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上的孩子总是一考试就丢分,成绩怎么也上不去,咱们做老师的、做家长的不能干着急,也要帮助孩子找到原因所在。究竟是基础知识薄弱呢?还是应用能力差?究竟是艺高人胆小呢?还是马虎大意了呢?
小编这就带您看一看!
「1.基础知识薄弱」
这是成绩在高分以下学生的通病,如果一百分的考试咱考了96,那么这一条跟你关系不大,但是如果咱考了69,那你就得好好看看这一条了。我之前也遇见过这样的老师,很少讲基础知识,觉得讲这些丢人,结果他没有怎么丢人,但是他的学生却一直丢分。
时至今日,还有学生不清楚等式的定义(含有等号的式子),所以他认为1=2不是等式,而认为π≈3.14是等式;还有学生不知道方程的定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所以他认为x+1=x-1不是方程,因为它没有解。此类问题林林总总举不胜举。
1.不以为了锻炼孩子做难题为借口忽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家长们不要总心急想让孩子赶紧上手做难题,觉得孩子老在学基础知识、做基础题很丢脸。但其实,没有基础知识,一切都是空谈。
2.培养学生学数学的信心。
基础薄弱的学生由于学习差,往往会失去自信,对自己失望,厌倦学数学。家长们要通过语言和行动的激励消除孩子对数学的恐惧心理,并在生活中把数学问题趣味化,使孩子体会数学的可参与性。
3.督促孩子夯实基础,确保对基础问题的理解与掌握。
对于容易犯的错误,督促孩子做好错题笔记,分析错误原因,找到纠正的办法。不盲目让孩子做大量的题目。因为盲目大量做题,有时候错误或者误解也会得到巩固,纠正起来更加困难。对于课本中的典型问题,要深刻理解,并学会解题后反思。
「2.运算能力差」
这个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因为只要是小学计算能力一般,初中基本上也会受影响,同时也和学生的习惯有关,有的小孩只要是计算题,就立刻拿出来计算器,啪嗒啪嗒把题算出来了,有时候计算6乘以9,他都恨不得翻出九九乘法表,而不愿意去开动脑筋运算,长此以往,导致计算能力低下,唉,不说了,全是泪。
1.夯实各种运算法则的基础规律规则。
运算能力差,对于运算法则这个根基没有掌握好是关键。家长可以尝试平时在家偶尔问两句某个运算法则,考察一下孩子的掌握情况。
2.禁止孩子使用计算器等计算辅助工具。
在做数学作业的时候,让孩子失去对其他运算手段的依赖,才能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锻炼用脑子算的能力。
「3.应用能力差」
到了方程和不等式,数学就开始和生活结合起来了,架桥修路盖公厕,应有尽有,不应有的也有。有的学生不是很懂生活,因此应用起来可就要了亲命了。
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创造数学的应用场景。
让孩子在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的存在、数学的用处,这样,才能在做数学题的时候感受到生活的气息,才能有联想,不仅使做题过程的趣味性更强,也能让生活中的小经验帮助解题的过程。
「4.不会推理变通」
许多学员希望考试能碰见之前做过的题,或者类似之前做过的题的题,甚至希望数据都不要变,只把小明变成小日或者小月,小花变成小化,小马变成小驴。新题最好不要出,新题型更不能出,容易晕,推理几步之后就不知身在何处了。
多多总结题型和对应的思路。
数学这门学科,在考试时能遇到跟自己之前做过的题的几率是在太小。与其期盼一模一样的题,家长更应该督促孩子把自己曾经做过的题好好总结一下,归个类,再列出对应的解题思路。让孩子看见题中出现一些字眼时,就能想到相关的一串知识。
「5.不细致、规范」
缺乏细致的审题和规范的解题习惯,这可能和孩子的性格有关系,我以前也属于那种赶着投胎型的,边看题边做,有时候题还没有读完,我这答案就已经做出来了。
1.在题目上勾画,做标记。
在读题的过程中,养成边读题边勾画的习惯。最好是不同类型的重要字眼,用不同类型的标记方式(比如直线和曲线)。这样在做题过程中可以减少审题方面的遗漏。家长可以检查孩子平时做题时是否养成了这种习惯,如果没有,需要提醒。
2.平时练习中培养答题规范。
家长可以检查在平常稍长一段时间的作业、随堂测验中,孩子有没有被老师能纠正答题规范问题,有没有进步。如果没有进步,则需要提醒督促。
3.做完检查不能忘。
