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11日上午召开的“金融改革与发展”专题记者会上,“肖钢的苦恼”成为本次会议一个备受关注的亮点。
“在推动资本市场改革过程中,怎样平衡好改革和股指波动的关系,监管层会不会比较苦恼?”这对业内人士来说,似乎是一个心照不宣的问题。
而将此问题抛给证监会主席肖钢时,发布会现场的媒体记者们还是为之正襟,期待这位首次以证监会主席身份亮相“两会”的监管高层,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
从2240点到1997点
2013年3月17日,肖钢正式上任证监会主席,至今履职已近一年时间。他上任后A股的首个交易日,上证指数以2240点报收。之后近一年的时间里,沪指最高点达到2326.72点,最低跌至1849.65点,多数时间在2000点至2200点区间运行。
本周三,上证指数再次跌破2000点,收于1997点。
如何平衡改革与股指波动之间的关系,可能是肖钢上任以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面对记者的提问,肖钢承认,在市场化程度还很低的当前,如何在改革过程中平衡好改革的力度和市场可承受的程度,对证监会来说,的确是一个挑战。
不过,他笑着说:“今天回答问题的、在台上坐的有三位证监会主席,周(小川)行长和尚(福林)主席是资深的(证监会)主席,是我的老前辈。所以说,要说苦恼的话呢,他们两位的苦恼比我要多得多。”
当日一起出席记者会的央行行长周小川,曾在2000年2月至2002年12月间担任证监会主席。回顾中国资本市场,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正是从周小川任内开始推进的。
2001年3月17日,伴随核准制的启动,审批制退出历史舞台。而《合格境外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则于2002年推出施行。
不过,周小川当时推动改革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并不比当下更“舒服”。他上任的时候,上证指数处于1634点,此后最高上涨至2245点。2002年12月周小川离任时,上证指数只有1366点。
在周小川离开证监会赴央行任职之后,尚福林从中国农业银行(2.36, 0.07, 3.06%)行长的位置调至证监会担任主席。尚福林任职期间,中国股市历史上最重大的改革拉开帷幕——股权分置改革。
2005年4月,随着《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文件发布,股改启动。沪深股市开始了一轮波澜壮阔的大牛市,上证指数最高突破6000点。但也同样是在他的任期内,2007年年底至2008年股市一路狂泻。
2011年10月,尚福林离开证监会时,上证指数为2473点。在其近十年的证监会主席任期内,上证指数最高达到6124点,最低则曾跌破千点。
之后,随着郭树清任证监会主席,A股市场开始了“刮骨疗毒”,IPO市场化改革也开始启动。在其2011年10月至2013年3月这段任职期间,上证指数最高2537点,最低则为1949点。
坚持前行
过去一年中,证监会从酝酿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到去年11月30日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股票发行终于从核准制向注册制过渡。
未来证监会将从哪些方面推进改革?在3月11日的记者会上,肖钢介绍,2014年资本市场的改革主要是围绕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来展开。即进一步发展多层次的股票市场、进一步深化债券市场的改革、进一步发展期货和衍生品市场,以及大力发展私募市场。
对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建设,具体内容在1月22日发表的肖钢署名文章《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有详细阐述。
不过,对于私募市场,肖钢在文章中的说法是“促进私募市场规范发展”,并未使用“大力发展”这样的字眼。
事实上,为了适应改革以及监管转型的需要,证监会正在进行内设机构和职能调整,其中还新设立了私募基金监管部。另外三个新设部门分别是公司债券监管部、创新业务监管部以及打击非法证券期货活动局(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办公室)。
“我也关注到肖主席讲话当中,高度重视私募市场的发展。吴晓灵女士也在采访中提到修改证券法当中的(私募)这一部分。”深交所总经理宋丽萍3月11日下午在回答《第一财经日报》提问时表示,私募市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市场,也希望这次修改证券法能够把私募这部分的内容放进去,能够为私募市场的发展提供法制保障。
在3月11日上午召开的“金融改革与发展”专题记者会上,“肖钢的苦恼”成为本次会议一个备受关注的亮点。
“在推动资本市场改革过程中,怎样平衡好改革和股指波动的关系,监管层会不会比较苦恼?”这对业内人士来说,似乎是一个心照不宣的问题。
而将此问题抛给证监会主席肖钢时,发布会现场的媒体记者们还是为之正襟,期待这位首次以证监会主席身份亮相“两会”的监管高层,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
从2240点到1997点
2013年3月17日,肖钢正式上任证监会主席,至今履职已近一年时间。他上任后A股的首个交易日,上证指数以2240点报收。之后近一年的时间里,沪指最高点达到2326.72点,最低跌至1849.65点,多数时间在2000点至2200点区间运行。
本周三,上证指数再次跌破2000点,收于1997点。
