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一位赴美国生子的中国产妇由于产后大出血死亡。本周二,陪审团判决医院应赔偿该产妇家属520万美元。该判决引起了国内媒体的注意,但有些报道竟将重点放在高额赔偿金上,还称赞美国医院处理医患矛盾的方式。要知道,北美医院对于自己的免责保护是极其缜密的,因此医院很少对医疗事故进行赔偿。在这个事件中,如果不是产妇家属拍摄到主治医生在产妇大出血后自行离开ICU的录像,还不知道判决结果会变成什么样呢。
一家媒体以《中美产妇死亡赔偿差距巨大》为题,观点极为偏颇,“在美国,对痛苦、精神损失的赔偿也不小,这是中美人身损害赔偿最大的不同,体现了美国法律对生命的真正尊重,体现了中国法律对生命的真正蔑视。”从报道选取的角度就能看出国内编辑悄悄地给美国镀上了一层糖衣,认为西人的就是先进的,中国的就是落后的。其实这种不理性的想法,在加拿大也是广泛存在的。
西人经济独立,不向父母伸手?
新移民落地后不免感受到文化冲击,遇到“疑难杂症”的时候很多人都在互联网上搜索过来人的经验。华人家长在西方社会教育孩子时常常混乱不已,好不容易盼到孩子已经懂事、独立的时候,还会遇到一个终极关卡——孩子提出离家外住。
“加拿大的年轻人一成年,绝大多数都搬出去住。他们以能够自立为荣,以‘啃老’为耻。而咱们中国的许多早已应该‘不惑’了的许多成年人,还在算计着如何‘啃老’而毫不知耻”,中国移民Jennifer Lee在《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书中写道。“外国孩子成年后必须搬出去住,中国人四世同堂天天挤在一起却不觉拥挤”,一家本地的中文媒体也这样总结。
确实华人在出国前就久仰“西人小孩”的大名,其标杆形象和“邻居家的孩子”有的一拼。在国人的心目中西人小孩有着独立自主,十八九岁后就不再跟家长伸手要钱的光辉形象。曾有新移民发现孩子太常跟着西人朋友派对玩乐,管教孩子时就冒出了这样的台词:“如果你可以像你的西人朋友一样不跟父母要钱,那我就不管你参不参加派对。”
25岁的安大略姑娘凯特琳·兰格也许“打破”了西人的光辉形象。她既非名人,也没有卷入任何新闻事件,仅仅因为她在上个月搬回新汉堡市和她的母亲玛约丽同住,就被加拿大广播公司(CBC)报道了一番。更令华人家长震惊的是凯特琳并不是作为特例被报道,她其实代表了加拿大越来越多的“飞去来一代”。
千禧一代通常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这一世代的年轻人频频回巢,就像飞去来器一样,抛出去又会飞回来,所以又被称为“飞去来一代”。西方社会对飞去来一代的评价相当负面,评价这些年轻人就像火箭发射失败一样,统统患上了“发射失败综合征”。
根据加拿大统计局2011年人口普查,25岁到29岁的成年人和父母同住的比例高达25.2%,也就是说4个年轻人里就有1个住在父母的房子里,这比1981年的数据多出足足一倍。加拿大加苑地产公司的副总经理何宇轩(Eric Ho)目前住在温哥华,他对记者表示:“我有一半的西人同学和客户是在23、24岁大学毕业、有了稳定工作后才搬出来住的。另一半,甚至要等到30几岁要结婚的时候才搬出。”
即便这些年轻人还清了学贷,终于有勇气再次启程,到了买房的时候,还是会向父母伸手,由此地产界还出现了一个热门名词——父母银行(Bank of Mom and Dad)。加拿大热播的电视真人秀《我买房、你付钱》(My House, Your Money)拍摄的就是加拿大父母给年轻子女买房的过程,可见父母资助子女买房的现象已经逐渐走向主流。
房贷保险公司Genworth Canada今年上半年针对首次购房者做了调查,结果显示父母银行是很多加拿大年轻人获得首付款的重要来源,从2010年至2014年,17%的首次购房者利用父母资助买房。过去两年,这一比例上升到28%。单看温哥华数据,从父母银行取得资金的比例高达40%。
“我至少有6成的西人客户获得了父母的援助”,某知名留学专家表示,他也认为西人父母资助小孩购房的做法已经是一种趋势。他看到越来越多的父母帮助自己的孩子,特别是在房价高企的城市,如温哥华、多伦多。
他还总结,会资助子女买房的西人,一般是退休老人,他们将原来的独立屋卖了之后,就会有能力帮助自己的孩子。除此之外,有经济能力的、知道在温哥华置产压力很大、善于计划的家长,也会早一点帮孩子铺路。
加拿大教育优越,老师素质高?
