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拿到填色书的时候正好是星期二。根据本刊的工作习惯,最迟从周三开始,截稿日进入倒计时。周二夜晚总是整装待发前的最后闲暇。晚饭后,我摊开48色彩色铅笔,拧亮阅读灯,从头至尾翻了一遍填色书。我在其中一页停了下来:画幅中央有一扇门,周围绕满植物的茎叶。我想起《纳尼亚传奇》里的大衣橱。“就从它开始吧。”
两周以前,我的朋友圈被《秘密花园》刷屏了。购买这本书的动机非常简单——看到帖子里那些美轮美奂的创作,难免被勾起挑战之心。对于普罗大众来说,精妙的线条勾勒是困难的,可是填色,谁不会呢?但事实证明,这一过程与我的想像有诸般出入:它耗费的时间和耐心比预计的要多得多。颜色涂抹和搭配也要求一定技巧和设计。我把四五个小时的成果挂到朋友圈上,收获了许多点赞、评论和关于书和铅笔的咨询——但那种买书时期盼的“秀”一下的乐趣并不强烈,确切来说,过程比结果更令人印象深刻。
歌川广重的浮世绘作品
在没有填色书之前,我有的时候会用彩铅临摹歌川广重的浮世绘。画画是一种奇妙的体验。整理桌子,拧亮灯,摊开铅笔,打开素描本的过程本身就有极强的仪式感:它宣告我将把生命里的一小段时光投入工作和家务之外的另一个世界。接下来,我的全部精力都要集中在纸面上。任何分心走神都会让线条和色彩走样。
填色则没有那么复杂。线条是既成事实,这令我更加放松。我随时可以开始,也随时可以停笔。它允许我有一点点小分心,但又绝不能精力涣散。细碎切割的画面会迫使我不停琢磨下一块小小空白的配色。这种微妙的张弛平衡使它比画画更像是一种享受。我习惯在填色时听蒋勋先生讲《红楼梦》。他音色温柔,语速和缓。记得有一天夏夜凉爽,我一面填色,一面听贾政携宝玉游大观园。他铺陈开去讲到中国园林之美,说起苏州拙政园中的“与谁同坐轩”:“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我大概是朋友圈里最早购买《秘密花园》的一批人。在我贴出第一幅成品后,至少有五位朋友添置了书和铅笔,并在一周内放上了自己的作品。“种草”效率之高,实在罕见。《秘密花园》在今年早些时候问鼎亚马逊畅销书榜首。它在全球以20余种语言发行。在韩国,艺人金基范把自己的填色作品上传到网络社交平台,收获数十万“点赞”。《秘密花园》并不是唯一的成功。就在当下,美国亚马逊图书销量排行榜上,排名前30的书籍里就有5本成人填色书。美国最大实体书店巴诺书店销售的成人填色书已经超过100种。
2013年春天,30岁的乔安娜·贝斯福(Johanna Basford)德正在为星巴克、耐克等公司绘制花纹。2005年从大学毕业后,她的职业生涯一直不顺。她最早设计丝绸屏风,后来在家乡苏格兰父母的鲑鱼养殖场里开了一间小小的工作室,为豪华酒店和时装店设计手绘壁纸。经济危机发生后,乔安娜又失业了。她关掉工作室,开始从事商业插画的绘制工作。
乔安娜·贝斯福
2011年,劳伦斯国王出版公司的一名编辑在网上看到了乔安娜的作品,认为她可以出版一本儿童填色书。“我说我想出版一本成人填色书,”乔安娜回忆说:“然后我们沉默了好一阵子。那个时候,成人填色书可不常见。”乔安娜的整个职业生涯都是在和黑白花纹打交道。很多次,客户告诉她,他们总有给她的作品上色的冲动。乔安娜也发现填色有种魔力。在她灵感枯竭的时候,她便关掉手机和电脑,默默填色。她不在行,“总会把颜色涂到线条外去”,但这个过程总是管用。
乔安娜花了9个月时间。她白天是插画师,晚上完成自己的填色绘本。现在,她正在“推特”和“脸谱”上直播她的第三本填色书《迷失海洋》(LostOcean)的创作过程。她的邮箱里每天都会涌入成百上千封邮件。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急迫地展示他们在《秘密花园》上的色彩游戏。
“对成年人,填色是巨大的放松,当人们沉浸在填色的过程中,几乎能达到冥想的状态。”乔安娜说。今年,美国布朗出版社将出版四本成人填色书,这个系列的名字就叫:“填色带你通向平静。”
根据心理学家的说法,填色的过程涉及人脑的两种活动:形状与逻辑相关,色彩与创造力相关。它同时还调动了视觉和精细动作的技能。这个过程中,大脑杏仁核(amygdala)的活跃度得到抑制。而这个区域正好和情绪控制和焦虑相关。简单来说,填色让人们专注于一项特殊的活动,无暇顾及现实生活的忧虑。
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填色能让人们进入更自由的状态。色彩选择与人们当下的感受、情绪和情绪的强度有关,让色彩和线条随意流淌,实际完成了一场对情绪的宣泄。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分析心理学的创始者卡尔.·荣格一生中曾多次濒临精神崩溃的边缘。1913年,他辞去了苏黎世大学的教师和医师职务,此后的十多年中,他一直处于深度的内省状态。每一天,他都将自己的梦境、意象加以记录,并描绘成各种对称、彩色的圆形的图案。他认为这种绘画的过程实际让他一次又一次完全地进入无意识状态,这样的探索可以带领人们实现内心世界的圆满。
荣格的曼陀罗绘画后来演变成了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成人填色书当然并不具备这样的功能。每个人使用它都有自己的诉求。在填完最初的两幅画后,我的使用方法发生了变化。作为一个中度强迫症患者,我不再强求自己完成一幅作品之后再进入下一幅。我拿起书,浏览一边,在某个特定的时刻,莫名的,总是有一些花纹比另一些更吸引我,我就去涂它。这成了我工作间歇的休闲方式。我的一个朋友是位年轻的母亲。她从未将书和彩色铅笔拿回家。每天中午工作午休时,填色代替了出门购物的欲望。几天后她在朋友圈发出自己的第一幅作品:“还好没放弃,终于涂完你!”乔安娜·贝斯福德在自己的网站上开辟了“填色画廊”,粉丝们在这里展出自己的成果,交流填色和彩色铅笔选购心得,俨然成为一个社区。一些粉丝把填色当作朋友聚会的方式。人们聚在以前,在咖啡馆或者家里,一起在色彩里消磨时光。
自由、创造、放松、成就感和社交途径。填色书提供了成人世界里庸常生活稀缺的一些东西。更为稀缺的是,在这个被虚拟空间的碎片化信息填充得满满当当的时代,许多拿起彩色铅笔的人们可能已经许久没有在闲暇时光里这样长时间地专注于一件事了。这件事只在当下,只与他们的自身感受相关。
扫一扫,更多精彩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