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早期教育中,使用何种阅读材料、何种阅读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父母应顺应孩子的需求,旁敲侧推地帮助孩子。
弄清引导阅读的方向
我们许多父母在让孩子阅读时非常功利,他们常常制定各种条条框框,要求孩子读经典、有用的书。殊不知,培养孩子阅读,并不应该只是为了让孩子考个“好成绩”或者“打造竞争力”。有位妈妈为女儿痛恨阅读而烦恼。她曾经说到:“女儿只喜欢读喜羊羊和大灰狼等没有教育意义的书,而这样的阅读就是浪费时间,她坚决不容许”。其实,如果这位妈妈好好反思一下,可能就会发现:孩子痛恨阅读是对妈妈逼迫自己阅读的无声抗议。
与其让孩子失去阅读的兴趣,倒不如放手,让孩子按照自己的个性随心所欲地选择自己喜欢阅读的书籍和阅读的方法。我儿子,从小喜欢动物,和儿子一起亲子阅读时,他常常会挑出一些和动物有关的书籍:恐龙,海底发光鱼,鸟类等让我阅读。只要是阅读有关动物的书籍,只有2岁的儿子总是能够长时间坐在我身边,专注地一遍又一遍地听我阅读。许多绘本,儿子常常要读几十遍,甚至上百遍。有时候,连我都读得厌倦了,但儿子却是乐此不疲,每天追着、逼着,让我给他读书。随着儿子的成长,他的兴趣有了转移。有一天他告诉我,“妈妈,我喜欢车子和建筑工地”,于是,我又带他去书店和图书馆挑选他喜欢的建筑工地和车子的书。每次去图书馆,儿子常常会选出十多本书借回家。由于那些书都和儿子的兴趣有关,不用我们催促,他一有时间就会自觉拿出那些书籍,从第一页翻到最后一页,并不停地要求我读给他听。不知不觉之中,不到4岁的儿子阅读了3000多本绘本。阅读应该由着孩子的兴趣,只有这样,孩子的阅读才能事倍功半。
有效利用书籍之外的阅读
儿子六年级时学校老师布置了这样一个回家作业,主题是选择一位自己喜欢的人物,写成一篇讲演稿。有一年夏天我们回国,国内正热播《三国演义》动画片,儿子非常喜欢动画片中的诸葛亮。于是那次比赛,儿子挑选的主题人物是诸葛亮。身处国外,要找诸葛亮的资料不是一件易事。儿子告诉我,“妈妈,我可以利用互联网,查找诸葛亮资料。”那几个星期,儿子通过互联网收集到了大量有关诸葛亮的资料,从诸葛亮的生平,发明,到他在军事上取得的成就都有了深入的了解。短短几个星期下来,儿子俨然成了一个研究诸葛亮的小专家。在此基础上,儿子顺利完成了作业,并夺得了比赛的金奖。
随着网络、多媒体等现代通讯工具的兴起,除了书籍之外,还出现了多种形式和途径的阅读。作为父母,我们常常会为孩子把时间花在电脑前不看书而顾虑重重。其实,只要运用得当,互联网也可为孩子提供大量的阅读机会,成为孩子阅读的好工具。
形式不重要,顺应孩子的需求最重要
我们许多父母常常为幼儿多认几个字,会背几首儿歌而沾沾自喜。但我认为,幼儿不需要过早进行识字教育。研究显示:无论早识字,还是晚识字,孩子到了7岁之后,他们在阅读上几乎没有很大的差异。
尽管我很早就开始给儿子进行亲子阅读,但我从没有刻意教儿子认字。直到儿子5岁时,回国探亲,一见到表哥的神奇宝贝游戏卡就喜欢上了。他每天都会拿出来,把卡片铺在床上,一张一张地、仔细地和我一起看。为了搞清楚卡片上神奇宝宝所具有的各种特殊能力和技能,儿子每天拉着我,除了看卡片上的图画之外,还让我把卡片上的字一一指给他看,不厌其烦地一遍遍让我读给他听。结果,有一天,儿子拿起自己最喜欢的皮卡丘卡,兴奋地告诉我,他知道皮卡丘最擅长的技能了,边说边自豪地指着卡片上的字,一字不差地读给我听,着实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我赶忙又从那叠卡片中随意抽出几张卡片,儿子又是毫不费力地读了出来。原来,由于每天不断的阅读、指认,儿子在不知不觉之中就完成了从需要父母陪伴的阅读到自主阅读,从图像阅读到文字的阅读的转变。可见,在早期教育中,使用何种阅读材料、何种阅读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父母应顺应孩子的需求,旁敲侧推地帮助孩子。