近几年温哥华出现了不少补习班,让华人家长很是心痒。上补习班,似乎就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影子。不上补习班,又不满意这里散漫的公校教育。要不要送小孩去补习班还真是难题。
在加拿大,乃至欧美,孩子的天职不是“学习”,他们似乎要发挥自己的天性,就可轻松得到老师的肯定。那些经历过十年寒窗的华人家长,每每教育孩子的时候都会语塞,因为“头悬梁、锥刺股”这类曾鞭策他们的口号已经不再适用这里的孩子了。有些家长被自由、宽松的教育所折服,情不自禁地感叹:“欧美教育实在是先进,发展了孩子的天性,老师的素质也高,从不打骂学生。”但是发展天性真是欧美宽松教育的初衷吗?老师很少打骂学生完全是因为老师的高素质吗?和中国高压的教育方式不同,就能说明欧美的教育更先进吗?
万事不离其宗,就BC省公校的各种教育制度,与核心问题——师资短缺分不开。教育局雇佣的教师数量减少,导致混班教学越来越普遍。而为了维护教师的权益,公校中的教师工会也应运而生。这些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校宽松、鼓励式的教育风格。
近年来,由于入学人数持续下降,教育局雇佣的教师数量减少,加拿大许多城市的小学混班教学变得越来越普遍,因为每个学校需要平衡每年注册的学生人数与教育局分配给学校的老师的数量,采取混合班比较容易解决这个问题。
公校的班级规模一般在30到35个学生,老师要在两个小时里关照不同年龄、不同程度的学生,难度其实非常大。进度慢的学生连基础知识都不知道,进度快的学生觉得老师解释这些基础知识是在浪费时间。作为一个公校老师,他只能折中,保证大部分人跟得上进度就可以了,对于落后的学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时代教育的唐子新老师表示,很多老师从不更新自己准备的教材和笔记,因为教学内容不多、不变,所以根本不需要备课。公校的考卷也是几年不换,都是很久以前某位老师出的。每次章节考试完毕后,学生可以复习试卷的时间不会超过半小时,而且一般不能带回家。“原因很简单,这份考卷外露了,老师就没有其他考卷了。
但这不能全怪老师不负责,公校的体制在某种程度上并不激励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公校老师加入公会后,每年要交会费。这就奠定了‘先来后到’的规则。加入公会的老师就可以先选课,后来的老师即便能力更强,也只能拣剩下的。而且有了公会的保护,即便教学实力不合格、不认真,一般也不会被炒鱿鱼。
放眼美国,基础教师更有终身职制度的和美国教师工会两张“免死金牌”。根据资料显示,解雇一名不称职教师的法律费用约20万至50万美元,花的都是纳税人的血汗钱。加州曾经为了解雇一位教师,光律师费就花了31万2千美元。
所谓的西人老师的素质高,从不打骂学生,和学生相处就像朋友一样,也与体制脱不了干系。公校老师因为有工会的保护,心态比较轻松,在体制内他们也很会保护自己,所以不该说的话不会乱说,更不会像国内的某些老师打骂学生,但也侧面反映出他们的不卖力。
放弃班级里比较落后的孩子,不备课、不发考卷给孩子订正,从这些方面来看,公校的教育确实很宽松,至于是不是为了鼓励孩子的天性,结论不言而喻。苦的是不了解内情的孩子、家长,恐怕还需支付公校体制的各种隐形账单。
商业建筑整夜亮灯,因为人少、能源多?
“晚上睡觉时看见走廊里还开着灯,我就到处找开关要关掉灯,不过死活就找不着开关。找人一问,加拿大人说了,这里不能关灯,如果关灯会触犯法律,因为加拿大法律规定公共场所全天要亮着灯。我们总结的就是这里没有节约的概念。反正加拿大满眼全是森林,有无数的雪山,比中国还要大的土地上只生活了3300万人口,人均占有资源的数量是世界上最多的。有人说加拿大人什么也不用干,光是这个国家的树木就够养活他们100年了。”一位刚来加拿大的留学生这样说道。
和这位留学生有类似想法的华人不在少数。温哥华市中心即便在凌晨也是灯火通明,街边的商店、超市也常常整夜亮灯,加上加拿大历来就被称为能源大国,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能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和水力资源,与亮灯直接相关的电能,也在全球名列前茅。因为人少、钱多、能源多,所以奢侈地整晚亮灯,这也算非常合理的推测。
为了求证商业建筑为何整夜亮灯,记者采访了拥有丰富物业管理经验的皇族物业管理公司。皇族物业发言人表示,商业建筑留灯主要是防止晚间的入室行窃。灯光既可以让街道上的人看清里面的情况,更容易发现窃贼。同时也对窃贼有震慑作用,让他们误以为还有人在建筑里。“那位留学生所说的不留灯违法倒是我们闻所未闻的,虽然留灯有助于降低入室盗窃的几率但并不是强制要求的,而且晚上不留灯的商业建筑也不是没有,按照那位留学生的说法,这些商家岂不是都违法了。”
