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案:美国是一个宗教社会,中国人到了美国生活就会感受到浓厚的宗教氛围。作者王经勉老师的儿子在美国读博士,所在的小城只有10万人口,竟然有123座教堂之多。王经勉与妻子到美国探亲时,有机会近距离观察华人生活中的宗教因素,并记录了其中一些有趣的细节。
意外:初到美国便迎来免费晚餐
在我们来到美国的第二天,儿子说是有位G太太请妻子和我去她家吃晚饭。我们素不相识啊,怎么好去吃饭。儿子说不是单请我们,还请了其他一些中国人。另外也是怕我每天照常上学不能总陪你们,认识一些这里的中国人,也好时常有人聊聊天的。
在去G太太家的路上,儿子说她家这种中国人的聚餐每个周五都有的,平时大家各忙各的都说英语,大家是把这里当做华人用母语交流的平台。对于我关于这免费晚餐的质疑,儿子专注开车没详细回答,只是在G太太家门前下车时提示我们,这种聚餐有美国特色,有些宗教程序,要我们不要认真,只当是了解美国文化环境里华人的生活吧。
儿子来美国是攻读文化心理学博士学位的,要研究的就是不同文化族群人们的心理差异问题,而西方文化区别于中国最重大的特点就是他们的基督教文化,研究基督教文化自然是他的研究课题之一。
儿子以前说过,他就是要把LAS CRUCES(拉斯克鲁塞斯是美国新墨西哥州的一座城市)这座小城当做典型的美国文化实验基地,研究这里多元族群的不同心理特征和机制。他太专业的东西我是说不清的,但当时不用多解释,我似乎明白了他与这个聚餐的关系和领我们前来的道理。
G太太家住在本市很普通的一片住宅区的一座普通平房住宅里,当然这是美国标准的普通,按中国标准那大得实在很可以,来二、三十人聚会完全没问题,而且来客还见不到人家的卧室在哪里。
但和大多数美国空巢家庭一样,只是住着已经60多岁的她和先生两个人,我想这大房子的空旷应当会增加两位老人的寂寞和孤独感的,来些年轻人热闹热闹得说是好事。但对我和妻子这样年龄相仿的人前来,猜想他们会有更多的话题。
做客:第一次见识基督教的餐前祈祷,餐后还有讲经
主人真是很热情,先在客厅迎候的G太太见面就说早就知道我们要来,问我们感觉怎么样,现在时差倒没倒过来等等。我们还是显得拘谨些,不知怎样表示对等的热情才合适,也不好太深地打听人家什么。但也算知道了他们是六十年代从台湾来美国,在这里居住一段后到别的城市工作,是退休后又回到这里,她说这样的小城市最适合老年人居住了。没等这样初次见面的对话在继续,陆陆续续的客人们进门了。
挺有意思的是,来这里的人不用谁介绍,只要是初次见面的都主动搭话互相认识。那天来了近二十人,多数是留学生,年龄大一点的有几个访问学者,还有中国在这里设立的孔子学院的工作人员。尽管来了这么些人,只是一进门的客厅就差不多够用了,往里走还有一个更大的也算是客厅吧,只是没有大沙发,除了那架钢琴外,墙边多是木制小桌小凳子。
也有些人嫌外面的客厅太热闹,三三两两地来这里小声交谈着。G太太则忙着和两个女孩在一个个摆好饭菜,还放好一摞一次性盘子、卫生筷子和餐巾纸。
这时G先生从外面回来了,和他一起进门的是个美国人。都很熟,不用一一打招呼了。对大家喊了一句什么我没听清,别人一定都明白了,客厅里一下子变得鸦雀无声了。
我是第一次见识基督教的餐前祈祷,G先生说的大意是感谢主让我们在这里欢聚,赐给我们饮食等等。几句话结束后开始用餐,是自助餐方式的。我和妻子因是年龄原因又是新客人,被推让着先开始吃。大约十几个菜吧,G太太做的居多,其它是客人自己做好带来的,我记住了这一点。大家都是端着自己的一次性盘子用餐,客厅和餐厅里又开始了三三两两的交谈。
用餐完毕大家都将一次性餐具送到垃圾桶里,厅里厅外仍如原来一样干净。儿子示意我们到里面那个厅坐好后,大家陆续都过来找小凳子坐好,像学校要开会了一样。还是G先生主持,说今天那位美国先生要给大家讲经。
讲经这种基督教仪式早年在大连的北京街教堂见识过,但那天那位美国先生可没讲那么多,再加上一位中国的访问学者翻译成华语的时间,也就是二十来分钟就结束了,但我和妻子因时差没倒过来而困得不行了,只记得那位美国讲经者称赞了在座各位都将是博士,是有各专业方面的智慧,但最高的智慧是圣经,再别的我就记不清了。
但临走时G太太对妻子说了星期天最好去教堂,说那里有更多的朋友最好见见的。吃人家的嘴短嘛,也是盛情难却地答应了。
去教堂做礼拜:美国人的热情令我担心他们是认错了人
美国的基督教文化真是了得,儿子说他们这座10万人口的小城,因为教派、居住区域和民族不同,竟有教堂123座。但除了老城中心那座十多米高的老教堂外,其余都是和平房差不多高的,我们星期天去的那座就是比附近民房稍高一些的平顶房子,连十字架都没有,里面倒也能容纳百十来人的。