让孩子在平时做作业时就养成检查的习惯。尤其是一套类似考试试卷的作业题,从头捋一遍自己写上的答案,查看有没有之前写错但是没有意识到的地方。此外,选择题也要检查一下自己打钩、画圈的选项和自己最终写上的是不是一致。
「6.马虎大意」
作业做第一题和四十题,就会有人记成第一题到第四十题。两道题选一道做,肯定会有人都做,而且错一道。新闻上报道,问幼儿园小朋友船上鸡二十只鸭子三十只那么船长几岁,基本都是回答五十岁,不过也有厉害的,觉的需要分类讨论,还有个答案是十岁。中考作文题目是“早”,就是有人能看成“旱”而后讨论半天如何节水。中考都会这样,就更别说平时的鸡毛蒜皮级别的小考了。
1.做题过程中回看题目。
告诉孩子,做题时不要一股脑闷头做,一定要在做的过程中重新看两眼题目,尤其是在觉得题目有点不对劲的时候。
2.擦亮眼睛,不要看错形近字。
形近字看错,这个真的没有别的解决办法。要提醒孩子,必须在考试的时候踏实下心来,好好读题,擦亮自己的眼睛,避免这种情况。
3.标出表示并列、转折等关系的逻辑词。
督促孩子在平时就把题目中“和”、“或”、“但”等逻辑词用特殊符号标记出来,在做题过程可以更醒目、更注意。
「7.艺高人胆小」
面临考试的学生中,有这么一款:在做选择和填空时如果碰到几道稍微有点难度的题,会反复验算,更有甚者会放下后边大题重新审阅前边,以致耽误时间,未能做完本该会的题目。此类学生往往还是成绩不错,但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不自信!过于追求完美反倒很不完美。
1.认清试卷分数构成,合理分配时间。
在考试中,要认清选择填空的分数占比其实是略小的,然而题目数量却很大。与其花很多时间去一一检查选择填空,不如投入多一点时间在后面写几步就能得一些与选择或填空一道题相等分数的大题上。
2.完成一张试卷后,集中检查。
在把试卷上自己会答的题都答完,然后一起检查。这比还有好多题没做就开始怕做错要明智得多。
「8.速度低下」
每次考试都有一部分学生会说:其实这些题我都会,但是没时间。考试是公平的,给的时间也是合理的,考生并非没有时间,而是在前边的题上耽误了大量的时间,原因就是做题速度上不去!
很多考生(特别是成绩比较好的)在复习中往往攻克自己不会的题目,对自己会的题目不加练习,对自己会的题目反复练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做题速度,并且是惊人的速度,填空选择和几道简单的大题,如果放在基础题做的比较多的同学手里会比其他同学省下十几分钟的时间,并且正确率很高,从而有较多的时间做后边大题。
多加练习,熟能生巧。
对于基础题,一定要练得熟透了才可以在考试时争取更多的思考难题的时间和检查的时间,从而提高正确率。而速度的提高,只能靠反复的练习。每一个知识点的基础题都要一而再、再而三地练。
「9.后两步不会做」
很多学生都有这种感觉,“最后的压轴题后两步根本做不出来。”其实现在的卷子本没有什么太难的压轴题,有的学校压轴题最后一步甚至是“直接写出该点坐标”,并不需要什么证明过程,考的是学生的数学思维。
压轴题能够解答是建立在学生能灵活运用初中阶段知识点的基础上,在平常的练习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对大题难题根本没有真正掌握,从而失去一次又一次锻炼思维的机会,到了考试就认为自己根本做不出来,并且压轴题有一个惯性:前一步提示后一步。这一点很多学生不能领悟运用。
正视在“压轴题”后两步的丢分。
压轴题考的是学生的数学思维,想拿满分的学生肯定要训练自己的这种能力来解答这种问题。但是,整个一张数学试卷,如果只有最后“压轴题”的后两步做不出,而其他题全部做对,还是能得到相当优秀的分数的。家长与其纠结孩子“压轴题”永远做不出来,不如督促孩子提高前面题目的正确率。
「10.考前做题低效」
有一些同学看起来很勤奋,但是每次成绩都考不上去,有一部分原因是学生资质平平,但是还有一部分确实还是很聪明的。原因:不善于独立思考,并且错题不懂得总结。
善于独立思考的同学基本上对做过的题能够大体掌握,达到练习的效果,而不善于独立思考的学生对老师有一定的依赖性,做过的题可能只掌握一部分,并且经过老师的讲解之后并没有总结,好好的消化吸收,让一次练习的机会白白流失。建议让孩子尽量独立思考完成,错题或者没有做出来的题一定要整理一遍,并且常看常练。
找到合适自己的复习方法。
如果考前因为紧张和担忧而拉低了做提效率,还影响心情,是不是有些不值当?学生们应该用合适自己的方法来复习。如果你喜欢做题,那就做题。如果不,你也可以选择看之前的错题、总结、知识点等方式来复习。家长也不要硬性要求学生用做题的方式复习。毕竟合适和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