给商业建筑留灯并不是加拿大的专利,纽约、伦敦、悉尼等大都市都有这样的现象,而认为留灯就是仗着国家有钱、有资源的想法也不是加拿大人的专利。网友Aaron Tao在国内的KDS论坛留言:“美国人是很浪费的!所以在欧洲人眼里,美国人就是暴发户。没有品位、没有素质,当然这不是绝对的。”浪客ttxx表示:“美国电费对于收入水平太便宜了。”而deeping1261的评论吸引了记者的目光,他表示:“晚上有什么好节约的,晚上电能本来就过剩。”
电能确实是不能直接储存的,发电厂发出多少电,市民就得同时消耗多少电,这个平衡必须满足,即发出电能要等于消耗电能。晚上的用电量处于低谷,电能过剩暗示着部分能源本身就有被浪费的命运。因为电能过剩而通过亮灯消耗一些必然被浪费掉的、便宜的能源,也不是没有可能的。综上看来,加拿大人留灯防窃的实用考量其实远远大过于铺张的嫌疑。
华人容易妄自菲薄 不能理性看待差异
华人容易对加拿大的房产结构、教育机制和生活习惯产生误区的根本原因在于不能理性分析中西差异。很多中国人发现这些差异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妄自菲薄,认为西方的就是好的,中国的就是落后的。
很多误区只需仔细观察一下就能破除。在温哥华无论是租房还是买房,西人依赖父母资助的情况都不少见。那么华人为什么还以为西人经济独立、不跟父母伸手要钱呢?原因一在于华人没有更新数据,相信以前在电影、电视里看到的故事,而不相信自己看到的目前的社区情况。原因二在于,华人没有考虑地区差异,以偏概全,温哥华和多伦多的房地产本身就有独特性,不能和北美总体情况混为一谈。
华人对于教育的误区则来源于盲目崇拜。和先进文化的不一样的,就是不好的,非黑即白,不辩证,也不考虑多样性。但这种盲目崇拜也不能怪到个人身上,也不能说是中国人的专利。对当权者、优越者产生“感性崇拜”是全人类的共性。在社会变革过程中,人们总是愿意找一个原本社会之外的第三者为参照,给它裹上糖衣,让它承担起打破现状的革命角色,用这样的“幻想”作为社会变革的感情动力。
而且中国对西方的崇拜是有根可循的。学者摩罗表示,自从中国国门被西方炮弹轰开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被挂上了三重枷锁。第一重枷锁是国民劣根性的枷锁。例如中国人去菜市场挑菜就是素质低下、给国人丢脸,西人做同样的事情就免遭谩骂,似乎“素质低”,“劣根性”是中国人的专利。第二重枷锁“西方文化崇拜”可追溯到五四一代的“全盘西化”。鸦片战争失败以来,中国的精英群体认为西方文化具有优势,我们中华文化是腐朽的没落的,必须彻底根除,只有学习西方文化才有出路。第三重枷锁是“西方国家崇拜”,国人从五四时期的“文化崇拜”发展为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国家崇拜”。在当时,谁要是说西方国家不好,就会遭到攻击。
中西观点左右摇摆 新移民选择困难
在消除了关于房产、教育和生活方式的误区后,新移民又有了更深的困惑:既然西方不一定优越,那我们应该坚持自己的,还是学习西人的?
就送孩子去补习班而言,“全盘西化”的家长批评上补习班就是还没从国内的应试教育中解放出来;而送孩子去补习班的家长则认为,不让孩子补习,就是放任自流。
其实送不送孩子去补习班,是一个因人而异的决定。在温哥华上补习班的不一定是为了应试,不上补习班也不一定代表家长放弃孩子。新移民来到新的环境,还需根据本地情况,结合自身的文化,做到辩证地看事情。
产妇生完孩子要不要坐月子,也是中西矛盾的缩影。按照中国的传统习俗,产妇当然要坐月子。女人在生完孩子的头一个月,要足不出户,最好整日躺在床上,不下地、不洗澡、不刷牙、不洗脸。不能喝凉水,凉水最好手都不要碰。但来到加拿大后,中国产妇发现西人不但没有坐月子的概念,生完孩子很快就会出院回家,不但照常洗澡洗脸,冷水冰水也是照喝。
做月子和上补习班一样,也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议题。从科学角度来讲,坐月子确实有助于产妇修复。注意休息是必要的,不提重物、不着凉都是有依据的。但不洗澡、不喝冷水是基于以前国内卫生条件不好,使用生水反而容易诱发感染才有的说法,在现在的情况下并不可取。所以中国产妇来到国外,不能迷信传统,也不能学习大喇喇的西人不管不顾,结合自身的情况和周围的环境,才是明智的做法。
新移民除了常常在中西观点之间摇摆不定,本地复杂的华人文化也加大了新移民融入社会的难度。都说在温哥华不讲英文也能生活,看电视有华语频道,买菜就去唐人街或大统华,吃饭到处都有中国馆子,也很容易交到华人朋友,怎么就不好适应了呢?但一说温哥华难适应,很多老移民反而能够感同身受。
“温哥华其实很难适应,因为在这里差异无处不在”,来加拿大10多年的老张对记者表示,“如果你混华人圈就知道,这个圈子很微妙。”不谈其他族裔,单华人圈就有香港移民、台湾移民和大陆移民,每个人的背景不同,定居时间长短不一、交际圈也有差异,每个移民都是结合体。“在这里,不能完全照搬大陆的那一套,也不能照搬香港、台湾的做法,完全走加拿大的风格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