几乎绝望了,“连把七八本书再翻一遍的勇气都没有”。


夜很静,纽约的老房子里甚至可以听到老鼠在管道里游窜。“那种感觉,挺凄惨的。”当晚,杨澜哭得很厉害,“以前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为什么到美国来啊?”


谈起这段生活,杨澜说:“有些人遇到的苦难可能比别人多一点儿,但我遇到的困难并不比别人少,因为没有一件事是轻而易举的,需要经历的磨难委屈,一样儿也少不了”。


她想通过努力学习来证明自己当初的决定并没有失误。有一次,小组拍胶片,杨澜负责录音和编辑。老师一再提醒,Double stick!杨澜一想,Doublestick,不就是贴双层胶纸嘛。于是在胶片连接处贴了两层胶纸。没想到放胶片时,机器突然发出“啪!啪!啪!”的声音,胶带连接处全部断开。机房里顿时传来不耐烦的声音:““NO Double stick!(没贴双层胶纸)”杨澜非常疑惑,我明明很仔细地贴了两层啊,怎么会这样?老师去机房检查后说:“Double stick的意思是正面贴了,反面再贴,你只在正面贴了两层。”


虽然当时感觉无地自容,但这个“小插曲”给了杨澜很大的启示:出国并非走冤枉路,而是在“充电”的路上弥补了自己可能会犯的一个个错误。


不过,这段留学生活给杨澜带来的收获要远远比磨难多。她的视野开阔了许多,更亲身接触到了许多成功的传媒人和先进的传媒理念。在当时她利用业余时间,她与上海东方电视台联合制作了《杨澜视线》——一个关于美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专题节目,这是杨澜第一次以独立的眼光看世界。她同时担当策划、制片、撰稿和主持的角色,实现了自己从最底层“垒砖头”的想法。40集的《杨澜视线》发行到国内52个省市电视台,杨澜借此实现了从一个娱乐节目主持人向复合型传媒人才的过渡。


收获爱情创造价值

留学期间,杨澜还收获了爱情。1997年1月至7月,她采编的新闻三次上了 CBS 的晚间黄金时间。其中第一条,就是有名的“2000年那一班”。报道讲述了中美两个班级的对比,这是新闻杂志类节目“48小时”特别节目的一部分。杨澜是该新闻中国部分的制片人,负责中国部分的所有前期制作。从那时开始,制片人吴征知道了这位智慧且认真的女人。后来,他们在一个朋友家相遇。至此,杨澜收获了事业和家庭。


留美归来十几年,杨澜迈向了事业的一个又一个高峰。她的座右铭是《约翰·克里斯朵夫》中的名言,“什么是快乐,只有创造才是快乐,其他都是没有意义的,漂浮在地上的影子。”


回首过往,杨澜认为当初想要“给青春一次犯错的机会”的留学,并非错误的抉择,当时这种创造性的行为,为她的一生积蓄了最为珍贵的财富。她说:“总是要产生一些新的价值,那才是人生的快乐。”


长按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