如何平衡改革与股指波动之间的关系,可能是肖钢上任以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面对记者的提问,肖钢承认,在市场化程度还很低的当前,如何在改革过程中平衡好改革的力度和市场可承受的程度,对证监会来说,的确是一个挑战。
不过,他笑着说:“今天回答问题的、在台上坐的有三位证监会主席,周(小川)行长和尚(福林)主席是资深的(证监会)主席,是我的老前辈。所以说,要说苦恼的话呢,他们两位的苦恼比我要多得多。”
当日一起出席记者会的央行行长周小川,曾在2000年2月至2002年12月间担任证监会主席。回顾中国资本市场,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正是从周小川任内开始推进的。
2001年3月17日,伴随核准制的启动,审批制退出历史舞台。而《合格境外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则于2002年推出施行。
不过,周小川当时推动改革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并不比当下更“舒服”。他上任的时候,上证指数处于1634点,此后最高上涨至2245点。2002年12月周小川离任时,上证指数只有1366点。
在周小川离开证监会赴央行任职之后,尚福林从中国农业银行(2.36, 0.07, 3.06%)行长的位置调至证监会担任主席。尚福林任职期间,中国股市历史上最重大的改革拉开帷幕——股权分置改革。
2005年4月,随着《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文件发布,股改启动。沪深股市开始了一轮波澜壮阔的大牛市,上证指数最高突破6000点。但也同样是在他的任期内,2007年年底至2008年股市一路狂泻。
2011年10月,尚福林离开证监会时,上证指数为2473点。在其近十年的证监会主席任期内,上证指数最高达到6124点,最低则曾跌破千点。
之后,随着郭树清任证监会主席,A股市场开始了“刮骨疗毒”,IPO市场化改革也开始启动。在其2011年10月至2013年3月这段任职期间,上证指数最高2537点,最低则为1949点。
坚持前行
过去一年中,证监会从酝酿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到去年11月30日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股票发行终于从核准制向注册制过渡。
未来证监会将从哪些方面推进改革?在3月11日的记者会上,肖钢介绍,2014年资本市场的改革主要是围绕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来展开。即进一步发展多层次的股票市场、进一步深化债券市场的改革、进一步发展期货和衍生品市场,以及大力发展私募市场。
对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建设,具体内容在1月22日发表的肖钢署名文章《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有详细阐述。
不过,对于私募市场,肖钢在文章中的说法是“促进私募市场规范发展”,并未使用“大力发展”这样的字眼。
事实上,为了适应改革以及监管转型的需要,证监会正在进行内设机构和职能调整,其中还新设立了私募基金监管部。另外三个新设部门分别是公司债券监管部、创新业务监管部以及打击非法证券期货活动局(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办公室)。
“我也关注到肖主席讲话当中,高度重视私募市场的发展。吴晓灵女士也在采访中提到修改证券法当中的(私募)这一部分。”深交所总经理宋丽萍3月11日下午在回答《第一财经日报》提问时表示,私募市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市场,也希望这次修改证券法能够把私募这部分的内容放进去,能够为私募市场的发展提供法制保障。
在私募股权基金方面,登记备案制度正在推进。今年1月,基金业协会发布《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和基金备案办法(试行)》,并于2月7日正式启动私募基金登记备案工作。在3月7日的证监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邓舸表示,私募基金管理人需要在4月底前完成登记手续,否则证监会将予以监管。
此外,在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与合作方面,肖钢的表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扩大QFII和RQFII的投资,证监会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QFII,明确QFII的税收政策;二是要按照“负面清单+准入前国民待遇”这样一个模式,来研究机构对外开放的问题,涉及引进外资的证券、基金、期货类机构;三是进一步落实与港澳台的合作;四是要推动中国的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走向世界,到海外去发展。
“改革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的确要掌握好或者说统筹平衡好,改革的力度和市场可承受的程度。”肖钢在记者会上表示,在向注册制改革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平衡改革的力度和市场可承受的程度。
“我相信,通过不断的、持续的市场化的改革,我们这个市场会越来越成熟。但是即使是成熟的市场,也难免有波动。”肖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