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朋友转发给我一条关于MIT才女郭衡自杀一事,让我感触很深。虽然我的专长是帮助大家寻找世界著名大学附近好的地产投资和移民机会, 但是我希望投资者和移民的家庭在教育一事上要多多给孩子们更加全面的心里准备,而非单单是争第一争面子的压力。此外,常青藤作为地产投资是一种商业手段,也不等于孩子必须要上常青藤,上常青藤绝非是唯一成功路。在这里今天不谈房产,而针对一些中国”优才生们“到了美国学习的困惑,谈谈一些个人看法和亲身经历。也希望大家谈谈看法。
其实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悲剧,我自己内心很能理解这位才女的想法,也能明白她为什么会如此绝望。 我也曾经历过她自己描述的迷茫和感觉不足。 我本科到哈佛就读前,从小学到高中,即使在经历了搬家到美国,语言从近乎零到流利的适应阶段,都是保持了与我同级别的同学当中的第一名。到了哈佛后,大家都很优秀,我也经历了不能总是第一的无助和挫败感。也许小时候,在学校优秀的我们是因为被父母要求而觉得处处要争取100分,而从高年级到大学后,父母可能都不用监督我们了,但我们的完美主义和自我要求已经烙印在大脑里跟随我们的一辈子。 大家可能觉得这完全是件好事, 谁能说高要求和高标准是件坏事的。但在中国的传统的教育方式中,这种高标准是一种没有重点和选择性的高标准。 这种为了完美主义而完美, 为了争第一而学习的理念让高材生门失去了本来一出生就存在的自我。 让他们在成年人的社会环境里,无论是大学或研究生校园的课堂上,还是工作环境中的同事竞争,感觉到无助和无能。毕竟老总只能有一个,首富也只能有一个,难道其他人都该为他们没有得到“xx之最”而羞愧和沮丧一声吗? 当然即使你不想做比尔盖茨或Mark Zuckerberg, 那么研究生学院里的第一名呢,公司里的最佳员工呢,社交场合中最受喜欢的呢, 朋友中事业最出色的呢? 社会上有太多“第一”可以去争,如果我们从小没有学会为自己选择,事事要去争,自然就像郭衡一样,看不到自己有种种优势(不止是中文),只是关注自己哪些地方不如已经在本地生活了很久的同事和同学们,觉得自己是一个败者,累的自己精疲力尽直到失去了生命的能量。
我的幸运在于碰到了好的导师和其他成功(并非一定是行业第一)的人士开导,让自己看到了自己优势,同样也接受自己不是样样都是第一,也不需要样样都是第一。 我做自己的投资和房地产非常成功,同样可以得到其他方面比我有优势的同学,朋友或同行的尊重,而不需要有自卑或自怜(当然也不自恋)。 但如果我什么都想做好,或者一定要比所有同行都成功,那么我就看不到自己每一步的成绩和为自己感到自豪,即使不想轻生,生活和精神质量也不会高。
我们中国的传统教育,”自尊“来源于他人,他人的标准,大部分人的眼光家长的称赞,朋友的羡慕。这种对生活在文革动荡和经济萧条的年代的父母那一代里是很普遍的思维,社会和政治所迫,并不能责怪父母,只能说大环境造就了这种思维方式。 这在文化大革命和经济较差的年代是有他的道理的。要避免政治迫害,就要随大流,不说可能被看成”反动的话”,要在大锅饭的环境下生存,就和大家一起,做得不多也不少。 要有稍微好一点的工作,就努力学习,各门儿功课都考高分,成为知识分子,不要偏科。 这种所有个人价值都建立在以自己之外的标准上造就了很多来美国这边学习的中国最优秀的学生们在一个需要发展个性的文化体系中找不到自己的方向。他们不能单单再用自己阿拉伯的数字分数的高低的狭窄衡量标准来证明自己的优越性了,但还没有学会如何用自己的分数背后的优势来评价和由衷地认可自己。 所以我们的MIT才女看不到自己其实是已经很优秀的工作,成绩,社交,却只看到自己已不再是绝对的第一或焦点(这里也有独生子女习惯了独霸注意力的影响),再加上缺乏了本地优势,恐慌性就更加恶化。即使她平时打出一幅很开朗的样子来模仿其他同学和同事的那种外向和活泼,内心当中的不安全感困扰着她,她没法自己骗自己。