儿子说附近的华人都来这座教堂的,这是一座新教教堂,不供圣象没有神父,信徒自己确信能与上帝交流,每个人都可以登台讲经的。那天我们到得比G太太都早,但是和我们打招呼的人更热情,而且大都是我们分不清什么族裔的美国人。
其实他们不是和我们日常的热情一样的原因,而是为他们的郊区又有新人前来而欢欣。当然也是看得出我们是儿子的双亲,所以敢大胆地前来握手问候。他们先是跟儿子打招呼,然后就转向我和妻子,眼睛直视着你说着什么。
开始我没敢太热情地回应,因为他们热情得真使我担心他们是认错了人。他们确实不是认错人了,而是不同教派之间壮大自己势力的竞争,使他们对新朋友发自内心的热烈欢迎。真不忍告诉他们我们来这里的原因,除了G太太的盛情难却,也是为了看看来这里的华人。
然而这里的华人真是太少了,除了前天晚上在G太太家见过的一些人外,再没多出太多的人,而且主要是来这里探亲的人。有的是探望读博的丈夫或妻子的,也有探望孔子学院工作人员的,有的还带着几岁的孩子。
中国人之间也都打了招呼,但明显没有美国人那么热情,可能还是大家只把这里当做交流平台,并无美国人那样信教传教的义务吧。与一位中年男人交谈了一会儿,他来这里的情况很有意思。他是来自西北的汉族访问学者,我估计他来这里访学的重要动因是来照看正在这里读高中的儿子。
他是先把儿子送过来读书,而后争取了当访问学者的机会。问他儿子以后的求学方向,他说很在美国干重毕业是很难回国参加高考了,我当然认同这种可能。
这时G太太来了,没时间说什么,递给我们一个同步翻译助听器(不知规范名称),交给我们怎样使用,说她是这里的华语同声翻译。华人再多这里也是美国,做礼拜还是英语的。做礼拜的程序还是唱歌、祈祷、讲经和用圣餐等等。
讲经就是就一个问题对照圣经原文讲些道理,那天讲的是拥有财富再多也可瞬间失去的,所以要重视永恒的灵魂。那天时差还是没全倒过来,其间还是昏昏欲睡的。要不是儿子不时掐我胳膊,真是怕要因失态而亵渎神灵了。
妻子与儿子在教会
整个硬着头皮坚持的过程中也有一点好的记忆,就是他们唱赞美诗歌曲的时候。教徒们全是训练有素的合唱队员,也没有指挥,大家就自觉地唱出了男女高低音不同声部,无伴奏合唱浑然天成。
这时一只耳机里传来的是G太太的话语歌词朗读,与另一只耳朵听到的合唱合成了配诗朗诵,尽管互相干扰着听不清具体内容,但与讲经相比还是很有音乐美感的。当然我得承认,在那种氛围中,我是对教徒们的虔诚有所感动的。
告别:对主人的宗教虔诚感动却遭遇跨文化的沟通难题
昨天又是周五晚上,我们主动提出去G太太家,主要是为了带去我们自己包好的饺子,觉得礼尚往来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啊,不然觉得心里不安。自助餐开始后,应当是每个人拣到了我们包的饺子,心里感觉不错,不知基督教教徒是否理解我们的助人为乐的心理支撑,但我想要达到相互沟通这两种文化的助人为乐是很不容易的。
正如我对那天餐后的讲经一样,还是很难理解。那天G太太请来一位从阿富汗归来的士兵讲经,他说是因为有神与他同在,他才能在战场上克服恐惧,最终得以平安回家的。
告别时我们对G太太说我们就要去东海岸旅游了,而后要回国,这是最后一次来他家了,对她的款待表示感谢。G太太好似没唠够家常,一再称赞我们有个好儿子,对妻子说想来这位先生一定也不错,你们的家庭真是很好的。
当时我真觉得中国人之间多么容易亲近沟通啊,无论她有怎样的台湾和美国背景,唠起家常来就像十分要好的邻居。但听她最后叮嘱妻子的话时感觉可不同了,她说要听神的话,圣经上神告诉我们要怎样做,不是别的虚妄的话,而是很具体地告诉我们要怎样怎样……我真的被她的虔诚感动,令我像对所有敬业的人一样尊敬。
但我确实无力理解和验证他所说的那一主体的存在,也无力设想怎样按照那样的意志行动。估计她也同样不容易理解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要说一套我们的道理也难在这里服众。看来,跨文化的沟通问题确实是国际间博士们需要努力研究的课题,但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相互了解的多一点也是有益无害,而且很有必要的。(@这才是美国微信号:MIGUO-1。)
感谢米粉的支持,《这才是美国》终于要结集出版了。林达这样评价:一个个细节生活中的美国故事,让陌生的彼岸在了解中变得理解。
预订可通过两种方式:
1、微信转账(添加作者微信156606435);
2、支付宝支付(13087550511)。书定价38元,国内包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