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〡高娓娓
来源〡高娓娓的博客
在老美的眼里,亚洲人好像都 长得都差不多。在美国久了,我们很多人基本上一眼 ’就能分辨出哪些是日本人,哪些是中国人,哪些是韩国人。老美朋友问我,为什么能分辨出来呢?我自己也说不清楚。
就像在一堆人中,我也能知道哪些是来自大陆,哪些来自香港,哪些来自台湾。特别是对女人的判断, 经常很准确,以前没有仔细想为什么。前几天在曼哈顿林肯中心观看了台湾着名歌手蔡琴“ 新不了情”慈善义演唱会后,我好像找到了答. 中心举行的这场蔡琴2011 年“新不了情”慈善义演晚会是由华人癌症纪念基金会主办,角声基金会协办,其主要目的是为角声基金会的社区关怀服务筹款。筹 得的部分款项将用来协助紧急或有财务困难的癌症病人使用。林肯中心这个着名的艺术圣地向来与流行歌手绝缘,想不到竟然会 邀请 流行歌星来开个演唱会。
不过,想想也有道理。能像蔡琴这样一唱就是叁十年,每隔十五年就能红一次的歌手,也确实有资格跻 身“古典”的行列了,同时也不枉费像我这样的老歌迷 这么多年来对她的痴迷。
确实,像蔡琴这样红了那么久,不能说她的真实年龄,但在50岁以上是不可置疑的。但在演唱会 上, 她的那种温婉,优雅以及幽默,活泼,让我又一次想起了一个不知问了多少次的问题:到底台湾女人和大陆女人有哪些差别?
在美国,朋友们,特别是大陆女性朋友们讨论起这个问题,我们都有共识:大陆女性的姓名和特征 跟我 们所处的那个年代有关。当然,这是我高娓娓和朋友们在美国看到的是片面,也许,大陆女同胞早就变了。在这里,我举出四点不同之处,如果有得罪大陆女同胞的地方,请原谅。其实我也是来自大陆的。
首先讲名字上,大陆女性,特别是50,60,70年代的女性,很多名字都比较雄壮,有时分 不出 男女,比如:卫,伟,华,斌,冰,……。
你看看身边的女性朋友的名字,就不难看出。这是因为文革前,毛主席他老人家曾写下一句“ 不爱红妆爱武妆 ”诗句,就似乎给大陆家长定下了一条铁律:女孩子的名字一定要雄壮,要阳刚!柔美的不要!
而台湾女性名字在一般情况下比较柔和:紫薇,婉怡,席慕容(女作家龙应台除外),还有琼瑶笔 下那 些迷死人的美女们,人美,名字也美。
第二,穿着打扮上,总的说来,台湾女性就像她们的名字一样,比较女性化,不管年龄大小,在不同的 场 合,会把自己打扮成女性。参加台湾社团在美国办的活动,看到尽管五六十岁的女性,打扮得很优雅,也很鲜艳,头发也打理得很时 尚,化妆口红,在舞会上跳舞,一点 也不输给年轻人,不管是自己还是给别人的印象,没有觉得她们是老人。
大陆来的女性,到了50岁,就自己觉得是老女人了,很多情况下不爱打扮,更不用说化妆用口红了。 事业上很有成就的,也不外乎只穿西装,就是打扮,也没有台湾老女人那种从里透出来的韵味。也有人说,台湾没有经过激进的革命,所以传统文化还保持得很好,还有台湾开放得早,所以很多台湾女性的英语比大陆女士好,给人感觉台湾女士,特别是上年龄的 女士整体沟通能力更强一些。
第三,言行。台湾女性说话比较柔和,特有的台湾腔,软绵绵的,给人的感觉很温柔。特别是在公关场合, 说话声音很轻,很会注意说话的环境。就说女作家龙应台,那么硬的名字,写文章那么犀利,那次在林肯中心听她演讲,没想到她那个年纪,也该在50岁以上吧,说话声音很柔和,好听。大陆不少女性在一般情况下,说话声音宏量,很有气概,斩钉截铁,有时候有些女士不管在哪里,都是大着嗓门吼。
四,台湾女人在一般情况下,“自己什么都要能干,但在男人面前,就要什么都不能干”,而我们在大陆受的教育是“妇女能顶半边天”,所以就有什么自己都能干,不管是在谁的面前。
有专门研究女性问题的专家告诉我,台湾女人那种 坚强和野心是在温柔的外表掩盖起来的,而大陆女人的勇敢和野心很容易在表面上显示出来。
一位大陆的女朋友和台湾的男士结婚后,感触多。她告诉我她的感受:台湾婆婆,大概快60岁 了,在 事业上很成功,管理一个3000多人的政府机构。有一天在家里给先生炒鸡蛋时,被烧热的油烫了,马上撒娇:“爸爸(台湾妻子 很多跟着孩子叫先生爸爸),你看,起了一个泡泡,好疼哦!”老先生马上过去,很心疼,赶紧拿起夫人的手,轻轻地吹,叫孩 子们 拿来烫伤药来。那个女朋友接着说,要是我们大陆的这个年龄的女性,上面这一幕的台词八九不离十会是这样的:“死老头,你看 嘛,就是帮你,疼死了!还楞在那里干嘛呢,还不快点给我拿烫伤药来!”。
这个故事,我一直记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