其实这种因为觉得比不上别人而产生不安全感是一件很正常和常见的事儿,只是如果有自己的核心价值做防护背心,那么即使受到了某种威胁或失败,也不会对自己的整体幸福和价值评估有太大的动摇。 我的一些美国朋友曾经抱怨如果没有在哈佛上本科而到了哈佛上研究生时候,最怕碰到我们这些本科生,因为他们觉得本科录取的要求更严格些,而到了研究生院相对竞争少些,所以整体学生质量下降一些。 在课上提问的时候,他们总是被那些本科生的灵敏和自信而压制。 我不知道这是事实还是心理作用,也不知道郭衡是不是到了MIT的研究生环境也有这方面的压力。 但是我知道的是,即使是真的,我所说的这些朋友也能拿出来当个玩笑说说,即使真的在成绩上和表现上比不上所谓的本科生,他们内心当中不会让此“败笔”成为生活的核心。因为生活中有太多他们更关心,更有优势,更能代表自己的东西帮助他们建立自己的自信和生活核心,比如某些知道在自己的工作专业中,他们做得很好,他们能从中找到成就感(而与他们是否在课堂或是单位是第一无关),有些爱他们的孩子,是好家长,就可以引以自豪,再有其他一些喜欢外出欣赏爵士乐给自己增添欢乐,他们支持民主党(或共和党)并有激情的参加活动向其他选民推销自己喜欢的领导,等等。 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的重点,包括了几块核心,而非单一也并非竞争为主题。 而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他们的父母鼓励了他们去追求自己的喜好,当然学习不能忽略,但学习考第一和100也绝不是生活的关键,考第2或第15也不等于就不成功。 有的人的喜好变成了自己的赚钱工具(如:比尔盖茨),而有的人则在有了一份不错的谋生方法后,保持自己的爱好给自己的生活增添枝叶。
很多我这一代在中国长大的孩子们(我在中国上完了小学),小的时候是受实际经济限制而无法拓展爱好。 但随着我们经济环境的大大改善,钱已不再是个障碍,至少对很多父母有能力把孩子送到国外读书和生活的家庭来讲是这样的。 那么比金钱更匮乏的,增长速度缓慢的是对下一代的真实自我培养,减少恐慌性造成的盲目追求竞争或第一。 既然有资源让孩子逃离以一个高考数字定未来和价值的环境,就不要让他们在美国也受此类型的精神折磨了。
有一位朋友看到了此才女的悲剧后,着急得说一定要让孩子赶紧到国际学校环境增加交际能力。 我说那不是问题的本质。 是的,给孩子很多物质和环境资源自然是好的,但是孩子内心的很多自我价值形成最关键的是父母,其次才是社会。 如果孩子从小知道自己内心的能力和感受是最可靠的平衡点,那么他们才能更阳光的更有安全感的去迎接社会上的种种机会和选择,最终为自己选择最适合和最有利的人生道路。 这就是为什么我见过极其没有安全感的家产万贯,学位一堆的哈佛博士(中国人美国人都有),也见过心态平和非常接受自己的家境普通,父母教育水平都不高的普通白领(在中国生活或者在美国生活的都有)。我们已经不再生活在一个必须在学校拔尖儿才有出路的国家,家长们要竭尽全力不让自己所经历的90年代以前生活的不安全感传递到孩子身上。 孩子出生后并不会自我怀疑的习惯,也与生俱来有能力让自己开心,帮助孩子放射内心自有的自然能量,那么他才能在首先认可自己的基础上把在社会上,学校里和工作中所碰到的一切平衡重要性。 如果孩子知道你给他们的爱和他们能给自己的爱不受任何外界成绩,常青藤录取通知书, 或工作地位的影响, 他们才反而更有信心和平衡的心态去争取优秀。 就好像一个为了赚钱而创业的人往往因为坚持不下去而失败,而为了爱好和实现自己产品构思的企业家往往出乎自己意料得做得更大。 因为前者的动力是不安和他人眼中的地位,而后者的初衷是实现自己的想法和创造自己内心的价值。
所以我希望我的客户们都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来美国投资,也帮助孩子创造大的环境实现自我价值来买常青藤地产,而这个自我价值的定义要从孩子的天性和取向为基础,而非狭窄得定义为分数或排位。我相信我的客户们如果抱着这种心理跨洋过海,孩子们不管是否上常青藤,都一样可以拥有一个常青藤心里,长线收益会更加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